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Baruch Finance PhD/ WUSTL Economics PhD

楼主: redsa12 (哈吉米)   2016-04-06 16:07:59
Program: PhD in Finance/ Economics, 2016 Fall
Admission:
˙PhD in Finance @ Baruch Colleg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5-year full tuition waiver, health insurance, TA/RA stipend $30,000/yr)
˙PhD in Economics @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candidate of Taiwan MOE/WUSTL scholarhsip,
5-year full tuition waiver, health insurance, stipend $22,220/yr)
˙PhD in Economics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5-year full tuition waiver, health insurance, stipend $21,000/yr)
˙MS in Economics @ Wisconsin-Madison (Downgraded from PhD)
Waitlist:
˙PhD in Economics @ Boston College
(5-year full tuition waiver, health insurance, stipend $20,900/yr)
˙PhD in Mathematical Finance @ Boston University
Rejection:
˙Finance: NYU Stern, Columbia GSB, Northwestern Kellogg, LSE, LBS,...
˙Economics: All other Top10 to Top20 programs
Decision: Baruch College
Education:
˙MSc in Finance & Economics,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 Political Science
(2014-2015)
(graduated with Merit)
˙BBA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09-2013)
(GPA:3.97/4.3)
(College Student Research Scholarship, NSC)
˙Math/Stats courses taken:
Calculus, Linear Algebra, Advanced Calculus, Financial Computation,
Stochastic Calculus, Statistics, Multivariate Analysis, Econometrics,
Time Series Analysis, Financial Econometrics
˙MOOC Certif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Coursera), Asset Pricing
Work Experience:
˙Research Assistant @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cademia Sinica (2015-present)
˙Second Lieutenant Company Chief Counselor @ ROC Army (2013-2014)
Test Scores:
˙GRE V:152 Q170 AWA4.0
˙TOEFL: 106 (S:25)
Recommedations:
˙LSE Finance X2
˙Academia Sinica X1
˙NTU International Business X1
首先,关于申请财博这件事
从大三开始每天看留学版到现在已经4年多了,终于盼到PO录取文的这一天。和其他领
域相比,版上关于财博的讯息真的很少。能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站上这个学术道路的
起跑线,过程中实在是得之于人太多了。版上的前辈如Zuces和Linethan都在我申请的
过程中给了我很多深刻的建议。因此我希望能大致上对于申请财博这件事做个统整,做
个传承,在申请这条路上顺利的把接力棒传下去,和也有志于金融学术研究的朋友分享
一下这个极度竞争但也有着极好前景的道路。
财博到底有多难申请呢?记得在政训中心受训时,我曾经和一个现在人在美国读CS PhD
的预官同袍提及我想要申请财博的意愿,他表示他也曾经认真研究过要申请商博,但在
仔细研究后放弃了。他归纳的结论是,对台湾人来说如果你本来的实力可以在理工科申
请得到Top10 PhD,要申请商博很可能要从Top30之后开始找要申请的学校。
那为什么财博会这么难申请呢?首先,财博招的人非常少,Top100的学校(欧洲学校除外)
几乎每年都只收2~3个学生。因此就量而言要录取到前面的学校绝对比其他领域来得难。
二来,也因为数量控管得当,财博毕业后的教职市场非常健康,供需可以达到很好的平
衡。再加上商学院通常都是各校最有钱的学院,而且finance department招聘年轻助理
教授时也常常需要和华尔街抢人,所以finance faculty的薪资水准非常高。(一些不太
做研究的teaching school都可以开到一年12万美金给fresh PhD,我申请到的Baruch
College今年新聘的两个助理教授薪水还高达21万美金+2/9,Baruch也不过大约是top50
左右的学校,更好的学校开的价码只会更高。)也因此每年都吸引许多希望将来能进入
商学院教书的年轻人来申请。一些顶尖的好学校常常每年都是200、300、甚至超过500
人中招收2~3个人。这其中大部分申请者很可能都well-qualified。演变到最后就是大
家数学课越修越多也越凶,进得了Top30的申请者几乎每个都早就修完博班个体总体计
量和一些数学系开的分析或数统课程,而且成绩都是完美的A。
申请前-我的背景
我对finance的兴趣启蒙于大三时做的国科会大专生专题。在系上林修葳老师的指导下,
做了有关可转换公司债的市场效率性的问题。我到现在还是非常感谢修葳老师当初的指
导风格。修葳老师认为大专生专题的用意在于让大学生对于研究是什么有一个taste,以
大学生该具备的能力佐以未受过学术训练(或荼毒XD)的思维去完成一个有趣的题目。虽
然以现在的眼光回头去看当初做的东西简直就是garbage in garbage out,但是就是在
那样自己探索文献和模型,不断try and error的过程中,我对学术的兴趣才开始萌芽。
直到现在我还是非常怀念当时和老师合作的时光。
但也几乎在我决定往学术发展的同时,我才发觉我的背景到底有多么不适合申请财博。
如上述所说,财博很有可能是所有领域中最难申请的program,而当时的我作为一个管院
学生,数学、经济、写程式的能力都是极度不足的。从大三开始我就开始大幅度偏离国
企系的修课,但在毕业前也只修完了经济系大学部的个体、赛局和计量、国企所的金融
计算以及数学系的高微。这样的修课和研究背景仍然是远远不足以申请上任何一间普通
学校的财博。也因此,我决定先读一个可以当作跳板的硕士学位,把修课补齐并且争取
好的推荐信。
相信所有和我一样想读一个跳板硕士来继续申请美国财博的朋友都会发现一个致命的盲
点,那就是美国商学院的MS Finance是一个非常不学术导向的master program,不仅学
费昂贵还可能对将来的申请没有任何帮助。(当然,绝大部分的人读这个program的目的
也是在美国找到业界的工作,而非继续申请PhD。并不是在说MS Finance不好,纯粹是路
线不同的问题。)经过了近百个夜晚无止尽的搜索后最后终于找到了LSE的MSc finance &
economics。关于这个programme和我的目标到底有多fit、学术的氛围和训练到底有多强
,我之后会再发一篇就学的心得文详细介绍这个可能是世界上最棒的学术导向finance跳
板硕士。但我可以在这先分享一下这个programme的几个同学去年的申请结果。我们班上
最强的一个意大利人上了Harvard econ PhD和Stanford GSB finance PhD;一个美国人
申请上了Harvard econ PhD和MIT econ PhD;和我很要好的一个韩国人上了Duke Fuqua
finance PhD和LBS finance PhD;一个土耳其人上了NYU econ PhD;一个中国人留在LSE
finance PhD;还有若干个欧洲人上了一些欧陆学校的finance PhD。只要你能在这个
programme证明自己,是非常有机会可以申请上top20的财博的。
我去年在LSE就读时也有申请PhD。当时把目标订太高了,申请的20间finance PhD之中,
超过一半都是top20的学校,最后只拿到Boston University mathematical finance PhD
的面试,到最后一轮还是被刷掉了。LSE毕业时的成绩也不算好看,只拿到了Merit,所
以今年的申请就比较保守。我申请了13间top10~top50的finance PhD,并且再多申请了
13间top10~top40左右的econ PhD来保底。大约都每10个名次之间申请个3间学校。去年
七月从LSE毕业后就回到中研院经济所担任陈香如老师的RA,一边磨练自己做研究的底子
,一边准备申请。
关于申请-申请的环境
大部分的录取文不太提及申请时自己待的环境。我倒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两年
前我是在受预官训的时候申请LSE的。预官政战训是我从高中之后待过最正向积极的环境
。政战训的同侪有过半都要申请国外研究所,我们平常也有许多自习的时间,让大家互
相交换和讨论申请的资讯。即使白天上军训课,教官们也都很开放让大家分享自己大学
的专业。在心理辅导的课程上会看到心理和资工背景(作HCI)的朋友分享自己的专业;在
国际政治课上会看到经济背景的朋友介绍如何用数学来解国际军备的赛局模型;甚至当
初狂犬病爆发,刚刚好就有兽医所的朋友表示狂犬病病毒就是在他们的实验室发现的,
还跟大家介绍中世纪对吸血鬼的恐惧正是来自于对狂犬病的认识不足。我很感谢当时的
环境,如果不是在这个正向又充实的氛围里,很有可能我当初就申请不到LSE,没有读到
跳板硕士,然后从此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去年从LSE毕业后,我回到台湾在中研院经济所担任RA一年,并在这一年内准备继续申请
PhD。在经济所的日子不仅提供我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准备申请,更让我对于未来的学术工
作有了具体的憧憬。除去比较繁琐的行政工作以外,经济所的工作让我有机会更加磨练
自己的coding能力,和老师讨论研究培养出一些paper sense,平时也可以去听每个礼拜
国外访问学者的Seminar,中研院的IP更让我在选校和写SOP时查找论文通行无阻。最重
要的还是RA的工作让我拿到了很强的推荐信。如果有要准备申请财博或经博的朋友,我
很推荐来中研院RA个一年。在我的观念里,从决定要踏上学术生涯的那一刻起,我的职
涯进展就和在业界找工作的朋友不同了,即使在中研院当RA看起来好像是又再gap了一年
,但只要能持续累积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多花一年准备申请其实是很值得的。
关于申请-申请材料
从我大三立定志向申请财博到今年拿出一些成果也经过了4年多。这段期间我仔细观察国
内外申请者,再加上自己也申请了3年(第1年申请master),想分享一下我总结出的在申
请材料上的结论。
首先大方向就是你不能有任何明显的缺点。修课成绩、推荐信、研究经历、SOP、CV、面
试、GRE/TOEFL成绩,你只要犯了一个大错,即使其他项目都很杰出也很难申请到top50
财博。当然,也不需要每个项目都封顶,比较理想的状况是你大部分申请材料都在水准
之上,然后有一两个项目(G/T成绩以外)非常令人惊艳。这样应该就会有不差的结果。
推荐信
我发现绝大多数的申请者,包括成功申请到国外顶尖学校硕博的申请者,其实都不知道
要怎么分辨推荐信的好坏。推荐信看三个重点,1.信的内容有多强 2.推荐者本身的学术
声望 3.推荐者过往的推荐纪录。这三者,以3尤其重要,反而2是相对不重要的(2的重要
性只在为推荐人的信用背书)。我举一个小例子,一封强而有力的推荐信在详述申请者有
多好多棒后,一定会在最后加上一段这样的内容:“我今年帮五个学生写推荐信,而这
位Tom毫无疑问是这五位学生中最杰出的。我去年有一个叫John的学生,我帮他推荐到
Yale econ PhD去了,再前一年我还推荐了一个叫Mary的学生去Chicago Booth finance
PhD。在我的评估下,Tom明显比John还要更加聪明,大概和Mary不相上下。我相信Tom一
定能在你们学校读的非常顺利。”
因此,自己拟稿的推荐信几乎是不会有任何加分作用的,因为你不可能帮重视自己声誉
的老师捉刀写这种内容。至于要争取到好的推荐信,就是平时在修课上、在论文上、或
是在担任RA期间向老师们证明自己的能力,才能让他们愿意花时间为你拟稿写一封好的
推荐信并且再花好几个晚上填个一二十间学校的推荐系统。
修课
目标放在top50学校的申请者,在数学分析上最起码要修过高微和线代,再好一点要修到
实分析、随机过程、偏微分方程,如果有修到泛函分析就比较能stand out一些,以上的
课都至少有A-应该就算很突出的修课了;在统计和计量上,至少要有数统和机率论,大
学的计量如果不是linear-algebra based的完全没有帮助,研所或博班的计量和时间序
列不是必须,但绝大部份申请者都会先修过这些课程;财务和经济的课程,有修过博班
个体、财管、资产定价、财务经济学会不错,和前述的数学课相较之下没有那么重要,
即使如此,如果修太少财务或经济的课程,申请时,学校也可能会质疑你对理论的直觉;
coding方面,具备有SAS、R、Matlab、Python、Stata其中两到三个就很够用了,会
LaTex也会是个小亮点。
这些课程我大致上在LSE都补齐了(一直没有在成绩单上补到数统这一块,只有自修而已
,这是我今年申请上最明显的弱点),但当初大学底子不够,在LSE修起来还是很痛苦,
成绩也不算好。如果能再重新读台大一次,除了我本来就有修过的高微、计量、个经、
赛局、金融计算以外,我会希望能多上到江金仓老师的高等统计推论、王泓仁老师的财
务经济学或陈其美老师的投资学、管爷的计量理论四,如果还能上到传说中的名课-刁
锦寰老师隔几年才回台湾开一次的高等时间数列专题就太棒了。列出来在这边给将来的
申请者做一些参考。
呼应上面推荐信的部分,在LSE我修到最硬的一门课是财博的时间序列,那真的是很痛
苦的过程。因为老师的学术偏好,我们除了传统Frequentist的时间序列(Trinity test
、GARCH/ARCH、structured VAR、GMM)以外还多修了很多贝式统计(Model Averaging、
MCMC、Gibbs Sampling和Metropolis Hastling),几乎每次上完课我都是脑袋空空的回
宿舍,很神奇的是在考试前两天我突然间有了仿佛顿悟的奇妙体验,原本不懂的部分突
然就好像可以在脑袋中把那些逻辑和证明顺过去了,最后拿了84分以及这门课老师的推
荐信。我认为这是我今年申请很重要的一个关键。
再补充一点,知道自己的修课以财博申请者来说还是不太足够的状况下,我额外在
Coursera上修了John Cochrane在Chicago Booth的博班开的Asset Pricing,并且拿到
这门课的Certificate。Cochrane可以算是当代财务领域中生代的掌门人了,通过他的
博班课程还是一个不错的signal。将来要申请的朋友如果遇到怎么样也没办法在学校
补齐修课的问题,不妨试试看在MOOC修一些能提供Certificate的高等课程。
研究和SOP
我的研究兴趣在市场微结构(market microstructure),这个子领域是在研究asset
pricing under friction,像是bid-ask spread、或是市场是quote-driven或是
order-driven之类的机制设计会带给市场什么样的影响。我大专生专题做的可转债为甚
么市场不效率,还有我的硕论研究涨跌停板限制造成的delay price discovery都可以算
是市场微结构的一块(只是刚刚好也是在这里面比较小众的领域)。我的研究兴趣让我最
后决定去Baruch College,毕竟其他学校经博的finance group已经很小了,做微结构的
老师可以说是几乎没有。而Baruch因为位在华尔街旁边,有相较其他顶尖财博更大的
group在做微结构,再加上Baruch College还有可以到NYU/Columbia修课和找指导老师的
额外优势,所以最后可以顺利做出这个决定。
考虑到财博申请的难度,我今年的申请策略是希望可以找一些很不错但不那么顶尖的经
博来保底。听过一个说法,top10的经博其实和top10财博是差不多难申请的,但随着排
名的递减,经博申请的难度会降低的比财博快很多。矛盾的是,top10以外经济系的
finance group都不大,如果就这样贸然申请也只会因为interest fitness的问题被打枪
而已。所以我把在中研院RA和陈老师合作的经历(健康、劳动、还有个体计量)也写进去
做为第二个兴趣。在一篇SOP写两个很diverse的兴趣其实是很危险的做法,弄个不好很
有可能会两头空。(财务领域唯一和个体计量比较有关系的领域只有empirical
corporate finance,而我的修课和研究兴趣都和CF完全没有半点关系。)我折衷的作法
是,在申请财博的SOP花更大的篇幅在finance的兴趣上,申请经博的则侧重在应用个体
上。幸好结果论来说是好的,但我非常不建议未来的申请者这么做。
另外,相信大家都知道,SOP的撰写原则有很多歧见。有些人认为research interest能
写多细就写多细,要在SOP里面证明自己有架构一个好研究的能力,另一派的人认为你可
以点出兴趣,但尽量不要写得太深入,因为一来可能弄巧成拙,二来也许教授们不欣赏
或纯粹不fit他们的研究兴趣。我这次的申请有一个很奇特的例子可以给大家做参考。今
年除了美国的学校,我还有再申请LBS、LSE、Imperial三间英国最顶尖的财博。这三间
里面我尤其想去LBS,因为那边有个年轻又超有才华的教授叫做Ralph Koijen,他近期一
篇Econometrica是用资产订价的模型去解析生技医技产业异常高的报酬。这篇Paper不只
有趣,更完美的结合了我对财务的兴趣以及我在做RA时在健康经济上累积的知识。LBS又
是最典型的商学院学校,SOP都要求学生写客制化的Essay。我特别想了很久如何去延伸
RK的研究,然后在Essay里面疯狂的写到我超想当RK的学生。结果为了LBS一间学校我多
花了两个礼拜写这份全新的SOP/Essay,在1月8号他们deadline的当天submit我的申请。
然后就在隔天,真的,就在隔天,登愣!!我逛EJMR(Economics Job Market Rumor,简单
说就是经济学家的八卦版)时看到了一个PO文,标题是:“RK leaving LBS??”点进去才
知道RK已经拿到NYU的tenure track offer,今年7月开始就要离开LBS了。看到那篇PO文
我一整个晴天霹雳。WTF!我LBS的申请在submit的隔天就知道自己注定出局了哈哈,史上
最快implicit rejection。我想我这个例子应该可以让大家知道,这样子客制化SOP的问
题,不见得是错的,但有很高的风险。(或者是根本上来说我就应该先和RK套词看看再那
样写。我当初的想法是希望先写出一些具体的东西,结果不知不觉就到申请的deadline
了,根本没时间先套词。)
面试
面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彻底的认识自己─可笑的是我今年申请结束后都拿到offer才了
解这件事。去年我和BU面试之前,就像追梦网上建议的那样,把要面试的老师个人档案
、最近的working paper都仔细研读过。结果面试时他们一直追问我当年帮我写推荐信的
LSE老师最近过的好不好,他的课如何如何。当时回答的零零落落,最后也没拿到offer
。今年和Baruch面试前我做了更完整的准备,从我过去所有做过的研究、在台大、LSE、
中研院的修课和经历、到对方老师的研究都仔细读过去。没想到面试居然不到15分钟就
结束了,过程中也只问了我在LSE修的博班时间序列和现在在中研院的工作。由于面试实
在是结束的太快了,也完全没有问到我的研究兴趣,我还以为一定没希望了。没想到隔
天给对方老师发thank you letter,他们居然还秒回,表示说我是所有面试的人里面表
现最好的(13取3),应该没什么问题会给我offer。比起开心我不解的成分更高。后来和
对方老师在后续联络的过程中,他们才告诉我他们非常喜欢我说明在中研院经历的方式
,说从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对现象观察的insight。我感到讶异的点在于我在中研院的
工作和finance不太相关,我也因此没特别准备这一块,当下就是很顺的用我自己的话讲
出陈老师的研究设计。但也是这次经验我才更理解,想要特别临时抱佛脚,去揣摩可能
被问到的题目练面试意义不大。真正要做的就是踏实的了解自己,因为这才是对方面试
者唯一在乎的事。
致谢
今年的申请能有结果,我真的非常感谢我的父母。没有你们支持,我不可能有机会去实
现我的学术梦。
再来要感谢我的女朋友,这几年我们一起经历过了这一切,大学生活,当兵和我去LSE读
书远距离,一路上我们互相打气鼓励彼此成长到这一步。下一站,我们一起启程去海的
另外一端实现我们两人的美国梦吧!爱妳!
还要再感谢台大国企的林修葳老师、王之彦老师和中研院的陈香如老师。是你们给了我
对学术的憧憬和足以继续向上挑战的训练。我还想感谢LSE的教授们Ian Martin, CJ, 和
Mueller。在LSE度过的日子绝对是我目前为止的人生里在知性上收获最丰富的一年。虽
然你们这些super star高富帅一定看不到这段话哈哈。
最后要感谢在申请的过程中结识的伙伴和值得尊敬的前辈。至今已来的经历让我了解到
聪明、才能、智商这些东西对知能的发展有很大的加分,但真正重要的还是勇敢坚持的
心。从挑战高微、在复兴岗申请硕班、到LSE被电、然后再回到台湾做二周目的申请,如
果没有互相切磋砥砺彼此的你们,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谢谢大家,感谢到目
前为止我所经历过这一切。
http://imgur.com/GYbGS4J
在追求知识的漫漫长路上,我很享受用自己的步调欣赏沿路的风景。希望能在前方找到
我所追寻的深刻意义。
最后的最后帮忙打个广告,我的经历对要申请经博的朋友可能不太有帮助,如果对申请
经博有兴趣,绝对要去看看强者我朋友j97228766和我一辈子的偶像stevie9421的录取文
。一定会收获良多。
作者: CTLien (Chris)   2016-04-06 16:10:00
头推
作者: joel1211 (赵赵)   2016-04-06 16:22:00
太神啦!! 友情推~
作者: rongwu (龙五)   2016-04-06 16:22:00
颈推
作者: leov72   2016-04-06 16:56:00
作者: foxeshen (狐仔)   2016-04-06 17:01:00
只能跪了
作者: mueric35 (mueric35)   2016-04-06 17:44:00
太神啦!!
作者: calvinhobbes (Toboggan)   2016-04-06 17:54:00
推你认真耕耘换来的成果+已瞎!
作者: Abuse999 (Abuse)   2016-04-06 18:27:00
作者: rupg4vupskin (阿罗)   2016-04-06 19:43:00
推财博 也推微结构XD
作者: meinlvc (HALFTIME)   2016-04-06 20:54:00
推太厉害
作者: Organizer (睡觉啦)   2016-04-06 21:19:00
商博推! 恭喜
作者: j97228766 (j9)   2016-04-06 21:21:00
wow 超用心心得文 会长图太贴切啦
作者: Organizer (睡觉啦)   2016-04-06 21:25:00
今年感觉财博不错多
作者: ron0908 (荣恩)   2016-04-06 21:59:00
最后一张图我笑了wwww 恭喜!
作者: adgjlsfhk123 (adgjlsfhk123)   2016-04-06 22:12:00
推推
作者: fos0419ter (蔡祁阿)   2016-04-06 22:21:00
推推恭喜~太神!!
作者: gn02561792 (WU)   2016-04-06 22:23:00
作者: wwweihao (wwweihao)   2016-04-06 22:39:00
推!!好棒的经历和分享
作者: djching ( )   2016-04-07 00:20:00
Congrats. 怎么申BC Econ 没申BC的Finance?
作者: Organizer (睡觉啦)   2016-04-07 00:43:00
只要有人申请上 当初办说明会就值得啦
作者: ccvc (DukeEconomist)   2016-04-07 00:53:00
恭喜~之后希望也能追随你的脚步
作者: zx2451250 (李韦)   2016-04-07 00:57:00
超厉害
作者: SwordSpirit (学着去爱每一个人)   2016-04-07 01:34:00
太强大啦!也感谢你分享奖学金的细节(跪拜
作者: aaronwu (ibibibibibibibib)   2016-04-07 02:39:00
国企学长推~~~~
作者: lolowowing (Debby)   2016-04-07 06:50:00
推!好厉害!!
作者: bearching (Pandora`s Box)   2016-04-07 14:39:00
作者: yqkqknct (奇异果)   2016-04-07 18:20:00
推分享!!!
作者: pdeking (KW)   2016-04-07 21:54:00
太神了所以如果有些重要课程(例如:高微)是自修的建议在SOP里面强调吗?
作者: ianshadow (雁影)   2016-04-07 22:58:00
推! 恭喜!!
作者: IamrealBB (温暖的心 冷静的脑)   2016-04-08 03:00:00
恭喜啊!!!
作者: uofo (silence。)   2016-04-08 07:52:00
好用心的心得文~
作者: bboy0720 (D3理财周报)   2016-04-08 16:55:00
Tim神 Tim神
作者: tina1742   2016-04-09 09:03:00
国企学长推~~~
作者: jasson15 (π)   2016-04-10 18:16:00
推!推荐信那段根本XDD
作者: ntuFatOtaku (台大肥宅)   2016-04-17 13:28:00
这不是在八卦板自称屌打数学系的大大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