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论稿] 明镜蕴论‧稿序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20-08-26 14:13:27
※ [本文转录自 Buddha 看板 #1VHVeN1N ]
作者: amidha (东岐明) 看板: Buddha
标题: [论稿] 明镜蕴论‧稿序
时间: Wed Aug 26 13:58:41 2020
    明镜蕴论─中道明觉之佛学正法理论
  《庄春江工作站》 https://agama.buddhason.org
  此论得以出现,首要感谢庄春江先生在其佛学工作站上翻译南传巴利四部佛典
  之功。对本人研究而言,可以说没有庄先生的四部佛典翻译可供阅览,也就不
  会有这部佛学论著。本人在此向庄春江先生致上崇高敬意,深深感谢庄先生在
  弘扬佛法上的无私贡献。
                            东岐明
 〈稿序〉
  《明镜蕴论》是承续《法镜蕴论》之作。本人于2017年写作《法镜蕴论》,已经确
立佛学诸乘之会通架构,尚余一些判教对应问题需要解决。2017年中重启易学儒学写作
,因为佛学修行架构一旦确立,儒学修行问题也就容易顺势解决;所以也就在参透“格
物致知”真谛后,至于2018年中顺利写成《大中至正》的〈中道〉〈大中神明〉,前者
解决国学之中道意义问题,后者解决《大学》《中庸》《易传》与儒道佛家思想在儒家
视野下的会通问题。两者皆是国学关键问题的重大解决,内容超越宋明儒学而溯源先秦
诸学。2018年末在研究自性问题时,一并解决佛学八解脱与十二缘起的意义问题。2019
年解决儒学〈舜禹心传〉的意义问题,写作《太学明纪》以贯通儒家而会通佛道两家,
又确立易学“易简得理”于禅修与科学的心物架构对应,后更研究佛教“无余涅槃”的
境界问题。然而儒学的性命问题,并非在儒学框架下就可以解决,这是因为儒学内涵缺
乏足够参照体系来提供性命意义的理论定位。本人研究一直采取多工进行,同时从事数
项研究方向,研究成熟部份就会进行写作。所以《法镜蕴论》的遗留问题,数年以来也
是一直在试图解决,至今2020年终于可以再度动笔。
当前写作《明镜蕴论》可能尚有许多不全之处,在此恳请读者能对文稿问题提出意见讨
论,以使本人于定稿前还有修正机会,谢谢大家!
《法镜蕴论》〈自序〉
 ‘科学不是一本定律汇编,也不是一本把各种互不相关的论据集合在一起的总目录。
  它是用来自由地发明观念和概念的人类智力的创造物。物理学理论试图作出一个实
  在的图景,并建立起它和广阔的感觉印象世界的联系。’
                  爱因斯坦 与 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
  法镜蕴论之于佛学,就如统一场论之于物理学。现今佛学在北传与南传上的观念分
歧,就如现今物理学在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观点分歧,有着根本观念问题尚未解决。佛
教自上座部与大众部的根本分裂后,部派繁生而教论不一。南传上座部之上乘教法保留
了原始佛教的巴利文经论,而北传在历史演变中将其误会曲解的原始阿含经教视为小乘
教法。北传发展其后演变形成菩萨道的大乘教法传统,终而再演化出即身成佛的密乘教
法传统。上乘、大乘、密乘是现今三大佛学传统,而南传上乘与北传大乘密乘在修证上
的分歧观点,也就是当前佛学的重大课题。
  汉传佛教以往面对传自印度不同宗派的分歧观点,是以判教形式,认为佛陀有着不
同阶段的经说法教,来会通解决其中歧见,历史上的天台宗与华严宗都是如此。然而在
现代社会的发达交流下,随着考据经典原文与考证研究进展,历史上的佛教思想演变进
程逐渐公诸于世;许多现存佛教经典乃是出自后人伪造,并非释尊佛陀亲说的事实,渐
为世人知悉。法镜蕴论之判教观点,乃是借由推广五蕴观念至镜蕴性相,而统合南北传
的佛学观点分歧,并建构其修证次第的真实对应,以供修行道途之正确指引。
  此论源自本人对于《正观中道》之写作,其作在于统合儒道佛的修行理论,为要建
立文明中国的普世人类修行理论。其相关研究在去年底解决易学问题,写出《系说神易
》书稿后,即着手进行解决当今佛学根本歧见问题─这是《正观中道》研究的根本难题
,涉及上乘罗汉果位与大乘菩萨阶位的对应关系,已经困扰本人多年未决。终于在今年
底解决理论问题,建立了统合一贯的观念框架,可以完备解释一切修行理论。法镜蕴论
的建构目的,正如下列对照文句所示:
 ‘佛学不是一本修证汇编,也不是一本把各种互不相关的悟境集合在一起的总目录。
  它是用来如实地发明观念和概念的人类智慧的创造物。法镜蕴论是试图作出一个法
  界的图景,并建立起它和无上的觉修定慧境界的联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