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英文全名: University Stuttgart
所在国家/城市: Germany/Stuttgart, BW
入学年度(西元): 2013
科系全名: WASTE International Master Programme (英语授课国际学程)
(Air Quality Control, Solid Waste and Waste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
学位(MS/PhD..): MS
本文:
各位好,小弟在德国Stuttgart念国际硕士学程快满一年了
去年录取时并没有想到要来这边写录取文,
不过我想这方面应该有很多前辈的文章可以参考。
在这边分享一下这一年来对德国与国际学程的心得
我的成绩与各方面经历都相当一般,应该能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参考(?)
※背景※
大学: 台大生物环境系统工程系学士毕业 (延毕一年)
替代役时期投了四所以环工为主的国际学程
最后只上了现在的这一所
Universita:t Stuttgart - WASTE (这是学程的简称)
(全名 Air Quality Control, Solid Waste and Waste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
其他被打枪的有Hannover、TUM、Freiburg
大学时期GPA为3.2
申请时使用的证明有TOEFL 100/120分,与德文A2证明(非必要)
大学有修了两年的德文,并考过A2考试
但来到德国才发现考过A2并不会拥有A2的口说与听力能力
因此来德国又再修了A2一学期,目前刚结束B1的课程
※学业※
我念的这个学程开了12年了,因此制度还算是挺完善
包含很早就公布录取通知,很早可以申请宿舍
也有提供一开始开学前的语言密集班,与刚到德国帮忙申请各种文件的学长姐
国际学程相较于传统德文授课的硕士,教的深度还是稍微少了一点
但若德文够好还是可以去选修或旁听德文的课程
以我的学程而言
第一学期主要是基础观念性的课程,目的在于让不同背景的学生能统一程度
第二三学期则针对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三者需主修两者
外加其他选修课程
三学期下来需修满90学分 (一门课是3或6学分)
课程修一修老实说跟台湾的大学时期一样满,这是跟台湾念硕士满大的不同
第四学期才开始写论文
也可以选择先做实习(非强迫性),但就会延长毕业的时间
平均来说要花四到五个学期才能毕业
较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学校每学期结束指的是课程结束
期末考一般会分散在寒暑假中
因此考完试通常可能寒暑假也快结束了(╯°□°)╯︵ ┴━┴
(我的学程还有刻意让考试集中在一个月内,前后留个几周的假,
认识的念传统德文班的中国朋友,考试就真的完全四散在假期里)
但并非每个学校都是这样处理考试,也有听说跟台湾一样期末一周通通考完的
我自认在唸书这方面并不是那么的拼与认真上课
上学期最后总平均拿到2.4,大约是B+至A-之间
ps. 在没有presentasion或特殊条件的情况下,一般是期末考定生死
因此也可以整个学期都不出席,最后有报名考试并拿到成绩即可
当然并不建议这样做..
好处是修到一半不喜欢不想要,就别报名期末考即可
※同学与社交※
由于是环境工程,因此同学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开发中)国家 XD
中南美洲大约占了一半
南欧、非洲、印度、东亚各占了一些,德国人与美国人各只有一位
台湾人则含我有两名
相较于校内其他国际学程算是比较多元的
若是资工那一块的朋友可能就会得到大量的印度与中国同学
社交方面相较于东亚年轻人喜欢一起外出用餐
这边的年轻人的社交就是趴踢趴踢趴踢
不管是厨房趴还是系上派对还是BBQ派对还是夜店pa都好
我的学程因为中南美洲人众多因此活泼,号称校内最会开趴的国际学程...
我自己不是party咖所以系上的活动大概是挑一半参加
交友方面要想跟外国人熟除了个性可能要比较外向以外
也是很看缘分
语言也是一个问题
班上的中南美洲与南欧人们聚在一起时就会自动进入西班牙语模式
若是没离开校区买菜我一天听到的西文比德文还多XD
比较容易熟的方式是室友或是一起参加校内体育与其他活动等等
但要熟到交心的程度我觉得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因语言关系也会容易跟中国人们变熟
中国人一般都还满nice的,有些对台湾其实很想了解
或是根本常常看康熙(虽然我都跟他们说康熙是台湾的乱源之一..)
也有少数对台海关系很偏激的中国人,就略而不提吧
若是一般不脑残的中国人,只要不提到很敏感的事
(对自己的文化有基本的自傲与排外感是人的通性)
基本上都是很好的朋友,而且中国在留学德国这一块的资源比台湾丰富很多老实说
他们的网络论坛等资源都是可以运用一下的
另外市内也有台湾人的社团可以参加认识与聚餐等等
通常可以认识很多强大的前辈
※生活与开销※
德国食物实在称不上好吃
因此学会煮各种家乡菜是个非常重要的技能
网络食谱资源丰富,我觉得自己非常需要感谢那些食谱部落客
自己煮的话其实开销可以压的相当低
因德国食材并不算贵
外食方面就真的不便宜
但我自认是个酒鬼兼吃货(大陆用语)
因此并不排斥偶尔出去吃吃异国食物,德国的各国餐厅也是很多不错的
意大利菜法国菜土耳其菜、另外中国菜日本菜越南菜也都容易找到
德国菜偶尔吃吃倒是也还OK
一般来说能接受的普通外食价位在南德约莫是5-15欧,
也就是从土耳其沙威玛(德国最便宜的外食),到台湾大学生约出去吃饭的简餐level
约会吃的那种中至中高价位水准大概落在15-30欧/人
再上去就可以挑战高级餐厅与米其林中低价的那种水准了
德国啤酒是真的好喝又便宜 (餐厅点的话是例外,因在德国餐厅点饮料等同含服务费)
各地都有自己的当地酒厂,外加通行全国的大酒厂与独立小酒厂
选择非常多
不过我个人比较偏爱英国的Ale与Stout
主要的额外开销其实都花在旅行上
因为德国位于中欧实在非常方面往任何一个方向前进
若是以我住学校宿舍为例,省下电费
撇开旅游与额外聚餐开销
一个月可以压在500-700欧大概
熟悉德国后要省是不难的
但旅游通常就是荷包大爆血
※打工※
若是德文不到能够顺畅交谈的程度
要在德国校外找到打工是很难的一件事
顶多去做华人餐厅的杂务 (且全世界的华人老板都是付当地的最低薪资)
或是超市或物流的粗工
以英文上课的国际学程学生较好的选择是校内的学生打工,德文又叫Hiwi
主要是系办打工或是帮博士生做实验为主
但这种机会不多,通常要积极上网看各系所po的公布栏
或是主动联络各教授,一般来说他们底下的学生会有一些需要帮忙的工作
我三个月前尝试寄了信给这学期其中两门课的助教
他们将我的信分寄给同个Institut的其他博士生
其中一个人有回复我
我因而运气很好的找到了一份hiwi工作
校内打工来说大约会有10-13欧的时薪
整体来说在德国念硕士要打工到自给自足的程度的话
若是德文好,会容易很多
不然就会非常的忙碌
若仅是要补贴生活费的程度的话
多花时间找找是办的到的
学费方面是免费的,各学程杂费不一定
以我为例每学期只要缴150欧,相当于6000台币左右
比起美国,德国的学费实在是省太多
奖学金方面我因大学成绩不好因此没有申请DAAD的奖学金
※休闲娱乐※
最主要的娱乐是德国国内与周遭国家的自助旅游
但颇容易在旅途中因食物或购物大花钱且需要长假
(不过德国宗教相关的国定学生假期很多)
而且旅游久了对中欧风景会开始冷感
平常时德国的店都早关门
但不时市区会有一些节日
以Stuttgart为例,一年有两次啤酒节 (是的啤酒节不是只有慕尼黑有)
基本上跟慕尼黑的没啥差别,而且少了很多观光客
秋天有葡萄酒节,冬天有圣诞市集
夏天校内会有很多杂七杂八活动
另外愿意花点钱的话冬天德国有台湾无法进行的滑雪可以玩
说德国无聊是挺无聊,尤其是周日店几乎都不开
但其实活动是相当多的
看有没有兴趣这样
如果是夜店咖或party咖的话,在欧洲大城市应该是不太容易感到无聊
※小结※
我觉得在德国生活与读书最重要的应该是时间观念与分配吧
尤其自己生活时,德国的各办公室、超市、邮局营业时间都很短
心中常常要内建许多时间表与买菜采购单
如果想要课业社交跟旅游兼顾的话,时间分配更是重要
我自己很佩服这边的一些朋友的一点就是他们很能收放自如
玩得时候很投入,读书时也很投入
这是我还没能做好的一件事
能打的东西其实还很多
希望这篇对 对德国有兴趣的板友们有点帮助
另外庆祝一下德国的世界杯冠军XD
作者: j589745 (蓝天很蓝) 2014-07-17 03:04:00
这么详细的介绍,把文章内容稍微编辑一下投个稿吧!:D
作者: j589745 (蓝天很蓝) 2014-07-17 03:08:00
请看置底的征文活动办法!
作者: corta4 2014-07-17 03:12:00
感谢热心学长帮铺路 先推一个XDD
作者:
zsguo (song)
2014-07-17 03:32:00同在德国推!
作者:
luigiyang (luigiyang)
2014-07-17 05:31:00同在德国推
作者:
HSPHHPM2HP (孵作品集&准备GRE+sGRE中)
2014-07-17 14:54:00好棒!
作者: j589745 (蓝天很蓝) 2014-07-17 23:07:00
感谢参与征文投稿!!!!!
作者: pe8951 2014-07-19 03:47:00
很详细的分享 推!!!
作者: RayHouston 2014-07-19 21:03:00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