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23 Fall 美国HCI/UX研究所申请 Recap

楼主: AlexTYChen (Alexander陈)   2023-07-10 12:37:30
7月到了美国之后,2023年上半年马不停蹄的实习、签证、搬家、出国前的各种杂事终于
处理完毕,也有时间来好好回想一下今年研究所申请的心得。最终结果不能说不满意,但
总有一些遗憾;这些遗憾或许是这篇文章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我把他们写下来,让以后申
请的同学们可以避开一些我踩到的坑。
主要想分享一些申请前、申请中、申请后(选校)的key takeaways,因此本篇绝对不是
一个完整的研究所申请流程分享;很多完整流程都有前辈分享过了,我不觉得我能提供更
多的内容,建议大家直接去参阅那些文章;本篇最后我会列举一些帮助到我很多的文章。
【申请结果】
Admission:
1. MHCI+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Decision]
2. M.S.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Connected Devic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w/ $12,000/yr)
3. MHCI,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Waitlist -> Ad)
4. M.P.S. in Information Science, Cornell University - Ithaca
5. ITP, New York University (w/ $20,000/yr)
6. MHCI,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 $12,000/yr)
Rejection:
1. MIMS, UC Berkeley
2. MIIPS,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Waitlist -> Rej)
3. HCD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4. M.S. in Inform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5. M.S. in HCI,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6. HCI/d, Indiana University
7. MDes, Harvard University
【背景】
学历:NYCU 管理科学 & 资讯工程 双主修学士 + 设计跨域学程(GPA 3.65/4.3)
考试:TOEFL 114 (R29/L30/S28/W27)/ GRE 323(几乎没用到)
实习:皆为UX Designer,创业公司*1 + 公部门*1 + 设计顾问公司*1
Publication:CHI Paper三作*1 + CSCW Poster n作*1
作品集:实习成果*2 + 研究相关成果*2(没有放课堂作业)
推荐信:管理科学系导师、资讯工程系专题指导教授、最近一次实习主管
【申请前】
1. 为什么要申请HCI研究所
这是在很多申请分享文中都会提到的一点,但我在阅读那些文章时似乎选择性忽略了这一
项:“我很确定要申请了,Why还重要吗?”
事实上:重要,非常重要。你的Why不止为你的申请提供了行为动机,也在很多程度上会
影响你后续的重大决定。以前的我觉得,申请研究所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但事实上,我
很建议你花一些时间真正挖掘自己去读研究所的理由;就像在UX设计中,User Goal总是
要清楚的,我们后续的所有行为、所有决策,才有能够依附的骨架。
在撰写CV、PS等材料的过程中,你的Why能衍生出你的故事线;申请本质上是一场对个人
进行的行销,你的target audience就是所有的学校。你需要设计一条故事线来呈现你的
的个人卖点,而这个故事线的起点,是从Why出发去想。(“故事线”这个概念非常重要
,本篇会多次提及)
如果这么说还是显得虚无飘渺,我可以给出几个例子:
a. 在选校的过程中,你可以选择只申请最顶尖的几所学校,也可以选择在各个不同tier
的学校分别选择几所。你的Why会影响这一点;
b. 你一定要在今年申请出国吗?或许明年才是更好的时机。Why能够告诉你答案。
2. 为什么要在“今年”申请HCI研究所
既然谈到时机,就来讲讲我觉得许多人会忽略的第二个问题:Gap一年后申请研究所会不
会更好?
我其实在22 Fall已经先进行了一轮申请。只申请了我最心仪的几个program,不过全部收
到了rejection。去年申请刚结束的时候我非常难过,但经过了一年重新申请后,我必须
说:gap的一年是申请过程中发生在我身上最好的事情。原因有二:
a. 更清楚自己想从研究所得到什么,并依此重新制定我的申请策略。比如说第一年我全
部申请的是纯HCI/UX方向的项目,而第二年我开始触及一些方向相近但不同的领域,申请
学校中新增了在互动设计中触及科技艺术的NYU ITP、研究设计工具的本质的Harvard MDe
s、专注硬件(IoT、机器人)设计的UW MSTI。
b. Gap年能够进行Full-time实习,让我更清楚自己在领域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更知道需
要在研究所中获得什么。尽管我有三份实习经历,但前两份都还是以学生心态、短期或pa
rt-time的进行。而第三份Full-time、长达半年的实习经历,某种程度上能够让我在研究
所学习到更多东西。我的最后这份实习在BORING Design Lab进行,后续我会在Latte & P
ark平台分享更详细的实习心得以及我学到的东西。
总而言之,我很建议你想一想:多一年的思考、多一年的准备会不会更好?
但要注意的是,每一年的申请难度都不相同,我申请的两年间,我的梦校UW HCDE在22 Fa
ll收到了900+份申请,23 Fall收到了1200+份申请。听说疫情前一般是一年6–700份申请

3. 所申请的学校,拿到Offer一定会去吗?
因为有了去年的滑铁卢,今年在申请学校时多抓了很多安全区的选择。但到了offer季,
却开始觉得某些学校如果申请到,我也不会想去。毕竟留学是一件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投
入都极大的投资,如果有确定不想去/不值得去的学校,即使能够更容易申请到,也只是
浪费申请费而已。
4. 要准备怎么样的作品集?
虽然被许多学校标示为optional,但我认为如果你想申请较好的学校,除非项目明确的写
了不收portfolio,不然还是准备一份比较好。因为即使你申请的学校不需要你上传作品
集,你制作这些作品集的经历,也可能成为支撑你PS、SOP的一部分。
我会把这项归类为“申请前”是因为作品集的准备可能是一个横跨好几年的过程;我建议
你一旦确定将来可能会走UX方向,无论是直接工作或申请研究所,所有的Project都以一
个“能放进作品集”的心态来做。
我太晚才具备这个意识,因此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才回去挖之前每个UX Project的过程
材料(如访谈纪录、CJM、Persona、Wireframe等);如果你一开始就打算把这些Project
放入作品集,能够即时的归类、整理,我想制作作品集的过程会快乐不少。
我建议作品集以网站的方式呈现,优点是一份作品集就可以投给多个学校(除非学校要求
PDF版);同时申请交出后,你也有时间继续精修、迭代网站上的作品内容。在申请deadl
ine前我们同时要处理的申请材料太多,不一定能方方面面顾及到;申请deadline后则只
剩下网站作品集还可以修改,心态的专注让我们能修改作品集中的更多问题。
作品集本身,除了要能出现出完整的UX过程、专业性外,我很建议强调作品本身的故事性
。再次强调,整体申请材料的故事线非常重要,而作品集除了要整体吻合这个故事线外,
每一个作品本身也要有独立的故事。你怎样定义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你用了什么工具和方
法去解决问题?你怎么衡量解决方法的有效性和成果?
最后,请别忘记作品集要够好看。UX的作品集或许不需要视觉传达、工业设计的美轮美奂
,但请别忘记Jacob Nielsen的十项设计原则中有“美学”这一项,请确保你的作品集有
做到这一点。
更具体的作品集制作,我想是可以独立拿出来讲一节课的;我可能还没有资格讲解怎么做
出真正好的作品集,但可以分享一个我参考比较多的网站:https://www.cofolios.com/
,里面有许多美国HCI学生申请实习/工作用的作品集。(但请注意申请工作和申请学校的
作品集,讲故事的方向是不一样的,不要全盘参考唷)
【申请时】
这一段会讲到的大概就是申请材料的准备,以及具体到申请季(10月末~2月初)会经历
的一些事情。
首先关于申请材料这一项,CMU MHCI校友June Byeon在Applying to CMU HCI graduate s
chools — Master’s of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一文中分享了下面这张图片:htt
ps://imgur.com/A8fvpXI.jpg
这张图来自于June的主观感受,同时针对CMU的MHCI制作;她对于Portfolio和推荐信的重
要程度排序我其实有点怀疑,但SOP和Resume的重要性在HCI申请的重要性绝对是有目共睹
,这也会是申请过程中我们花最大部分时间准备的材料。
1. Everything Is Storytelling
来整体的讲一下前面提到的“故事线”到底是什么。大家要记得,审阅我们申请材料的是
人类而不是机器(至少还不是),他们没有办法客观的评价我们的每一笔经历并给予一个
加权分数;而是根据我们上传的所有材料,产生一个或好或坏的印象。
我们的任务,是通过材料给招生委员一个“一定要录取我”的理由;这个理由可能是基于
丰富的经历、扎实的学术背景、对学校的了解、强烈的申请动机等等。而如果我们能让所
有的申请材料都围绕同一个主题出发,就能够更强力的推进这个主题;而这个主题,就是
我提到的“故事线”。让招生委员仿佛在读一部人物传记:主角怎么接触UX、怎么深度了
解HCI。
这个故事主题应源自于你所有会放入申请材料中的经历。如我自己对Accessibility、Inc
lusive Design等主题非常有兴趣,我就会去挖掘过去经历中,和这些主题有关的部分;
制作作品集中,也会强调作品这方面的性质。我认为故事线非常重要,他能让你的申请材
料更连贯、更吸引人,也能够帮助你整理自己的思维,知道要在SOP中写什么。
我去年被reject的申请材料中,其中一项得到了招生委员的feedback,他是这样写的:
I would also say that your application was quite strong, ranking in the top 20
0 applicants. Our reviewers noted your good set of experiences and co-authorsh
ip of a CHI paper, but that your essay was a bit scattered, and that you spent
a bit too much time discussing summer camp.
被直接点出的问题,是一个好的故事线能够解决的。
2. 我为什么要申请这所学校
有了SOP的大方向,剩下的,是怎么针对每一个项目修改你的SOP。在写SOP之前要了解学
校的方方面面是基本功,但我觉得我做的还是不够,因此再拿出来提一下。
除了项目的基本资讯、每间学校提供的SOP撰写提示一定要清楚外,我建议可以去参加每
间学校的Virtual Info Session,或是找实际就读这些项目的学长姐聊聊,让你对这些项
目的“气质”更加了解。以UW的MHCI+D和HCDE这两个项目为例,网站上能看到项目期间、
课程内容、课程时间等不同;但深度了解后,会知道MHCI+D更强调紧密的cohort关系,而
HCDE则以更扎实的研究基础为傲。
我非常后悔的一点,是没有在HCDE的SOP中更强调研究属性,包含他们的DRG(Direct Res
earch Group)等;如果我能显得我对HCDE有更深度的了解,说不定能拿到offer。
3. 写SOP的顺序
因为我申请的项目非常多,写SOP的方式是先写其中一两个项目,再用同样的文字去组合
其他学校的SOP;最后针对每一间学校做细节的修改。我当时是从我最想去的项目(UW HC
DE)逐一按顺序写SOP,但实际上在写后面几间学校时,会更有心得,思路更清晰。
我想比较好的顺序会是将最想去的学校留在第五、六序位,前面先整理一下思绪,而文笔
又尚未疲倦时撰写,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但这也许和我自己的习惯有关系,仅供建议。
4. 其他
SOP/作品集外的申请材料可能还有Video Essays、Interview(同步/异步)等,但这部
分我除了Google一些前人经验外,没有太多的心得;就不赘述。
【申请后】
申请后想必可以放松一整子,接下来就是收到结果信的季节了。我大部分的结果是在3月
中旬左右收到,少部分拖到3月底,最晚的5月才拿到(囧)。这个时候焦虑是必然的,如
果你能够忘掉这件事,3月底再去看邮箱应该是最好的。但如果忘不掉,GradCafe这个网
站会有不同研究所/phd项目申请人分享他们收到的结果和收到结果的时间;或是加入一些
HCI申请的群组、Discord等,和一些一起焦虑的人聊聊有时还挺好的。
1. 找人聊聊:所有人 / 不同人
在选学校的阶段,我找非常多人聊过,来自不同圈子和背景的人能给我很多不同的建议;
尽管最终的决定必须由我自己来做,但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让我拓宽了看问题的角度。
和教授聊聊能知道这所学校的学术氛围、和业界前辈聊聊能知道项目在业界的名声、和当
地同学聊聊能知道实际的学习/生活体验。
其中最有帮助群体之一是正在就读这些项目的学长姐(或刚刚毕业不久的);有些人很嫌
弃自己的项目,也有人非常喜欢项目的就读体验。我建议接触他们以前,最好准备一些更
具体的问题来检验这个项目是否适合自己。
NYU ITP是我认真考虑就读的项目之一,但我的疑虑之一是这个项目的师资和课程是否能
支持我进行更扎实的UX学习。我联络ITP的一位学姐后,她很直接的告诉我:不行。如果
想在ITP学好UX,必须要自己付出额外的努力、寻找额外的资源。尽管ITP的其他方面依然
很吸引我,但这项资讯让我清楚不能抱有直接在ITP学到完整UX的幻想。
2. 最终的决定
决定最终要去的学校非常困难,尽管在申请前就对每个项目有了很多了解、拿到offer后
做了非常多的research、找很多不同人聊过、参加了很多Info Session,但最终还是难免
面对一些困难的抉择。到了这个步骤,基本的师资、学费、课程、ranking、就业都已经
考虑到,但出于某些原因,依旧无法决定。
让我思考了非常久的选项是UW MHCI+D和NYU ITP,他们的项目性质、师资、课程、时长、
就业机会、城市都非常不一样,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在选择研究所是想学正统、扎实的
HCI还是更多元、丰富的新媒体互动。
最终让我确定去UW MHCI+D的,是一个有趣的小体验:事实上,我最先确定要去的学校是N
YU ITP,但在sign offer前,我不断怀疑自己的决定、不断想到ITP的缺点和MHCI+D的优
点。天平不断拉扯,最终倾向了UW MHCI+D的这一侧。而稍微确定要去UW后,我心中不再
有怀疑和犹豫,只有对项目的期待和新生活的兴奋;这让我确信了UW是我心中真正想去的
学校。
如果我没有先决定要去NYU ITP,可能后来也很难这么确定UW MHCI+D是正确的选择;因此
如果你也面临类似的抉择,我建议可以试图同理看看已经选择了学校的自己,看看是否带
有怀疑和遗憾。
3. 可以和学校argue奖学金
在做决定的过程中,其中考虑的一项因素是NYU学费实在是太贵了!ITP一开始提供了$12,
000/yr的奖学金,但即使如此,学费还是比作为公立学校的UW贵了一大截;后来我和学校
argue两次,最终这个数字提升到了$20,000/yr。
只是想分享一下,如果你因为学费因素无法选择某所想去的学校,也许可以试试看争取更
多的奖学金;争取前可以了解看看每所学校分配奖学金的方法。以ITP为例,他们每年能
够分配的奖学金总数是一个定额,因此如果有其他申请者decline offer,他们的奖学金
就会回到预算中,可以被分配给其他学生;这时候,如果你写了argue奖学金的信而其他
人没写,你就有机会拿到更多的奖学金。
【后话】
在申请过程中得到的帮助非常多,其中一大部分来自于前辈们留下来的文章。因此我也想
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多少帮助以后有意申请HCI的人。
Google HCI、UX、研究所等关键字应该能找到大部分我看过的文章;其中几篇文章的资讯
对我帮助尤其大,留在这边给你参考:
2020.5.16, 申请总结 | 去CMU读HCI by YuwensDaily:https://mp.weixin.qq.com/s/cn
ATMIBxMph0YGmDvjvQ8g
UW MHCID的录取流程和标准是怎样的? — — 我参与了2020 的申请审核 by 戴晓诗:ht
tps://zhuanlan.zhihu.com/p/109217870
2021 美国 HCI/UX 研究所申请 & 工业设计公费留学考试历程 by Tsai-ling Lei:https
://tsailinglei.medium.com/2021-美国-hci-ux-研究所申请-工业设计公费留学考试心得
-ef756fba6043(这篇文章内链接了很多其他文章)
作者: ppoy65482 (iwannasleep)   2023-07-10 20:55:00
推!谢谢资讯
作者: zzzz8931 (肥宅)   2023-07-12 23:43:00
这篇有 UW,等下应该会有人来乱
作者: jackflu (jackflu)   2023-07-16 14:39:00
用心给推
作者: tting0218 (wen)   2023-10-25 21:05:00
强者推,好奇想问原波认为的ITP缺点是什么(目前也在申请HCI/ Interactive Design相关的研究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