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1976《方向感》:属于我的摇滚年代

楼主: moodyblue   2016-05-01 19:53:04
1976《方向感》:属于我的摇滚年代
网志图文版: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4052
吉他:
key:E capo:4 play :C
C G A F
喜欢灰暗的天气 这杯咖啡和这一支烟
你和我的低调气氛 是唯一的矛盾
橱窗里面的倒影 真的是同样的两个人
杯子里面上升的气泡 还是一样的消失
我并不想成为谁的指南针 也许你该学习相信自己的方向感
我并不想成为谁的指南针 也许你该学习相信自己的方向感 Oh 方向感
失踪了很久的钥匙 原来就一直在你口袋
金属撞击的的候 某些部份的我又醒过来
地下道里安静的箭头 终于我再也不会迷路了
错综复杂的开始 勇往直前的出口
介绍:
回想好多年前,我是青春热血的大一新鲜人,木栅指南宫下政大前面一条小
巷,侧门旁边,有一间小而狭长的唱片行。
琳瑯满目CD墙,每张CD标价三百多,里面顶多十几首歌,和现在网络上随处
找得到MP3和MV比起来,那时候想听个音乐,成本实在高出太多。可是,把一
张专辑好几首歌买回家实体珍藏,是如今网络时代无法比拟的满足感。即使
口袋没钱,逛逛唱片行看看CD,了解一下有哪些音乐作品,浸泡在音乐图书
馆里挖宝,就算不能带回家,也是一种享受。
就是在那家小唱片行(如今早已关门大吉),一次偶然间,我瞄到了枪与玫
瑰《Use Your Illusion Ⅱ》。当时的我逛唱片行,主要是看玛丽亚凯莉和
麦可波顿之类的西洋流行,摇滚乐这个名词当然有听过,但没有真正听过一
首摇滚歌曲。所以即使枪与玫瑰在当年,可能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但对那
个小大一的我而言,在唱片行看到,只会觉得这歌手和专辑名称也太古怪。
所以当时那《运用幻象》CD封面上的文宣,想必是写的很好,很吸引人,因
为就是那几行字,我买下人生第一张摇滚专辑。
回宿舍后我将CD放进Panasonic随身听,透过在唱片行买的SONY耳挂式耳机,
首先听到雷射转盘开始旋转的轻微噪音,然后第一首歌是《Civil war》:“
What we've got here is... failure to communicate. Some men you
just can't reach. So you get what we had here last week, which is
the way he wants it... well, he gets it. I don't like it any more
than you men.”
接触过这首歌的新鲜人,相信和我一样,都会一头栽进摇滚殿堂。
那时候有电脑有网络,可是对于大学生而言,除了打作业交报告之外,电脑
世界便是BBS的世界,而所谓上网,便是到计中登入“猫空行馆”。我常常带
著一本小册子,在计中穿梭于“台大椰林风情”、“不良牛牧场”、“小鱼
的紫色花园”、“阳光沙滩”,在那些纯净的文字WWW堆里,上上下下左左右
右,拜读摇滚版上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我特别喜欢专业又有料的摇滚史介绍
,凡是大神们推荐的经典乐团,一个个团名我抄写在小册子上,逐渐,填满
自己的摇滚地图:
Bruce Springsteen的《Born in U.S.A.》,The Velvetinderground的《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PinkFloyd的《The Wall》、Sonic
Youth的《Bad Moon Rising》、Patti Smith的《Gone Again》、……
小册子上,除了摇滚诸神大名,还有首善之都台北大街小巷中,一间间二手
CD店的地址,这些店,犹如散落于各地的宝藏窟。前文所提及的那些经典专
辑,都是在二手CD店买的。不仅因为全新未拆封的CD实在收藏不起(诚品音
乐是夭寿贵),更因为一般唱片行不一定找得到那些音乐,即便有,我还是
喜欢在二手CD店淘宝,特别有摇滚味我觉得。
后来我加入了普普音乐社。本来以为大家的共同语言,将会是六七零年代的
经典摇滚,就是我小册子上那些“老团”。没想到,也许那些他们早已听烂
了,是过去式,他们接触的是现在式摇滚。社课上的是我全然陌生的涩谷系
(日本摇滚我只叫得出X-Japan),平常聊天一提到后摇滚就炯炯有神(例如
Yo La Tengo),然后到了晚上,团聚是约在我从来没听过没去过的VIBE!
就是在那个晚上,烟雾缭绕的小酒吧,我现场听到1976演唱的《方向感》。
从此,我的小册子新增一页,摇滚地图多了一个版块:台湾地下乐团。
骨肉皮的《两头空》、浊水溪公社的《卡通手枪》、闪灵的《海息》、飘虫
的《国王的飞马》、……。虽然除了那一晚的VIBE,没有再去过摇滚酒吧,
我继续以自己的方式追逐著台湾摇滚(就是二手CD啦)。从六七零年代英美
老团到台湾地下乐团,我的人生,因为有了摇滚乐,虽然不如Lou Reed所唱
的“Life Was Saved By Rock & Roll.”但至少多年以后写写文章,心里头
还挺骄傲、挺热血、挺兴奋的,那就是我的青春呀,值得大写特写。
走过水晶唱片、走过野台开唱、唱过VIBE、唱过地下社会,成军于1996年的
1976,几乎等同于台湾摇滚,当初他们取这个团名,只是因为每个团员都在
那年出生。成立至今,二十年了,还在,真的不容易,如同他们自己所言:
“1976可能90%的时间都在低潮,但剩下的那10%就很值得。”、“20年来
看着很多比我们更有才华的人因为现实因素离开。”、“这个世界不缺一个
上班族,但少了一个吉他手。”1976没有成为五月天、也没有走伍佰路线,
他们没法纯粹靠音乐过活,所以有的开咖啡厅、有的教吉他教学班,各自努
力,但二十周年庆到了,他们仍然在摇滚的路上,对于摇滚乐的信念仍然没
有松动。
如果有机会,再一次现场听他们演唱《方向感》,我想,仍然会和很多年以
前在VIBE听到的一样。
延伸阅读:
蒙得你安和《November Rain》: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32
张震岳《爱的初体验》:摇滚是用自己方式表达出来: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4046
罗大佑《恋曲1990》:摇滚诗人的抒情小品: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3763
作者: azraelhanyue (hanyue)   2016-05-02 10:38:00
一直很喜欢这首歌曲
作者: davidkid (today is another day)   2016-06-06 00:06:00
推1976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