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钧/一年六针抗爱滋,远离吃药不是梦?
想像一下,每两个月打一针,可以让健康人不用担心感染爱滋,也可以让已经感染爱滋的
人不用每天吃药。这样是不是很方便呢?你愿意加入吗?
爱滋五十岁生日,疫情可告终?
从1981年6月美国首次报告爱滋病例算起,今年正好是人类发现爱滋病满三十五年,也是
何大一博士发明鸡尾酒疗法二十周年。虽然爱滋已成为慢性病,不再是绝症,可是预防和
治疗爱滋仍然充满挑战。保险套不是人人爱用,幸好推陈出新的药物疗效卓著,让患者平
均寿命直逼正常人,更厉害的是,吃药不只能控制爱滋病毒,还能预防爱滋传染。因此世
界卫生组织喊出“终结爱滋疫情”的口号,希望透过铺天盖地的扩大筛检、扩大治疗,让
所有感染爱滋的人都能发现爱滋、治疗爱滋、控制爱滋,这样人类就可能在2030年以前,
也就是未来十五年内,终结这场跨世纪蔓延的爱滋疫情。
但是,我们真的能在2030年,也就是爱滋即将迈入五十周年时,把爱滋疫情结束在我们这
一代手里吗?恐怕没办法这么乐观。世卫给各国订定的中程防治目标是2020年爱滋筛检、
治疗、控制都要达到九成以上(所谓的90-90-90),目前看来能成功达标的国家寥寥无几
,预估连美国、英国都达不到。台湾最近的成绩是75-73-87,要达标也有一大段距离需要
赶上。
关键不在病,在于人心
为什么这么困难?有病就吃药,不是很容易吗?关键在于病毒附着于人,而病人是容易受
到心理和社会影响的,特别是多年来与爱滋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的污名。35年来,人类对
于爱滋的恐惧,已不再是死亡和丑陋,而是疾病曝光后被社会投射或连结的印象:吸毒、
嫖妓、同性恋、行为不检点等等,甚至可能导致家族蒙羞、退学解雇,这样的烙印让患者
不敢把生病的事实告知亲朋好友,必须独力面对双重煎熬:健康已经亮红灯,可是万一被
人发现怎么办?在隐私和健康之间,许多人宁愿选择前者。就医、治疗,成为心中百转千
回的权衡拉锯。
闹钟响起,吃药心事谁人知
每天吃药,恰巧是可能被人发现生病的线索之一,尤其医师都会强调每天要按时服药,有
延误或遗漏就可能让病毒突变、死灰复燃。我的许多患者,会在手机订闹钟,提醒自己吃
药。但每天闹钟响起时,也提醒了生病的事实,对年轻朋友造成心情上的负担。每天要记
得吃药,不能忘记,也成为打拼学业或事业之外,另一个心理压力的来源。假如不小心忘
记吃药了,就会焦虑指数飙升,担心病毒冒出来作怪、治疗失败。更辛苦的是,出国旅行
或返乡过节原本是开开心心的事情,一旦忘记带药回家就成为恶梦,有人只好搭飞机、坐
高铁回去取药。病友社群甚至在脸书和LINE成立了“借药平台”互通有无,来应付这样的
紧急状况。
患者如果自己独居还简单,如果租房子有室友、或是跟父母家人同住,每天都要担心药罐
子、药袋、处方签,被同一个屋簷下的人发现。许多患者在医院领到药之后,不是转身离
开,而是赶紧乾坤大挪移,把药丸或胶囊全拆封装进维他命的瓶子里,再把所有包装、标
签、药袋都扔进医院的垃圾桶,才能安心回家。即使这样,有时还是要编理由向旁人解释
为什么每天要吃“维他命”。
“我就要这样每天吃药,吃一辈子吗?”是许多患者共同的心声。
打针换吃药,指日可待
爱滋感染者这样特殊的处境,让长效治疗药物成为众所期盼的明日之星。我在门诊询问,
如果一个月或两个月打一针,就可以摆脱每天吃药,你愿不愿意?大部分患者都宁愿挨针
、不要每天吃药,而且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美国今年即将开始第三期临床试验的新药研究LATTE,使用两种肌肉注射的长效抗爱滋药
剂,在第二期临床试验有相当好的效果,跟吃药相比,效果毫不逊色,也很安全,注射部
位的疼痛、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都在受试者可接受的范围。这两种药剂,其中一种是已
上市多年的“恩临”改成注射型,另一种是常用的“宜升瑞”同类注射药物。患者先吃药
把病毒控制稳定,再接受每个月注射一次、或每两个月注射一次,观察近一年的结果,两
组疗效相似,研究人员还在做最后评估,可能采取每两个月注射一次的时间表,进入第三
期临床试验,预计两年到四年之后完成,如果一切顺利,最快在2019年就可能上市。
除了LATTE研究的药剂之外,还有其他长效注射药剂也在紧锣密鼓地试验中,包括何大一
博士发明的爱滋新药,一直都有令人期待的成果发表,都相当值得关注。
防治爱滋,有更多可能
打针换吃药,因为能摆脱吃药带来的不方便和种种困扰,预期可以让更多爱滋感染者愿意
接受治疗,也能让一些行动不便、记忆力差、吞药困难、地处偏远、害怕露脸(例如公众
人物)的特殊患者能有另一种治疗选择,例如“送药到府、打完就走”的外展治疗计画,
就能帮助老年独居、无人照顾的爱滋感染者,继续获得理想的治疗,不怕忘了吃药,只要
定期打针就能保持身体健康。
同样也令人期待的是定期打针、预防爱滋。今年很夯的事前预防投药,虽然预防爱滋的效
果非常好,但必须每天口服一颗,而且停药后药效就开始减退,不到七天就没效了。对于
年轻朋友来说,每天记得吃药是很麻烦的事情,他们也会担心吃药被人发现,招致不必要
的猜疑,如果能每两个月到医院或诊所打一针,就有同样的预防效果,就可能让接受度大
幅提高。这些也是长效注射型药物备受期待的另一项可能用途,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两个月一针,有没有可能再进化为半年一针、一年一针、甚至皮下植入长期释放呢?这有
赖医药工程技术的突破(例如奈米科技),能让药物体积更小、释放速度更慢更稳定。要
提醒的是,打针之外,仍要准备一些口服药在身旁,以免临时没空回诊打针时,能短暂藉
由口服药维持疗效。
这些爱滋医药未来式,想来令人兴奋,也可能成为终结爱滋的临门一脚,让吃药不再是唯
一的治疗选择。希望所有关心爱滋、为爱滋所苦的朋友,继续坚持下去,解药也许没那么
快诞生,但每两个月打针、跟吃药说拜拜的日子,应该不远囉。
(2016-06-27/联合新闻网/罗ㄧ钧)
来源:
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9507/1763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