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思维的声音》【二】

楼主: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1-08-06 10:09:40
【二】
或许你会说,死亡非常真实啊!哪有人不怕的?
透过观察一些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宗教团体透过洗脑教徒,让他们愿意为了更崇高的
目标而牺牲。
因烦恼自杀的人,他的价值观使他觉得有其他事情比死亡更痛苦,所以才自我了结。
同样是死亡,看法却会因人而异。
大多数人都受集体意识、通俗价值观影响,部分人则又因自身特殊的经验,进而产生价值
观的落差。
是否你的认知让你觉得有其他事情比死更痛苦,或是有比个人生命更重要的事情,基于这
个认知,使你不畏惧?
自杀者被他认为比死亡更痛苦的事情所困扰,所以才选择藉死解脱。
那为什么不像他人一样面对烦恼,而是宁可死亡?
心智就像是乌云蔽日般,被认知与经验给遮蔽,透不出光、看不见希望。
忘了其实只要换个解读方式即可拨云见日。
痛苦的根源全都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答案,试着自问:
为什么我会感到痛苦?
是不是因为我害怕得不到或失去什么?
为什么我害怕得不到或失去什么?
是不是我的价值观让我害怕得不到或失去它?
我的价值观又是从何而来?
是不是出生以来,所经历过的家庭、教育、社会…等,造成我有这样的认知,使得我跟大
部分人一样随波逐流,因通俗认知与个人经验的交集而感到快乐或痛苦。
如果换个角度来看,人的心会受经验、认知束缚而转变,是不是也同时代表着,如果不受
其束缚,心就不会随境而转了?
如果心不会随境而转,还会因此感到恐惧与痛苦吗?
像个格斗选手正面迎战,才不会在上场前就先败给了恐惧。
或是做企业的人顺着时代的需求做产业转型。
或是理解人性,并且不被人性所束缚,反过来利用人性,创造需求,成为行销大师。
化危机为转机,这个剧本就不会因恐惧导致相应的走向,而是更多的可能性。
甚至可以做到境随心转,不是吗?
我们常从孩童身上看见,因为没有受到过多后天认知的影响,所以较不受拘束且具创造力

反而年纪越大,固化的知见越多,就变得越没有创造力,老狗就变不出新把戏了。
但经验老道的医师,因行医经验丰富,从病征很轻易的就知道患者有什么疾病,该如何对
症下药,有其处世与做事的智慧可以学习。
如果能同时保有如孩童般不束缚的心,再加上长者的智慧,也许就有无限可能了,不是吗
?
作者: kodak2222 (唔...)   2021-08-11 05:50:00
难,所以才需要修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