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阅后心得:The Inflamed Mind

楼主: warrenchen (来,玩棋吧! :])   2021-07-15 08:27:16
各位板友日安。
距离上次在这里发表 [email protected] 的“既然难过到想死干嘛不辞职”的理由,转眼间已
将近五年。
(目前文章虽已消失在板面上,但外部网站还有备份可供参考 https://is.gd/acdqER )
但那篇文章比较像是个引子或契机,想跟各位分享的是在那之后又过了四年,我在旅行途中
翻到的一本书。
[The Inflamed Mind], 书名直译[灼烧的心智:忧郁症的崭新思径]。出版社定的中文书
名,我个人觉得有些过于煽情、狗血。
试读:
http://ebook.taaze.tw/do/preview/viewer2.aspx?oid=11100898480
https://is.gd/BCusQa
书摘心智图(约7MB, 11142 x 8016):
https://photos.app.goo.gl/579GjG4aa9uzSdBQA
*建议从右上方起,顺时针依章节阅读,也可从着色的要点随喜读起。
书摘条列要点(约3MB, 720 x 23544):
https://i.imgur.com/vmkr38G.png
心智图原始档(.xmind, 约162K):
https://is.gd/Hkw3qR
作者本身当过身心药厂的RD,目前则仍在医界跟学界服务。
第一章说明近四个世纪来的身心医学演进、医界对身心症治疗的效益不彰,以及相关实验与
反例。
下次验血时多加点钱,验看看细胞激素好了。看医师会不会想起来他一年前说过什么话(笑

第二章则从生理学和免疫学的相关细胞说起,简述免疫、发炎与细胞沟通的机制。
第三章挑明了医界对于疾病发展史的盲点。从作者一名有典型忧郁症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
者,说起“病”与“沮丧”、“生理”与“心理”的二分法渊源;再连结到“生理发炎跟心
智发炎的异同”的核心问题,并延伸出身心症药物的供需市场。
第四章更直白地质疑精神医学与其他一般西方医学科别之间的矛盾,还有“血清素”的滥觞
和盲点。既然临床上没有普及化的检测方式(除了昂贵的血清素转运体扫描或脑脊髓液检测
),为何医师仅凭教科书或者勾选DSM-V 的症状表,就能贴上“你失衡了、异常了”的标签

第五章提到引发身心症(特别是忧郁症)的机制,并引用近代几个长时间(数年到卅年)、
样本多(近五十万人)的复数研究,提出“先发炎,才郁症”的论点。
此外,作者也用科学的方式反驳旧有医学的部分错误认知,比方说“免疫系统无法突破血脑
界限”、“抗发炎药跟抗忧郁无关”等。
第六章延续前章的概念,分析并讨论“若发炎→郁症,是什么促成发炎?”
第一,发炎性的疾病。比方说肥胖、风湿、关节炎、自体免疫等。除此之外,BMI、年纪、
季节、社会因素(压力、社经地位……)等因素,也跟细胞激素、C反应蛋白(发炎指标的
一种)有正相关。
不过在美国,因发炎性疾病产生的忧郁症,却因精神学会“有生理疾病的忧郁症不是病”的
定义而被视为“症状”。但就曾在神经医学跟精神医学间有过实务经验的作者,认为是笛卡
儿“人是住着神的机械”二分论的滥觞。
这一章也提到忧郁症对生存来说的正面效益。忧郁时的低行动力,让我们不会在充满危机的
环境乱跑、好好静养,降低被传染、致病的风险(同时也不会传染导致发炎的疾病给他人)
;而低落、悲伤等情绪,则容易引发周围重要他人的关心与照顾。根据 2018年的研究,在4
6万名受试者中(其中约13万名是郁症确诊者),经比对发现有44组基因跟郁症有关。而这
些基因,又跟神经、免疫系统有关。
最后一章则对现况跟未来提出愿景与提醒。像是对身心整合医学反应太慢的医疗界,虽然严
谨但变革旷日费时(百忧解跟 SSRI 问世卅年后,无大突破),同时生、心医护团队也缺乏
对彼此的尊重。
作者提到,未来的新抗忧郁药可能不是千忧解、万忧解,寻找副作用差不多、而非效果更好
的药,并且会是以消炎或抗生素为主,更加针对特定病症治疗的药。
而药效的评估也会有不同的标准。目前C反应蛋白已渐渐被欧美医界采纳为郁症的诊断标准
,抗体类的TNF(肿瘤相关)跟抗细胞激素类的也应会成为主流。
作者引用某个含括数万名不同疾病患者,使用数十种药剂与安慰剂的实验结果,发现消炎药
的抗忧郁剂效益平均约为0.4, 同标准下的SSRI只有0.2.
在最后一页的致谢之前,作者提到了阿兹海默、思觉失调、bipolar 跟克雷普林医师的自体
中毒。克雷普林医师(Emil Kraepelin, 1856-1926)的观察显示,身心症的病状发展主要
有二:一种是长期平稳、短期波动剧烈的 bipolar, 另一种则是日益恶化的思觉失调。作者
在此简要地说明精神医学跟普罗大众对“思觉失调”的定义差异为何。
在另一个将近四万人的实验中,找到440组可能导致忧郁症的基因。其中最主要的一组是跟
免疫调节有关(Complement Component 4, C4). 虽然该基因并非完美的特效药,但也带出许
多可能的新方向。
后话:
蛮可惜Google books 的电子书没有参考书目。印象中实体书有相关的论文、期刊等等的清
单。
当初在旅途中读完这本书后,边消化边思考着要如何吸收、分享与确认可行与否。于是用近
两个月的时间计划出雏形,并再用两个月的时间将其细分为 11 个讲座,跟书友群组及需要
的亲友分享。恰好书中也提到一些身心灵的技巧,在此便随着这篇心得抛砖引玉,供各位参
考:)
*注:Yotube会自动加广告,我没营利。建议可另找ublock之类的辅助程式关掉广告。
因部份讲座没侧录到影音,所以改用录音或文字档注记在影片的说明栏。
打扰了。
祝 日安、好眠,安康 :
作者: gcfs1597 (啊呀揑\(・ω・)/)   2021-07-15 15:30:00
感谢推荐
作者: gossiplarry (赖瑞)   2021-07-15 18:18:00
很长的推销@@
作者: epoch3004 (木字旁)   2021-07-15 20:58:00
推楼上
作者: gossiplarry (赖瑞)   2021-07-16 06:16:00
免费的公益讲座吗?那这是好事啊 推销好事没啥问题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