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免得以后忘记)
因为TAD这款明明就特色/个性超级明显啊。
一体两面的意思就是
真正适合的比弹性大的来得少
(当然那种只要舆论风向评价就买帐的不在此列)
确实优点方面领先不只一点点
速度极快 (印象深刻
透明/分辨率高
但缺点也相当明显
高音刺耳,超级
这还是同场/控制变因下
跟众所周知高音常常被批评太尖锐的产品比起来的情形
而且自己已经算不太在意这点
属于偏爱高清晰解析的族群
在节奏快又中高音切换的片段
不只是连成一整片的尖锐
根本像拿刀戳耳朵 一下 一下
说多难过就多难过
(而且对于我个人来说低音很轰
也不排除客群主流就是要轰
所以展场这样调整啦)
能理解日本这圈常听的一些音乐类型或许倒未必不适合
但我个人不知道推的人到底是刚好喜欢这路线
还是日本大神说什么就什么。
现在判断人这方面的审美能力
最首先就是
选择的产品和自己喜欢的类型适合不适合
像主要听人声感情慢歌的朋友
就觉得圆融点
不用太清晰/fuzzy也无妨
反而大体/整体柔美比较重要
听前卫spectrum的烧友相反
选音场宽 定位明确 清澈 透明 音色准确的开放式
一点问题没有
如果听节奏明快音乐的选软趴趴的器材
或听慢节奏抒情选超分析冷调解析
您口味清奇?
吃麻辣锅不要麻辣
怀石要油盐辣椒重口味?
…
感谢有水管/云试听
远端确实无法反映真实
但在相同条件下 绝对能反映”相对”
配合现场实际经验做为参照点
比自由心证一个人有种胃口的评论准确得多
DAC
+盲测起来自己对DAC好像比较无感
感觉这里可以省一点
反倒是时常被人批评玄学的线材怎么盲选都证明比较有花钱的需要
- g26 too soft, undefined, metallic piano tone(删除)
A
+
之前朋友劝我不要太固执
清单内+预算内就好
他不懂真正问题点在我不太确定自己这方面的标准/优先级
所以才犹豫/筛选困难
最近感想跟很多人说过的类似
大概就是得超过台币6位数才可能有比较满意的选项
慢慢考虑清楚之于自己价差主要反映在音乐性
JR跟即使连续多年和价差数百倍的产品并列顶尖(不分价格)的平价名作 而且还是A类
这方面的差距还是清楚摆在那
只可惜有点太软
但入门款六千美 再高阶捏不下去
+
一直惦念清单上的h选手 AB test终于可以安心删除
终于
+
超过25kg 无能为力
虽然希望走分离多过一体
但分离要速度要音乐性还要轻价格合理
交集起来非常问号
+
NP作品算了放弃
太抢
自己个性真的很讨厌跟人抢东西
(所以饥饿行销对我是反效果)
没办法理解花钱还搞得那么卑微干嘛
很m欠虐?
+
Galion TS (x)
worse than S家A类
所以我喜欢跟懂的人聊
就算人家没玩 未必了解器材
但原则搞不好还比玩的人清楚
一听就说
当然特别要求
就像也特别挑录音设备一样
米国的展特别爱播吉他
乡村乐流行 没办法
问题吉他真的是数一数二没辨识度的测试轨
SP
+
T家明明就糊的要命 箱音超重
听听比较松/随性/氛围感的爵士还行
别的算了吧
+
ATC厚/稳健但透明度好低
当时都列入最后考虑清单了
(用料做工扎实)
幸好没选
+国产品牌Usher没话说物超所值
+
软趴趴慢吞吞的斯文路线个人能欣赏但吞不下去
(就像HG再激昂的作品也优雅到一个不行)
法国人/法国叭都这路数无法
+
要再往上 喜欢的只有多五千美 或接近2.5倍的选项
…
明天天气预报六年来最强暴风雪
居然还是要出门
心里颇挣扎
不过周一放假
所以还是努力履行身为朋友的责任好了
感谢朋友要绕一大圈开车来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