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上
大学转学到国外应该是比较少见的情况
不过观察这个板的发文,似乎有不少人对这条路有点兴趣
在下便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提供一些我转学至美国大学的心得
申请:
一般来说,转学生的录取名额远小于新生录取
大概不会超过新生名额的10%
即使申请者亦较新生入学为少,但相较之下录取比例仍然是偏低的
大多数学校的转学生申请截止日期都比较晚
大约在入学年的2~3月,然后4月中以后放榜
(不过也有例外,例如Berkeley的新生和转学生同样都是11/30)
所以我当时看到这个板诸位先进分享申请结果时很郁卒
因为我根本申请表都还没丢阿
申请所需的考试是:SAT(Reasoning & Subject), TOEFL
和新生入学相同
但是较不看中SAT,而是在意推荐函和原大学的成绩
此外,有些学校容许修课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学生免交SAT成绩
以UIUC来说,是60学分,差不多是读完大二(美国标准,在台湾应该只有大二上)
申请所需的表格,除了一般的身家背景资料,修课纪录和成绩单外
比较烦人的就是essay
一个学校会有2~5篇的essay,每篇200~500字不等
essay的主题包罗万象,每个学校都不尽相同
(不过还是有个主题一定有:你为什么想来这个学校,而且这篇文一定是最长的)
我申请8间学校,扣除某些两校共用的文章,也写了20篇以上
学分:
学分抵免应该是所有有志于此的人最关切的问题
这个可能不同学校差异就很大,而原学校的风评和名声也有影响
因此我也不敢说能转多少,怎么算转学的抵免课程
我个人是台大转到UIUC
在台大两年共修了89学分,转过来72学分
UIUC的政策是不转低于3学分的课程,因此通识基本上不可能转
(所以我在台大都没修通识....)
成功转过来的课程几乎都是专业课程
普物,普化,微积分,应用数学,力学,电磁学等等
这方面学校给得很慷慨
(我的宇宙物理学一度被建议抵免广义相对论...)
不过共同必修几乎都被砍掉
国文英文都没办法(意料之中,但是我听说有人转学去MIT跟学校拗到国文抵通识)
历史倒是过关了,不过我想那是因为我修世界史的关系
我个人的经验是,如果要学分成功被转过来的话
应该尽量修学分多的专门课程,并且分数不能太难看
这样拿到的学分通常都可以抵免
至于某些营养学分,被拿来抵免无关痛痒的废课的机会颇大,甚至根本不能抵用
学习环境:
美国大学的课表很松散,大概一学期超过18学分就会被advisor"关切"
上课时数不多,重头戏在讨论课和作业
讨论课有两种,
一种是超级大班的课程(例如个经一班快600人)
老师无法cover所有的学生,于是就分成20~30个小组
由TA把每周的上课内容再详细讲解一次
另一种是真的讨论课,通常是较专门的课程才有
提供学生交流读书心得的时间
作业比起台湾的大学是不少
平均每个礼拜一堂课有0.75份作业吧
说难倒也不会(只要你不要没事找事去修连美国人都头痛的文学或西洋史进阶课程)
但是份量不少,
至少逼你不得不唸书,每个礼拜都要温习功课阿
以上是我个人的经验及从一些同为转学生的同学和学长得到的消息整理
谢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