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关于诗的解读,以郑愁予<错误>为例

楼主: rainnawind (守序邪恶的雨飒)   2018-05-21 13:19:00
开宗明义,我个人非常讨厌诗评把诗的意涵写死。好比郑愁予名作<错误>,由于知名
度高,也入选课本当教材,坊间常见的解构方式是默认出一种闺怨色彩的基调,套上一个
假构的女子主人公,把“容颜如莲花开落”、“你的心是小小的XX”等句都刻板的看成泛
女性化的描述,最后梳理出的,便是一个过路人见到怨妇的琼瑶式八点档故事。
或是基于唐诗以降的中文抒情传统,对于某些构词形式有特定诠释,也或是默认出有其
一个背景故事,对一般读者而言是经验一首诗比较容易上手的形式,这种解读模式历来广
为流传,甚或被固定成为某种考试题目的默认解读范式。
‘诗有标准答案’,听来挺可笑的。可或许这才是世人能接受诗的先验条件,未经文学
训练的俗人用某种模式概化作品而形成一种通用性标准,真的值得非议吗?也行不透过这
种手段他们只会觉得‘所谓诗到底都在公三小?’而难以真的透过性灵体悟去感发出什么

当人们讨论著<错误>里‘凄美动人的爱情’时,郑先生本人却是哭笑不得。据媒体报导
2010年他在受访时指出,这首是本义是首描写“战争”的作品,他童年处于战乱下的环境
,对于生命无常的体验有了感怀才写下了:‘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如此一来,坊间那种闺怨情诗的主张显得无比荒谬,诸中学生多年来稔熟的“标准答案
”竟是俗人们脑补出来的幻想,想必也然崩溃一番。
为了替这种情况解套,我们大可请出罗兰巴特,在进行评论之前先谋杀掉郑愁予,让他
闭嘴。作者已死是个解构上非常好用的工具理论(堪比某板上的9.2崩溃),既然不存在标
准,任何解说只要能自圆其说,它就可以是种定本。
但是,就算俗人们约定俗成了什么解法,对于作品而言难道就可以当作真理?好吧,说
真理也许太过了,总之亦及常理,常言道之位。
私以为诠释之于作品,其本身就是种叠床架屋之举,作品的审美发生在读者亲自与其进
行第三类接触之中,每部作品都是圣经,唯有透过亲见文本,才能看见本体,经验上帝,
所有结构、解构、评析和解读,不过是辅助(或诱导),甚或来自撒旦。
所以,<错误>到底应该是情诗,还是战争诗?
别讨论应然,解读文学作品讨论的应该是“可能性”,我们从情诗观的角度切入,可能
可以见到<错误>的某种面目,对某些人而言,那或然是天启,是真理,再不能看见‘其他
的<错误>’。(这句话的歧义性就相当令人着迷。)
但到底来说,这只是‘你经验到的’作品,属于或不属于作品中的一个部分,一种面目
。诠释观只是进入作品本体的一种途径,世上有很多途径,他们可能大不相仿,互砭互斥
,就像讨论真理一样,矛盾的部分存在是可被接受的。
就我来说,可能性比确定性要更能触及作品的本体一些,盖棺定论无异于宣判作品的死
刑,事实上许多千百年前的作品至今仍是活的。
最后引段<诸子百家>歌词:‘若说有人乱世当年,遥赠我明灯一卷。就算相隔千年,见
字如面。’
作者: catball (五车书史落地贫)   2018-05-22 10:29:00
考虑到作者自认写了一首战争诗,却被视为情诗而红那这首诗根本只是写歪了而已吧。就像是不小心把豆腐泡在卤水里而发明出臭豆腐。
作者: Qorqios (诗人Q)   2018-05-22 16:01:00
读者怎么理解,作者管不著也不该管---有这样一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