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文科生到底要不要出国念博班

楼主: ThirdChild (ThirdChild)   2018-12-19 21:22:12
回一下关于奖学金的问题
目前观察在国外的文科生大概可以依 funding 粗分为以下几个族群
依族群大到小往下递减:
A. 拿台湾奖学金出国
大多数的文科博生还是有拿奖学金,毕竟自费念文科博是很疯狂的事
只不过文科生不常拿到留学学校或留学国提供的奖。
特定合作除外,英国和欧洲会优先给欧盟会员国的学生,这是确定的。
文院相对穷这点不分国际,所以要系上提供奖学金的机率极低。
台湾的文科留学生大部分也是拿公费、百大、千里马、留奖 etc.
这个族群通常也可以申请到水准以上的学校,
遇到的这类的人大概都落在 QS 前 30、甚至大多在前 20 以内。
另外我想说一点:
不需要出国之后就开始狂鞭台湾观念落后鬼岛没救云云,
这个被你轻视的母国,可是提供了你我超级便宜的高等教育。
她让你可以不用像美国大专毕业生一样,
预期开始工作后十年的薪水要拿来还学贷。
她已经保障你基础的生存,
你要放洋追求学术的梦想,国家还有其他更重要的 priorities
并没有义务要赞助你逐梦,
也没有义务为了你的学术专业特开一个场域给你回国就业。
我对于身在台湾接受教育这点一直十分感激,
在国外见闻之后更是如此。
B. Fulbright 学者
比较可能拿到外国政府给的大概是这条。
这个族群当然就是在留美,学成之后的条件也是要归国。
文科一直有留美训练>留欧的说法,因为美国要修一堆课才开始写论文
所以去美国的学生还真不少。
不过 Fulbright 给的金额并不是 always 全奖,
依照全球文科弱势的惯性,Fulbright 文科生通常也是拿到部分补助。
其实我不是很确定 B 跟 下面那个 category 的人数到底哪个比较多,
知道详情的人麻烦补充一下。
C. 自费
这个族群里就不乏家中真的颇有基业者,
家里是传产制造商、父母是医生、或法官外交官之类的超高薪公务员
属于 upper middle class
文科本来女生就很多,
在经济有余裕的状况下,家长很愿意在孩子身上做这方面的投资,
有时甚至是从小鼓励出国(当然还有老一辈留洋万能的观念在里面
自费生中的确也有学贷出国者,
通常出自中产阶级家庭,爸妈有大学教育但没有留学过,
学生本人跟家长在留学前可能都没意识到出国念博班所需承担的风险
攻博期间压力倍增,高压的好处是会如期完成学业。
D. 拿到当地奖学金者
文科中这类强者是最少的。我目前只有耳闻没有遇过。
应该是大学或硕班期间做了十分优异的事。
E. 超特例
申请前透过结婚归化成当地公民,所以只要缴本土学费。
而且因为另一半有房了所以免宿费。
作者: lenux (人生到处知何似)   2018-12-19 22:01:00
台湾就业环境对文科生不友善而且也没有义务保证就业但是拿公费出来的还是有义务回台湾吧?还真是矛盾,不过我可以理解那些文科生为何争取取消返国义务还有办J1 Waiver了矛盾是指可能拿公费出来的文科生挣扎的心情不是说这篇论点~
作者: yi0513 (Yi)   2018-12-19 22:27:00
好像现在毕业后在世界百大或特定公司服务的话公费可以延后十几年返国?
作者: brequeen (未知是一种惊喜)   2018-12-19 22:42:00
但公费只是一个阶段也可以说是一种证明,要真的能留在国外并且延缓15年回国也是要靠之后的努力啦,如果真的在海外找到更好的机会借此拉拔台湾之后过去的学生,也是一种贡献吧
作者: kenic (Paca)   2018-12-20 02:56:00
D如果在一些公立学校并不会很罕见吧,很多学生自己找当地研究生助理的工作的(含tuition waiver跟薪水)
作者: lilliant (小乡)   2018-12-20 07:17:00
美国好一点的学校文科博通常都会有全奖吧?个人观察觉得拿当地奖学金的人多于拿台湾政府的
作者: WengeKong (早知道就去欧洲定居)   2018-12-20 20:21:00
全奖是fellowship?那部是一年只有1~2人?
作者: Miahh (忙)   2018-12-21 23:15:00
拿当地学校本身奖学金的不少吧?(你学校很穷吗?)我们学校文博只要没有半途被老师踢走都至少有六年全奖(三年TA,另外三年啥都不用做的fellowship)但回应这串文的正题,我认同你说的这年头不够强不要读文博(抱歉说句不中听的,你会有先前po文的那种感想也是这个原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