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长期对抗的反思、治疗方式该进步了吧!

楼主: feynmanx (Westworld Arnold)   2022-02-28 02:20:04
重郁一年多总算恢复到基本生活机能回来。
觉得长期咨商不能说无效,只能说有很大进步空间。创伤有无限多种,但让人恢复到可接受的程度就相对有限。那就不去深挖创伤,去学习一种“可生活”的心理建设,找最接近自己的安全区去努力训练或许更好。不幸的家庭有千万种,幸福的家庭就几种。
直接找一种接近的心理状态去训练,学习适应良好的人的心理状态不是比较好吗?
心理学之前大多是研究不良的状态,为什么不多研究适应良好的人心里是怎样的,复制给病人不是更好。心理学更应该去研究适应良好的人,但这些人不会去看心理医生,自然就不会被研究,这不就是心理学的盲点吗?
最近几年新药开发几乎停止,电磁刺激太贵不普及,益生菌还没有很显著的研究支持。
究竟一个人在亚急性期的时候应该换到一个半支持的环境,让病人有机会重建心理,而不是关起来塞药。
药物不能随便停,但是药物过度刺激大脑会不会改变大脑的分泌跟受体的自我补偿?
我不会去相信足够可信度论文支持的疗法,但是我不得不怀疑某些心理学的研究方向有问题。太多过去的心理学观念在技术进步的今天没有再次验证。有很多方向也没有去开发,因为心理学界觉得现在心理学已经在舒适区(对医学从业人员来说)。咨商觉得拿到证照就好了,开药医生觉得药很多可以选就好了,疗养院觉得开的下去病人乖乖不闹就好了。
所以我后来转向能用硬科学验证的方向,功能造影、脑神经科学而不是虚无飘渺的心理学猜想。心理精神分析什么的也至少有个硬科学支持,不然很容易变玄学,只要有点道理就能成为一门学派也太奇怪。
作者: robin0411 (Robin Chung)   2022-03-02 13:08:00
有啊,积极心理学,推荐给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