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 LSE/Imperial/Duke/Warwick/RSM/MBS

楼主: miss1211 (miss1211)   2019-05-03 16:03:02
#前言:
小弟从去年决定要申请商学院以来,一直都会关注板上的各类消息,也从许多心得中获益
良多。如今自己的申请结果大致底定,想透过此篇分享回馈给板上的板友们,若是未来有
想申请类似科系的朋友们,想要多加了解的话可以站内信不要客气:p
如果有说明不足的地方,也请板友们指教~
#Background:
NTU Finance (3.9/4.3, 3.8/4.0)
TOEFL 106 (R29/L27/S23/W27)
GMAT 700 (V32/Q51/IR7/AWA5.5)
金控投资部门实习*1
荷兰交换学生一学期
各类社团领导经验
#Admission:
LSE - Master in Management
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 -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 Management (
Interview)
Duke Fuqua Business School - Master of Management Studies (DKU) (Interview)
Warwick Business School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otterdam School of Management - Strategy Management
Manchester Alliance Business School -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sh
ip
#Rejection:
London Business School - Master in Management
(Interview)
#Decision:
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 -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 Management
#选系选校:
当初选系的时候有挣扎过要继续念Finance还是转念Management相关的科系,我认为要念
商学硕士最需要考虑的不外乎是关于未来的出路,当然兴趣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点。在经
过仔细考量后,我决定选择与Management相关的program。
至于选校部分,我以英国的学校为优先。首先是因为英国的学校在亚洲的声望好,以后要
回来亚洲找工作的话比较方便。再来是因为Management相关的课程在美国比较没有提供,
美国以MBA为主,而英国的学校不论是商学院排名或是Management的排名也表现得很优秀
。另一个优点是只要念一年,由于已经延毕一年申请,所以觉得一年的长度是比较适合我
的。
最后在LSE与Imperial两间学校做选择,两间学校的取向是非常不同的。LSE主要以理论学
术为主,需要念非常多的书,在课堂上实作的机会较少,但在亚洲声望较高,在台湾几乎
没有人不知道。而Imperial的话虽然在台湾名声没那么响亮,但实务参与的比重很高,课
程也非过于理论,由于Imeprial的理工学院非常强大,再创新创业这块会有许多跨学院的
连结合作机会,我觉得很酷。
可以多问问校友该科系的内容以及学校的氛围,但最后还是回归自己的喜好,我觉得在排
名跟前景都差不多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真的喜欢的就好!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s:
系上教授*1, 实习主管*1
在推荐信的部分,诚心建议大家及早与推荐人联系,而在取得推荐人同意以后,更应该时
时与推荐人保持联络。我自己总是很感谢教授与主管愿意帮忙写推荐信,过去在系上并没
有特别突出的表现,与教授的互动也仅止于曾经修过教授的两门课以及活动邀请演讲的联
系上,所以教授一口答应并且在后续都非常迅速的完成上传等等时我真的心怀感激。也建
议未来要申请的同学可以在大学时期与教授打好关系(当然不是那种刻意讨好之类的),而
是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下课时与教授聊聊自己未来规划等,让教授可以对你有印象,
我相信教授们都非常乐意协助自己的学生。而在实习主管方面,真的要及早联络,毕竟主
管在公司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忙,不一定能够及时给你回信,故早一点开始动作是非常重要
的。
#CV:
CV的撰写是非常重要的,算是审核官一眼能够看过你做过什么事的总览。我自己是所有学
校都用同一份CV,不过也是因为我申请的program都较为类似,若是申请范畴相差较大的
科系,应该要根据科系特色客制化。在写CV很重要的,是要将自己的工作内容说明清楚,
利用数据化吸引目光,而非举一个很general的工作内容。我自己是会在写完一项以后以
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这样的内容是否会引起别人的目光,是否够清楚表达自己详细做了些
什么,撰写CV是一个蛮冗长的事情,常常需要一修再修,也可以多请身旁的朋友长辈们帮
忙看。
#Test:
GMAT: GMAT是在申请环节内纠缠我最久的事情,可以说是最痛苦也不为过XD 我自己有去
补习,考了几次一直卡在700边缘上不去,关于考试我觉得能给最大的建议就是及早准备
,真的不要预期自己能够在设定的时间内解决,如果时程到太后面还没有考到好的GMAT成
绩的话压力真的话很大(我自己就是七月开始补习想说九月可以考好,结果最后到了十二
月底才考好...)
TOEFL: 相较之下托福的准备就比较轻松一点,主要是透过GMAT的训练后,不论是阅读还
是写作能力都提升了不少。网络上对于先考GMAT还是TOEFL的说法不一,但我自己建议可
以先考GMAT再考托福,这样在托福的准备上压力就比较没有那么大。
#SOP:
SOP的撰写可以说是整个申请中最重要的部分,我自己在撰写时也花了非常久的时间,从
第一版到最终版本花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重点如下:
(1) SOP学校通常会限制篇幅以及字数,故要把自己过往的经验以及未来的规划浓缩在1~2
页内其实是非常困难的,这时候取舍就变得很重要。我自己的做法是将想写、能写的部分
都先列出来,最后再依照学校特色以及科系重视的东西做筛选,务必记得SOP是一个需要
客制化的东西,需要依照不同学校去做调整。
(2) 我的SOP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未来规划、过往经验、为什么选择此校此科系,以及
我能够带给学校什么。通篇来说,我认为讲述的每个重点都要尽量跟学校以及program连
结在一起,要一直问自己why与how。why的部分应依照个人不同的经历讲述为什么学校要
选我,而为什么我会选择这所学校。how的话则是这所学校要如何帮助你达成未来的目标
,而自己能做什么来带给这所学校正面的效应。
(3) 对学校做出彻底的调查:通常一个人
写出来的东西就可以看出这个人对于学校及科系的了解程度,对于申请的科系学校了解程
度绝对是越高越好。审核官一天要看的文件非常多,如果你能够提到他所熟悉的部分,在
印象上绝对有所加分。
#Interview:
在前面送出申请以后,后面的面试才真的是大难关QQ
准备面试的时候真的焦虑到不行,不过我觉得只要保持以下重点:熟知自己的CV、SOP与
过往经历,对学校及科系有深刻的了解,有自信表现自己,然后从容的上场就对了!
(1) Imperial: 面试是用线上系统Kira进行,主要就是萤幕上会出现问题,给时间准备,
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Imperial面试给了六题,主要是在考验临场反应,这六题我没
有一题是准备过的,其中还有一题是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写作。不过我觉得已经是面对电脑
了,不用太紧张,大概半小时可以完成!
(2) Duke: Duke的面试是透过skype与校友面试,主要面试着重在个人过往经验以及学校
特色的部分,面试官人也很好,还跟他聊了一些NCAA篮球,大概谈了40分钟。
(3) LBS: LBS的面试算是所以最硬的,因为面试官的头衔真的很大...也可以借此看出LBS
校友圈的强大以及对于筛选录取者的重视程度。面试时约在台北的某个星巴克,大约持续
了一个小时,面试非常重视未来职涯规划,对于过往经验着重在领导经验。面试官人非常
好,也是相谈甚欢,可惜最后收到了拒信QQ
#总结:
申请研究所真的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要感谢家人以及所有帮忙过、支持我的人,也要
感谢这个板,给了我许多资讯!最后若是有想要念类似科系的板友们,有想要了解的事情
可以站内我,若是有说明不周的地方也麻烦板友指教,谢谢大家~~~~~
作者: fatpigdog (肥猪狗)   2019-05-03 16:16:00
财金最帅
作者: nmct (猪猪)   2019-05-03 16:33:00
太强了吧...
作者: AllenHuang (∴'☆:∵★.\:)   2019-05-03 18:09:00
恭喜!
作者: oldyounglin (五星帽侠)   2019-05-04 06:49:00
推推
作者: AUQ (departure)   2019-05-04 07:33:00
Imperial非常棒 台湾知名度稍逊于LSE 但台湾以外评价均极高
作者: coolpig (很凉的猪)   2019-05-26 18:48:00
太厉害了 受用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