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如果想以留学作为移民的跳板,这是本末倒置。留学跟移民应该要分开来看。
移民是条艰辛的道路(已经有身分的人是另一回事),中间有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更不用
说第一代移民大多得低就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着眼于生存和下一代。更不用说这几年英美
加纽澳的移民之门越来越窄,这波疫情影响各国的移民政策,没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加拿大跟新西兰“可能”容易一点,但整体来说都没十年前或是二十年前好。你当然可
以赌接下来几年会不会出现政策利多,但这不应该跟留学绑在一起,绑在一起很可能两头
空。
再说留学,我认为必须要区分“学术作为志业”和“学术作为职业”。这件事在英语系国
家留学特别明显,英语系国家的大学大多已经高度产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博士训练不
只是教你“做学问”,更是训练你之后可以进入“学术产业”。学术一旦是产业和职业,
很多问题就需要考虑,举例来说,研究主题的市场在哪?毕业时发表几篇论文?有几篇是
Tier 1 Journal(或至少Tier 2)?有没有教学经验?成功申请过多少研究经费?有没有学
术合作经验?有没有连结学术人脉?
醉心学术研究的时候,你不会考虑上述这些问题,读博的时候,师长们也倾向鼓励学生沉
浸在自己的研究里。但当你完成学业,开始找学术职缺的时候,上述这些问题会突然浮现
。你接着会发现,全球学术市场上多的是比你有资格的人,这时候你该怎么办?更不用说
,高度全球化的学术市场,是没办法让你挑地方找工作的,全世界哪里有工作,你就得去
,你的伴侣也得有同样的能动性。在这样的情形下,你准备好了吗?你的伴侣准备好跟你
全球趴趴走了吗?我这边还没提到,现在英语世界的学术工作大多没有保障,常常是几年
的约,约结束了就得走,下一份工作在哪,你不会知道。这部分你能接受吗?
这就是我说的“学术作为志业”和“学术作为职业”的区别。在台湾的人文社会科学,有
著特殊环境,让投入研究的人,可以用相对少的成本,让自己沉浸在广袤又深邃的思想和
研究主题里头,而且一待就是十几年。然而,你一旦出了台湾,会发现台湾之外的学术研
究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纽澳地区要你三四年就把论文写出来,不了解纽澳系统的人,要
在那么短时间完成,先不论压力能不能承受,光是英语要磨到能写出论文的程度,就不是
三四年可以搞定的事,你做好准备了吗?
尤其是你所在的现代华文小说,基于人文社会学科的地域性,你会发现同样是现代华文小
说,海外学者关心的问题完全不同,有时候甚至是充满东方主义,这时候你又该怎么看?
回到你最初问大家的问题,我会认为,单就“学术作为志业”的角度来看,台湾(甚至是
中国),都会是研究现代华文小说更好的地方。两万元尽管不多,但新西兰的学校一毛钱
也没给你,你还得花一大笔钱过去,毕业之后可能还要背债,何必呢?
如果还是有留学梦,那就先把移民的考虑摆一旁,好好从“学术作为职业”的角度,重新
理解英语世界大学的运作方式,把自己的研究想像成一份募款提案,想办法拿这份提案去
向投资人(也就是大学们)要资金,这会远比你现在在这里犹豫该选哪间学校还要重要。
※ 引述《nicholas2002 (La vie est belle)》之铭言:
: 【文长请见谅】
: 大家好:
: 日前我申请国内外的PhD,陆续有了结果,直到今天收到最后一间的通知,必须做出选择
: 。
: 一、专业领域
: Languge and culture (Subject: Chinese )
: 我的研究领域是“现代华文小说”
: 二、留学动机
: 我目前已经30多岁了,未婚,但有伴侣。我硕士毕业后工作了几年。这几年觉得自己比较
: 适合做学术研究,也有心想在未来以研究工作为职志。
: 此外,我们家族很多长辈及晚辈都已经移民海外,唯独我们家都一直在台湾。也许是虚荣
: 心吧,但我觉得我真的很希望自己也能有在海外的一个落脚处,未来也能因应时势而有弹
: 性的规划。
: 我目前都没有出国长居的经验,因此很希望趁著这次PhD申请,把自己丢出去,也为移民
: 做打算。
: 相对于欧美,我自己是很喜欢新西兰,喜欢人少安静的仙境环境。我觉得日后想要留下,
: 所以选了新西兰的学校。
: 三、申请学校
: 确定国家后,我依据各校教授研究方向可以指导我为原则,透过几次写信套磁,并有积极
: 回应为目标,选定了两间:
: 1. 坎特伯雷大学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下称“坎大”)
: 2. 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ongton (下称“维大”)
: 另外当初为避免国外申请都败北,也申请台湾数间大学的博士班,已经在5月份时选择了
: “国立清华大学”(下称(清大))。
: 四、结果
: 1. 清大:最早有结果的,顺利录取。也在上周通知学校愿意给我奖学金,每月2万元(还
: 连续给3年)。
: 2. 坎大:条件式入学,无奖学金。
: 3. 维大:录取,无奖学金。
: 五、选择困难
: 我把各校考量整理成一张表:
: https://i.imgur.com/GspsDBE.jpg
: 其实主要的困难点始于清大给的奖学金,这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
: 我一开始其实最期待的是维大,也是符合我移民心愿的地方。但清大用钱抢学生这一点感
: 觉对我来说奏效了。
: 虽然有人说每月2万不算多,但对于我家境不算富裕的博士生来时,至少是一个可以放心
: 唸书而无后顾之忧的机会。更何况,“清大”名气也不差,对于研究人文的我来说,在台
: 湾也有较多中文文献可以使用。
: 可否请各位朋友也给我一些意见,帮助我选择?
: 谢谢大家。
作者:
Ihsuma (Amushi)
2020-08-21 10:16:00残酷但中肯!
作者: madchester (dodo) 2020-08-21 10:46:00
解说得非常清楚,很佛心
作者:
felixx52 (felix)
2020-08-21 11:05:00觉得用心回复。原原po根本用移民模糊读博班问题。就原原文而言,我认为他核心关怀只有移民。甚至同样身为人文学科,觉得他这样模糊,是否有做研究的天份?更何况我完全看不出来去新西兰读博的文学优势。本人台文所
作者:
aboa (你不用上课喔 N)
2020-08-21 11:20:00推这篇
而且国内博班教育部有不少管道可以让国内研究者申请经费出国做研究,未必留在国内就是狭隘
作者:
antidote (Against SCA)
2020-08-21 11:37:00非常中肯的分析
作者:
unojazz (Uno是一的意思)
2020-08-21 12:08:00推这篇
作者:
jipq6175 (LUMPY)
2020-08-21 13:03:00推
作者:
Sulstan (翼鹏)
2020-08-21 13:24:00Max Weber!推
作者:
sbflight (舰娘在手 天下我有)
2020-08-21 15:04:00推
作者: kakkokari ((仮)) 2020-08-21 16:22:00
非常同意。以移民为目标的话应该要考虑当地签证规定、永久居民资格等问题来规划职涯,和留学是不一样的
作者:
yuan317 (Evelyn_Q)
2020-08-21 16:31:00推
作者:
veru (ccc)
2020-08-21 16:40:00移民第一考量是找工作 和当地工作签证的取得 原原po 唸一个在新西兰看起来就很冷门的学科 还觉得移民很容易又是自费 不晓得哪来的自我感觉良好
作者:
fr373969 (Brian)
2020-08-21 16:58:00推分析
作者:
thenick (nick)
2020-08-21 17:35:00说得很好,大部分PhD 训练都不提日后就业的问题,真的是一毕业突然就要面对这些
作者:
mantoee (苹果王)
2020-08-21 20:47:00推,精准到位的分析。
作者:
ignorant (积云参数化)
2020-08-21 21:18:00推 有兴趣做研究 跟 以研究当职业 是很不同的
作者: LIN810116 (Frank) 2020-08-22 04:34:00
推
作者: zell0406 2020-08-22 10:27:00
好人,忠言逆耳,推
作者:
bnn (前途无亮回头是暗)
2020-08-22 10:42:00什么叫做一毕业就要面对这些 30岁小学生喔你老板没让你去conference 没让你写计画proposal去学要钱没让你带硕士或专题生或TA让你练习以后你开自己研究室吗PhD就是研究员的工作 你要转职成大学教授是你要自己研究转职躲在学校里就可以鸵鸟逃避人生规划 然后毕业即失业吗
作者: ponmimi (胖咪咪) 2020-08-22 11:11:00
推
作者:
saidon ( )
2020-08-22 11:16:00楼楼上中肯 但理工科的phd会有较多这种'职前训练'的机会拉至于原原文所谓的文组领域 搞不好又是另一个世界?
原原po也没错 除了技术移民外 博士移民也是个选择 但这几年一直限缩 博士动辄四五年以上 难保毕业时移民政策还一样
楼上,那限缩我感觉只是嚷嚷,每年讲要砍掉会计,还是榜上有名
作者: boulderer (boulderer) 2020-08-23 19:27:00
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