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吃太多米饭面条 越容易生病

楼主: kidstrife (kidstrife)   2014-05-08 20:39:05
饮食模式摄取了大量糖类,并指出这种饮食方式会导致血糖及胰岛素定期上升,易造成糖
尿病、冠状动脉疾病、癌症、老化等,有害人体健康。”因此该书指出:“自人类发明农
业以来,生活都以榖物为基础,但进化所需的时间相当漫长,人类的消化器官尚未适应以
榖物为基础的食物。”因此,人类的身体还不适应大量摄取糖类食物的生活,如果持续下
去,将造成许多问题。说得直接一点,“过多的糖类是百病之源”,当我们认为糖类是主
食所以每天都要吃时,会离疾病越来越近。
◎吃太好会造成血管老化,是引发动脉硬化的主因
为什么过多的糖类食物有害身体健康呢?因为摄取糖类会让身体暂时呈现高血糖状态,导
致荷尔蒙“胰岛素”分泌。血糖会因此进入肌肉细胞成为能源,以肝糖(葡萄糖的聚合物
)的形态储存于体内,但存量毕竟有上限,多出来的血糖怎么办呢?
多出来的血糖会借由胰岛素转变成脂肪,而脂肪堆积就会造成“肥胖”。胰岛素在缺乏食
物的年代,是储备脂肪以避免挨饿的必要元素。但对于现代人而言,可说是“肥胖荷尔蒙
”。此外,反复让身体形成高血糖状态,也会伤害血管。长期下来会让血管变得脆弱,引
发动脉硬化等问题。也就是说,糖类进入体内会导致肥胖或动脉硬化,因此我们更该重视
限糖饮食的重要性。
精制食物吃太多,“饭后血糖”会不断狂飙
人类的身体原本不习惯分泌大量胰岛素,相较于人类诞生后的700万年时光,人类开始摄
取榖物(碳水化合物)却只有短短的1万年左右。以日本来说,在旧石器时代与绳文时代
一直过著狩猎和采集的生活,以动物、鱼类、树果及野菜为粮食。
旧石器时代始于9万年前,接着进入绳文时代,而绳文时代从1万6千年前开始到弥生时代
为止,大约有1万3千年。实际上,日本人开始食用米饭则是弥生时代起3千年,远比想像
中来得短。
人类开始耕种以保有稳定的粮食供应后,人口有了爆发性成长。到了18世纪,法国研发碳
水化合物的精制技术,19世纪则普及全球,让白吐司等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及加工品变得十
分普遍。但精制过的碳水化合物会被人体迅速吸收,导致血糖浓度迅速飙升。在上方的图
表中可看到,食用精制碳水化合物的精致饮食,和开始农耕前的传统饮食相比,饭后血糖
上升的幅度约多3倍。人类在700万年的历史中第一次碰到这种状况,身体跟不上变化也是
理所当然。如果让糖尿病患摄取糖类,血糖浓度更会飙升到200mg / dl以上,非常可怕。
饮食清淡却仍得到糖尿病,“不吃主食”后才找回健康
我在52岁时发现自己罹患糖尿病,因为双亲都有糖尿病史,自以为已经很小心。当然,身
为医师我也相当注重健康,但依旧得到糖尿病。说起我患病前的生活,应该比一般人还健
康。平时吃糙米、鱼肉和蔬菜,尽可能避免油腻的食物,且很少吃肉,多以鱼类为主。运
动方面也会积极活动身体,每周和朋友打2、3次网球,还会上健身房。
我的饮食以健康的日式料理为主,再加上定期运动,同时避免摄取过多热量,但年过40后
,我的肚子却慢慢变大。我的身高有167公分,学生时期的体重是56公斤,但是,年过40
后,我的体重逐渐上升,50岁达到66公斤,已符合代谢症候群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我
在52岁时罹患糖尿病。某次在饭后测量血糖,居然高达240mg / dl(标准是未满140mg /
dl),让我大吃一惊。隔天刻意在吃完糙米后再量一次,结果血糖依旧居高不下
不吃主食后,瘦了10公斤,身体也变好了
如果过著糜烂的生活导致这种下场,可说是自作自受。不过,我每天过著如此健康的生活
,却仍然得到这种结果,我想读者们应该能体会我受到的打击有多大。
因为糖尿病发作,让我开始执行限糖饮食,结果呢?身体出现大幅度改善,令我自己也瞠
目结舌。半年居然就减轻10公斤,回到学生时期的最佳体重。我以亲身的经历,确实感受
到限糖饮食法的惊人成效。
本文出自采实文化《我想跟著名医这样吃,半年瘦10公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