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记事

楼主: hesione (我离开我自己)   2023-05-08 08:38:29
不熟的人突然联络
上一次见面是无数年前的事
之中联络次数也不超过五次
如果是有所求通常我会已读不回
不过对方确实是出自朋友交谊的出发点
所以还是礼貌的回复小聊
讲不到几句就觉得印象跟过去很类似
人不坏也没有恶意
但就是不太清楚怎样的交情
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该说
尤其以一个住在这里已经这么久/应该对本地的文化价值观有基本认识的人
不该不知道私人的金钱财务
除非刚好聊到相关对方也不介意主动分享
否则out of nowhere问这种问题
真的是人际往来大忌
不知道是他的社交圈比较少接触主流的机会
还是他选择性的认为这样的问题类似背景的人没有关系。

上次跟朋友聊到觉得这边的文化至少有某个核心价值所以很一致
对我来说还比较能够理解
#这并不等于没有问题或是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
(总是得强调这种基本的点
每每都让我觉得很崩溃/悲哀
否则很容易出现一堆把不相关的搅在一起的莫名其妙)
对我个人来说唯一能根本合理解释台湾社会这种缺乏一致性的状态的
就是其实真正的核心价值在个人利益(或c/p值)
(因此立场摇摆就正常)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解释了
我个人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理解和接受上的困难
相比起来甚至中国的那种
为了比人强everything goes的价值观
对我来说还比较make sense一点
因为这样起码有个游戏规则
虽然是低劣的规则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事无分大小都需要公权力介入规范
否则就浑水大乱仗的原因之一
因为个人利益这种注定不会有固定模式标准的出发点
不像比较固定的价值观那样能支撑社会自主的形成一致的共识。
..
之前在思考为什么自己明明跟多数人在相同的环境
接收差不多的资源影响家庭环境教育下成长
(甚至从小就因为价值观不同和原生家庭多有冲突)
似乎很难解释这种和身边环境相异的价值观究竟从何而来
移居后比较多是生活习惯/做事方式的适应
价值观倒反而显得简单相容得多
想想其实台湾受到很多美式文化的影响
但或许对社会主流更多只是在相对表面的层面
如果在过程之中学习认知到表象之下的本质精神的话
才可能导致有更多选项的可能
只是在这个社会里
去深究”为什么如此” (也才能有真正的理解)
从来都不是那么常见的选择。
作者: VIVALADY (_*_)   2023-05-08 09:51:00
写得真好!推!
楼主: hesione (我离开我自己)   2023-05-08 12:21:00
啊 谢谢v大能理解这种自言自语而且不精确的表达 QQ
作者: VIVALADY (_*_)   2023-05-08 12:40:00
我也是反复看了好几遍才觉得自己有读懂(自认为)XDDDDDD
作者: wwman (记忆拼图)   2023-05-08 18:40:00
只看第一段 我也超讨厌久没联络朋友 离题于友情的部分而转问一些财务状况或什么发财管道资讯 问自己有无兴趣当联络原因不单纯时 我就开始难过又认清一个 又要失去一个朋友 或者 我本来也没失去 因为朋友关系是双方的对方可能就没有认真把自己当朋友 我也失去一个假朋友而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