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好读版:https://bit.ly/3cos616
睽违四年,韦礼安带着新专辑《Sounds of My Life》回归华语歌坛。笔者是个从高中时期就非常喜爱韦礼安音乐的人,可说是不折不扣的“鸟迷”,对于这次韦礼安的回归,可说是既期待又兴奋。
在访谈中韦礼安表示,《Sounds of My Life》是以“声音的相本”为概念的创作专辑,里头纪录了生活中所在乎的每道声音。从家人、朋友、宠物、乃至于歌迷,所有他重视的人、事、物,都用声音以及音乐,集结于这张专辑中,是一张充满爱与感谢的创作。而笔者在重复聆听多次后,深深感受到专辑中蕴含一股暖流窜流于其中。
不仅是韦礼安的日常纪录 也是你我都有的相似曾经
《See You on Monday》以轻快的R&B曲风,呈现学生时期的韦礼安,期待在周间与同学在学校互动打闹的心情,聆听时总让人忍不住将时间轴拉回学生时期,回想起每逢周五的放学钟声一响,尽管嘴上总说著 TGIF ,内心其实也期待着下一个周一的到来,好再次与三五好友在学校里打闹玩乐的心情。
在《房客》里可以听见水龙头与刷牙的声音,是韦礼安道出长期在外工作,难得回老家,却分不清浴室里的牙刷,究竟哪一只才是自己的感慨。
这首歌想必勾起不少异地游子的惆怅,从小到大窝著的房间曾是最熟悉的空间,然而远赴他乡后,偶尔回到家,走进房里,却感觉自己只是个房客,异地的租屋处甚至还比原本的房间还要熟悉,回想至此不禁感叹。
《记得回来》写的是关于分离的心境。遇上别离之时,那股酸涩总会持续好一阵子难以挥去。往往内心最害怕的,或许不是何时再见面,而是惧怕著,会不会被现实推著走的同时,回忆也逐渐被名为时间的浪潮越冲越远,最后就这样淡忘了?
《记得回来》后半段逐渐加重的节奏,将听众的聆听情绪拉升至更高的层次,使整体情感更为饱满,聆听的同时,更容易将自身经验投射自歌曲中,产生共鸣。
尝尽人生百态 用音乐纪录无常
成为大人后,不再像儿时能任性妄为而被接纳,自己的角色反而成为了需要接纳外界好坏的那个人。面对如此转变,你我都没有选择权。这是韦礼安的《而立》,也是你我长大成人的心路历程。
人生在世,终将面临生离死别。《没有你的世界》写的正是自己面对外公外婆的离别。歌曲中韦礼安将诵经、木鱼、引磬声,以及外婆的声音都放进去,曲调则是采用小调,整体曲风带有难以言喻的怅然若失。
初听《没有你的世界》时,笔者脑中同时浮现两种想法:理性面实在佩服此曲编制,在现今的台湾社会氛围,仍有许多人避讳谈论生死议题,然而韦礼安却大胆地将这些出现在丧礼的元素放进歌曲,并融合R&B呈现其中感情而不落俗套,实在钦佩。
然而在感性面,却在听完曲子第一段后开始潸然泪流,或许是被歌词给牵制了情感,又或是歌曲中出现的声音元素过于熟悉,才出现如此情绪。生离死别的课题,即使花上一辈子的时间修习,或许也难以寻得化解之道。
我的存在 都是因为有你在
韦礼安曾在访谈中提及,《I Wrote a Song for You》乍听之下像是他写给歌迷的歌曲,但其中想表达的概念是“You wrote a song for me”,因为有你们,才造就了今天的我。
最让笔者感动的是曲序最后的《Credits》。我们都知道一张专辑是需要多少幕后人士夙夜匪懈地修改以及制作,才得以诞生并且发行。
长达7分50秒的《Credits》,韦礼安邀请了参与这张专辑制作的人员前来自我介绍。除了家人、朋友们纷纷献声外,音乐制作人、经纪人、乐手老师、录音师等等,平常这些只印在专辑最后面的人名,韦礼安将他们的声音一一推上台面,与所有听众分享。
不知为何听到这,眼眶突然泪水满溢。或许是因为笔者是个会特别注意制作团队的人,对于默默付出却鲜少有机会被大众认识并得到掌声的这群人,笔者总觉得稍嫌可惜。多亏韦礼安,让更多听众能够认识到台湾还有这么一群优秀的音乐人在为华语流行音乐付出,甚感欣慰。
《Sounds of My Life》是一张情感非常丰沛的作品,记录的不仅仅是韦礼安身为歌手的日常,也是作为平凡人的韦礼安,经历过的人生点滴。非常建议入手这张声音的相本,聆听曲目时请务必搭配歌词一起服用,从中获得到的,绝对不仅止于超然的好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