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9856.gameqb.net/old-music/ 吹着魔笛的浮士德
开始觉得年轻人喜欢的歌都很难听吗?这可能不是错觉,而是你变老了
根据 DANIEL PARRIS 整理了多项统计资料后得出的调查报告显示,在 13 到 16 岁的阶
段所聆听的音乐,对于我们的音乐喜好及品味的影响是终身的,而对新类型音乐的接受程
度在 24 岁达到巅峰,在那之后就逐渐往下,直到 31 岁以后,人们对于音乐喜好的探索
则会开始停滞。
When Do We Stop Finding New Music? A Statistical Analysis
https://www.statsignificant.com/p/when-do-we-stop-finding-new-music
Daniel Paris 表示,所谓的 Open Ear 是指个人聆听和评估不同声音与音乐风格的渴望
和能力。据研究指出,青少年往往有着更高程度的开放性,更愿意探索和欣赏不同的音乐
流派。而在这个阶段的声音探索旅程中,音乐被包裹在青春的情感和自我认同的形成过程
里,因此,青幼年时期所听的歌曲对我们一生的音乐品味确实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纽约时报》分析 Spotify 数据后所做成的报告表示,用户最常重复播放的歌曲,通常
来自他们 10 多岁时候喜欢听的歌曲,尤其是 13 到 16 岁时听过的音乐。
https://h9856.gameqb.net/wp-content/uploads/02_m.jpg
另外,调查公司 YouGov 做过一项“哪个年代的音乐最出色?”的市调。结果显示,
90 年代后期至 2000 年代出生的 Z 世代,最多人选择“2010 年代”的歌曲。
80 年代至 90 年代出生的千禧世代,最多人选“90 年代”的歌曲,
65 年至 70 年代出生的 X 世代,最多人选“80 年代”的曲目,
而 46 年至 64 年出生的婴儿潮世代,最多人选“70 年代”。
至于 1928 年至 1945 年出生的沉默世代,最多人选择“1950 年代以前”的歌曲
从这些结果可看出,不同世代的人都认为“自己年轻时代的音乐最优秀”。
https://h9856.gameqb.net/wp-content/uploads/03_m.jpg
Daniel Paris指出,归根结底,这种基于青春期所接触的媒体而奠基的文化偏好受制于代
际相对主义,而且跨世代存在着。
他认为特别的是,13 岁时的自我如此强烈地定义了自己一生的艺术品味,然而在这个年
纪,我们不能开车,不能投票,不能喝酒,不能纳税,但是我们却已经足够成熟到可以培
养长久的音乐喜好倾向。
而串流媒体 Deezer 的调查也发现,人们探索新音乐的能力会在 24 岁达到高峰,之后就
会逐渐下降,渐渐无法跟上流行的趋势。
许多 30 多岁的受访者表示,到了 30 岁以后他们探索新音乐的能力开始大幅度衰退,
Deezer 做出的结论是:“31 岁是音乐品味开始停滞的年纪。”
工程师 Ajay Kalia 分析了 Spotify 的数据,探讨使用者的音乐品味随着年龄渐渐远离
主流音乐的状况。
他的统计图显示,中心区域代表较符合主流音乐,而外围则是非主流。从图中可见,10
多岁的时候时人们喜欢流行歌曲,但随着年纪增长,音乐品味就越远离主流。
https://h9856.gameqb.net/wp-content/uploads/04_m.jpg
此外,其他调查也发现 30 岁后听非主流音乐的机会变得更多,而在串流播放的过程中,
也会降低接触到新歌手的频率。
从上图可见,25 到 34 岁是一个分界点,这个年龄范围之后,人们所听的歌曲就会渐渐
集中在几位歌手的曲目上。
而根据 Spotify 的数据也可以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比起独居老人,身为父母的人在音
乐的喜好方面会更加容易偏离主流音乐。
根据上述的调查结果,Deezer 认为导致音乐品味停滞的主因有三个:
1. 选择太多,反而使人目眩神迷,不知从何选起。
2. 工作忙碌,根本没空听音乐
3. 照顾家庭就忙翻了,没有空闲欣赏音乐。
Paris 表示自己在阅读完这些数据后感到深受打击与挫折,他已经 31 岁,即将成为音乐
化石,他在读完资料以后回头检视自己聆听音乐的习惯,最后惊觉自己听了 1,000 次
James Blunt 的《You’re Beautiful》,他开始害怕自己会陷入音乐的困境,最后满足
于被 AI DJ 不断透过年轻时喜爱的曲目来安抚自己。
而根据另一项针对 25 万人做出的调查指出:
1. 尽管成年人仍然认为音乐很重要,但音乐的重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2. 年轻人听音乐的次数明显多于中年人。
3. 年轻人在各种各样的场域听歌,而成年人主要在私人环境中听音乐。
Paris 在文末做出了结论:“停滞并非必然的,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还是可以改变的。
”
顺道一提, Paris 最后表示,如果将“37%法则”套用到这种停滞现象的话,会发现有趣
的巧合。
以美国人的平均寿命是 80 岁,如果将这个数字乘以 37%,会得到 30 岁的结果,而前面
的各项调查报告也都指出,我们的音乐探索行为与品味会在 30 岁左右开始停滞。
那么这种粗略的法则或许可以有两种解释方法:
1.这个数字一点意义都没有,这只是个糢糊的法则,可能不适用于这个情况,这只是一种随
机中产生的秩序而已。
2.30 岁是人生最佳的停滞时机,我们花了 30 年的时间探索音乐,而当采样已经足够丰富
,那么就达到了最佳的停滞甜蜜点,对于歌手与曲目的播放内容已经感到满足。”
Paris 最后写道:“随着年纪增长,我们就越难以探索与接受新的音乐。这是一种现象,
而不是缺陷,喜欢自己喜欢的东西,本质上并没有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