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LBS/LSE MiF申请心得

楼主: head2isway (头头是道)   2022-01-31 18:13:59
LBS/LSE MiF申请心得
[Application]
LSE MiF (Master in Finance)/ Waitlist
LBS MiF (Master in Finance)/ Offer
[Decision]
LBS MiF
[Background]
NTU Finance GPA: 4.1/4.3
GMAT: 730
IELTS: 7.5 (R 9 L 8 W 6.5 S 6.5); TOEFL: 100 (S:20),被面试官建议要加强英文口
语……
无交换or访问学生经验/无研究计画/无TA,CFA level 2 passed
学校活动:几乎没有国际交流活动、一个从大三开始参与至今的社团经验
实习/工作:新创x2、个金实习x1、企金实习x1、银行前台3+年工作经验
无代办、无顾问、无润稿,感谢网络资源的帮助。
[动机及选校]
大学时期考虑过在金融业工作几年后后出国读MBA,故在校时没有把握交换的机会而将重
心放在实习上,错失很多培养国际视野和英文沟通能力的机会。开始实习后发现自己对
IBD或顾问业没有特别兴趣(当然能力也远远不及XD),想专注于金融领域。
本次申请除私人因素外,也想追求金融领域上更进一步和去国外名校体验不同的氛围。
因经济考量/兴趣/工作经验/program规划考量,并没有考虑MBA或MiM(管理硕士)。
金融领域非研究的划选校时比较简单,非常就业导向,主要考虑排名/名声、地理位置(ex
:实习、工作机会与签证)、alumni network、文化环境和个人技能组合,
结论LBS和LSE MiF是对有工作经验的我来说比较适合的选项。
[考试准备]
甫进入职场时曾补习GMAT,但因为怠惰所以没有跟上课程进度,虚度三年光阴。
一直到今年才踏入考场,考了第一次没破700,又由于疫情使考试改期拖延,
只好10月考第二次,另外英文口说太差一直重复考试,其实有点影响到申请进度。
*GMAT分数方面各校各program的平均值不同,基本上过700比较安全。
但由于英国学校普遍重视硬条件,建议在学期间GPA比较低的朋友GMAT考高一些。
[推荐信]
LBS: 感谢推荐人很给力,1封来自有合作关系的不同team同事、1封社团学长的推荐信(外
商big name)、1封MiM校友推荐信,LBS比较偏好业界经验的推荐信,相较之下并没有那么
需要来自学术背景的推荐信。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找了解自己的直属主管给予回馈,会是最
有力的背书。
推荐信除几大问题需要回答外,也需要对申请者的能力评分,线上讨论申请后,由我先拟
稿提供给推荐人送出。
LSE: 两封都来自学校系上必修教授,因为在学期间没有当TA或参与研究计画,教授仅能
就修课及我的履历方面提供feedback,相较其他人可能比较难展现学术方面的优点。透过
书信我与两位教授说明经历中的亮点及想强调的面向,比较重要的是在申请季提前跟教授
沟通,并提醒时程。
[书面资料]
1. 尽量在前几round投递,由于first round特别早,除非战线提前否则主要是去年就已
经申请过的人才有机会赶上,由于商学院的申请跟金融业实习一样是rolling basis,早申
的话比较不用和一堆优秀的人竞争有限的名额。
2. 联系校友:透过Linkedin、ptt或是认识的人介绍,另外由于近几年越来越多台湾人去
念英国的学校,故能请益的人会比较多一些。
推荐朋友的blog: 里原In Yuan https://inyuan.wordpress.com
另外有两位前辈的medium也给我很多帮助:
https://tzuching-jerry-yang.medium.com/ (强推 分享地很全面)
https://ymrahchuang.medium.com/how-to-get-into-lbs-mim-1a1c85f449b0
3. 参与学校说明会、coffee chat,建议不同学校的也可以去了解一下。准备申请材料时
多看学校blog的文章、youtube和instagram,尤其学校以社团自豪的话可以参考规模较大
且自己有兴趣的社团专页,以LBS为例的话Women in Business、PE/VC club、impact
consulting club等。
4. 个人化自己的CV和申请文件,申请的时间点要与其他竞争者拼优秀程度太困难,总不
可能随便就变出大行工作经验(有这种能力还需要申请金融硕士吗orz)
或在工作中有跨文化经验,尽力把握自己独特之处和与学校的共鸣。
我很喜欢一位版友heartcoldly大分享的观点: “不要每个人都要当梁朝伟,如果康康走梁
朝伟路线去面试,我想面试官会收真正的梁朝伟,然后给康康rejection。但如果康康是
他这副样子去面试,面试官就会考虑给他offer,康康还可以跟梁朝伟当同学。”
[面试]
LSE没有面试,就主要分享LBS的情况。
LBS的面试约在发出面试邀约信后一个月左右进行,是与校友或admission team约时间面
试,个人非常幸运遇到人很亲切的校友,面试过程就像聊天。
但就我的朋友前年面试时则是被校友痛电……某方面来说很吃运气XD
1个多小时的面试与考古题重叠性相当高,而且校友有个report需要一一去check和填覆,
故建议可以与不同风格的人多模拟面试,并根据建议做调整。LBS重视申请者过去经历和
文件/面试是否表现出清晰的职涯蓝图,建议提出的例子和理由要切身相关,面试是互相
了解的过程,最好可以让学校觉得你的目标只有该间学校可以协助你完成。
以下分享我被问到的问题,准备时可以上追梦网或其他论坛爬文。
a. Self-introduction
b. Why LBS/ Why now/ Why London/ Why not US school
c. Career goal(询问为何想留当地工作),这边会详细追问plan A, plan B和plan C
d. your greatest achievement/团队合作经验/兴趣
e. LBS看重diversity和international exposure,所以除了文件中有题目问到跨国合
作经验,还被多问到有没有其他的多元文化的合作经验
f. 你的产业目前面临到最大的挑战
g.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后记]
有工作经验申请金融硕士的感想是要很清楚该program能够带给你什么好处,作为一个投
资值不值得让你放弃目前所拥有的事物去追求。就我来说,进入这个program前后履历仅
差一行学历,其他本质上没有任何变化(英文还是一样差XD),且我必须放弃目前的位置。
但读书可能可以帮助我通过我想进的公司的履历关,且有机会参与到更一线的市场。
以缺点来说这些学校就算有非常好的就业服务/课程,但求职的时间点恰好更早于入学,
也有多位校友吐槽career center帮助有限......
我认为学校其实也很现实,为了维持亮眼的profile,想要找那种毕业后有潜力找的到好工
作的人(从目前2022录取者的背景就可略窥一二,不乏tier 1 IB),申请者若一步步使自
己成为能够找到好工作的人,或展现出自己已准备好,被录取的机会应随之上升。
总归一句,申请MiF只是职涯的一段过程,有更多需要克服的挑战。
若版友对申请这两间学校有什么疑惑,或今年预计去英国的版友想认识,
非常欢迎站内信或留言,我会尽我所能回答。
作者: lucier (The Eternal Blue)   2022-01-31 18:47:00
谢谢分享资讯,祝福原PO在英国求学愉快
作者: iambastine (巴斯提恩)   2022-01-31 22:26:00
恭喜推推!
作者: Illenium (台北劳伦斯)   2022-01-31 22:55:00
推!
作者: milly0922 (米粒)   2022-02-01 12:07:00
恭喜!
作者: HeartHsiang (湘心)   2022-02-11 21:22:00
恭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