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 OSU/TAMU/UT Austin ME PhD (2018 fall)

楼主: storym26070 (Luke)   2018-05-09 15:11:48
●前言
‘给勇于逐梦的你’
我总共申请了两年美国博士班,第一年申请14间,仅上一间UCLA (w/o funding),
第二年申请12间。原本就打算无论今年有无好结果,都在板上分享,
以纪念我曾经为梦想而努力走过这一回。
●Application results
Program
Ph.D.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UMichigan, Georgia Tech)
Ph.D.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ll other schools)
Admission (2016)
UCLA (March, via Email, w/o funding)
Admission (2017)
Ohio State University (OSU, 1/13, via website)
Texas A&M University (TAMU, 1/28, via website, funding letter 3/9 via Email)
UT Austin (2/4 interview invitation, 2/23 via website)
Rejectio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SU, 3/29 via Email)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mich, ME, 4/3 via Email)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aTech, AE, 4/6 via Email)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4/7 via Email)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aTech, ME, 4/18 via Email)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mich, AE, 4/27 via Emai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penn, 5/1 via website)
Pending
Purdue
Rice
Decision
Texas A&M University (TAMU)
●Application materials
Education
- M.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Overall GPA 3.94/4.30
- B.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NCTU)
Overall GPA 4.00/4.30
Major GPA 4.22/4.30
Last 60 GPA 4.28/4.30
Rank 1/53 (2/10X,两班合计人数我忘记确切数字了XD)
Research Interest
-Thermofluid dynamic, Energy, Computation Fluid Dynamic (CFD)
Research Experience
-2 years in lab
Publication & Presentation
-1 top-tier conference paper (2016, first author)
-1 journal paper (first author, under review)
Honors & Awards
-Green Technology Award (绿色科技论文奖, 2016)
-书卷奖*6 at NCTU
-TSMHT Scholarship Award (正泰奖助学金, 2013)
Standardized Test Score
-TOEFL 99 (R27 L27 S19 W26)
-GRE 325 (V155 Q170 AWA 3.0)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1 from advisor at NTU
-2 from professors at NCTU
Teaching Experience
-2 years TA
-6 years 家教
Work Experience
-1 year 一般替代役(司法行政役, 司法院)
●心得、建议 and Others
My time schedule
2016/8 替代役入伍
2016/10 TOEFL(月中)+GRE(月底)
2016/11 SOP+CV (included revisions)
2016/12 Submit applications (first year)
2017/4 Downfall (第一年申请结果出炉)
2017/7 Reboot (talked with different people and decided to try again)
2017/8 Revise SOP+CV+LoRs
2017/9 替代役退伍
2017/10 Submit applications (second year)
2017/11 Contact professors (first round)
2018/1 Contact professors (second round)
Ph.D. Application
博士班申请基本上就是请求某人在你身上投资$500,000 USD和5年的mentorship,
检视自己的materials最好的方法就是假设自己是教授,你愿意投资上述内容在此人身上
吗?如果答案是‘Yes’,那你就成功了。
申请博班时,最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application materials是否具有足够的
‘research-density’。
选校
大多数的人第一次申请时通常会以US NEWS、QS ranking、Times ranking、ARWU的排名
作为选校的考量,硕班申请可以这样没错,但博班的话,我建议‘决定申请该所学校前’
可以先做个excel纪录有兴趣的学校里和你领域相符的教授,进该系所faculty页面,
点进每一位教授的网页,纪录position, research field, email, web link等资讯,
虽然这样很麻烦,但统计完以后你就知道该系所和你领域兴趣相符的教授有多少,
可以比例去估算是否为该领域大本营,如果相符的教授较少(e.g. <5),可能这间学校
就不太适合你,代表该校强项并非你的领域。
以下我提供一些机械系选校的经验与资讯 (不过也可能是都市传说,仅供参考XD)
MIT 第一年我有申请这间,TOEFL确定一定要100以上,不然系办会直接告诉你
Your application will not be considered (惨痛的经验Orz)
Stanford 录取者TOEFL都有100+,除非你其他背景非常亮眼(e.g. Publication超多或强)
如果TOEFL没100,其他背景也很中庸(跟我一样Orz),
那基本上可以考虑省下这间的申请费。
Caltech 这间依之前录取的经验,有可能托福9X+也上,我感觉这间学校录取与否是看
你的个人特质,如果学校欣赏就会上。
GaTech 这间机械系的general policy是要确定有教授保你第一年才会给ad,
而不是先给ad再让你去找教授,所以要申请这间的人可能最好先确定有教授要收
UCB/ UCLA/ UC系列 有小道消息加州近年来经费状况不是很好,
基本上第一年都要自费,考虑到加州精华地段花费颇钜,
所以我第二年完全没丢UC系列
Umich 我感觉这间很有钱(有可能一次发含数年funding的offer),基本上2月会发面试,
没拿到就QQ (谜之声:不就是指你)
Cornell 托福口说要22+,没达标的话直接卡在申请页面无法往下一关
Northwestern 之前一位板友跟我分享过,这家TOEFL硬门槛也是100+,
我第一年有丢这间,没拿到面试,最后也没上,供大家参考。
Purdue 听说acceptance deadline 是6/1,两年都等到五月多了还在waiting decision
UT Austin 这间是Committee制,2月初会面试,基本上就是测验你的英文能力,
如果有上,通常面试完1~2周会拿到admission letter
Johns Hopkins 我搜到的资讯是这间也是托福硬门槛100+
Wisconsin Madison 跟Umich一样是较高机率拿到带奖offer的学校,缺点是非常冷。
Penn State 这间是Strong committee制,教授个人决定收人的权力不大,
第一年似乎都会发TA,也是少数可能免面试的学校。
TAMU 第一年funding要自己去争取TA。
Minnesota 今年好几个大陆人在一亩回报说,一月无面试直接拿到带奖offer,
害我超后悔没丢这间QQ,照这样看应该是有钱,但机械专排偏后。
选教授
除了研究领域合不合之外,也可透过Google Scholar去查该教授的citation数,借此判断
是否为该领域大咖。此外,最好也多方搜集资讯,例如问该教授的学生,平时实验室气氛
如何,教授带学生的方式是否适合自己,以找到最喜欢的实验室。
GPA
基本上是越高越好,如果很早就下定决心要出国,大学成绩千万要顾好,不要成为传说中
的‘由你玩四年’。但GPA在博班申请上的重要性,我认为次于研究成果发表,过4.0/4.3
就够用了,举例来说有两名申请者,第一位GPA 3.8 /4.0 + 2 pubs,第二位GPA 3.7 /
4.0 + 10 pubs,我觉得教授会选第二位XD。GPA太低则会有危险,因为教授会担心你考不
过prelim/ qualifying exam。
Statement of Purpose (SOP)
我两年的SOP版本差异最大,强烈建议要申请国外学校的同学,SOP真的要好好写阿QQ。第
一年我的SOP写法太像CV,基本上就是阐述自己的学历、成果、想读博士班的意愿,平铺
直叙,动机不够强烈(e.g. I'm good, you should accept me XD),
结果第一年的申请结果就是几近被海拒。
第二年的申请,我狠下心砸重金找了一位译者+一个朋友推荐的外籍老师帮忙润稿,后来
的SOP内容段落顺序为 Motivation → Research experience → Research Interest
(future direction)→ Customization for schools → Career goal,和第一年的SOP版
本差异为,内容开始强调为何想读博士班、未来研究方向、生涯目标。基本上就是朝
research-dense的方向走就对了。
P.S. 在找人润稿的时候,除了基本的修饰语句外,最好找能够帮你检视文件内容是否恰
当的译者合作。
Curriculum Vitae (CV)
标准是1~2 pages,我这两年版本的内容没太大差异,主要改版面配置和用词文法修饰,
版面配置大家可以参考国外教授附在网站上的CV,越research-dense越好,和research
无关的内容往后摆。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LoRs)
第一封推荐信我是找硕班老板帮忙,基本上有读硕班的人这封是确定的,第二三封我自己
是找大学跟我很熟的授课教授帮忙,但后来想想还是建议要申请的人找懂你研究的人写比
较好,因为申请博班基本上都要求materials要够research-dense,有教授说过如果有一
封推荐信不是关于research,基本上他会直接skip。
TOEFL
重点先讲,要出国的人,大学或闲的时候可以先考起来放。
TOEFL应该是我申请材料里最大的致命伤,考了四次都没破百(90~99),
而且口说也不高(19~20),成绩如下。硕二时有去报名SK2,但可能我个人从以前就相当
厌恶补习班的气氛,上没几堂后面就全都翘掉了,等于是只去拿讲义而已XD,后来就
自己反复做考满分上的题库(Reading+Listening),Speaking也都自己自言自语地练习,
Writing则没考前练习。当替代役时的一位同袍(现在在NYU读CS MS),曾和我说过我一直
没针对问题去解决(e.g. Speaking),实力一直没提升过那个坎,变成我每次考试只是
花钱去拼人品,看会不会在Reading和Listening突然爆击就过100了,
我觉得他讲的很有道理,但我当时真的无心无力再考了(茶)。
1战 90 (R25 L21 S20 W24, 2016/10/16)
2战 99 (R27 L27 S19 W26, 2016/11/12)
3战 99 (R28 L26 S19 W26, 2016/11/26)
4战 96 (R28 L24 S20 W24, 2017/7/8)
GRE
我的GRE考运不错,一战就过门槛,当初准备是跟同实验室的学弟借补习班的讲义(忘记是
哪家了)来读,没有补习,Q计量则是一样利用考满分上的题库练习。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Verbal考选择题的诀窍,从同义字去选答案,我只记得考的时候真的很赶,到后面都用猜
的,结果出来真的满意外的,不过AWA有点低,但也无心再考了。和TOEFL一样,没事就先
准备。
联络教授
我第一年联络教授的结果,几乎没有正面回应,回复率10%不谈,有回的几乎都是说叫我
先申请再说,所以第二年申请时我一直在思考到底要不要联络教授,因为似乎不重要XD
但后来还是不敢铁齿,联络后有回的也是给我模糊的回答。
回复分为
Your records are good, I'll keep an eye on your app.
I don't know if I'll take new student at that time.
I'm not taking new student.
No reply.
不过有些缺博班学生的助理教授可能就会积极注意自己的信件,像四月初时有一个Purdue
的教授回我信问我一些研究上的问题,原本以为有戏,但隔一阵子后他回说有两个学生已
经接下他的RA offer了,所以可能QQ。因此联络教授有没有效还是看因缘的。
我自己联络教授的信件内容是,先简短自介和写这封信的用意→博班想做的研究和贵实验
室相符(最好可以提及该实验室目前的研究状况)→询问该教授是否有打算收新学生和RA
position的状况。其中要旨是‘简短’(I’d say better within 200 words),最好能让
教授在一分钟之内看完你的信+回信,因为他们一天可能会收到数十封至上百封的信件(尤
其是申请旺季),如果写的太冗长,可能会造成他们懒得看完就左键离开了。
面试Interview
2/4时收到UT Austin的interview invitation,对方是一位助理教授,让我选2/9~2/12
面试的时间,我想了想直接选2/9,一来早死早超生,二来选越后面的时间晚上一定更
容易睡不好。我准备面试的方式则是先把留学板上有的面试文都看过,把可能的问题集合
起来,自己私下练习(最好和真人面对面练习)。正式面试时我选择Skype面试,根据前人
的经验选Skype较佳,因为见面三分情(?,自己练习的时候就可以练习看着webcam镜头或
某?
讲,不看稿(如果你面试时看稿,教授看到你眼球一直左右动就知道了),
这样是最贴近真实面试的情况,也能和教授有眼神交流。
这里列出我认为的面试基本题(高机率问到)
1. Introduce yourself
2. Why choose XXX University / U.S.A. to study?
3. Mo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y / Why choose MS/PhD program?
4. What research have you done? / Research experience / And why?
5. Direction of research in the future? Why? / Research interests
6. What's the difficulty you encountered during your project?
And how did you solve it?
7. Plans after graduation / Career plans
比较特别的是跟我面试的教授提出3个问题是我没准备到的,如下,供参考
1. What do you want to achieve if you're about to graduate?
2. What kind of advisor do you want to work with?
3. If you're going to a whole new research field, what will you do next?
心路历程
高中指考上113ME,大一时曾因为觉得机械系前途茫茫,毕业出来不知道能做什么,
不像法律系和医学系一样有明确的职业选择,因此和家人讨论后准备了隔年第二次指考
(没休学),如果考到更好的校系就去,没考上就继续读113ME。那段日子真的过的很苦,
同学们都在参与社团等尽情享受大学生活,而我却每天要坐下来读书,这段的努力结果
并没有兑现,蜡烛两头烧的结果是考的跟去年差不多且大一成绩没顾好。大二时心里只想
读好书让家人安心,因此延续了每天读书的生活。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大学生活真的相当
无趣,常言道的大学必修三学分‘课业、爱情、社团’我只修到其中一门,除了每2~3天
一次的重训健身,我几乎每天都在图书馆读到闭馆钟响,但也因为如此我的大学成绩
维持地不错,从大一时系排几十名到毕业时追到系排2/10X,
我可以自傲地讲:‘I graduated with honor’。
后来推甄上了112ME,硕一时从一位在Berkeley读博的前辈得知美国读博士班‘可能’
不用出到钱(先前只知道出国留学要花一大笔钱,在无家里支持的情况下我从未深入了解
过出国这件事),开始萌生出国读书的念头。当兵时,我申请一般替代役并分发至司法院
的司法行政役,非法律相关科系的我到该单位基本上就是打杂的工作XD,
也因此有更多的时间能够准备留学的事情(如准备TOEFL、GRE)。
替代役的一年期间,除了准备留学资料外,也考了TOEIC以防失学(结果真的第一年结果
不好XD),得知第一年申请的结果后,原打算放弃留学直接去求职准备上班,
但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台湾就业环境不太好
(以机械系的角度)。
此时我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留在台湾工作,领平凡的薪水,过平凡的一生,
二是出国读书,挑战不同的可能性。
因此和家人讨论后,我打算再申请一年,尝试扭转人生。
虽然家人支持我再战一年,但他们希望我为自己留条后路,也就是退伍后先找一份工作,
和申请并行,以免届时又没学校录取+浪费一年的光阴,也因此我有了在台湾求职+工作的
经验与感慨,使第二年申请的决心较第一年来的坚定
(等学校decision时也更焦虑XD,开始工作后更加想出国了)。
我的求学过程中,如果少了任一因素,
如果高中没被导师洗脸(误),
如果没在大学时花大量时间读书,
如果没遇到正在Berkeley读博的前辈,
如果没抽到替代役,如果没求职过,
我可能都不会踏上出国这条路。
Acknowledge
读博等于要晚几年才能工作奉养父母,最要感谢的是父母愿意支持,
家境普通的我,心中最放不下的其实就是父母,谢谢你们。
感谢在Berkeley的前辈,如果没有你的经验与资讯分享,我不会踏上出国读博这条路。
感谢帮我写推荐信的教授。感谢译者Aboa和William的协助润稿。
感谢愿意与我互相打气、分享出国留学资讯的同学、替代役同袍、
分享补习班讲义的实验室学弟。
感谢学姐yuhung、xiaofen、happyennovy给予我申请上的各种建议与资讯,
让我在申请路上不至于惊慌失措。
最后推荐一个UCSD Cognitive Science助理教授的私人网站
称乎这里为‘宝库’一点也不为过,里面有很多申请、研究所的经验及资讯
相信大家能受益良多
https://goo.gl/JXRqxP
作者: bhujn2000 (bhujn2000)   2018-05-09 15:44:00
恭喜!
作者: glimzerc (glimzerc)   2018-05-09 15:54:00
推心得
作者: kilong17 (Kilong)   2018-05-09 16:01:00
作者: ming4588 (大明)   2018-05-09 16:19:00
推!
作者: mutichung (μΤ)   2018-05-09 17:44:00
推心得!机械系迷惘ing
作者: sunhextfn (阿毛)   2018-05-09 17:55:00
恭喜!
作者: y956403 (寻欢)   2018-05-09 18:13:00
作者: zody1994   2018-05-09 18:15:00
励志推!
作者: enrichmylife (enrichmylife)   2018-05-09 19:43:00
作者: Sulstan (翼鹏)   2018-05-09 20:33:00
Welcome to College Station
作者: ron0908 (荣恩)   2018-05-09 22:19:00
恭喜!!今年申请的结果有好很多!
作者: pizzaguy (pizzaguy)   2018-05-09 23:17:00
恭喜
作者: angellee0102 (我掉进了五月天坑^^)   2018-05-10 00:03:00
谢谢分享!恭喜!
作者: veru (ccc)   2018-05-10 02:51:00
你有UT Astin 还选 TAMU喔 ?
作者: YASUKOHUANG (键盘阿姨好难瘦)   2018-05-10 10:38:00
UTA 是UT-Arlington
作者: a22334475 (scott)   2018-05-10 11:04:00
UT-Arlington ME博二生路过XDDD,恭喜~
作者: Ayenyen (Ayenyen)   2018-05-10 22:41:00
励志推Q_Q 恭喜恭喜!!!
作者: rick50911 (rick50911)   2018-05-11 00:08:00
超励志 推
作者: spirit119 (精神分裂)   2018-05-11 02:02:00
推 给未来的自己存参
作者: timothydai (MEAT)   2018-05-11 02:50:00
欢迎成为Aggie
作者: dong2002 (喔耶!)   2018-05-15 13:11:00
恭喜 欢迎来到卡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