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Golden-Award 看板 #1Q_l2YFe ]
作者: OPPAISuki (OPPAISuki) 看板: Golden-Award
标题: [心得] 为什么华语流行音乐和世界脱节?
时间: Fri May 18 23:26:23 2018
在伦敦的台湾音乐制作人:为什么华语流行音乐和世界脱节?
为什么好像没人在乎这件事?
2018/05/14杨威宇/读者投书
我是杨威宇 JASS YANG ,在伦敦的台湾人,我的职业是音乐制作人。
不知不觉在伦敦,也快满 2 年了。在来到这里之前,我在亚洲的音乐产业一共工作了
8 年,其中 2 年在北京——或许称不上“知名”,但应该也还算“资深”。来到欧洲
的艺文重镇伦敦,不外乎是想亲自看看在讲中文以外的世界,大家是怎么做音乐的。
而这一年多的时间,让我重新认识了所谓的音乐产业。我不是大师、也不是王牌制作人,
但是这段时间除了我自己之外,还没有找到其他和我一样在欧洲现代音乐产业奋斗的台湾
人。
如果你对于音乐产业有兴趣,欢迎你继续看下去:
“洗掉所有履历”,才是真正检视自我的开始
来到伦敦之后,除了开始研究音乐制作案的接案来源,然后开始适应全英语的录音室环境
、适应欧洲音乐制作案的进行方式、适应和其他乐手沟通的方式另外还得适应伦敦这莫
名其妙的怪天气。
最让我挫折的是,原本在台湾一直让我引以为傲的作品履历,在这里一点用都没有:这里
的人没有一个听说过我合作过的艺人、没听说过我制作过配乐的电视剧、更没听说过和我
工作过的录音室和制作人。
对他们来说,我跟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没两样。
但对于一个艺术工作者来说,“洗白了履历”之后,也是重新自我检视艺术价值的开始:
为什么在欧洲的音乐重镇伦敦,鲜少、甚至没有人听过华语歌手?刚开始我认为那是纯粹
的语言隔阂,华语流行音乐几十年来都着重在“演唱者”和“歌词”,“主唱英雄”的既
定印象,也伴随着华流几十年来的发展——华语音乐的听众,大部分早已习惯把所有的听
觉都关注在(华语的)演唱者身上。
不过后来我换了角度想,如果真的把中文歌都换成英文歌词,英语听众真的就会喜欢吗?
日本有 X Japan 、 OOR 、 Steve Aoki...等风靡国际的团体和超级DJ、
制作人,韩国近年也有数不完的发光韩星,印度则有 KSHMR 等等当然远远不只这些。
但是你可曾有听说过“风靡英语世界的华人音乐人”?你可曾在世界级的音乐祭,看到过
来自“两岸三地”的艺人?——如果你说:“五月天、周杰伦都有办过‘国际演唱会’啊
!”那我想你可能没有真正参加过他们的海外巡回。
而同时间,所谓“华人”明明是全世界上最大的种族,中文更是世界上最多人的母语。那
到底为什么,我们会与世界其他地方的音乐产业,显得如此脱节?又是为什么,好像从来
没有人在乎过这件事?
经过了好几个和这里的音乐人把酒言欢、摇摇欲坠的夜晚,又啃了几本大家推荐的音乐产
业圣经,我想我理出了一些脉络:
“当音乐人让唱片公司决定作品的样子,艺术价值就到此为止了”
长期以来在台湾,如果一个音乐人想要经营自己的作品,用自己的作品累积听众,那么势
必得要透过唱片公司取得必要的资源——例如数位平台上架、实体发行、电台宣传、校园
活动等等。
但几乎所有“让作品触及听众”的方式,都由唱片公司把持,毕竟不像现在流行的网络短
片,音乐作品相对不容易创造噱头和话题,在网络上快速吸引目光——尤其当你只是一个
初试啼声的音乐人。但当你需要唱片公司的资源时,别人要不要给你资源、给你多少资源
,那就得看别人脸色了。
当音乐人让唱片公司决定作品的样子,那么艺术价值通常也就到此为止了——接下来的就
是“流行产业”,而不是“艺术产业”了。
但是很可惜的,我们把“流行产业”与“音乐产业”混为一谈,已经很多年了——你可知
道每一首大家“唾弃”的“芭乐唱跳华语流行歌”,背后其实都有无数天才大师贡献了自
己的艺术能力,但最后却是创造了一部艺术价值趋近于零,唱片公司认为会“红”的作品
。
艺术产业和流行产业的本质是冲突的:艺术产业追求的是心理价值,而流行产业追求的是
普世流传。艺术产业细水长流,而流行产业是一下午的大雨滂沱。
若“只讲中文”,很难进入“全世界的音乐通路”
另外,如今欧美的音乐人都知道,你我可以很容易的在家里、在电脑网络上就搞定所有的
发行——只要按几个按钮,就有服务能够帮你“放上全世界的音乐通路”,甚至是南美洲
和阿拉伯世界的音乐串流平台。但在台湾的话对不起,如果你无法使用全英语的网络平台
,仍旧需要唱片公司替你搞定——因为台湾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服务。
目前甚至还有各种平台,帮助你媒合制作音乐作品时需要的合作对象:不论是混音、母带
后制,甚至是 LOGO 设计、动态影像..等等。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社群媒体工具和教学,
告诉你怎么建置一套适合你自己的系统,让你可以找到那些可能会喜欢你的听众,并且加
深他们和你之间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只要你够有决心、够有才华,不需要唱片公司,总有一天你也能够累积到足够数量的群众
,支撑你一生的艺术创作——不论是心理层面还是现实生活所需要的收入。我已经亲眼见
证了许多从无到有的音乐人,靠着自己的作品和少少的支持者,持续支撑著自己的艺术创
作。
但是很抱歉,许多这类线上服务,当你把语言切换成中文,就会告诉你“需要人工审核”
或是“目前未开放”。进而也导致这些十分方便的工具,几乎从来不曾被“只讲中文”的
音乐人注意过。
做音乐是创业——你要“进军世界”吗?
这就是最大的不同了:欧美流行音乐的“天王天后”,其实有很多是以独立艺人的模式开
始,在长时间累积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后,才踏入唱片公司的流行产业炼,从Live House
的规模,提升到体育馆的规模,这点也让唱片公司和音乐人之间的协商筹码平衡许多。
台湾近年也是如此,许多在地下社会、河岸留言或 The Wall 等 Live House “出道”的
音乐人和团体,同样可能因为累积了一定的人气后,透过唱片公司发片
但重点是,由于不论是音乐人或唱片公司,对于“音乐”本身的市场想像,往往就只有台
湾本地市场、或者对岸的中国市场而已——自然不会寻求接触不同语言、文化脉络市场的
,艺术创作的更多可能性。也自然不会去想要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个时代早已有的、垂手可
得的“国际化”工具:
如 CDBABY、MANYCHAT、DISTROKID、Music Gateway...等族繁不及备载的这些工具和平台
,在我来到伦敦的音乐产业之前,连听都没听说过。
西方世界拥有一套不需要靠唱片公司,就能让音乐人靠自己的作品生存下去的方式,但台
湾真的能靠自己作品活下去的创作者,除了少数的凤毛麟角外总共有几人?
“在台湾做音乐是就业,在伦敦做音乐是创业”,而我想说的是,台湾的艺术产业,需要
大家更勇于“创业”,并且尝试把触角延伸得更广、更远。
“国际化”或“中国化”,请选一个
另一个更大的问题,在我们的唱片公司对“产业”和“市场”的想像——所以我说,华语
音乐产业和世界脱节的原因,是其“目的”。
西洋流行音乐可说是建立在艺术产业上,将艺术产业的规模提升;反观台湾唱片公司则是
从一开始就在打造流行音乐。这没有不对,因为韩国人也是如此,但是很可惜台湾的流行
产业规模,如今只是一场午后雷阵雨,但人家的是“洪荒之力”,举全国之力集中在一两
家公司,拼命想向海外开拓市场。
反观台湾流行音乐产业之所以和世界脱节,是因为高手都去当齿轮了,每一位。而台湾却
不拥有像欧美中日韩的庞大市场或野心——有的话也仅限于“对岸”。但对岸同样也在加
速扶持自己的流行音乐产业,台湾流行音乐人在对岸市场的发展空间,相对来说只会越来
越少。
而当作品“以流行为目的”却“流行不起来”,对不起恕我直言,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垃圾
,只是一群高手一起做出来的垃圾。
艺术价值,才真正让台湾有国际化的可能——因为我们没有排山倒海的资源,打造像韩国
那样的流行帝国,而如果台湾的艺术产业不国际化,就只有目前的“中国化”一途了。
中国现在绝对拥有创造(相对封闭的)“华语流行帝国”的资源和本事,但是音乐人们是
要创造自己的艺术价值、累积自己的群众,而且走出市场和语言的侷限,真正面向国际;
还是加入“两岸三地的流行机器”成为一个齿轮,在严格的审查中,创作一些自己也不知
道喜不喜欢的作品,那就是自己的决定了。
不只是音乐,电影、舞蹈、戏剧都一样,国际化或中国化,选一个。
我相信,当台湾的每个艺术工作者都清楚知道,该如何累积自己群众、如何面向国际的时
候,台湾的艺术能量将会无可限量,而且是什么人都偷不走的。
执行编辑:庄宜庭
核稿编辑:张翔一
Photo Credit:杨威宇 提供
杨威宇,旅居伦敦台湾音乐人。 15 岁成立 FUN4 乐团, 17 岁签约滚石唱片成为词曲作
者,19 岁登台北小巨蛋滚石三十演唱会, 21 岁登台北跨年演唱会并累计亚洲演出一百
场, 23 岁制作中国电视剧《新闺蜜时代》、《月供》等全剧配乐, 25 岁串连台湾传统
艺术工作者发表《妙台湾》系列作品, 26 岁受邀英国BBC电台专访, 27 岁入围美国第
十六届独立音乐奖。
https://goo.gl/PeVp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