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社会如此残酷,人为何要面对人生?

楼主: viable (《私人创作》)   2014-07-26 12:43:38
嗯就这样
我们这些穷的社会地位低落家庭有问题的
或许以为唸书可以翻身在学海里逆流向上游啊游不进则退
那些天生赢在起跑点的早已经在前面看不见的地方
我们努力计较著往前的距离 每一公尺每一公分往前或往后移动都非常重关键(x)
把我们远远甩在后头的是在斤斤计较他们的速度昨天快了一点 今天慢了一点(v)
然后比下有余比上不足
他们抬起头前方看不见的是是速度远大于他 在计较加速度多一点少一点(a)
在更前面计较的是加速度的微分...
我们心情好坏是因为往前一些或往后一些
他们心情好坏是因为速度 加速度 或加速度的微分增加或减少
努力什么。
当累了水一冲 被冲走溺死
人类社会又淘汰一个拉低平均的
整个美妙的人类文明又更进步了呢~
※ 引述《cow09421 (傲娇战场原)》之铭言:
: 美国2010年9月美联社报导;美国的贫穷平均比率为15%,其中非裔和拉丁美洲裔又特别高
: 过其他群体,因为非裔和拉丁美洲裔的上一代生活在种族歧视的社会比较难有较高社会地
: 位发展机会,从而使下一代从出生开始受的教育和照护就较差,导致世袭贫穷的现象发生
: ,可能又会祸及更下一代。[1]
: 台湾也发现名校台大的入学生中58%来自较富裕的首都台北县市,[2]贫穷影响学生自学习
: 环境中获利的能力,特别是那些出身贫穷家庭的学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及,对
: 于安全、安稳的家、衣物及正常饮食的需求占据过多精力时间,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能力。
: 然而富裕家庭的孩子却是截然不同,他们有充足的时间精力花在学习,有父母大钱购买的
: 教育资源,日后还有父母的人脉或产业可以继承。所以在教育循环当中也有所谓的马太效
: 应即“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
: 产业发展的走向也与世袭贫穷有巨大关联,全球化后许多已开发国的制造出口业移往低成
: 本国家,取而代之是普遍低薪的服务业为主流,另有失业升高的现象,当一地区劳动力供
: 过于求时就形成对劳方极度不利,对资本极度有利的社会型态。因为劳方失去谈判薪资的
: 立场,此时要能提高收入只有两条路线,一是创业成为资本家,二是学习高难度专业成为
: 专业劳动力;而这两者都需要巨大的家庭投资,也形成一种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世袭门
: 槛。富者较容易投资自己子女读名校或创业,从而进入赢者圈。
: 1968年,美国科学史学者罗伯特·莫顿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
: 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
: 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
: 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 莫顿考察了决定这样一个效应的社会心理条件和机制,并发现了多重发现的重复功能与杰
: 出科学家的聚焦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杰出科学家会透过他们所发现的研究论述的重要价
: 值,以及他们的自信心,而得到聚焦功能的强化。这种自信心一部分是固有的,一部分是
: 在有创造性的科学环境中体验和交往的结果,还有一部分是后来社会确认了他们的社会地
: 位的结果;这种自信鼓励科学家们去探寻有风险但重要的问题,鼓励他们强调自己的研究
: 结果。
: 宏观社会意义上的马太效应原理,明显地表现在那些现在导致科学资源和天才集中化的社
: 会选择过程之中。
: 马太效应为强者愈强弱者越弱之现象,即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4] 现实中就是指,只要
: 获得了每一点的成功,就会产生累积优势,使之拥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更卓越的成就。也是
: 造就了贫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 在教育方面的长期马太效应被运用在心理学家基思·斯塔诺威克(Keith E. Stanovich)
: 的研究中,他曾广泛做了对阅读能力和语言残疾的研究。斯塔诺威克用“马太效应”一词
: ,来形容早期成功获取阅读能力,通常会导致作为学习者成人后的成功这一现象,而如若
: 没有能在头三年或四年中获得阅读能力,将可能造成长期的、学习不同新技能的困难。
: 儿童在开始阅读方面的落后,也将增加他们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后来,当学生需要“从
: 阅读中学习”(其中,然后才学习阅读),他们的阅读困难会进一步造成学习大多数其他
: 科目的问题。这样,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会逐步下降,并进一步在学业上落后,跌幅会比同
: 龄人越发增高。
: 学生阅读能力愈高,对词汇和世界知识的增长愈快、愈多,这结果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
: 两者良性地循环;阅读能力愈低,对词汇和世界知识的增长愈慢、愈少,这结果进一步妨
: 碍阅读能力的发展,两者恶性地循环。于是,高阅读能力的儿童,与低阅读能力的儿童,
: 在语文能力、对世界的认识等智能上的表现,差异只会愈来愈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 始终无法修补。
: 因此,如果教师和家长对能力落后的儿童抱持观望,期望他们的阅读能力能随年岁增长而
: 自然赶及,这种想法实在不切实际。
: “ 阅读能力影响你所做的一切事情 ”
: ——摘录斯塔诺威克的话(亚当斯,1990年,pp60)
: 努力是不存在价值的
: 人的价值在出生就注定了
: 生在烂家庭的除非天份过人
: 不然根本没机会过到好人生
: 一辈子就做低等劳工给社会压榨
: 对这个社会充满无力感
: 被生下来是个错误吧
作者: ehcysp (祐琳)   2014-07-26 19:39:00
人生在追求自己在社会的地位价值...很辛苦耶...
楼主: viable (《私人创作》)   2014-07-26 20:43:00
嗯 你说的是可是我不喜欢当奴隶的感觉
作者: hesione (我离开我自己)   2014-07-27 04:01:00
也可以去深山里自给自足啊 我不是开玩笑 之前看了一本书讲消费文化 书里有提到有去访问一下这样生活的人 多数事务都自己来 真的不行的就以物(服务)易物如果不想当社会结构的奴隶的话
作者: t133qaz (wwtww)   2014-07-27 07:12:00
比较让人痛苦
作者: sangupafiber (末列百夫长)   2014-07-27 21:04:00
这个地球存在有很多种人类文化圈可以试着找找适合自己的~~
楼主: viable (《私人创作》)   2014-07-27 22:43:00
西方国家就满不错的 为生活而工作非为工作而生活 像意大利据说他们国家军队其烂无比 但是人民其懒无比 以至于没有国家想统治他们 他们生活悠闲 一餐吃好几小时不像台湾 很多得拿命和健康去做奴隶 好一辈子像牲口一样比如说我之前设了闹钟 结果我根本没听到闹钟被羞辱的很难看明明我又不是故意要睡过头迟到 我真的完全不知道闹钟响...而且还一直攻击我睡眠时间都太久 可是我的体质没睡那么多就会身体很痛苦 神智也不清楚 情绪也不稳
作者: hesione (我离开我自己)   2014-07-27 23:01:00
= = 不要完全被这种媒体塑造的一面之词洗脑吧 每个地方都好有坏 世界本来就是这样。 日本干净有秩序 那是用生活的
楼主: viable (《私人创作》)   2014-07-27 23:02:00
而且不过就是个研究所就这样对待人 又不是什么关系到多少个零的生意
作者: hesione (我离开我自己)   2014-07-27 23:04:00
种种潜规则换来的 如果没有在一个地方生活过 你根本不会知道那些是用什么换来的
楼主: viable (《私人创作》)   2014-07-27 23:04:00
而且那教授还抄袭我自己想的研究我缴学费 被羞辱 牺牲健康牺牲时间和一切 之前下台的教育部
作者: hesione (我离开我自己)   2014-07-27 23:07:00
台湾的媒体老爱做那种xx地方都怎样怎样的报导 问题是真的
楼主: viable (《私人创作》)   2014-07-27 23:07:00
长也是系上教授 抄袭的教授获颁杰出教育奖 这种抄袭根本无
楼主: viable (《私人创作》)   2014-07-27 23:08:00
处告
作者: hesione (我离开我自己)   2014-07-27 23:09:00
那 真的无法忍受 或许考虑不要读 研究所教育并不是基本教育 是选择性的 而且如果继续走学术界 遇到的也是同一批人
楼主: viable (《私人创作》)   2014-07-27 23:12:00
于是我休学了 以前我好喜欢工作 觉得工作像是世界上最大的庆典 但是 后来我隐瞒去餐厅工作 就会被看出学历其实很高觉得丢脸 很不开心 觉得如果我以前念个高职就好了现在就可以像海绵宝宝开心的在餐厅工作就好了 不用面对这么多复杂的哲学问题。或许 当觉得自己被这个现实规则强奸无法反抗 大概除了一起享受之外 别无他法。我要把那些优质研究相关的东西在高架买去给那些教授 公家机关价格都很高价 而且反正那些教授不用出钱 还可以报帐污钱 皆大欢喜 ˋˊ。
作者: hesione (我离开我自己)   2014-07-27 23:29:00
只能说是别人是自己改变不了的 只能想办法找到方式绕过去
作者: sandpool (来玩沙)   2014-07-28 04:35:00
我也想当海绵宝宝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