[录取] 欧陆博士申请 | 德国 符兹堡大学

楼主: Rogermoore (Cyuan)   2023-08-25 21:39:18
一直有申请欧陆博班的想法,可以换个环境生活,不过想说先累积些工作经验后再出去,
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寻自己更适合的研究方向,结果一晃毕业了好几年,1年服役、4年半工
作,经过近6年后,再度踏入一个新的旅程与挑战。
欧陆博班的资讯相对不多,自己也花很多时间拜读,想不到自己真的也走了一回,因此反
刍整理一下心得,向许多引导我至此的文章致敬,更为给申请过程中迷惘与挫折的人们鼓
励。
[Decision]
University of Würzburg, Global Urbanization and Remote Sensing
符兹堡大学, 全球城市化与遥测
[Background]
Appointments: Spatial Data Scientist(1.5y), Urban Planner(3y), Assistant
Researcher (Part-time)
MS: NCKU Urban Planning (MSc) GPA 3.72/4.3
BS: FCU Urban Planning & Spatial Information (MSc) GPA 2.7/4
Qualification: 执业都市计画技师
Awards: 黑客松首奖、研究论文奖、空间规划竞图首奖、空间数据竞赛贰奖
Publication: 一篇期刊(IF>6.6 ,毕业3年后改写之硕论)
我算是具有对于有兴趣的事物,会特别深入钻研的特质。因为年少不懂事大学前期低GPA
,不过后来浪子回头,透过应届考上考试院的技师高考,并积极参与各种竞赛证明我对这
个领域的热忱。研究所刚毕业后虽然有读博的想法,但还没有厘清具体的研究方向,只是
觉得都市计画领域因为涉及法规和行政,很需要精通当地语言,因此有个想法是发展空间
数据分析领域,应该比较有机后透过英语学习和就业。后来申请时就打算从空间规划,迈
向地理学院的地球观测(都市计画在德国通常归在建筑学院)。以下就从前置、申请及面试
阶段分享历程。
关键字:地理、遥测、都市计画、硕毕近6年, 低GPA, 跨领域
1.前置阶段
1.1厘清目标与动机
工作几年熟悉后总是让人感到平稳安逸,但时常想着”如果我持续现在的生活,5年后我
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或许获得升迁,或许一样是组织的螺丝钉? 在我从事技术研发时
,总觉得许多知识似懂非懂,也因为资源与制度限制,总觉得无法发挥自己完全的潜力。
另外也很幸运在职场上有职位调动的机会,从都市规划到空间数据分析。过程中好像攀上
了一个目标山顶,但实际上却只是一座的让人休息片刻的假山头,自我探索的路径方延伸
。因而决定开始实践曾经的理想 - 投递博班职缺,继续精炼自己的专业。
1.2持续学习:有系统学习+应用实践
因缘际会下开始接触AI卫星影像分析,觉得是很不错的跨域结合契机,因此开始培养这方
面的知识,包含公司培训、旁听、自学、注册随班附读、参与竞赛,以及在工作中实践应
用。
语言则一直是我的困扰,我后来尝试直接从应用面着手,例如直接练习未来会用到的面试
、撰写未来的申请文件、甚至写英文期刊等。从有兴趣的面向着手,动力会比较强烈。除
了报名一些线上课程,也找了线上外师练习面试,并参与了王梓元英文学术写作课程,对
写作帮助很大。大家常说高中是英文最好的时期,但我一直跟朋友开玩笑我的英文此时此
刻是最好的,因为从没好过,所以只好持续学习XD 经过前述的方式持续练习后,后来在
上课过程中还曾被老师说程度不错! 看来持续从应用面着手和善用零碎时间练习,也同时
可以让英文程度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2.准备申请
2.1找寻职缺
欧陆的博士生是一份师徒制的工作,一般有薪水也得要缴税。例如说研究室有个明确的计
画,就有固定配额的博士职缺,也因此职缺条件会比较明确,一年四季都有可能释出。曾
听朋友说这种说开放职缺竞争激烈不好申请,但听一位德国回来的老师曾经分享”在德国
做博士研究,就尽量要跟当地人做一样的事情”,因此我就走上开放职缺申请这条路。
网络上有很多搜寻职缺的文章,这边就稍补充下自己搜寻上的经验,主要包含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透过研究员职缺的平台搜寻(如:Academic Positions, researchgate,
scholarshipdb等)我会设定关键字并在notion记下网址定期去看。第二种是从学校着手
,例如德国U15(研究型大学联盟)、TU9(理工大学联盟)、荷兰4TU(理工大学)等学校配合
关键字去查询相关系所及研究室,找到有兴趣的就存下来,定期追踪,有时候相关职缺只
会在研究室网站公告。
2.2定位方向
研究方向大概是整个环节最重要的支点。准备初期,我没事就会逛逛相关研究室网站,看
他们关注什么议题、做了什么计画、最近的发表和以往开出职缺的内容等。同时去设想自
己可能的研究方向,初步拟定了:(1)气候变迁下空间规划调适、(2)自然灾害与空间规划
、(3)AI及卫星分析应用。这三个研究方向其实也不尽然完全独立,比较像是三个圆圈然
后都有部分的重叠。前两个项目算是我硕论的延续也比较相关,第三个则是毕业后所学和
想跨领域的部分。
2.3 申请文件
最能够体现研究方向的申请文件莫非是Cover letter (Motivation letter),可以表达候
选人和该职缺的关系和连结强度。厘清研究定位后,可以直接挑一个有兴趣研究室曾开出
的职缺,看看他们的描述尝模拟撰写自己初版的Cover letter和CV。一开始我直接找范本
来修改,在这个过程也能好好沈淀思考自己的目标和初衷,最后渐渐的收敛出自己的模板
后,就能随时套用修改。
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好好盘点一下自己的优劣势。对我而言,优势包含工作经验,可以好
好连结到申请计画。其他优势如做过的研究和该计画的关系,相关竞赛获奖等。劣势可能
是大学GPA不高(但面试几次也没有人问)。不过也可先准备一下未来面试可能被问的说词
,毕竟“Pain is temporary, GPA is forever” 虽然这多少有影响,但是有机会透过其
他方式去证明或努力补回来的。
2.4职缺投递
第一次投递职缺的那种奇妙的心情,让我了解到理想是透过实践才有意义。
全职工作边准备申请,是不错的做法,多了稳定薪水也少了焦虑不安,但代价是拖延。原
定2023年初开始投递,但到了年中还没写完Cover letter,最后因为台北住处的房东计画
年底后将不再续租,觉得搬家会很麻烦因此变成我的一个推力,开始认真刷职缺并在7月
初投出了第一份职缺。但其实那时候相关职缺并不多,可能多少受后疫情和乌俄战争影响
,也因此第一次投的职缺并不是接近理想研究的项目,也因此产生许多小剧场,例如万一
面试上了怎么办?!,但事实证明想太多,但这边最大的体悟是,不论Cover letter完成度
如何,直接来场实战是最有效的精进方式!
一回生二回熟,接下来就陆续投递职缺,经历多次无声卡或拒绝信,在期待与等待的焦虑
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渡过了半年。最后统计总共投了18个职缺,共获得4个获得面试机会

3. 面试阶段
面试大概是准备过程中最刺激的阶段,终于有机会从板凳球员起身,走向球场。基本问题
如自我介绍要练得很精简熟悉,说明过去、现在和未来,并设法回应至申请职缺。同时熟
记常见的问题,例如工作、学术经验,也提前思考这个计画可能面临问题、挑战和解决方
式等。还要好好把握提问机会,并在知晓面试中具有决定权的主面试官,清楚他的背景、
研究和多和他交流,以下就各个单位面试过程分享。
3.1 第一回面试
University of Twente (UT), Geo-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arth Observation
特温特大学,是荷兰四大理工大学(4TU)之一,地理信息与地球观测学院在这个领域中颇
负盛名。主办教授H-index高达69,主要研究领域是地质灾害和复合灾害分析。面试的项
目是一个跨11国合作的大计画,主要内容为动态天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和的决策平台开发。
面试过程1 (30min)
第一次收到面试感到既开心又矛盾!想说终于有人找我,想说当成练习避免太紧张,却又
很希望直接收到录取。面试要求做10分钟简报,包含自介和对计画的看法。简报是我的强
项,但还是花很多时间看文献、顺逻辑还有练英文表达。面试前有请外师帮忙顺一下讲稿
,最后也有找学弟帮忙模拟面试,而幸好有测试,因为不熟悉Teams,提前处理了分享画
面和电脑存取权限问题。
面试当天共有6位面试官,一开始由主办教授介绍计画接着大家也简单个别自我介绍,这
时可以熟悉一下口音并缓解一下紧张心情,再来就换我自介和报告。简报后由每位老师答
询,其中包含我没准备到的”未来发表期刊的构想” ,另外有被一位教授称赞简报并询
问何时可以上工。最后由主办教授收尾并请我发问,我问了些有关计画后续的执行问题。
面试整体气氛不错,过程中也有说有笑,面试后就是焦虑的等待…
面试过程2 (30min)
隔几天下班在中仑市场吃晚餐时突然收到来信,看到”Congraduation!”还以为上岸了!
结果发现是恭喜进入第二阶段(阿还有第二阶段?!),并出了两题作业规定10天后先提交后
续面试报告…作业都跟灾害风险评估有关,包含两页A4的报告,以及提供了数据,要求用
Python开发一套分析方法,他们将依据准确度、程式码速度和优雅程度评估。另外这时教
授也私信我提供的三位老师,请他们提供推荐信。然后我就渡过地狱般的两周,协助撰写
三封推荐信草稿后,按时缴交又赶快制作简报,根本就是压力测试!!! 非常艰钜…
到了第二次面试,主办教授先说明这次共有3位入选第二阶段,包含你只有两位准时缴交
XD 报告后由每个教授提问,换主办教授时,突然拿出笔记本,并秀给我看他检视我作业
写的密密麻麻笔记(有没有这么认真…怕),接着开始强度超越硕论口试的提问和战火猛烈
的砲轰…很快的隔天就通知结果”如果第一位没有选上,希望可以保留您的职位”,简言
之获得备1 (申请博士也有在备取的?!)…不过也很有意思,教授另提供了该计画合作单位
开设的2个职缺资讯,说有兴趣的话他会帮我转寄推荐,算是做足了情面。接着就换我去
调适心情…
3.2 第二回面试
University of Vienna, Geography and Regional Research- Physical Geography
维也纳大学,是德语区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主办教授专长是地质灾害。面试项目就是上次
面试的教授转介绍的,看了职缺要求主要找自然地理背景并精通德语?!,其实和我的背景
有点差异,或许有人推荐还是有差。
面试过程(30min)
有了上次经验,加上是相近的计画报告可以沿用,这次面试心态就轻松许多。面试问题也
大同小异,不过换老师询问时,突然来句 “I presume you can speak German, right?
” 接着无情开启德语模式,虽然小弟有德语初级A1但也快忘了,大概只撑了3句,不过老
师还是给了勉励,说台湾人居然会说德语觉得很不错。整体相谈甚欢,他们说很喜欢我的
简报,请我会后提供(疑?!),以及询问了何时上工等正面讯息。
因为他们要赶圣诞节放假,面试后几小时就通知结果。不过!仍然是备取一….
Shortlist ,教授说明因为该计画还需要在奥地利山区访谈,因此找了一位德语母语者,
不过还是非常希望有机会能加入他们,有工作机会会跟我说。原本以为是客套话,结果事
过半个月还真的说”可能”会有新职缺可以给我,但经过漫长等待还是没有进一步消息,
就处在一种好像上岸但又没有上岸的尴尬处境好一阵子,一直期待有机会直接找到职缺固
然很棒,但又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我的归宿,但重点时没收到明确的offer。但经过这次
面试,也让我多了许多信心。
3.3 第三回面试
Helmholtz-Zentrum Hereon, The Climate Service Center Germany
亥姆霍兹是德国四大研究机构之一,单位是德国气候服务中心。这个职缺关注气候变化下
城市气候和人类热暴露的模拟。会投这个主要因为上次面试没上决定沾到边的都海投一波
,收到面试邀请时我也很纳闷,反正都是练习机会。当时正好过年又确诊,正值焦虑的等
待前面可能的新职缺什么时候会开出。
面试过程(1hr)
这个面试时间非常有意思,包含主办研究员和一位经理级研究员,前者主要问了基本题和
计画执行问题,后者似乎因为具有商管背景,问的问题很活,像是:如果找你来,你可以
为这位主办带来什么好处?我答了一些技术相关…被打断,说不要听这个!我紧接着说:
啊,我可以邀请他一起去爬山!他就很高兴说这是好答案!虽然我有准备简报但他们说不
用,就这样一来一往尬聊一小时有点硬,加上问了很多很灵活的问题,感觉主要在观察个
人特质,这部分准备比较少就回答得不是很顺,面完就觉得应该是真的来练面试的。最后
结果过非常久才通知,都已经快忘了。
3.4 最终回面试
University of Würzburg, Earth Observation Research
符兹堡大学,德国U15联盟,也是伦琴发现X光的地方。地球观测研究中心与德国航太中心
(DLR)密切合作,面试的研究组-全球都市化与遥测(Global Urbanization and Remote
Sensing)主办教授便同时任职于德国航太中心。项目为结合卫星遥测与社交媒体资料应用
于全球城市环境分析。
面试过程(30min)
经过几次面试,有找朋友讨论面试的方式和策略,也看了一些教面试的影片学习更有自信
的对谈,加上有些经验了,这次就比较佛系的面对。面试包含主办教授和研究中心主管,
主题和我本身的方向很接近,因此从自我介绍开始就可以很顺的和计画产生连结。主要由
研究中心主管发问,但语气有点逼人,一连串问了:工作经验曾面临的挑战? 未来执行计
画可能的挑战? 要如何处理? 用什么程式语言使用过哪写套件? 相关资料分析经验等? 最
后换我发问时,我转而询问教授从他的背景和经验,对于未来都市和遥测研究两者结合的
看法,结果正中老师喜好便开始热烈的分享近期研究,最后也问我可以上工的时间,并留
下”All right! We will get back to you very soon!”
因为先前曾投过遥测相关职缺总没下文,就觉得跨领域在德国好像很困难,因此没有特别
抱持希望,想说继续维持步调前进,想不到隔几天突然收到教授一封语气不太一样的
Email,也没有再出现恼人的备取字样,就此展开新的路程。
4.总结
回顾这段逐梦时光,或许前期的研究目标找寻和持续学习才是关键。
而申请过程中面对的焦虑与沮丧,是这个过程中必经之路。到欧陆做博士研究曾是研究所
时期的隐晦的梦想,工作数年后曾觉得实现机会好像变低了,不过后来发现其实工作几年
再做博士研究在欧陆也算常见。但有时看到相同年纪的人却已完成博士学位多少还是会羡
慕。不过,晚开始可能也有好处,更清楚自己的目标,心态更为笃定,少了些自我怀疑与
担心。无论如何,大家都在追寻自我的道路上。
曾看到PTT前辈分享 "你永远不知道别人要怎么样的人,你有没有准备好,不是你决定的
,而是别人",面试时我们不知道对方要什么样的人,能做的只有多投多面试。很幸运的
在历经许多挫折和低潮后上岸,回想这一年来义无反顾的执著,总有命运引领我至此的感
觉。也要特别感谢公司提供的学习资源和环境、老师和朋友的支持与鼓励,还有无数的
前辈心得文引路。最后,总算在抵达德国后把申请心得写完,在网络上留下足迹,希望帮
助到有需要的人。
祝福大家适得其所!
作者: PyTorch (屁眼火炬)   2023-08-26 05:13:00
太强韧了 面试这么多 恭喜你
作者: MuiMui (偶数)   2023-08-26 12:42:00
恭喜!也感谢详细的分享
作者: unmolk (UJ)   2023-08-26 13:21:00
推!
作者: goldjade (抽著大雪茄)   2023-08-26 17:57:00
感谢分享,我也长期从事空间分析,今年也开始准备想往博士进修
作者: tacy5427 (sy_lim0817)   2023-08-27 00:01:00
推推恭喜!
作者: zjacky (煞气a腾)   2023-08-27 14:26:00
作者: betty520328 (想飞)   2023-08-28 10:44:00
推!
作者: gn00771771 (耳朵业障重)   2023-08-31 03:34:00
恭喜!
作者: GodinPocket (但不是我的口袋(;ω;))   2023-09-01 04:47:00
很高兴看到遥测同行,恭喜你!
作者: aakk001 (星)   2023-10-16 07:25:00
恭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