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附身、中邪是一种精神疾病吗?心理学家这样看…

楼主: lockgolden (鎖金)   2020-05-21 09:07:05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storm.mg/amparticle/366013
附身、中邪是一种精神疾病吗?心理学家这样看…
庄博安 2017-12-05 08:20
你曾经看过灵异节目吗?我以前看过许多。生长在传统的家庭中,常会听到各种宗教故事和
去到庙宇拜拜,虽然对这些未知事物有着尊敬或害怕,但心里却总想着“真有鬼神存在吗?
”甚至看到电影影集中有人被附身,或隔壁邻居全身开始发抖,口中唸唸有词的时候,更是
惊讶地觉得:“他是中邪了吗?”
“我”之内的“非我”
从心理学的观点,中邪的对象是在主观意识中失去对自我的控制。卡尔‧荣格(Carl Jung
)认为,心灵中压抑某部分的自我、以及失去与文化环境的连结是很大一部分的原因(1)。
尤其持续某种特定仪式、苦行般的生活、对鬼神的诸多想像,这些都可能和异常的举动有所
关联。
但不是说这样不好,很多时候,若要取得相当程度的抒发与慰藉,少数仅有的方式就是参杂
神灵的元素,个体才能在当中得到救赎。与宗教相遇的经验,正好把自我不敢面对的处境或
情感问题表现出来,也得以发泄与释放平日累积的苦。
而中邪指的是,另一个人格的心理机制霸占了自我的王位,陷主体于特定的偏执行为,目的
是想让这个被压抑的人格获取主导权,使心灵的能量重新分配。像是与魔鬼交易,被压迫到
某种程度再也受不了了,宁愿交出自己的灵魂,也要换得某种程度的自由。
早期的人类幻想中,魔鬼仅存在于人类的想像空间,没有任何有形的物体。
然而,从十四世纪左右,宗教社会反转了这种想法,开始认为魔鬼是有形的,且能制造实体
与幻象(2)。但魔鬼是怎么从无形走到有形的?很多时候,它是靠群众的想像,在集体意识
中共同接产诞生的。它象征光明的另一端,不只是主流文化的分支,可能是相反方向的潮流
,而这群人只能寻求其它方法替自己找寻慰藉,甚至推翻主流力量,以保护自己不受“正常
人”攻击。
魔鬼是种隐喻,指称被附身后,一个人做了平常不会去做的事情。如同心灵与外在世界也总
是用隐喻的方式联系:图像、动作、符号、梦境(3)。因为隐喻具有转化的作用,让外在的
自我和内在的自我沟通,平时它们没有时间,现代人太过于忙碌、或是逃避,所以内在自我
只能透过某些关键时刻,例如感知某些文字、声音、影像,让外在自我知道该调整平衡了。
荣格认为中邪的隐喻就是,内在自我被镇压到无法负荷,于是杀出一条血路,霸道地坐上外
在自我的王位。此时,一个人可能产生许多精神症状,像是焦虑、忧郁、甚至思觉失调。荣
格学派的心理分析师奎格‧史蒂芬森即认为: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要让病人‘稳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用最寻常的话来讲,这指的是病人
应重新操练自律习惯;用最深奥的话来讲,它的意象让我们看到自我有能力且有威严的端坐
在自己的位置上。”(2)
中邪是一种精神疾病吗?
从宗教仪式到精神医学,心灵的治愈持续进行着。我们内心可能同时出现好几个声音相互拉
扯,叫你这么做或那么做,到最后你听从了其中一个,结果沾沾自喜或绝望沮丧。所谓“中
邪”的程度可以从轻到重,范围也从神鬼怪奇到日常现象都算。比如吵架时,你打了对方一
巴掌,之后你可能会说:“我那时到底做了什么?”旁人可能会说:“这不像是他会做的事
情。”在这之中,你确定只有“一个”“你”在意识当中?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所谓的情结(complex),这是某些过去事件尚未解开,或是被压抑的情
绪内凝成块。而中邪可能是一种内在情结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爆发的现象。因为具有情感意义
的内在情结与外在理性的自我无法相容,它汇集到一定能量后,就变成了“中邪”。
但当一个人出现我们无法理解的行为时,无论称作中邪、情结或精神疾病,它所共同指称的
都是:
一个人正经历一种无法掌控自我的状态。而我们能做的是,理解其中的意义与缘由,让行为
回到他的意识圈中。
因为情结为具有自主性和与外在自我对立的意识。自我只是多种意识中的一种;作为与个人
身分有关的知觉,自我会经历到不是与它互补、就是与它对立的自主情结(4)。当自我意识
不强大或不具弹性时,一个人就会经历到内在莫名制造的压迫感,容易感到空洞或心烦意乱

另一种情况是,若使用各种借口以推延自我实现时,压抑了心中某种渴望,原本人格中的面
向被硬生生扒了下来,逼迫自己戴上另一个人格面具,戴久了迟早不认得自己是谁,但被藏
起来的你还是想重回意识中,因为心理需求是一个人在满足生理需求之后的下一个阶段,若
没有被执行,它就会以各种样貌来影响你做为假面的存在,这也可能导致精神官能症的产生

自我注定从最初的完整性中变得破碎,这是生命的正常现象,经历过创伤、分离等经验后,
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反应。但当个人在当下拒绝接受痛苦,也无能承担这种理所当然的痛苦
时,它就会从自我的完整性中被分裂出去,导致后续各种解离或人格冲突。
而分裂出去的人格碎片可能恰好在某种情况,悄悄的在无意识中共谋成为一个平行的第二自
我。
第二自我使用的语言和原本不同,与周遭环境也不同,他的语言行为更能代表我们内在被压
抑的期待,这个第二自我正在努力实现它。因为原先的自我再也无法有效地自我实现,或有
意义地追寻生活。因此需要透过另一个人格,也就是魔鬼的权力意志,才有勇气成为“真正
的”自己。
但这始终会带来困扰,毕竟是两个“自我”相互竞争,它们互不认识,不论自己或旁人也都
害怕他做出不恰当的举动,因此先将原先的自我从彼岸拉回来,并带着两个自我相互认识,
合作取出具有意义和希望的成分,转化为新的自我,则是心理治疗的关键。
重新取回自我的掌控力
随着科技进步,古代的宗教问题,到了现代,经常变成了精神医学的问题。但这未必代表人
类心灵的进步,只是换了一种似是而非的处理方式。在心理治疗的途中,若真能协助个案解
除痛苦的,经常不是对“症”下“药”,而是让个案“重新理解”自己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论驱魔或治病最先发生的都是命名,接着指认位置或原因,一旦邪灵或疾病的名字被说出
,被未知所苦的个人就会逐渐从失去意识、或被隔离的状态中获得解脱,重新回到自我的身
心系统里。因为自我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掌控力,至少知道它是“什么”。
同样的,我们不晓得“什么”在无意识中影响自己,只能任凭它默默地影响我们的情绪、思
考与行为,等到某刻你发觉不太对劲时,才去重新指认,并了解它的生成,尝试与它共处,
甚至成为自身一种独特的认同。
一个能够将病征外化的人,才有机会理解事情的发生,经常是“自我”所需承担的。尤其,
我们若能把病征看作是一个角色时,我们会用最专注和深刻的态度去回应它,而非只是理性
的纸上谈兵,后者也是常使心理治疗较无疗效的原因。
在心理治疗、咨商当中,以角色化的方法让自己不再与这些无意识融为一体,而是让它们与
意识建立关系,这是消除未知力量的方法(5)。也就是说,心理师会将个案无意识中的内容
拉出来让个案一一探讨、对话与互动。
大多时候,他们都是自我内在可使用的力量,只是被扭曲、斥责、用在不对的地方,因此它
们躲到心灵阴暗的角落。即便外在自我不愿、或不能承认它们的正当性,它们还是会以无意
识的方式呈现出来,但这也刚好让我们有了重新认识它们的机会。
因为当一个人能正视它的时候,它就不再是个虚无飘渺的脆弱经验,而是能真实地感受那些
力量如何影响自己,让你开始有意识地区辨与选择。
换句话说,无论今天的宗教狂热、附身、中邪等现象,它是不是个假象,是不是特定的操弄
,重要的是,在每个参与者的主观内隐知觉中,倘若想要它是真的,它是能够治愈心中那道
疤痕,填补内在空洞已久的缺口,而且不用我们负起责任,那么──只需要相信,它就会成
真。就像当有一天你相信的神灵降于凡间,又给予你的渴望,就算是假的我们也会说服自己
它是真的。
因此,在咨商晤谈当中,也许会问道:“假如这些特殊经验或精神状态对你有好处或坏处的
话,可能会是什么?”
毕竟在试图了解及回答中邪或疾病现象是否正常时,我们必须至少重新评估,在个案所处的
文化内,一个自己最渴望的生活状态是如何?什么时候才有可能达成?什么才是完整的人生
?最终都是想了解,如何透过未被满足的期望的驱力,将原本被视作虚幻的魂灵,变成稳固
的心理潜能,最终获得自我实现的力量。
从人格碎裂,到拾起拼回
受苦者之所以寻求协助,一方面是因他们的奇特经历造成痛苦,另一方面,却达成了被压抑
的部分能够出现的目的,这种矛盾也形成另一种痛苦,不知该听从哪边,也在想法与行为上
产生异常。
这个被压抑的欲望升起,除了个人内在能量的蓄积,也有可能是外在事件的镜映而勾起(6)
。他会把外在人事物视为欲望的范本,不自觉地模仿并表现出来,如此可以将源头归于外在
,毫无意识地排除了自我的责任,仿佛做了什么都不会追溯到自己的身上。
但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他是始终都能维持清楚的意识,他明白每一个欲望的来源,每一个
心理动机的模仿对象,他为它们取名并再现它们(比如了解并模仿另一个人的幽默感)。“
稳定的固有意识”和“不变的再现方式”让这现象纳入人格特质中的一部分,你不能再称他
为中邪,他是有意识地模仿,他是有意识地内化向往的心理特质,在不失去自我的情况下往
“整合”的方向前进,这是一个心理功能良好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对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而言,“外在自我”只具有相对功能性,它只是我们最常戴的一个人格
面具。因为内在有许多情结,也有许多被分裂出去的“自我”,一个完整的人,他能认回众
多的自我碎片,最终朝向更完整的自性(Self)前行。
人生旅途中,我们不是一个“自我”霸占它的王位,不用担心被心底的一股力量篡权。我们
同时是演员与观看者,同时与他者区隔、又与他者连结,能够随时变换位置,戴上或拿下面
具。在整合的道路上,这些都是在有意识下的进行。
最终,无论一个人被称作中邪附身或精神疾病,其实都需要更全面地理解他的心之所向,因
为症状可能是种未被满足的期待,只是未被整合进人格的一部分。唯有正视它,才能探询到
“自我”(ego)文化脉络的生成与现况,理解一个人的动机是什么、他处在什么情绪状态
下、以及为什么有着特别的行为。
参考资料:
1.Yunt, J. D. (2001). Jung’s contribution to an ecologic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1(2), 96-121.
2.奎格‧史蒂芬森。(2017)。附身:荣格的比较心灵解剖学。心灵工坊。
3.Birth, K. (2006). The immanent past: Culture and psyche at the juncture of mem
ory and history. Ethos, 34(2), 169-191.
4.Brooke, R. (2015). Jung and phenomenology. Routledge.
5.卡尔‧荣格。(2014)。荣格自传:回忆‧梦‧省思。张老师文化。
6.Oughourlian, J. M. (1991). The Puppet of Desire: The Psychology of Hysteria,
Possession, and Hypnosi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标注自由 - 写给自己的心理笔记(原标题:中邪是一种精神疾病吗?)
责任编辑/蔡昀暻
作者: geordie (Geordie)   2020-05-21 09:09:00
有时候是内分泌出问题,特别是甲状腺
作者: firegreen (Teng)   2020-05-21 10:45:00
又4你
作者: iMoai (摩亚)   2020-05-21 14:45:00
荣格心理学派深受道家《太乙金华宗旨》影响,通篇长文无非就是传达《宗旨》里“回光”二字的重要性。
作者: chunpiao (chunpiao)   2020-05-21 15:32:00
有时候迷信科学也是一种精神疾病!
作者: e1q3z9c7 (午仁)   2020-05-21 17:20:00
看这一本正经的样子还以为当代医疗有办法治愈精神病呢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0-05-22 00:21:00
我相信有外灵入侵的事情,但也很欣赏科学端坐自我的观念掌控自我的确就是一个正确的路,科学这观念是对的也就是说即使是被外灵入侵,能够掌控自我到一定程度其实就没事了就算整天脑里有人叫你去自杀或去杀别人,自己掌控下来就不是问题就算每天晚上都有个死人美少女在梦里要把你牵走,自我掌控也就没事了就算附身以后乱吼乱叫,自我掌控下来也就没事了就算永远都会有声音跟你聊天或站在你附近,自我掌控下来也没事了但是说真的,吃药是否能在心理学意义上增强自我掌控呢??心理学,精神医学都是现代科学。一个说要自我掌控,一个说要吃药。那吃药是否等于自我掌控呢?
作者: NewCop (新警察里王)   2020-05-22 01:44:00
结论:你拿一个与鬼神无关的非科学来假装自己很科学
作者: dear0106 (阿贵)   2020-05-22 09:3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