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必败之因

楼主: smallfy (湖水)   2016-01-18 01:22:30
一、向权势靠拢
总统提名程中,既然党内重量级人物都不肯表态参选2016年总统,洪秀柱挺身而出,
又通过全代会的提名,全党就要倾全力支持。但是党政高层却心存疑虑,任由洪秀柱单打
独斗,实际只冷眼观察民意风向球,看别人的民调一直居高不下,干脆换柱,此举不但无
情无义,只会让人民觉得国民党只要政权,不择手段。
民主程序在胜选的考量下荡然无存。所以朱立伦的参选,民调也没有比洪秀柱高。
题名之立委名单定案后,群众哗然,尤以王金平列名不分区第一名最让人失望。这个马王
政争的主角之一,太阳花学运占领立法院袖手旁观,服贸案的暧昧不明,都让人质疑“蓝
皮绿骨”,早已让泛蓝选民反感。也难怪国民党即使完全执政,仍无法通过重大政策法案
。其实王金平也不算什么贪凟涉法,但他给人的感觉就是“权谋”、“算计”,人民是不
喜欢这种人的。这个争议人物早该在新一波的世代交替中淡出,却仍在朱立伦的坚持下名
列不分区第一,却不知这根本就是票房毒药。
所以一个好好的明日之星朱立伦,短短二个多月就崩坏完全。因为你们想要得到的只
是权力,不会想到人民与国家。
二、打压军公教迎合民意
军公教虽然薪水来自国民纳税,其实也是士农工商的百业之一。大多数的军公教无法
参与政策的制定,只能依著国家的制度默默付出。但民意高涨的时代,人民需要的服务愈
来愈多,每个公教人员的工作负担愈来愈沈重,在劳动报酬变差、待遇更不合理的时代,
军公教人员因为工作权受法律保障,福利制度遵循制度而行,事实上,这本就符合政府保
障百姓工作权益的合理性、合法性,却在受到不合法、不合理百姓的眼中,变成既得利益
者。说穿了,这是执政无能造成的经济衰退,是资方无理剥夺劳力造成的,与基层军公教
无关。可惜的是,民进党追杀军公教,国民党为了留住选票,跟着污名化军公教。
例如一个合作法的修法,将公务员入股成立合作社的营余分摊全变成不法所得,也消
灭了大部份的合作社,像国家公园贩卖部,只有以合作社的方式才能在偏远山区、偏僻荒
郊经营,且与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合为一体,合作新法实施后,所以国家公园合作社全部
解散,以后民众来到国家公园,也买不到与国家公园相关的出版品、文创商品了。这些把
军公教福利、权益污名化的思维,终造成军公教出走另组政党。军公教被斗垮了,国家不
会变好、社会只会退步,对人民、对民生完全没有帮助。
三、国家认同尴尬
所谓的“泛蓝”,是不是认同中华民国,是不是认同所有华人血出同源,这几年来,
国民党是不是不敢喊自已是“中国人”?只敢喊自已是“台湾人”?那么与大陆交流密切
的终极目的为何?不就是要彼此融合、终极统一么?为什么你不敢讲?民进党草创初期,
“台湾独立”也是一个禁忌话题,但他们敢喊,愈喊愈大声,现在翻转台湾思维,变成一
股主流。反观国民党,谁提到“中国”两个字,就变成对岸的人了,你国民党要不要检讨
?身为泛蓝老大哥的国民党,事实上充斥了多少不懂国父革命精神的政治人物,多少忘了
自已身为中华民族的道统。对国家认同的尴尬,真教泛蓝选民无所适从。
四、环境与文化认知淡薄
民国93年修正的农发修例松绑了农舍兴建的限制,让农地买卖升温,农村景观丕变,
兴建农舍变成另一投机事业,台湾农业反而没有发展,却出现危机。因为老人不种田了,
靠卖地、炒地炒房赚钱。去年,理应在民意压力下修正农发修例,但最后还是在顾虑炒房
者的反弹下退缩,农地继续沈沦,民进党是、国民党也一样。
每个政治人物当选民选首长或民代,大兴土木似乎是展现政绩的唯一方式,多山生态
丰富的苗栗,应是发展生态旅游、进行生态保育的最佳场所,但刘政鸿做了几座桥?开了
多少路?那条新东大桥上闪闪发亮的灯光要付多少电费?一座客家大院要投下多少人力维
持?泰安乡接近中央山脉山区,环境敏感,却开了一条贯通泰安与南庄的山路,九弯十八
拐,也没比台三线过去南庄快多少,极有可能在下一个台风之后烟消云散。糟榚的是,这
是在县府财政捉襟见肘之下用巨额贷款建起来的。
再谈富有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的马祖、金门,除了搞小三通、赌场、自由贸易区,这些
政治人物去了那么多次,难道没有看到传统聚落、欧亚水獭、世界遗产、国家公园?
用水泥堆出政绩一向是国民党的专利,民进党也跟着学,因为这太容易了。但如果无
法与一般政客有所分别,又有谁可以认同这个政党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