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一个很厌世的欧洲传统学校PhD学生

楼主: NTUEE2CS (EE转CS)   2020-01-25 08:57:34
其实我也不是不理解原po说米国利用完就丢的事
看到很多米国EE/ECE, ME. MSE, 化工, etc非资工PhD 读完以后找不到工作
就刷题转行进软件公司了 一些不想刷的可能就回台了
当然转职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就是很正常
刷完题领15万镁以上也算发大财 也算达成美国梦了
不过可能跟当初满腔热血来美国读PhD追求学术的初衷天差地别
(应该没有人sop里面写想读PhD是为了拿OPT然后刷题找工作吧?)
当然每个人生阶段 人会改变的 就向原po原本读物理 后来没有继续走物理一样
不过还是觉得很感慨 那些人花那么多年读一个PhD 然后转行刷题
就只是去帮米国学校发论文增加学术名声而已 读博薪水还低的要死
就像免洗筷
祝大家新春快乐 我们海外党们星期一还要上班QQ
※ 引述《BrowningZen (BrowningZen)》之铭言:
: 趁著过年有时间,来写一下很呛很不友善很厌世,可能会地图炮到很多人的心得文
: 以下很多都是本人的经验,非常非常偏颇
: 可能会让部份人觉得不舒服,先在这边道歉对不起
: 如果你还选择继续看下去的话,先在这边谢谢你
: Program
: 2019 PhD in Computational Science
: Admission
: KTH: Applied and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 Gottingen: Graduate Center for Neurosciences, Biophysics, and Molecular Bioscien
: ces
: TUM: Bioinformatics
: Copenhagen: Applied mathematics
: Rejection
: ETH: Biophysics
: EPFL: Quantitative Biology
: Max Planck: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Physics of Complex Systems
: Decision:
: Gottingen: Graduate Center for Neurosciences, Biophysics, and Molecular Bioscien
: ces
: Education
: UG: HKU-Physics/Statistics(3.4/4.3)
: MSc: Chalmers-Complex Adaptive Systems(Special Distinction)
: Test score
: IELTS: Overall 8 (R8 L8.5 W7 S7.5)
: Experience
: HKUST research assistant (3 years)
: Academia Sinica summer internship
: CERN summer studentship
: Max Planck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summer school
: HKU final year project
: Chalmers Research assistant (2 years)
: JHU medical summer school
: Gothenburg final year project
: Publication
: 3* Journal lead author (HKUST/Academia Sinica /Chalmers each)
: 1* Journal second author (HKUST)
: 2* Conference lead author (Academia Sinica /HKU each)
: Recommendation
: Chalmers - master supervisor
: HKUST - PI
: Academia Sinica - PI in collaboration
: 心得
: 修课
: 如你所见我GPA并不高,而且还一堆所谓”错误观念”不想看可以直接跳过没关系
: 大一除了物理还能吃老本以外几乎全都低空飞过,包括线代跟微积分
: 自此以后不但没有反省,还是觉得自己懂,只是没什么考试运而已
: 一直以来秉持着求学不是求分数的原则,只想趁著大学四年真的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
: 大二没基础就跑去别系修一堆感觉很酷的课,从生物修到天文修到电机修到化学
: 学分还修到爆,一个学期七八门
: 硬就算了,有些还申请跳掉挡修,想说修之前自修一下背景就好
: 有些很有信心的就低空飞过,有些有听没有懂的莫名奇妙就第一
: 更加验证大学笔试真的不知道是在考三小用的
: 到了硕班之后,欧洲的评核就放松许多
: 老师很少依赖笔试
: 一堆口试/专题可以证明自己真的有能力做研究
: 就算真的不小心考不好,你爱重考十次也可以
: 真的要讲什么的话
: 我的原则是修你想修的
: 只要有好好唸,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对你以后人生最重要的
: 研究也好,找工作也好,人生观也好
: 这样比起修一堆甜课,GPA会比别人多没错,最后毕业学到的东西没有多
: 到最后上了名校,却是一张什么都不会的白纸,出的东西也没有比别人多比别人好
: 实在太多只会写考古题,4.3以为自己很懂的学生了
: PS: 超级推荐物理系的你去别系修个讯号与系统跟机率论
: 做物理也好,之后转领域也好,能用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 学英文,SOP
: 跟鄙视乖乖K书的乖学生一样,我鄙视传统英文教育跟补习班啦
: 因为高中时英文老师有够机掰,一副我懂英文我了不起的样子
: 我在那边讲一句她在那边几句挑错处,甚至叫我真的不行可以放弃没关系
: 之后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甚至讨厌英文
: 补习班也只会一直讲用技巧拿分数
: 分数是上升了,可是实际上真的能用的英文还是一样烂
: 跟我上述讨厌的事情还是一样
: 我在大一时为了交换考过一次雅思,那时候才6,讲跟听更是惨不忍赌
: 那时候大学的有一个老师听我这样说
: 他很反传统地问我有没有喜欢打电动看影集
: 他鼓励我用浸淫的方法去让英文潜移默化
: 所以自此我就常常看影集(Friends, TBBT, GoT之类的)
: 从英文字幕不懂就查开始,慢慢都能大概看懂了,就开始不用字幕
: 至于会话能力就是靠看Twitch的外国实况
: 学了很多俚语,真正知道话该怎么讲,而不是补习班那种不会用却硬要讲
: 每天就一直对镜子讲聊天,演讲
: 久而久之就熟了
: 写作最简单,就只是我手写我口,把你想的写出来
: 电影让我言之有物,又会讲英文之后,写作就不是问题了
: 从6到8,大概就是整个大学四年吧
: 大学生如果想从5 到6.5 (留学标准),我想应该只要努力一年多
: 这个方法虽然不快,可是学到的英文能力是可以跟一辈子的
: 而且重点是有趣没压力,最适合我这种讨厌死读书的人了
: 研究,推荐信
: 我一直以来的梦想都是当个科学家
: 所以我大一一进去,第一件事就是先找个老师跟一下
: 那时候系上我有兴趣的老师都打我枪
: 我那时候什么都不会,唯一的能做的是让对方感受到我的热情
: 所以一不做二不休,跑到别间学校别的系,终于有人要
: 还好我喜欢的领域算是有努力有回报,累积起来的经验也让我可以滚雪球
: 老师建议我有了履历就可以出去外面多看看
: 那时候英文还没有很好嘛,所以大一暑假跑去了中研院,找了一个算年轻的老师
: 到了才知道他算是偏做实验的,我却只会写程式
: 我就大胆提议帮实验室写一套分析套装
: 花了三个月给他看到初步的成果,之后回去也是保持有联络互有往来,最后花了一年左右终
: 于出poster跟paper
: 雪球越滚越大,之后也陆续去了CERN跟Max Planck
: 中间摸过不少领域
: 不过后面比较顺利的故事不有趣就不用多说了
: 我这边能给到大家最好的建议就是快点订下目标,多去尝试看看,什么都要学
: 很多事情别人未必会全部分享,老师未必全部都会教
: 现在上网这么方便,你要学什么,要了解什么,google就知道了
: 什么都靠代办,写paper可没有人代办
: 这个老师不理你就找别个老师,这个系都没人理你就找别系,这间学校都没人理你就找别间
: ,总之就是一股热血,不要怕失败
: 尽量大一大二就开始累积经验
: 不要到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履历一片空白,连当兵经验都拿来申请学校
: 另外比起功利地找大实验室,能挂个名却什么都没学到,我更鼓励找比较年轻的教授,比较
: 小的实验室
: 不但他们还保有热情,更多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
: 你也可以学到如何从零共同建构一间好的实验室,更有机会作出实际的贡献
: 当中与其他成员的革命情感,也是很值得珍惜的事情
: PS:斟酌写给对方的信也是一种练习,练习英文如何写得行云流水,练习如何包装自己,练
: 习如何接受挫折
: 后话
: 很多台湾朋友都常常问我为什么都选欧洲(甚至不包括大英帝国)
: 因为美国人有够智障,英国人有够机掰
: 英国人多机掰就不用多说了,去过就知道
: 美国的文化就是一直在消费,当世界警察,资本主义帝国云云
: 所谓的美国梦也是跟发大财没什么两样
: 然后实际一点,美国大部分都要考GRE
: GRE有够智障,你他妈都博班还要在那边背字库考逻辑
: 一堆中国人英文字都讲不出来却还是满分,根本侮辱智商
: 大学也是只会做热门题目
: 生物研究一天到晚都是cancer跟alzheimer’s
: 什么都是谈数字,IF,排名,金钱,分数等等
: 最后英美一堆歧视仔
: 或许不会是当面侮辱你的那种歧视
: 而是系统上的歧视(Institutional racism)
: 黑人拉丁人尚且因为平权运动有很故意的给一堆优惠政策
: 但对本来能靠自己的亚洲人? Who cares?
: 想要在那边工作成为美国人? 想想就好。
: 对辣个国家来说,台湾去唸书,只是帮对华政策增加底牌而已
: 随时可以欢迎,也随时都可以挡,随时可以丢
: 我是不知道大家要在研究所追求什么啦
: 钱?虚荣?你妈叫你去唸? 移民当美国人很爽?
: 我是真的想要更了解这个世界怎么运作,才愿意把自己从大一就开始投入在科学研究
: 虽然我唸很量化的科系,我还是不想只被别人用一堆数字定义,所以我也不会只用一堆数字
: 去定义别人
: https://i.imgur.com/T8wZ82X.gif
: 没了,想到再加
: 谢谢看到这边的你
:
作者: DivineSwine (神猪)   2020-01-25 09:18:00
不领15万镁 难道要回台湾当教授领5万镁?
作者: rush007 (Buzzer-Beater)   2020-01-25 09:23:00
台湾AP有到5万镁?
楼主: NTUEE2CS (EE转CS)   2020-01-25 09:28:00
现在流行教授开公司 兼独董 甚至挂名外面公司科学家不过一楼把回台湾当教授说得那么简单不少人还得去中研院蹲一阵子才有大学缺耶
作者: agario (Agar.io)   2020-01-25 09:55:00
之前就有放弃千万年薪回台教书的,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志向
作者: a000000000 (九个零喔)   2020-10-11 07:37:00
那是假ee真cs刷题仔真ee很惨 不过没人管
作者: koster (斯特隆)   2020-01-25 10:50:00
你真的相信SOP里面写的屁话?
作者: Eriri (英梨梨)   2020-01-25 11:11:00
其他地方免洗筷当完 连钱都不一定有 或者没有那么多回台湾当教授领五万美也不一定不好阿 但台湾的游戏规则未必就比较不把人当狗看美国转行的多 不见得是因为比起其他地方比较把人当免洗筷而是因为钱多更多 机会也多 于是很自然就有这种风气学界把人当免洗筷的原因很简单 就是供需问题而已 当教职市场就是这么大的情况 无论如何最后早晚都会有很多人转行 而在教职缺上 欧陆并没有比较多终身的位置阿...如果欧陆有FLAG这样的公司 可以开个new grad二十万美金然后不太问出身学历甚至学科 只问真正的写程式能力跟经验那么自然也会有一大堆人抢著转行
作者: roygb61215 (L.T)   2020-01-25 11:30:00
都几岁了还这么单纯喔?出社会本来就是互相利用,今天你对公司有帮助所以公司花钱雇用你;今天你对学校有帮助,所以学校花钱雇你当教授。之后等你没产值了当然就是请你回家吃自己呀,唯一有用的作法就是要把自己的利益跟公司、学校的利益绑在一起互助合作吗。全世界哪边都一样啦,去美国念书的会笨到连这个都不知道还要原原po教吗?原原po欠嘘的地方就是自己中二病发而已,其他讲的都是实话没什么好骂他的,都是都唸到phd还这么单纯...
作者: aaaaajack (丁丁是个人才)   2020-01-25 12:39:00
我美国同学的哥哥也是化工PhD读完就准备跑去当软件工程师了,这现象还真的不是没身分的人独有...
作者: ewayne (ec)   2020-01-25 13:01:00
讲得好像欧盟不这么干一样...
作者: Apache (阿帕契)   2020-01-25 13:07:00
NTUEE2CS=KirimaSyaro
作者: hollande (心爱骑士来喔)   2020-01-25 15:47:00
NTUEE2CS=KirimaSyaro
作者: bnn (前途无亮回头是暗)   2020-01-25 17:40:00
开分身上来刷哩
作者: Eriri (英梨梨)   2020-01-26 00:09:00
你根本因果倒置 欧美学术界都不会因为国籍跟身分问题而影响到能不能拿到教职 最后绝大多数人都找不到 纯粹只是因为缺额就是那么少其实欧陆也是一样 绝大多数的学界研究人士 到了一定阶段最后也是得要转行 只是抢著赶快上岸的风气没那么重而已 那只是因为不像美国 学界业界的收入差异大成现在这样
作者: koster (斯特隆)   2020-01-26 00:53:00
你以为石油公司很好进吗? 而且石油公司的地理位置也不一定他喜欢 写程式比起来容易一点 我也认识一些老美化工转CS就真的钱多难度也较低
作者: KirimaSyaro (桐间纱路)   2020-01-27 03:53:00
米国学界业界收入差异有很大 是CS看天下吧?电机教职大概10万镁去电机公司如Q,S这些也差不多开15万镁而已还是比CS new grad低很多米国EE PhD去业界拿到的薪水只有略高于学界而已
作者: Eriri (英梨梨)   2020-01-27 04:08:00
你才美国看天下 你要不要查查欧陆差多少...差异大小当然是相对的的然后 现在美国的情况 又不是只有读CS才能去CS公司任何理工PhD 只要该修的课修一修 该找的实习找一找 该刷的题刷一刷 照样能去CS公司
作者: KirimaSyaro (桐间纱路)   2020-01-27 04:24:00
我猜你说的欧陆不包含瑞士?欧陆各国差异蛮大的 我也没研究透彻理工PHD 没那么好找了吧 那是以前之前就听大气PHD毕业 不会写CODE 跑去bootcamp的
作者: Eriri (英梨梨)   2020-01-27 05:09:00
明明还是找得到 是前几年更好找
作者: KirimaSyaro (桐间纱路)   2020-01-27 05:25:00
#1RzSu4sh (Oversea_Job)英梨梨是强者看天下吧不是所有人都能忙自己PHD 还能分神去刷题+找CS实习然后顺便去CS修几门课光是要PHD毕业就精疲力竭了....更不论那些还有TA duty的...
作者: Eriri (英梨梨)   2020-01-27 05:45:00
那你要不要看看欧陆...欧陆理工科薪水甚至未必比台湾高多少老实讲 回到一开始 我谈这种收入比较不是要说美国赚的比较多 所以美国就一定比较好 只是要说 为什么美国这几年有这种一堆人都刷题的现象欧陆只是绝大多数的地方没有这种诱因罢了 但学界的位置并没有真的比较多啊 很多人到了最后照样得转行最后 你觉得欧陆好 甚至瑞士好 就去啊 如果你没有了解清楚很多时候其实最后也是会有期望落差的 如果申请不到 那又有什么好抱怨欧陆(除了瑞士)薪水较低 美国身分较难拿 各有各的优点但每个人在意的本来就没必要一样啊 有些人觉得只要离开台湾就好 就算薪水没有真的比较多 有些人则是希望事业跟待遇上都能够更上一步 而这些不是自己一开始出国前就考量跟打听清楚的吗?至于想要走学术的 也是一样 各有各的利弊 同样的 要真的拿到permanent position其实都是很不容易的那我再说个欧陆把人当狗的例子 我一个同学到德国马普所读PhD 读到一半 因为小老板被挖去美国 也没法带他过去 大老板也不想接 他努力争取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最后还是什么学位跟跟身分都没拿到就回台湾了在美国并不是没有这种因为老板离开或被老板fire就只好回台的例子 但因为体制的不同 像至少这种例子 在美国的转圜空间通常较大些 例如 你说到TA duty很重 但有的时候有 有TA可以当 至少要是万一碰到这种例子 反而有转圜机会
作者: KirimaSyaro (桐间纱路)   2020-01-27 09:04:00
同为金发败犬 我支持英梨梨说的
作者: bowlbone (The Kids Are Alright)   2020-01-28 08:34:00
Eriri内行的,真希望您多讲一点
楼主: NTUEE2CS (EE转CS)   2020-01-29 04:37:00
Eriri说服我了 这样说来不论到瑞典KTH或比利时IMEC读电机都是要吃屎的 不如去美国读电机PHD读完毕业至少还能刷题转码
作者: Eriri (英梨梨)   2020-01-29 06:53:00
你为什么要误解我说的话...
作者: Apache (阿帕契)   2020-01-29 13:05:00
熟悉的懒学
楼主: NTUEE2CS (EE转CS)   2020-01-30 01:45:00
不是误解 那推文是我自己的心得IMEC < Intel << 刷题转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