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记事 stereo

楼主: hesione (我离开我自己)   2023-09-23 09:37:27
会不会雇人(或是知不知道自己需要雇人)还真的蛮重要的
今天收到的媒体
只能说程度??? 小学生做的????
前一集看来有请人稍微好点
这种大概是自以为可以照样画葫芦
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吧。
最糟的是会送出这样的东西代表自己不自知
反正他们自己难看都不在乎
旁人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从以前到现在经过手上至少数百个案子
这个大概是倒数冠军
而且完胜)
这已经不用擦屁股
可能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因为根本没得救
反正就我们这端重做
还比较简单
这程度要是要擦才会让人崩溃。
..
朋友说我每次都很小众
选了这么大众的他都觉得惊讶
不过如果撇开这个选择
比较整体的看的话
我的喜好其实还是稍微偏小众
很多广泛被大家喜欢的并不是我的菜
反过来说其他我欣赏的也不是很受多数人欢迎
"自然"
换个角度多数人的听感就是会觉得比较单薄
不是觉得低音缺震撼感
就是觉得人声不美没有感动感
(当然钱会说话
这是以中低阶款来讲
高阶要样样俱全容易得多)
K家以平价年年进入音响杂志推荐
专业人士人人称赞的小喇叭
朋友原本也推我推半天
但我听来觉得音色偏金属不是很自然
高阶一点点的R系列好很多
但如果大众口味真的跟我的个人偏好类似
R系列该卖得很好才是
因为声音路线跟英国经典牌算很接近
(唯一短版是钢琴音色
不过这点绝大多数人
甚至烧友都根本不太在乎吧
M牌乐器音色那么神奇
还不是照热门不误
但这点对我就dealbreaker)
可是实际上看评论区一般人多数只觉得R系列听起来淡如水
就像某业界品牌老板说英国经典牌
并不是他个人欣赏音乐的偏好
但广泛被用于录音室
因为特质很"sterile"
用食物来比喻就是调味很少的原味水煮菜
所以其实应该说是品牌形象地位塑造成功才是
理论上这种路线的菜色
真心喜欢的人应该偏少
......
(警告 以下个人兴趣笔记
没兴趣的话可能会觉得很无聊 请自行跳过)
-
用眼睛看声音的最爱入门款M16
说声音曲线多完美blablba
于我实在难听得可以 不透明又低音轰
远不如同价位"声音曲线不好"的号角叭
敬(?)排末座
-
朴素牌AN跟炙手可热H牌
评论说AN地位尴尬 比起来还不如选H声音美丽醇厚
(H的中频美到没对手几乎成了共识)
但我却觉得朴素牌好很多
H鼻音重音色暗嗡嗡响
暗到钢琴的音色让人几乎都不认得
喜欢的人却觉得好美好有情感好温暖
BBC经典叭所有不同品牌不同产品
(要知道市场上是多受欢迎才能有那么多品牌都在做)
对我全都有类似问题
-
最早由网红开始推
后来也得到不少业界大老认可的丹麦小品牌B家
(这个圈大多比较有知名度的网红
多数评论还是算可信
这观点不是建立在信仰或感觉
而是
一 自己比较产品之后 再去比对他们的评论
二 观察他们各自的喜好路线是否有一致性
包括偏好的音乐和长期脉络
比方就是爱炸物 所以碰到炸物重口味就会比较推
还是一下推炸物重油重咸 一下推水煮)
这位网红特别喜欢重低音比较突出的产品
这款算蛮符合
后来被不少人认可
对我就还是觉得重低音太重
虽然自己没追踪不太确定他习惯听的音乐类型
但敢打赌一定不少是
比较年轻 现在正当红那种流行舞曲电子类
另一位北美亚裔网红喜欢 V曲线中频人声美 cp值佳的商品
他主要听流行女声 这偏好很合理
SG则喜欢动态 活跃 速度快 现场临场感
他听的音乐类型比较广 因此相对对我参考意义比较大
不过还是不少是活泼的爵士 摇滚 这类型的音乐
因此他特别爱号角喇叭
像他非常爱也非常广受欢迎的号角小喇叭
声音比较金属 摇滚乐现场很适合
他也很喜欢前面提到的进入专业音响杂志推荐的平价叭
同样是声音带金属感速度快的类型
但这种就不太是我的菜
号角喇叭这种类型的话
于我就要很大 非常大 超级大 像人那么高
回响才会听起来够柔和自然
像是SG的爱牌或德国唐老鸭
-
最近看到之前不少消费性频道在炒的一款小喇叭
不熟悉的英国品牌
也不是超低价的产品
不过因为是消费性频道
所以没觉得太值得参考
后来看到一位说自己是指挥和弦乐的音乐人推荐
说比xxoo自然
加上看到一直被拿来跟K家到处被推的那款
或是其他常被推的型号比较
言下之意是表现可圈可点
结果怎么听怎么普
说多普就多普
人声低音连续剧 容易听那种
跟丹麦人声D牌类似路线
但直接AB对比
细致度速度清晰音场音色
甚至量感质感都不及d家
自然吗
这种特质要同时具备清晰细致
不然从远处听细节都不见的钢琴的自然
也是自然啊
可是如果对自然的标准是这样
那…无话可说
大部分音乐人耳朵都很准
没想到也有例外的
而且还是指挥......
默默替被指到的团感到哀伤
台湾烧友圈
-
很欣赏的英国A家
我也觉得音色质感很好 乐器声好听
(毕竟制作者本身是音乐人)
价格又合理
差点想买下去
但后来现场听 总有点重好像拖不太动的感觉
我想不是其他器材的锅
因为不是零售商
已经是总代理的官配 就算不完美也至少有个基本
-
很多古典烧友推的法国牌
一度也认真考虑过
但除了这种软甜调在这里真的不红
不是很好入手外
对我而言的问题
跟同是法国品牌F和意大利SF家类似
(话说SF在日本真受欢迎
到处都是)
得到高阶款才会觉得能接受
每个品牌高阶款当然都比低阶款优秀
但关键是牺牲掉的那些
是自己可以不那么在意的地方吗
英国经典牌去掉的是重低音的量感丰盈感
这两个品牌牺牲比较多是清晰度
(理论上这的确是比较合理平衡的选择
而且整体风格不会改变)
但以软甜本身这方面就已经稍微在边界的情形
于我低阶款有点难接受
但高阶Amati要超过台币七位数呢
Utopia美金六位数
比起来J的价格真是佛心来着
不过这边跟台湾售价几乎一样甚至更贵
法国到这里比较远吗
-
常被拿来跟H相比
说是低价版表现出色的英国P牌
真的颇没爱
主要就听起来还是低频箱音回音太大
说来口味的确明确
这路线就是会被自己嫌弃这个点
作者: timer000 (祝我们平安^_^)   2023-09-24 01:54:00
这篇太专业了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