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 BME PhD McGill/ TU Delft (MRI research)

楼主: BME666 (Hsien)   2019-10-07 11:47:31
前言
从想出国留学到现在,徘徊在留学版也四五年了,版上分享BME PhD的已不多,MRI为专业的更是寥寥无几,申请过程又受版上几位前辈帮助,因此想分享一下自己申请的过程,给一些同样专业的人参考。
Application results
Research intere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specifically in diffusion MRI
Program
All PhD program
Life Science Zurich Graduate School (LSZGS), ETH Zurich and University of Zurich (UZH)
Biological & Biomedical Engineering (BBME), McGill University
Integrated program in neuroscience (IPN), McGill University
The department of Imaging physics, TU Delft
Admission
BBME, McGill University (w/ funding: 35k CAD per year, around 18k CAD for tuition fee per year)
IPN, McGill University (w/ funding: 20k CAD per year +tuition wavied)
TU Delft (w/ funding 2325-2972 EUR per month)
Rejection
LSZGS, ETHZ & UZH
Decision
Prefer TU Delft
Background
Education
M.S. NTU BME (GPA: 4.11/4.30)
B.S. NTHU BMES (GPA: 3.62/4.30, last 60 GPA: 4.16/4.30)
Working experiences
One year software engineer in MRI industry
One year alternative miltiary service in Veteran General Hospital
Standardized tests
GRE (V:146, Q:167, AWA:3.0)
TOEFL (R:25, L:26, S:22, W:23, total:96)
Publication and presentations
First author journal paper*1 (Impactor factor:10.2)
First author top conference poster*4
Second author top conference poster*2
First author domestic conference poster*1
Research experiences
One year in ultrasound lab in NTHU (2014)
Two years in advanced biomedical MRI lab in NTU (2015-2017)
Teaching experience
TA, Physiological MRI
Recommendation letters
1. Graduate research supervisor (NTU)
2. Thesis advisor (University of Toronto)
3. Collaborative doctor(NTU)
Award
none
申请心得
历程
大概大三的时候萌生出国念书的念头,收起玩乐的心开始冲GPA,但大学毕业那年发生太多事情,考虑到感情、家庭和经济等因素,就决定留在台湾念硕士,硕士努力拼研究无暇唸英文,加上英文不太好对英文考试心生畏惧,硕士毕业后又拖过了当兵一年...
直到工作第一年发现台湾的医学影像产业根本没有出路,于是重新思考出国闯一闯,不得不说边工作边考英文以及准备申请,真的是很心累,好几次怀疑自己为什么要坚持在这条路上,尤其身边朋友早已都跳进半导体业领着年薪百万,聚会都插不上嘴不敢提薪水的时候,但想想不想现在就看到自己十年后的样子,还是硬著头皮走到这了。
选校与联络教授
由于是今年下半年才决定要申请,本来应该等年底申请美国的学校,翻一翻看到加拿大三间顶大有冬季班,联络UBC有兴趣的教授,结果得到没有要收学生的回应,就放弃UBC,
U of T则是跟我的研究领域有一点差别,故也不申请,剩下McGill有MRI研究出名的MNI,便开始联络教授(系上也规定录取先决条件是要自己找到指导教授),这边满出奇的是,连络五个教授其中有三个回应,算是命中率偏高(?其中两个也在面试后录取我,剩下一个寄信来的时候我已经是被录取的,我就没回信,但后续又寄了一封信来,我才回复他我已经被录取不会再跟他面试(本来对他的研究就不如前两个有兴趣)。
除此之外,还有在搜寻欧洲的PhD postion(师徒制),看到有兴趣的就投,大概投了三四个,只有TU Delft的有回应拿到面试资格。
搜寻欧洲PhD资讯的同时看到ETHZ和UZH的联合program,虽然跟我的研究背景有一点点差别,但申请流程简单就也丢了,结果当然就是速速被拒绝。
GRE & TOEFL
小弟英文不才,GRE是当替代役的时候自习考的,但没有很认真导致成绩很差,结果最后也是没有用到(申请的学校都不需要)。
托福则是工作时利用下班自习,考了两次,虽然成绩不算太好,但各人觉得其实准备方向对是可以自己准备的。
CV
CV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就是把过去的经验都列出来,大标大概是Education, work experience, research experience, publication, conference presentations, honors and awards, skill。
虽然有人说最好一页内,但我光是列出发表的主题就半页了,所以我的是整整两页,个人觉得两页内都是可接受的。
SOP
SOP真的也是写得满随便的,写完只有给几个人看过,最后甚至没什么修改就送出...,我主要是点出我的研究主题,跟发表了什么期刊和海报,再写助教经验,然后结合研究经验及助教经验,我觉得我很适合这个领域之类的,最后有写我有兴趣的领域以及我觉得后续发展(这边就是客制化),最后一段收尾。
整体来说我真的写的很随兴,大概两三天就写完了,可能因为我申请的地方都偏向老师收就收,不是有一堆committee决定会不会收我,我的策略就变成很细的讲出我过去的成就与之后的目标,有兴趣参考的可以站内信。
LOR
推荐信每个老师都叫我自己写,我认为有好有坏,好处是可以和自己的CV跟SOP对照,一种有人帮你背书妳的文件的感觉,事实也证明这个做法是对的,因为面试的时候教授说我的推荐信非常有力,坏处当然就是要生出三封相似度不高的推荐信真的很累...甚至比写SOP还累。
我很幸运硕士班两个指导老师都是MIT毕业的,其中一个在我毕业后被挖脚到U of T当教授,这边感觉也是个关键,面试的时候有个教授就问我为什么会有一封来自U of T的推荐信。
大方向来说一封硕论主要指导教授的就是吹捧自己的研究能力,一封共指教授就写硕论写得很好,上课表现很棒,最后一封是paper合作的医生,写合作时的表现。
有兴趣也可站内,我再给推荐信草稿。
Interviews
我的面试过程满特别的,在此分享一下。
第一个面试来自McGill的一名新任老师,面试时报告我的研究20分钟,由于英文不太好,我是写好稿然后照念,他对于我的研究没有提出太多问题,然后接着也介绍他的实验室,有小聊一下我CV上写的经验,这部分我忘记看熟我的CV还有点傻住,还好有回想起来,最后让我问问题,不外乎就是一些会指派给我什么题目,几年毕业,实验室规模之类的问题,还有问他我哪里需要改善吗,他建议我不要念稿...整个面试长达一个多小时吧,面试完从他的回复其实大概知道会录取。
第二个面试就是TU Delf的一个PhD position,教授一开始直接要求关掉镜头避免网络频宽不够,过程也是先报告研究20分钟,报告完开始问问题,这边出乎我意料没有问很多专业问题,反而是问一些有关人格特质的问题,以下列举
1. 你做了这么多研究妳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 你的paper为什么要用这个研究方法?你想的吗?
3. 荷兰离台湾这么远,你要怎么适应这里的生活?
4. 你为什么想念PhD?念完有什么计画吗?
5. 是什么让你跳进这个领域的?
还有一些已不记得,总之这个面试被打的体无完肤,我花太多时间在准备专业问题,不太擅长回答这类问题,问我要怎么适应离家这么远的生活时,我脑中只闪过:X还好吧又不是妈宝...
本以为这个会大势已去,因为问题没有好好回答,甚至轮到我问问题的时候我只草草问了一两个问题就说我没问题了,很讶异的是几个礼拜后收到信说进入二面,细节后面讲。
第三个面试是在我要去美国玩两周前,起飞前三天收到McGill另一个教授的面试邀约...这个教授算是我一开始梦寐以求想跟的教授,根本没有想到会回信那种(他的网站上甚至说不要寄信给他问能不能进他实验室他没有空回),于是立刻回信说我快要飞美国玩了,能否隔天面试,但这个教授一天只收一次信,因此到了隔天我坐在电脑前等待面试前几小时,他才回信说他晚点有事,能否现在直接开始面试...于是我就直接开始面试了。
这边我直接选择不开镜头,教授有开,但她并没有对这件事有什么评论,面试过程他先问了我成绩单上的一些科目内容,以及CV和推荐信的经历,再来就开始报告我的研究,这边本以为会被电很惨,因为该教授的研究领域跟我的硕论相似,但程度当然是天差地远,结果他竟然没有提出太多问题,并给予肯定甚至开始谈录取后的薪水会怎么样,会给我什么题目之类的,总之非常顺利,也是最快收到offer的一间。
回到TU Delft的二面,收到信的时候我刚落地美国要展开两周的旅游...但那时候想着McGill应该会录取,也想去McGill念书,就斗胆寄信说我正在旅游可以等我两个礼拜吗...想不到教授非常干脆的说好XD
两周后回到台湾才开始约二面,二面教授找了另外两名计画内的教授一起面试,总共三个教授,一样再报告一次我过去研究的内容,比较不一样的是这次就很注重在我的研究,另外两名教授一直打断我的报告问问题,而且是往死里打那种,整个有点招架不住,不过面完还在为自己表现差失落的时候,就收到教授寄信说我给了一个很好的印象,要约最后一次跟整个部门的dean面试,完全不知道评断标准在哪...
喔然后这次面试一样问了我要离乡背井去荷兰要怎么办,还好上次面完有想过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所以这次答的比较好一点XD
第三次面试本来在等TUD的时间安排,但想想让McGill等太久了,就决定寄信跟TUD教授说我想去他们那(这是经过一段时间后的考量结果),但没有收到offer前不敢拒绝其他学校,然后教授马上说他是倾向收我的,但须要最后跟部门的dean面过,他问我能不能晚上(收到信的几个小时后)跟他面谈一下,这里我以为只是先跟他聊个天,乔最后一次面试时间,我就没准备什么直接等到面试时接他电话,一接起来他就说Dean也在,请我再报告一次我之前的报告...我只能硬著头皮再讲一次了XD
这次报告同样被问了一些专业问题,不过没有问的很细,最后又问了我一次我有去过荷兰吗?要跑这么远去那生活怎么办?这问题真的是从第一次问哑口无言到第三次他讲两个字就知道他要问什么准备回答了...
此外也有问我为什么要念PhD,甚至针对我的答案继续问,问到我后来没有讲太多,有点敷衍他想快点过这题lolll
这次面完马上教授就寄信说要正式录取我。
结语
从一开始的美国梦,转向申请加拿大与欧洲的学位,经历实在太多波折,甚至到此时此刻还无法确定走在这条路上是对的,但想到某板友录取文内讲到的一句话:曾想过,就去做,徘徊在这条路上太多年,是时候跨出这一步了!
在最后选校也是很挣扎,撇开没有申请美国学校一点小小的遗憾,已申请上的两地思考,McGill在MRI研究领域盛名远播,收我的教授又是Machine learning应用在医学影像的翘楚,甚至愿意把他的学生先介绍给我让我问问题,但最后考量必须经济拮据的过四五年,且将来倾向走业界大于学界,或许不需要这么大的学术名气支持,便选择TUD。
申请的过程很痛苦也很自闭,对于不断反复提问什么时候要出去唸书感到厌烦,所以没有跟几个人说我在申请学校,觉得累的时候只能自己一个人看美剧纾压,但感谢几名板友被我站内骚扰,还愿意不厌其烦地给我意见,感激不尽。
若有同领域板友需要帮忙或意见,欢迎来信,我有空的时候会回!
作者: landysh (蓝色窗帘)   2019-10-07 12:11:00
作者: victciv (努力型肥宅)   2019-10-07 12:37:00
推,台湾生医背景真的很窄
作者: me60714 (高丸)   2019-10-07 18:47:00
Q V写反了?
作者: wertymin24 (werty)   2019-10-07 20:55:00
McGill给你53k?钱超多,一般给40k已经很高了你完全没有经济拮据的可能
作者: philipppppe (philipppppe)   2019-10-07 22:53:00
推学长
作者: cat910064 (Johnny)   2019-10-08 02:38:00
美国现在生科和医学类好像都不用再附GRE成绩了说
作者: orangekafka (松山下智久)   2019-10-08 03:55:00
bme 感觉比较偏工程,大部份还是要GRE
作者: disorderfool (disorderfool)   2019-10-08 06:12:00
欢迎~
作者: psion (psion)   2019-10-08 08:16:00
推决心!但是既然已知台湾医学影像没前途,为何不选容易留下移民的加拿大?在Montreal一年17K其实勉强可以,你还可以打工不是吗?
作者: ians0606 (THUNDER)   2019-10-09 01:24:00
我在UBC,温哥华这边生活费一年16K绰绰有余,蒙特娄应该更便宜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