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问卦] 苏联为何攻不下芬兰?

楼主: NoPTT (一角两角三角形!)   2019-12-24 14:11:53
※ [本文转录自 Gossiping 看板 #1U0P6IGc ]
作者: friedrich (friedrich) 看板: Gossiping
标题: Re: [问卦] 苏联为何攻不下芬兰?
时间: Tue Dec 24 12:18:24 2019
※ 引述《allgamba (魂~)》之铭言:
: 如题
: 本鲁在看冬季战争的文章啦
: 二战的时候
: 苏联差点就把邻国芬兰并吞了
: 两国之间没有天然屏障
: 而且军力悬殊
: 不过苏联最终没把芬兰攻下来
: 原因是什么
: 有没有八卦阿?
芬兰于1917年独立后,曾面临三次重大的节点选择,国家兴亡只在一线之间,
1. 独立后爆发的红白军内战,类似西班牙内战,若红军得胜即赤化加入苏联
2. 大家熟悉的,1939-1940与苏联的冬季战争,战败即无条件投降,
3. 1941-1944的继续战争,在德国与苏联的史诗级对决中,始终保持暧昧中立
若芬兰加入轴心国,铁定最后被苏联反推,彻底占领,连美英都没法帮忙。
若1944年芬兰不与苏联屈辱性的谈和,最终也会被苏联占领,无条件投降。
抗拒诱惑,在二战中保持相对中立,我想远比在冬季战争力抗强敌还要困难。
芬兰的奇蹟在于,面对1944年苏联压倒性的优势,谈和后还能保有主权及免于赤化
看看同时期悲惨的波兰,二战后期被苏联及美国双重出卖,最后充当苏联的卫星国
卫星国的意思是,当老大哥要你出资源出人力时,只能无条件的趴在地上任凭宰割
如果芬兰在1917年就加入苏联,那更惨,在大清洗时会跟着死掉一批人,血流成河
近代芬兰历史的三次节点选择,都跟一个传说级的男人有关,
这个男人连希特勒都要用心讨好他,连史达林都忍不住赞美他,
1947年,史达林告诉前来求和的芬兰代表团,芬兰之所以能保有主权,没被苏联占领,
完全要归功于芬兰的领导者,Carl Gustaf Mannerheim,没有他,就没有芬兰。
Mannerheim 到底是何许人呢? 他是一位标准的军人,前半生效忠俄罗斯帝国,
打过日俄战争、一战,以两年时间孤身横越中亚大陆,达成许多传奇成就。
1917年俄罗斯十月革命后,他无心加入俄罗斯白军打内战,便退役回到芬兰。
但十月革命波及到芬兰,左派接受俄共支援成立红军,对右派政府发动武装革命,
Mannerheim 旋即被右派政府任命为陆军司令,在内战中领导右派白军对抗红军。
因为Mannerheim的指挥若定,芬兰白军只花了三个月就击败红军,平息内战。
这时Mannerheim的历史定位,如同西班牙的佛朗哥、中国的蒋介石,
他完全可以凭借武力成立一个新的独裁政权,自命为伟大的民族救星、国家伟人。
但Mannerheim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他无视周遭的建议,拒绝夺权,并辞去军职
遵循法制,投入内战后的重新选举,屈辱性的落败于相对左派的知识分子候选人。
1920年,选举结束后,Mannerheim就退出政坛,致力于慈善活动与休闲生活
如果Mannerheim在1939年冬季战争前死去,那他的历史定位应该不会太高,
也许就比佛朗哥和蒋介石好一点,但一定会有不少人谴责他为内战的刽子手。
但还好Mannerheim够长寿,若没有他领导对抗苏联,也许现代芬兰就不存在了。
1939年11月,冬季战争爆发,苏联红军以压倒性的军力进攻芬兰,号称红军闪击战
高龄72岁的Mannerheim 被政府临危授命,统帅芬兰军队,成为实际上的最高权力者,
冬季战争的过程不赘述,乡民应该都知道,总之Mannerheim漂亮地打退了红军的进攻。
但值得一提的是,芬兰军队的训练,Mannerheim防线的建设,游击战术的使用,
都跟 Mannerheim 不拘一格的军事天才,超越出身阶级、党派立场的灵活思维有关
1940年3月,芬兰与苏联签订和约,许多人以为这是芬兰独立史的圆满结局,
但是,故事才刚刚开始。
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才是芬兰命运的关键节点,选错选项即万劫不复,
1941年一开始,德军攻势摧枯拉朽,多数芬兰人都觉得这是反击苏联的最好时机,
试着想想,若你是芬兰人,面对当前的大好形势,你能够忍住不对苏联补刀吗?
但Mannerheim忍住了,他只收复冬季战争的失地,但坚决不配合德军攻势,
哪怕希特勒三催四请,甚至在1942年亲自跑到芬兰去祝贺Mannerheim生日快乐,
Mannerheim都坚持芬兰不加入轴心国,不参加围攻列宁格勒,实际上保持中立。
希特勒虽然极度不爽,但出于各种理由,对Mannerheim也无可奈何。
但对Mannerheim来说,希特勒不算什么,多数芬兰人报仇雪恨的激情,才是他最忧心的。
若他没压住芬兰人的激情,主动进攻苏联,1944年后也就丧失跟苏联的谈和筹码。
1944年上半年,列宁格勒解围,下半年,苏联开始反攻,大军随之进攻芬兰,
这是芬兰生死存亡的关键一年,比起来4年前的冬季战争根本不算什么。
虽然1944年的红军来势汹汹,但Mannerheim率领的芬兰军队还是硬扛下来,
在1944年9月的伊洛曼西战役正面对决,消灭了红军的两个师,暂时赢得胜利。
这时Mannerheim及芬兰人面临一个重大选择,该怎么结束这场战争?
是坚决不与苏联谈和(跟投降差不多),坚守下去,期待德军,甚至是美英盟军来救?
还是主动与苏联谈和(实际上是投降),那怕苏联提出各种不平等条约也得接受?
Mannerheim的思路很简单,在国际政治上,外人都不可信,最终只能靠自己,
因此,哪怕要背上叛徒、芬奸的罪名,以及被清算的恐惧,Mannerheim都要与苏联求和,
只有芬兰自己,才能结束这场战争。
1944年下半年,芬兰对苏联主动谈和,实际上是有条件投降,过程可歌可泣
这时必须要提及另一位政治家Risto Ryti,他从冬季战争以来一直担任芬兰总统,
Risto Ryti虽是芬兰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但在战争中他从未扯过Mannerheim的后腿,
他将芬兰的军事,甚至政治外交的权力,都托付给Mannerheim做最后决策,
1944年上半年,Mannerheim与Risto Ryti商量好,由后者去唬烂德国人,
等到德国的援助让芬兰打赢伊洛曼西战役后,Risto Ryti便辞职,由他来背德国锅,
再由Mannerheim出面向苏联求和,由他来背苏联锅,尽量接受苏联开出的苛刻条件。
出乎意料的,出于史达林对Mannerheim的尊敬,当然还有美英盟军的外交支援,
苏联接受芬兰投降,还让芬兰保留主权,维持市场经济,但必须保持中立不加入西方,
这种模式后来被称为“芬兰化”,意指小国为求生存甘愿委曲求全,被许多人嘲笑,
但唯有芬兰人自己,才明白这种委曲求全,对芬兰民族有多么重要,
因此,他们从未认为Mannerheim与Risto Ryti是出卖芬兰的卖国贼,是芬奸,
连在苏联授意下,由内战红军幸存者成立的芬兰共产党,都赞许Mannerheim的成就。
战后,Mannerheim流亡至瑞士,于1951年过世,死后归葬于芬兰,芬兰人为他举行国葬。
此时他已经不再是芬兰的佛朗哥、蒋介石了,而是芬兰的邱吉尔、华盛顿以及林肯。
2004年,Mannerheim被票选为芬兰的伟大人物第一名,第二名则是Risto Ryti。
他们为芬兰的牺牲与贡献,芬兰人永远铭记在心。
最后,如果要问,为什么苏联最终没把芬兰攻下来?
不管从任何角度回答,都可以说,因为芬兰有 Carl Gustaf Mannerheim。
他是个连芬兰语都说不好的外来贵族,但却是个伟大的芬兰人。
https://i.imgur.com/mT8xVzp.png
作者: liaoichi   2018-03-25 15:04:00
推,这种故事为什么高中都不教?
作者: davidub (david)   2018-05-02 20:47:00
好文推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