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此时,小弟原本只是一个因为兴趣而在网络上选修MIT供应链管理( MITx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修课学生而已。做梦也没有想到,2018年的此刻,这一系列
的线上课程却真的带着我走进了麻省理工的大门!这种非传统的录取方式比较特别一点,
后文将会做比较详细的说明。
本文内容非常长(将近7,000字),只想看申请策略的版友可以选择看第三点即可。
相较于版上的强者来说,小弟的过往背景相对平凡。若您的背景与小弟差不多:大龄男性
、已有一个商科硕士学位、非本科系、学业成绩普通(从未拿过书卷奖)、工作经验普通(
从未在跨国大型企业服务),若以此条件想申请MBA可能会有些伤脑筋,因为传统上来说,
上述这些条件对申请顶尖的MBA都是比较不利的因素(科系除外)。然而不用气馁,
因为像小弟即便上述因素全部符合,最终仍是成功录取,因此只要在申请过程中,
尽力凸显自己的优势,您仍有可能成功申请这个Program;若您的条件更加优秀,
那么相信申请过程应该会更加顺利。
由于在线上修课与准备申请的过程中,对于这个Program已经做了多方研究,因此总结出
了一些申请的tips可以跟大家分享。也由于版上针对这个Program的介绍比较少,我希望
我的经验可以让更多人认识这个Program,同时供未来有兴趣的申请者参考。因此本文主
要将会以申请策略分析的角度来撰写,同时辅以小弟自身的经验作佐证,希望未来将能有
更多台湾人成功录取。
以下简单说明小弟具体背景:
一、申请者背景
申请学校:
MIT M.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录取学校:
MIT M.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学历:
台湾大学财金所 GPA 4.1/4.3
(2006年推甄落榜、2008年推甄落榜、2013年推甄录取,休学2年、2018毕业)
台北大学财政系 GPA 3.6/4.0 (2007毕业)
证照:
CFA Charterholder
荣誉:
研究所期间校内外奖学金x 4
工作经历:
中钢公司 4.5年
台银分行柜员3.5年
会计师事务所税务部 半年
标准化测验考试成绩:
雅思 Overall:7分
GMAT/GRE:无 (Online Course成绩取代)
推荐信:
台大财金所指导教授x1
公司直属主管x1
二、MIT SCM Program介绍:
(1)简介
MIT SCM 这个program本身的时间长度为10个月,属于STEM学程,班级人数每年大约35~40
人左右,10个月学费约USD74,200,加计生活费大约USD103,000上下,非常昂贵,几乎可
以跟顶级MBA一年相媲美了。因为这个Program奖学金很少,所以有兴趣的申请者在财务方
面要提早规划比较好。10个月的详细课程内容可参见追梦网一位中国大陆校友写的心得,
相当详尽: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293930-1-1.html
(2)就业数据
2017年就业数据:97%找到全职工作,不含红利的薪资全距为USD 85,000~USD 150,000,
中位数为USD 120,000。录取企业包含Apple、Amazon、Google等高科技业外,另也包含3M
、General Mill、Dell、Tesla、SpaceX等制造业,甚至也有Mckinsey、BCG、Bain等顾问
业,总之就业选项相当多元,同学们都是依照自身兴趣与过往背景选择转换的跑道。另据
半官方的消息指出,2018年目前为止,光录取Amazon与Apple两间公司的同学至少便有12
位,其他则分散于各大制造业与顾问业,因此推测今年的就业数据应该也会相当不错。
三、申请策略分析与自身经验:
以下内容是小弟经过汇整过去申请期间内观察到的一些数据所做出的推断,完全不代表官
方看法,酌予参考即可。
(1) Class 2019录取背景分析
从今年已知的录取的30位同学数据来看,70%是男性,平均年龄30岁,年龄范围25~46岁,
平均工作经验6.5年。国籍方面:除美国外,人数最多的依次排序是印度(7位)、中国大陆
(4位)、巴西(3位)。学历方面:大约会有20%左右的人已经具有不同领域的硕士学位,甚
至有时还会出现已经有MBA学位的人来申请。(例如2019年便有一位已取得剑桥MBA的申请
者来就读) 若是学士学历,则多半还是以各国较为知名的大学为主。经历方面:多数同学
背景以制造业为主,包含钢铁、能源、电子产品、汽车等,但也有顾问、FMCG,甚至军队
。(2018年有一位同学曾在阿富汗开黑鹰直升机,超酷XD )差异化的背景主要目的是为了
增加班级成员的多样性。
从2018年与2019年整体数据观察,可发现这个Program早期相对录取较多工作资历较浅的
申请者,近年逐渐转向偏好收年纪较大、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申请者。这可能跟供应链这
个领域毕业后找工作的难易度有关,毕竟经验较浅者在找工作方面相对来说还是会比较吃
力。学校为了就业数据好看,过往只有0~2年工作经验便可录取的情况在近几年已逐渐减
少。而近两年年纪较轻的录取者,以国际学生来说多半是女性为主。
简单来说,小弟认为如果男性要申请这个program,若有5~6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再申请,成
功机率较高;而若是女性,平均工作年资可能可以稍微下修一些。(但要注意的是,近年
台湾成功录取的女性申请者,工作经验多半也至少有6年以上。)
(2) 台湾人录取纪录
自1999年至今,这个program总共有14位台湾人录取(但其中至少有一位是美国公民、一位
是双重国籍),男女比例约略各半,近期大约是每年录取一位台湾人。录取者入学前工作
经验多以制造业为主,但也有少数几位背景是FMCG、投资业或顾问业。
综合以上(1)、(2)两点来看,小弟申请的时候合计约有9年左右的工作经验,并且同时包
含金融业与制造业的经验,较长的工作资历与两种以上的产业经验可能因此有命中招生委
员会对于资历与多样性的偏好。
(3) 录取管道分析
从2017年开始,这个Program除了传统的10个月的申请管道外(简称SCMr),又新增了一个
Online Course与校园课程混合式的5个月Program(简称SCMb)。两个Program的人数皆为40
人,等于是相较过往扩招了一倍的人数。
SCMr与SCMb两者取得的毕业证书完全一样,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就读时间:
SCMb的同学已在线上完成等同一个学期的课程,因此只需要1月~5月至学校就读5个月,完
成
2.学费:
SCMb的同学学费仅USD 44,520,加计生活费约是USD 60,760约是传统学程的6成
左右。
3.OPT:
SCMb的同学由于在美修业时间太短,因此并不符合OPT的资格。因此若是考虑毕
业后想在美就业,这个选项就不太合适。
4.学术能力证明:
SCMr的同学可选择GMAT/GRE/Online Course成绩 三者择一来提交申请
,SCMb的同学择是纯粹以Online Course成绩来申请。
前面所提的Online Course,是一个脱胎自线上课程平台edX的学程,包含5门课程+一门期
末综合考试,称之为Micromaster。有别于传统录取管道,MIT在2017年首度发起所谓'逆
向录取'的创新入学方式。也就是,所有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在edX平台登记上课,(传统上
则是录取的学生才有权利听课),课程难度,作业难度,考试难度等同硕士正式课程难度,
透过一系列的考核,通过的学生可付费取得课程完成证书,亦即Micromaster
certificate。SCM课程的费用大约是USD1,300左右。取得证书的好处是,未来可以用这个
证书来申请正式的硕士学位。入学审核委员会会评估申请人线上课程成绩,过去工作经验
,语言能力等资讯后做出是否录取的最终决定。目前已经有三个科系采用这种非传统的方
式来录取学生(包括供应链、高阶制造与设计工程、资料经济与开发政策),未来应该还会
持续增加。(目前已知6~7月份将会有一个新的Data Science学程上线,相信未来也会对应
一个资料科学的混合式硕士学位,对资料科学有兴趣的申请人可以追踪看看)。
MIT SCM Micromaster详细网址如下:
edX课程平台
https://www.edx.org/micromasters/mitx-supply-chain-management
MIT官方平台
https://micromasters.mit.edu/scm/
(4) 标准化测验 (GMAT/GRE) & Online Course
由于小弟采用Online Course的成绩来做为申请资料,因此并未提交GMAT或GRE成绩,这个
部分就没有什么心得可分享。目前已知近期录取者的GMAT总成绩大约在720以上,GRE小弟
则没有特别研究。注意:采用Online Course的成绩来申请有一个重大缺点,也就是你可
能无法专心准备GMAT/GRE,导致在未来选校时可能陷入只能孤注一掷申请这个Program的
窘境。所以选择上还是要三思!
针对Online Course这个部分,供应炼管理的课程共有5门课,每一门课全世界平均大约会
有30,000人左右选修,但最终会完成一门课程的人数大约只有2,000~3,000人。一门课的
时间长度大约12~13周,中间不会因为任何原因停止(包含长假、个人有要事无法使用电脑
等),只要当周作业死线时间一到,没交就是0分。而每门课程都会有期中考与期末考,期
中考与期末考必须要安装特殊软件监控,确保没有作弊情况发生。五门课全部通过后,迎
来最终的综合大考,考过的人便可取得Micriomaster Certificate。实际上,成功取得证
书的人,在精神上都具备非凡的意志力,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在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中
,无论碰到任何事情(包含工作出差、照顾家庭、生病…etc),都能从不间断的上课、考
试、上课、考试。
根据模糊的记忆,首届最终通过Micromaster Certificate考验的人大约是500~600人左右
,而这些通过重重关卡挑战的参赛者,便会是你最终申请这个学程的竞争对手。
依据小弟的经验,这系列课程的难度是由难至易,课程中会涉猎统计、最佳化、物流、生
产管理、存货管理等议题,多数作业可用Excel完成,但也有一部分会需要用到统计或事
物流模拟软件,数理能力较好的同学可能相对比较有优势。而在期中考与期末考前,确实
是需要多花一些时间来准备与复习。由于大部分的修课者不是全职学生,如何在工作、家
庭与自我进修当中取得一个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事。
依据过往数据,每门课程能够取得A以上的成绩人数大约占总修课人数10%左右,而到最终
大考时取得A的人数比例则会提高到至少30%。虽然MIT官方有说,并不是成绩愈高的人就
一定会录取,还会看其他条件。但成绩愈好,被录取的机会自然愈高,因此尽量维持自己
的成绩在水准以上仍是很重要的事。
虽说成绩重要,但小弟5门课的成绩合计平均仅87分(不能再高了XD),相对并没有特别出
色,最终却还是录取。因此确实如同官方所说,成绩只是申请的一个参考因素,他们仍是
会综合评估所有申请者的条件来做最终决定。
P.S. 2018年MIT首届混合硕士录取者正式到MIT上课的新闻
http://news.mit.edu/2018/first-students-arrive-campus-hybrid-supply-chain-mana
ge
(5) 语言测验(Language Exam)
MIT大部分的Program都只接受IELTS,但这个Program可接受IELTS与TOFEL,门槛分别是
IELTS 7分与TOFEL 100分。因为小弟刚好便是达到门槛IELTS 7分,后续也没有被要求额
外参加语文课程,因此语文部分确实只要达标即可,没有必要为了冲高再去重考。考前准
备也就只是多做剑桥系列的考古题,听听6 min English保持语感,考前每天练习小作文
与大作文等。因为语言能力不是小弟的强项,这边就不献丑了。
(6) 申请动机(Statement of Objective)
这个Program要求提交一篇500字的Statement of Objective,内容包含过往与供应炼有关
的经历、能给班上带来什么贡献、未来职涯的目标等。如同其他学校的Essay,这个部分
考验申请者如何用精炼的文字产出具有说服力的内容,将目标申请学校作为连结过往经验
与未来职涯目标的桥梁,并且同时推销自己与众不同的优势。是招生委员初步认识申请者
的一个大方向,因此需要多花心思推敲琢磨。
小弟撰写的方向,是以现职曾经碰到过的产业困境为起点,穷尽财务与行销手段仍无法解
决,从中引起对供应炼的兴趣,同时结合跨部门合作解决外销的一个专案为例,导出未来
职涯目标的规划。最后以访谈多位校友的心得做结,表达对申请此学程的兴趣。
(7) 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s)
这个Program过往要求三封推荐信,但近一年改成只要两封,减少了申请这的负担。这个
部分我认为重要性并不亚于Essay,主要是借由第三者的角度来立体化申请者的人格特质
。在彰显申请者的优秀之处外,同时也能委婉点出申请者的不足之处,恰好可购过这个
Program的提升得以弥补。借由推荐信的帮助,可以让原本在Essay中无法完整呈现的优点
由第三人给予保证,因此应好好把握。要注意的是MIT有自己的专属格式,需要按照推荐
信上所问问题来逐一回答,并非自由发挥。
小弟在这个部分请研究所的论文指导教授与部门主管各写一封,指向优点各有所重。教授
部分着重于认同研究能力,具有强烈的学习热情;主管部分则是请他着重工作表现、愿意
承担责任等部分。
(8) 自我介绍录影(Video Statement)
这个Program要求提供一段5分钟的录影,回答三个问题:申请动机、未来的Dream Job、
最有兴趣的供应炼研究主题。由于这个部分并没有录影次数限制,可以准备好讲稿大纲,
一直录到好再上传Youtube即可,因此可以不用太担心临场表现不好的问题。
个人觉得这个影片的目的有点类似面试,除了内容外,招生委员也想多看看这个人的表达
能力。因此我看有以前有些申请者使用动画、走动转换场景、户外拍摄、甚至跑到工厂现
场拍摄等,这些类似纪录片或电影的拍摄手法,虽然娱乐性较高,但小弟认为有可能会偏
移招生委员的注意焦点,甚至听不清楚你讲的内容。目前看过一两个成功录取申请者的影
片,都是老老实实坐在萤幕前顺顺的讲完而已,没有太多花俏的手法。因此个人认为如何
在萤幕前完整表达自己的论述,才是这个部分成功的关键。
举例:下面这位是成功录取首届SCMb的申请者者影片,有兴趣可以参考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uHIxWiI-A
由于自身非母语专业人士,上述(6)~(8)的申请文件在完稿后有请顾问协助润稿并提供意
见,以避免辞不达意或者冗语充斥。小弟咨询的顾问是Transcend Admission的David,个
人感觉收费合理,交稿效率极高,整体合作经验是相当愉快的。
(9) 面试(Interview)
在官方的网站里,这个Program是没有面试的,小弟也没有碰到过。但是,经过与今年录
取的同学交流,有两位同学曾在提交所有资料后,收到招生委员会的面试通知,并透过
Online Interview方式完成整个流程。听有面试的同学说,面试尾声,系主任直接告诉他
录取了,他当场就哭出来! (真是太刺激了吧XDD)
这部分由于小弟没有经验,因此只能说若有同时准备申请其他学校的话,也就顺便准备一
下吧。
(10) 研究大纲 (Research Proposal)
这个项目是只有申请5个月学程SCMb的同学要准备。若申请传统的SCMr学程的同学是没有
这个项目的。主要原因是SCMb的同学因为在校时间太短,但仍要按期做出论文才能毕业,
因此需要在入学前便有一个完整的研究计画,以免到时候论文生不出来。申请时要准备一
个两页的研究大纲,内容包含主题、研究对象、数据来源、证明资料可得性、能在5个月
内完成论文等。
研究大纲麻烦的点在于MIT比较倾向研究真实世界的个案,也就是说你最好要有一个企业
或是机构能够提供你想研究主题的数据,避免到时候真要开工没资料可用。因此资料来源
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会是一个蛮大的困扰。以下连结是首届SCMb同学作的题目与他们如何
取得资料,有兴趣可参考看看
https://micromasters.mit.edu/documents/12/MIT_Masters_SCM_Students_FInding_Cap
st
(11) 总结
综上总结,考量成功录取机率与毕业后就业容易度,小弟认为这个Program适合工作经验
5~6年以上,有供应链管理相关经验的人申请。若预算不足,或未来不打算在美国就业者
,可以考虑较便宜的混合式硕士学位SCMb,若若预算比较充足,或未来打算在美国就业者
,建议申请传统硕士学位SCMr。同时,若打算申请传统硕士,建议可以考GMAT或GRE,避
免陷入只能申请这个Program窘境。 毕竟在供应炼管理领域,还有其他像是Michigan
State MBA、Michigan Ross MSCM…等等一流的Program可以申请,没有必要冒险孤注一掷
。
最后,这边想说的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不同,申请背景互异,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Program,才能100%发挥自己的优势。小弟的背景可能完全勾不上顶尖的MBA,却也不适合
再去读专收年轻人的MS。但在这个Program上,却刚好能够满足招生委员的期待。因此在
申请学校的过程中,花时间找出最适合自己的Program绝对是最重要的一步。
我相信每一位成功申请上理想学校的申请者,绝大多数都不是因为他们今天突然一下子就
完成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反而都是设定好目标后,用时间和专注一点一滴累积出专属自
己的优势。旁人看来的了不起的成果,背后隐藏了多少汗水和心酸,都不是三言两语可以
言尽。
在凡事急躁匆促的年代,我们不时需要稍微停下来提醒自己,许多事情都急不得,在规画
好目标后,用时间慢慢累积,相信最终能够开花结果。非常推荐TED上广受欢迎的演讲者
Simon Sinek的5分钟演讲片段,相信看完之后会更有感觉。因为,这几乎就是我过去两年
申请过程的写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p4ZLmn1eZo
申请策略的分析就在此结束,以下是结语与感谢文。没兴趣的版友可自行END :P
四、结语与感谢
小弟求学之路一路走来相当平凡。从国中到大学,一直都是普普通通,从未待过所谓的明
星学校或顶尖大学。而在大学毕业后,原本也觉得硕士学位可有可无,但在职涯初期,却
因为没有硕士学位,数次在职场上错失了求职与升迁的机会,这些经验着实让人椎心刺骨
,也因此才兴起要读研究所的念头。
由于天生不是大型考试的料,小弟CFA考了6年才过关,而选择国内研究所时只敢尝试推甄
。尝试到第三次才幸运录取,但录取后又因为生涯规划转换跑道至高雄工作,直到31岁才
真正开始读。在公司主管勉强同意下,每周自行请假北高往返一天,从早上9:00上课上到
晚上9:00再回高雄,隔天继续上班。如此持续了两年半的时间,今年才终于拿到这个学位
,很感谢这段时间内同学与师长给我的鼓励与帮忙。同一期间内,我同时在上MIT
Online Course的紧凑课程,小孩更在这段时间呱呱坠地。在工作、家庭、研究所学业、
论文、线上课程、出国申请资料准备等同时挤在一起的时间里,承受压力之大,当真难以
言喻。
但幸运的是,有一个最亲密的战友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我的太太在这段过程中,给我最大
的力量与关怀。她在怀孕过程中,从未听她抱怨过一句辛苦,有的只是迎接新生命的喜悦
;生完小孩后仍是尽力照顾宝宝与家务,让我免去很多后顾之忧后专心准备。若没有她的
支持与信念,我不可能顺利熬过这段痛苦至极的时期。可以说,2年多来从头到尾,只有
她发自内心的相信,我一定可以完成我的目标。以前我很难想像,心灵信任的力量是如此
强大,能支撑一个人走的如此之远。有一个真心相信自己的人陪伴在身边,无怨无悔的给
予支持,我感到自己无比的幸运。
我相信几乎没有一个人的留学之路可以只靠自己完成一切。多数人财务上可能需要倚赖家
人、推荐信需要倚赖师长或主管、申请文件上需要倚赖顾问,而心灵的支持则来自于最相
信你的另一半或家人。我深深感谢这趟旅程中给予我协助的每一个人,因为有了他们,才
让我这个平凡的人,也有机会推开麻省理工的大门。
谨以此文向每一位在追求梦想,忍受孤独申请者们致意,能够坚持到底的你们,都是拥有
钢铁般意志的勇者。也祝福未来的申请者们勇敢追梦,录取自己心目中的Dream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