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出国唸PhD (UMich大气科学)

楼主: ignorant (积云参数化)   2019-04-07 12:04:52
我现在是UMich大气科学博士班四年级。最近看到一篇中国人讲他读理论物理博士的经验
与教训 (https://www.ptt.cc/bbs/Physics/M.1550466338.A.48C.html),还有板上的录取文和选校文,就也想分享一下自己读博士班的经验和心得。这篇文章只讲了读博士班以及在学术界生存的辛苦,我自己几个出国增广见闻的经验,还有给目前博士班学生和有考虑唸PhD的人的一些建议。当然,这些是我在UMich唸书以及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心得,不一定适用于其他领域或学校,有不同心得的话欢迎交流分享。
这篇文章很长(6000+字),请先有心理准备。对我的背景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我在2015的录取文: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450304801.A.242.html。
唸PhD很辛苦,未来更辛苦
出国唸PhD以后,我切身体会到在学术界工作是很辛苦的。在学术界工作我指的是从事学
术研究工作来养活自己。
在美国做学术研究的人,不管是教授,scientist,或是postdoc,最重要的一件事我想是
写研究计划申请经费。有中计划才有经费,有经费才能招人做事,有人做事才能发表
papers,有发表papers才能再写其他计划。研究不只是探索自己有兴趣的问题,更重要的
是说服别人愿意拿钱出来给你做研究,钱就那么多,大家都要抢,所以竞争非常激烈,压
力也很大。研究型大学在招人或是升等评鉴时,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这个人拿到多少计划
,因为那代表这个人的研究潜力如何,能不能吸引外面的funding。另一个原因是学校可
以从计划经费中抽成,所以要是教授能从外面拿到很多钱,代表学校也能拿到不少钱,对
于学校来说是好事情。因为申请研究计划是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几乎所有做学术研究的
人无不卯足全力写计画。目前美国的大气和太空科学的计划中奖率是10-30%左右,一位研
究者通常一年会提交5,6份计画甚至更多,所以平均大概是一两个月就交一份出去,是个
很重的工作负担。
如果未来以当教授为目标的话,基本要求是要会做研究,以及能写研究计画申请经费,也
要会教学。此外,还要指导学生,管理研究团队,可能要做一些行政工作,还会被政府或
民间机关找去当专家提供意见,这是我所能想到的,应该还有更多更多。这些工作预期都
要做好,是个很大的压力。因此每个教授即使已拿到终身职还是超级忙碌,我老板已拿到
终身职但他每天还是工作10几小时,而且是常态。大部分人对学术界的印象就是工作工作
和工作没有生活,事实上我想也是。
目前大气跟太空科学博士毕业生多,职缺少,所以找工作竞争很激烈。我们系上一两年前
招聘助理教授,有两三百人申请,最后只有5个邀请来系上面试,其中有别的学校想跳槽
的资深教授,有在一流研究机构工作好几年的科学家,有刚拿到博士但研究发表质量兼具
的人。看到他们的CV,看到要这么优秀才拿到面试的机会,我跟我同学都有点绝望。
唸博士班,与及说是唸书,我觉得比较像职前训练。做学术研究和在学术界生存最重要的
两件事是写papers跟写proposals,所以最好在博士班就展现你有写papers的能力,所以
要尽量发papers,还要展现你有申请经费的能力,所以要尽量申请奖学金,如果拿到一个
竞争激烈的奖学金像NASA或NSF,是个履历上的大亮点。如果之后想走教职,有些教学经
验最好,还有最好有一些领导经验,显示你是个好的领导人。
也因为学术界竞争这么激烈,学术研究人员压力很大,连带着博士班学生压力也很大。我
之前参加学校办的工作坊,有博士生说他工作做到完全没时间生活,比方说跟老婆周五出
去吃个晚餐都没空; 也有博士生压力大到每天都会哭。我自己稍微列了几个博士班学生面
对的压力:
1. 做研究没有收工的时候。大气科学未解决的问题很多,而且都很难处理,如果要以研
究为职业养活自己的话,就代表要一直面对这些困难的问题。唸博士班和做研究就像跑一
个不知终点在哪的马拉松,不知道怎么做才对,不知道这样走是不是会到终点,只能往前
跑,这种不确定性当然也是乐趣所在,但也是压力所在。
2. 唸PhD或之后当教授就像是当超人一样,什么都要会。对PhD而言,不光是大量的阅读
,独到的想法和使用工具处理问题,还要会画漂亮清楚的图形,还要会写文章,还要会做
报告,要会social,对英语非母语人士而言,英文也要够好,在学界工作的话还要会教书
。教授的话工作量更多更大。
3. 自我怀疑。唸博士班过程自我怀疑一定有的,而且我相信很多次。怀疑自己的工作有
何贡献,真的对学界和社会有帮助吗?做研究时间比较弹性,不用朝九晚五,但常常假日
和晚上还是在工作,这样的生活是我要的吗?我的学识和能力是个能独当一面的研究者了
吗?我能够去教导学生了吗?不想写paper,不想写proposal,不想做事,这样的我以后
适合做研究工作吗?族繁不及备载。
4. 执念。觉得都花这么时间这么多心力唸PhD了,就这么放弃的话好像太可惜了。就像安
西教练说的,‘现在放弃的话,比赛就结束了’。有时还有社会和家庭期待的压力,不能
说放弃就放弃。
忘了那份报告说,1/2还是1/3的博士生有忧郁的症状,我们学校也很强调和重视学生的心
理健康。但是自己身上的压力,只有自己能处理。跟朋友谈,找心理咨商,吃药都是很好
的处理方法,重点是要讲出来。很多人都愿意帮助你,但是你要说出来,别
人才知道怎么帮。如果PhD真的唸不下去,我觉得就放弃吧,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不代表人
生就因此变得更好,同理,放弃博士班也不代表人生因此就一蹶不振。对我来说,生理和
心理的健康远胜于一张博士学位的价值。
国外生活体验
想出国唸书的人,我敢说每个人的动机之一都是想增广自己的视野。难得有机会在别的国
家待几年,所见所闻会跟观光客完全不同,会看到这个国家这个地方更多的一面。在求学
期间,会认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成长背景的人,在交流过程中拓展自己的视野,知道世
界上不同的人事物,也去学习其他人怎么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另外,一个人在外,大小
琐事都必须自己处理,特别是在一个陌生,语言不大通的国度,借此训练自己独立生活。
来美国这几年,我的确接触到以前没有碰过的人事物,眼界大开。比方说认识了不少新的
蔬菜,跟中国同学讨论政治,参加学校,院,和系上的社交活动跟不同的人交流,看
NCAA football和篮球,感受到四季的分明,看到下雪,结冰,冰雹,身为一个唸大气科学
的人,能够亲眼看到那些现象是很开心的。
我想特别分享我两个经验:一个是认识了一群很好的基督徒,另一个是跟一位美国老先生
练习中/英文。最后讲一下我对国际观的看法。
我之前在学校社团网站上看到一个新社团,他们说他们想要讨论生命的重要问题(deep
life questions),我觉得很有趣就跑去参加他们的聚会。第一次聚会,我们就在讨论‘
生命的目的是什么? (What’s the purpose of life?)’,之后还讨论了道德,爱,钱,
追逐梦想,信心,原谅等议题。发起人是一个美国大学生,他是很虔诚的基督徒,讨论过
程中他常常提供基督教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我也在这团体认识了好几个基督徒,他们人都
很好,所以之后我就常常去参加他们的查经或其他活动,跟他们相处的过程让我对基督教
改观。我本来不大喜欢基督教,部分是因为我无法同意圣经上的一些想法,太以人为本了
,部分是因为在台湾遇到好几次太积极的传教士,即使我一脸没兴趣还是一直缠着我讲东
讲西,就对基督教印象不大好。但我认识的这些基督徒,他们都很有友善,最棒的是,他
们不会强迫我相信任何东西,即使我不是基督徒但他们都很欢迎我参加他们的活动,像是
玩Frisbee(一种飞盘),看球赛,生营火,感恩节之类的。我还认识了一个跑去中国传教
的美国女生,让我觉得他们所相信的神是有某种力量的,所以让他们会这么友善的待人,
所以让他们愿意去一个陌生的国度传教。我朋友跟我说教会的目的是联系人群,我也遇到
好几个刚来这边工作或唸书的人,因为共同的宗教信仰让他们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可以认识
其他人,互相帮忙。对华人而言,人聚集起来是因为血缘或地缘,在这边,基督教也扮演
了把人们聚集起来的角色。
我想出国唸书其中一个动机是加强自己的英文能力,特别是口说。我本来以为,置身于一
个英文的环境,多多说话,英文‘自然而然’的就会进步,不过,那对我不适用。我用英
文跟别人说话,不管是对美国人或国际学生,目的是理解人家在说什么,然后希望
别人理解我在说什么。一般来说,别人不会特别纠正我的语句,顶多就是重复几个字确定
他们有听懂我的意思。简言之,大家略懂略懂就好。这就是问题所在。即使我每天都在讲
话,我还是不知道我错的地方,我还是不知道我发音有没有发错,我还是不知道更常用的
表达方式。而且事实上,我平常说英文的时间也不多,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看paper,写
作业,写程式,老实说,一天说英文的时间可能还不到15分钟吧。
因为想加强自己的英文口语能力和多认识美国文化,我借由学校的平台找到一个中文/英
文的语言交换伙伴(conversation partner)。他是一个70岁左右的美国白人老先生,我们
一个礼拜大概见一次面,算算已经持续快三年了。跟老先生练习英文,他最常跟我说的是
‘你要注意你的发音,要不然人家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大家懂你的意思,不过这种说
法比较常用’。他会纠正我哪里犯错,我记了下来以后别再犯(虽然还是常常犯),我才真
正觉得自己英文有在进步。每次练习发音我们两个都很崩溃,有次他纠正我"ld"的发音,
像cold,sold,world...,我自己觉得我发对了,他说听不出来"ld",我就崩溃了。他是‘
从’的音发不好,他也很崩溃。不过就如同他跟我说的,‘头不痛的meeting就不是个好
meeting,meeting完头很痛才代表有学到东西’。除了练习中/英文发音和文句,我们的
话题也包罗万象,我们聊过密西根特产,美国枪枝问题,中文和英文脏话等等。他有阵子
在整修房子,我就学了很多油漆,泥浆,磁砖,木头相关的字。他很认真学中文,在70
几岁这样的年纪还是这么好学,我非常佩服。他去年还自己跑去中国一个月,去了好几个
城市,找了一些朋友,真的很厉害。
常常听到有人强调要有国际观,不过到底什么叫国际观?理想上,国际观是知道世界所有
地方所有人的历史,还不能只是官方版的历史,是尽可能客观的历史,然后对现今发生的
事和趋势了如指掌,不过这实在是太难了。我觉得国际观最基本的精神是,知道世界上每
个人都是独立个体,用同理心去对待每个人,然后要有开放的心态。我一直很喜欢刚来的
时候一堂介绍美国文化的演讲,讲者第一句话就说,今天所讲的只是‘普遍’来说的美国
文化,美国很大,每个人个性和成长背景都不同,要视他们为独立个体来对待,我完全同
意这种说法。以前常听到美国大学生多有想法,美国教育教他们要探索自己,部分是事实
,我遇过很有想法的大学生,也遇到在犹豫要不要唸硕士,烦恼和台湾大学生一样的人。
中国人也是,有渴望自由民主的中国人,也有让共产党做做看的人,真的每个人都不一样
。所以现在听到美国人都怎样怎样,中国人都怎样怎样,伊斯兰教都怎样怎样,基督教都
怎样怎样,我觉得没什么讨论价值,因为部分人是,部分人不是,即使遇到100个说是的
美国人,也不代表剩下三亿人想法跟他们一模一样,我们都是以管窥天,不要把所见所闻
过度延伸了。
给现在及未来的博士生的建议
不管是目前的博士班学生或是考虑唸博班的人,如果未来要以学术研究来养活自己的话,
写papers和写proposals是逃也逃不了的。对我们这些英文非母语人士来说,英文写作有
很多让人讨厌的地方,像是想不到该用什么字,不知道文法对不对,不知道写出来的英文
读起来会不会很别扭等等。这些都是事实,但是我在上学术英文写作的时候,老师一直强
调,文章的架构是最重要的。架构包含怎么排列你想说的东西,怎么写的清楚,目的是尽
量不要让读者感到困惑,去猜你想说什么。用字遣词和文法当然很重要,但是那是等架构
完成后才需要考虑的东西。假设一篇文章有10句话,每句话的用字和文法都无懈可击,但
是如果那10句话没有好好安排,让读者看完满脸问号,就不是一篇好的文章。英文文章的
架构和如何写出一篇清楚的文章是必须学习的,不管是对英文非母语人士或是母语人士。
我强烈建议多修几门英文写作课,还有善用学校的写作资源,比方说UMich有writing
clinic跟学生一对一讨论文章。
如果问我来美国唸PhD这几年学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会说:时间很重要。有太多事情
想做,想做研究,想唸paper,想练英文,想交朋友,想出去玩,想睡觉,但是我一天只
有24小时,不可能每件事都做,所以如果可以在某些事情上少花点时间,就可以多花点时
间在别的事情上。我的研究主要是分析气候模式的资料,要写程式去画图和分析,很花时
间,画了几十张图可能真正用上的只有几张,还有调色阶或是排图,是很繁琐的工作但又
不得不做。如果能节省一些画图和资料分析的时间,就可以有多点时间做别的事。因此,
我自己写了很多支小程式,让我在画图, 分析, 看结果时更快更有效率。
之前问过几个博士朋友,他们会给正准备开始唸PhD或是考虑要不要唸PhD的人什么建议。
有人说老板要慎选,有人说多花点时间在研究少点时间在修课,有人说唸PhD很难,一定
比想像的更难。如果要我给一个建议,我会说:想清楚你出国的动机,以及保持弹性。动
机有很多种,像是想拿到学位,想要移民,想要追求学术,想要体验国外求学跟生活,都
可以。动机最大的用途是在很崩溃快沉下去的时候,至少还有一根稻草可以抓一下。保持
弹性是指当事情跟你的预期不同时,不要太难过,要去找去接受其他出路。比方说一个人
立志当一流大学教授,他很努力也有不错的研究成果,但就是错过各种机缘和运气所以迟
迟无法找到教职。这时他可以继续努力找教职,但也可以试着转换一下跑道。一定得完成
什么事情的心态,我觉得有时不用这么强求。
作者: zody1994   2019-04-07 12:20:00
推!
作者: wayne1229 (wayne)   2019-04-07 12:22:00
作者: BusterButter (奶油巴斯特)   2019-04-07 12:27:00
作者: chihfu (chihfu)   2019-04-07 12:30:00
作者: fishy0711 (天天下反应)   2019-04-07 12:36:00
推!
作者: Mariobrother (马力欧兄弟)   2019-04-07 12:50:00
推推推
作者: garryovo (晞翼)   2019-04-07 12:53:00
推!
作者: swarm820 (游魂一位)   2019-04-07 13:00:00
作者: velaro (下路双组合)   2019-04-07 13:16:00
推密西根!
作者: kinoga (修)   2019-04-07 13:25:00
推!!
作者: hsunisadog (一生无事小神仙)   2019-04-07 13:25:00
推,感谢分享
作者: bmpss95156 (光复路战车)   2019-04-07 13:30:00
推甘苦谈
作者: frankie01133 (台中阮经天)   2019-04-07 13:30:00
作者: lkb2934 (凊)   2019-04-07 13:34:00
作者: clemsontiger (Tiger01)   2019-04-07 13:34:00
推!
作者: CVPR2019 (feat. ICML2019)   2019-04-07 13:43:00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JASON0418 (USER)   2019-04-07 13:51:00
推推!
作者: MaizeBlue (Beat OSU)   2019-04-07 13:53:00
推!
作者: b10007034 (Warren)   2019-04-07 14:13:00
谢谢分享,你很厉害
作者: goodder (非常咕德)   2019-04-07 14:19:00
推!!
作者: philipppppe (philipppppe)   2019-04-07 14:30:00
推!!!
作者: percycool (percycool)   2019-04-07 14:52:00
push
作者: s880162tina (Tina)   2019-04-07 14:57:00
作者: messfang (水冗的黑狗)   2019-04-07 15:10:00
作者: bnn (前途无亮回头是暗)   2019-04-07 15:50:00
作者: c29010100 (小书僮)   2019-04-07 15:58:00
大推
作者: rclu (Roger)   2019-04-07 15:58:00
推!Go Blue!
作者: MataAshita (想看哝哝日和第三季)   2019-04-07 16:05:00
其实做研究的辛苦,读硕士时就知道了吧
作者: peterchen33 (peterchen33)   2019-04-07 16:19:00
没有吧 硕士要看跟到哪个老板 要爽可以比大学放暑假还爽啊
作者: Ainur   2019-04-07 16:58:00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19-04-07 17:04:00
推 go blue
作者: newseastar ( 靠 腰 ...)   2019-04-07 17:05:00
真是呕心沥血的好文,推!
作者: chemicalking   2019-04-07 18:58:00
推推
作者: typing (ping)   2019-04-07 19:30:00
推!谢谢分享!
作者: stcr3011 (MurMur_Steven)   2019-04-07 19:41:00
作者: GuiltyConsci (GuiltyConscience)   2019-04-07 19:58:00
推!!!
作者: huimin109 (转转)   2019-04-07 20:03:00
推!
作者: rick50911 (rick50911)   2019-04-07 20:17:00
跪着推
作者: coldlee (coldlee)   2019-04-07 20:46:00
泪推
作者: Ayenyen (Ayenyen)   2019-04-07 20:52:00
作者: linlittlehan (生命有一种绝对)   2019-04-07 21:42:00
好文推~!
作者: helloni0425 (123)   2019-04-07 22:07:00
作者: MataAshita (想看哝哝日和第三季)   2019-04-07 22:17:00
哪间实验室硕能像放假一样爽还能申请上美国博士班的?p大请一定要告诉我
作者: lnaturol (清流XD)   2019-04-07 22:26:00
在台湾有看过实验室可以放寒暑假的硕博生喔重点是老师会准时放人
作者: jinshiG (iamiam)   2019-04-07 22:44:00
祝能早日找到好工作喔!
作者: tiffu (naturekuro)   2019-04-07 23:19:00
作者: brequeen (未知是一种惊喜)   2019-04-07 23:45:00
推! 谢谢你的分享!
作者: CVPR (硬train一发)   2019-04-08 00:22:00
加油!
作者: hlhss89083 (edward)   2019-04-08 01:36:00
推~
作者: chanti112 (嗨你好)   2019-04-08 01:47:00
作者: midnighttea (午夜茶)   2019-04-08 03:10:00
推 谢谢分享
作者: wangyc820609 (wangyc)   2019-04-08 03:43:00
好文必推
作者: neil610778 (neil)   2019-04-08 11:21:00
推推!好文!今年也要去美国!
作者: psn5323 (Dave)   2019-04-08 12:04:00
推!好文!
作者: jalu0409 (lulu)   2019-04-08 17:47:00
作者: MataAshita (想看哝哝日和第三季)   2019-04-08 18:27:00
请问原po做博士研究跟你硕士研究乃至研究助理的辛苦差异是?
作者: Josephcheng (Josephcheng)   2019-04-08 19:04:00
推推
作者: agario (Agar.io)   2019-04-09 01:16:00
那如果硕士过得不错,待在原实验室读博士感觉应该也不错(?
作者: kuiper2000 (Isaac)   2019-04-09 08:47:00
推学长
作者: CVPR (硬train一发)   2019-04-09 18:47:00
推这个mindset
作者: MataAshita (想看哝哝日和第三季)   2019-04-09 19:15:00
感谢原po详细的回答,要投top journal的压力真的非常大
作者: Magicbears (PA魔熊队)   2019-04-10 03:34:00
推 是说国外太空科学与大气科学的学术环境是类似的吧?
作者: tang125 (山东蛇王唐)   2019-04-10 06:20:00
推学长
作者: veasna (Veasna :))   2019-04-10 10:37:00
推用心分享
作者: phantomthief (phantomthief)   2019-04-10 16:57:00
作者: aquantum ( 风车 )   2019-04-10 22:51:00
作者: lokimjuy (枫残浮香)   2019-04-13 09:39:00
作者: jennylu (bug_elbow)   2019-04-14 15:48:00
推 好用心的分享 帮助思考很多面向的问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