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技搭桥,让数据为忧郁症患者发声
2020/11/30 作者 / 广告企划制作
你曾经受情绪低落所苦吗?是否也曾看着网络上的问卷量表,犹豫该不该向专业求助?在
决定是否接受治疗的十字路口,最新的AI技术能提供什么帮助?
网络上各种量表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工具,帮助受情绪困扰的人自我觉察、愿意进一步向外
求助,但这不代表当你自行勾选了每一个项目,就等于罹患了忧郁症。经过医学院多年专
业训练的精神科医师(或身心科医师)需要经过详细的会谈、观察,才能判断患者是否真正
符合国际忧郁症判断准则的症状和功能障碍、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科学与医学跨界合作 让脑波说话
“精神专科的临床诊断事实上非常严谨,经过数十年科学研究发布的诊断准则也有相当的
准确性,但精神科的困境是,它不像其他科别可以量血压、照X光,有一个可见的评估来
说服患者。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有时即使来到精神科,也不愿意进一步接受治疗。”台北荣
民总医院精神医学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说明,精神科其实是脑科学,过去虽然也有影
像技术可做结构性检查,但价格不斐难以普及。近年来随着AI进展,开始有数学家、工程
科学家尝试和医界结合,利用AI演算,分析过往难以侦测的微小脑波变化,提供医师额外
的诊断辅助工具,让患者有看得见的依据,也让医师多一个武器。
由仁宝电脑转投资成立的宏智生医,目前正委托台北荣总精神医学部进行脑波大数据的收
集,利用临床脑波数据针对忧郁症脑波AI辅助诊断系统进行优化,这套将在明年上市的工
具将会是全球第一套运用脑波于协助诊断的系统,蔡佳芬更对未来的拓展应用充满期待,
除了延伸至其他精神科疾病的诊断辅助,也有机会运用在治疗辅助,让医师在评估患者减
药、停药时更有依据。
新工具加持ꀠÓa医科、内科也能成为忧郁安全网
台湾曾进行过一项统计,发现自杀患者其实有9成都曾就医,但他们多半去的不是精神科
,而是一般内科或家医科。为了让更多忧郁症患者能接受治疗,政府在十几年前就放宽规
定,让家医科等非精神科的医师也能开立相关药物,精神医学会也协助设计教材和简易量
表,希望透过这些科别更精确地找到、协助忧郁症患者。未来有了AI脑波辅助诊断工具,
就能让这些非精神科专科的医师更有信心地进行诊断。
随着新工具的出现、新模式建立,解决过往诊断的困境,“虽然永远还是会有瓶颈,但随
著医学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全面,相信能让遗憾的事情减少。”
AI脑波诊断辅助系统 打破过往瓶颈
ꀊ-可视化诊断结果,协助医病沟通
-相对于其他影像检查,价格易于普及
-诊断快速,15-20分钟即可完成
资料来源:康健
https://reurl.cc/VX9de5
现在有少数研究计画下的医生跟工程师正在研究将忧郁情绪转为客观精准的测量值,不过
目前技术正在发展中,距离实际应用来支援忧郁症诊断治疗估计至少还有十年的时间,目
前还是以临床症状为主要诊断依据。
以下有Google独立发展的研究计画的报导,因为涉及的技术叙述较多就不贴了,有兴趣可
自行了解。
资料来源:科技新报
https://reurl.cc/D60V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