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asufel (浣熊先生)
2013-08-28 17:57:19俗话说:"树大必有枯枝,人多必有白痴"。的确,在我居住的
这个小小巷弄里,白痴就有三个。
起初我对白痴是没有兴趣的,毕竟这世上每个人的生活习性不
同,你看人家白痴,对方或许也正当你白痴呢。不过,自从L发
现白痴之后,他开始观察他们的行为,并向我转述,透过L生动
的模仿,这些我无缘能见的白痴们似乎也在眼前活跃起来,以
下是关于三位白痴的描述。
白痴一号:
"这个是附近最不正常的白痴,而且刚好住在我家楼上",L如是说。
这家伙也许打从骨子里就是白痴,我会这么说是因为透过L的观
察,我们都相信他应该是有智能障碍。然而,为什么要用"白痴"
这种带有歧视性的字眼叫他呢,我必须说,在我们心底是没有半
点歧视意味的,只是方便称呼罢了。
"那个白痴一号身高差不多一百七,中年人,背着小学生的书包
在街上晃来晃去,嘴巴还常常对路人发出"欸,嘿"的声响。你有
没有看过?"
老实说,我在附近的确没遇过他,我的想法是:他不过与常人有
些不同罢了,没注意到也是正常的。然而,几天后L跟我说他被
卡在家里出不了门的故事,事情才变得真正有趣起来。
那晚,白痴一号不知何故,竟然睡在L家门口,而且人正好抵住墙
壁与门,也就是说,里头的人若要出来非得将他推开不可。一开
始L试图用开门的力道把他碰醒,未果,喊他也没用,最后只好推
开一个缝细走出门,再把白痴一号搬开。
"怎样,很扯吧",L说道。
"太扯了,那他是昏倒在那吗?",我说。
"没有,应该是在睡觉。"
"啊?"
所以到目前为止,白痴一号除了在街上自言自语外,有时还会在L
家门口路倒。然而,L是怎么发现他们住同一栋公寓的呢?
八月中的某天,L突然神秘兮兮地找我去他们那栋公寓参观。进门
的时候,只闻到一股尿骚味充斥整栋建筑,类似狗尿。我觉得奇怪
,正要开口问他时,L说了:"嗯,是白痴一号。"
啊,原来是前一晚白痴一号在楼梯间"借宿"时顺道撒了泡尿,由
于没人清理,那气味便残留到隔天。然而,事发后不久,楼上的
住户拿着清洁剂与刷子下楼来掩盖这片混乱,我们虽没目睹他们
将白痴一号带回家,但基于都市人的冷漠与自扫门前雪的习性,
合理怀疑白痴一号是他们的家人,他们基于善后的心理而如此作为。
至此,L所做的观察记录大概告一段落,而相对说来,白痴二号与
三号就正常多了。
根据L的阐述,白痴二号是位中年女性,她每天晚上都会在巷口的
合味简餐店中与老板娘聊天,但腔调怪异,显然语言表达能力异
常,不过她既不犯人,行为举止也很亲切,我们无须见怪;至于
白痴三号,她常在巷子里与见到的每个人打招呼,且使用字正腔
圆的国语。针对此点,我想那也许只是个人习惯,实在无须多做
评论。因此,当某次L发现白痴三号用流利的台语与她家人隔空对
话后,她便从三个白痴中除名了。
唉,说了这么多,毕竟这只是一份观察记录,相当无聊。然而,
有个有趣的事实要与各位分享,那就是: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区域
,白痴的总数可能不只三个。
理由:
各位知道大台北地区的巷弄命名规则吗?首先,主要干道上的住
户由其建物顺序分别给予番号,一边单号,一边双号,而巷的编
码由其邻近建物的编号递增一个序数。也就是说,倘若你在中山
北路一段上看见两栋建筑分别为103号与107号,它们中间所夹的
巷道名称便是中山北路一段105巷。
大台北由于每个街区上分布的建物数量不同,中间所夹的巷道自
然无法出现10、20、30、40等精确的编码。然而,在我们所居住
的这个区域里,四条巷子的名称却刚好是10巷、20巷、30巷与40
巷,而且根据我们的观察,每个街区的建筑物数量还真的刚好是
四栋,这令我们不禁怀疑,这个区块可能是被都市计画给完善规
画过的。
基于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蛤蟆两张嘴的简单运算,我强烈怀疑
就在我们这个社区,这个被规划成10巷、20巷、30巷、40巷的社
区里,一共有:
(2+0.5)*4 = 10 (个白痴)
因为三号已经被除名了,所以她算半个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