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OHTO Super Promecha 1500系列。
抱歉,这礼拜几乎每天都忙到半夜,累到没力气拍图。今天大家先看字吧!
(可能有一天有力气在补图)
这只是OHTO前一代的旗舰,1500系列,我必须坦承,我没有很喜欢这支笔。
但我在orenzenero来之前,确实很依赖她,以下慢慢聊。
这一组OHTO自动铅笔同代的同系列产品是
# 旗舰款 Super Promecha 代号1500
# 次旗舰 Promecha 1000
和
# 普通款 Promecha 500
OHTO产品,我对1000家族的评价是比较高的。
1500跟1000相较起来,有以下的特点。
# 可调整每次按压时的笔蕊出蕊长度。
# 配种稍微重了一点
[笔蕊出蕊调整机制有优点也有缺点]
其实我以前对于调整出蕊长度这件事情是很不屑的。
我觉得这个功能毫无用处,反而增加机件的复杂度,提升故障率和降低刚性。
(也因此错过了Staedtler 925 85这枝笔。)
不过这个功能,我发现在使用0.3蕊展现了优势。
0.3蕊在运用上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容易断蕊,
但是靠这个super promecha的出蕊调整机制,只要把出蕊调到很短,
其实就不太容易断蕊了。
所以虽然二手市场上0.5版本的调整蕊自动铅笔,
包括925/85和super promecha都被炒作到有点高,
但是我个人认为实务上的运用,0.3和0.4是真正调出蕊机制的最有价值所在。
(希望不要有人看到这篇以后改成炒作0.3)
这个调出蕊机制虽然看似创新,但是也有一些缺点。
一是super promecha按压出蕊的时候的段落感,那种不连续性,
是我手上所有的笔中最强的,每次按压的时候都觉得一整个不太顺畅。
再来就是调整出蕊的时候,内部断蕊的机率会变高。
而出蕊调整环的设计基本上相当别扭难以操作。
真正操作起来又觉得相当的不连续。
这些操作手感上的不顺,使得我不太将super promecha当作是一只完整度很高的笔。
我也认为收藏这枝笔的价值不高,而仅仅是为了0.3书写上必要性而购买他。
甚至这个必要性在orenznero出现后降低了。
基于以上的一些问题,0.5的super promecha则更是让我毫无兴趣去购买。
[笔杆结构与刚性上的缺陷]
如果仔细观察笔杆上调出蕊机构的部分,会发现调出蕊机构的笔杆部分,
是两片比较偏细长的金属片去支撑笔杆结构。
这又是另一个缺点所在,因为这个位置其实是压笔的时候容易变形的一个位置。
如果比较重手的人,或是稍微去压这支笔的笔杆,你可以发现他会笔杆轻微变形。
如果搜寻网络上的资料,其实也会看到不只一起的案例是笔使用到从这个部位断开。
[护蕊管长度调整环的实用性可能跟你想得不一样]
super promecha的前端是一个可移动的金属套管,
网页上的资料号称这是一个调整护蕊管长度的功能。
我必须说,请不要真的相信这是一个这样实用功能。
因为只有把这个金属套管转到最高的位置,让护蕊管完全露出,
笔本身才会稳定,在没有转到底到最高位置的时候,他会晃来晃去,
基本上没法高度稳定地写字。
与夸大地说,这是调整护蕊管长度的功能,倒不如直接说,
最往前转可以收入护蕊管,具保护功能,让笔可以安全地携带。
但是使用时,还是得退到最高的位置才能稳定地书写。
[令大B控感到愤怒的墨色浓度指示器]
笔蕊浓度显示器是设计在笔盖上。
这个显示器是我觉得整支笔最糟糕地方。
身为一位大B控,十分愤慨的是,这个显示器没有2B这个选项。
试想,当你兴高采烈地把2B蕊一根一根填入,然后转动尾巴,转啊转,
竟然没有2B可以转?这要人情何以堪?
[笔身重量偏重,低重心]
这是我所有的笔中重量感前段班的笔。
配重十分前倾(分常明显低重心)。
低重心的来源有可能来自于那个可移动的金属套管。
这部分牵涉个人手感,就不一定有绝对优劣。
因为我个人喜欢重笔,用起来是满适应。
[外观与设计差强人意]
OHTO是一个在自动笔技术许多方面领先的高级厂,他们的旗舰产品,
却让人觉得外观差强人意。比起其他日系大厂的旗舰。
我觉得Super Promecha的外观没办法说道很好看。
网络上的照片看起来可能很不错。不过实际拿到手,发现笔身的金属色泽颇为黯淡。
和某些网络上的照片有满大的差距。
另外还装了三条不知道在干嘛的橡皮环。
这三条橡皮环不仅完全无法增加手持笔的稳定度。他们还有一点松松的,
可以在那三个橡皮环凹槽中稍微移位。
而像我们这种金属控,喜爱全金属笔杆除了刚性,就是为了保存性,
对一支全金属笔杆的笔,这种降低外观寿命的橡皮环根本完全扣分。
之前看到有一位虾皮卖家说,这枝笔常常很多有刮痕,请买家不要介意再买。
其实我手上3枝新买的也都有小刮痕。
但是造成刮痕因素很多,不能靠这个归罪原厂,所以这方面就只讲到这边。
[总结]
总结来说,我个人觉得这是一只引入大量特殊概念和高阶科技的笔。
就观念和精神上来说相当可贵。
但是这些比较高阶的科技,在使用上,实在有许多值得改进的缺点。
其中真的比较有独特性也值得让人欣赏顶多就是出蕊长度调整。
如果真的有兴趣要收一只,0.3版本我会认为是比较实用的选择。
0.5以上我是觉得比他优秀的笔还很多。收这只的价值没那么高。
不过另外一个会让人想要收来使用的因素可能是:重笔和明显低重心。
这点就见仁见智了。
[补述Promecha 1000,低重心重笔爱好者看过来!]
相较于我对Super Promecha的失望,次一阶产品Promecha 1000我反而比较欣赏。
Promecha 1000也是全金属笔杆,偏重笔,而且相当低重心。
他没有Supre Promecha的出蕊调整机制,按压出蕊时的顺畅度反而比较高。
另外因为没有Super Promecha薄薄金属片的设计。
Promecha 1000整体刚性相当好。
目前发文的当下,在日亚一只大约是800日币,加上运费关税等等,可能200元台币左右。
200台币左右的日本笔中,
我目前是还没有看到有向Promecha 1000如此金属笔杆,
富重量感,低重心,结构稳定,高刚性的笔。
在此价位,如此的CP值,个人是无条件推荐Promecha 1000。
唯一,就那个该死的墨色显示器。身为大B控,对于永远转不到的2B感到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