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彩负是送店家冲洗,然后自己扫描。
会先扫描片头已曝光跟未曝光处来当作色彩校正参考。
处理方式为先用正片模式扫描,然后再反转颜色。
取直方图后,会得到 R, G, B 各自的数值范围。
但我发现,同款底片在不同店家冲洗,RGB 数值范围差异颇大。
举例来说,底片为 Kodak UltraMax 400
在店家A冲洗后扫瞄片头,得到的数值范围为:
R = [ 77, 214]
G = [125, 235]
B = [161, 245]
在店家B冲洗的结果
R = [ 99, 211]
G = [150, 236]
B = [178, 245]
在店家B另外一次冲洗的结果
R = [115, 215]
G = [165, 233]
B = [182, 242]
可看出,亮部差不多,但是暗部却差异很大,甚至店家B两次冲出的结果就差很多。
再观察其他扫描结果后,发现店家A冲洗的底片,无论厂牌款式,
亮暗的数值范围都比其他店家还宽,而且也较稳定(同款底片有类似的范围)
因此有几个疑惑:
1. 在冲片过程中,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到暗部的颜色?
2. 同款底片,在同样程序冲洗过后,是否应该要有近似的片基颜色?
3. 亮暗的范围越大,是否代表冲洗品质越好?
另外还有个疑问:
有时候底片上会有很多细刮纹,不是刮片那样一直线的,而是很像擦拭纹。
曾经问过店家,得到的总是制式回答:“冲片难免有刮痕”
但如果是冲片过程造成的,应该是沿着底片方向一直线的刮痕。
因此也想了解一下这种细痕的成因。
P.S. 店家A是新竹的“三上数位”,冲片品质稳定,底片很少刮伤。
只是后来离开新竹,就没办法去这里冲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