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面对直接或迂回的情绪勒索,我们如何有

楼主: huang19898 (huang19898)   2018-01-01 01:47:12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592
面对直接或迂回的情绪勒索,我们如何有选择?
文:林仁廷(咨商心理师)
“情绪勒索”是知名心理学家苏珊.佛沃在《情绪勒索》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情绪勒
索”常见于许多人际关系中,包含职场、亲子、夫妻、朋友等。
情绪勒索者可能是有意识或无意识使用要求、威胁、施压、沉默等直接或间接的“勒索
”手段,让被勒索者连结各种负面情绪,例如挫败感、罪恶感、恐惧感……而被勒索者为了
平静这些感觉,同时也认为是关系里的责任义务,于是愿意提供资源安抚,以满足对方需求
。……情绪勒索者在面对自己需求时,他习惯用此逃避方式一味地要求满足,不在乎被勒索
者的心情,直到被勒索者失去了自主,心神耗竭。
──《情绪勒索》,宝瓶文化
两大类情绪勒索
“情绪勒索”是最近很夯的讨论,在我们社会里尤其一阵共鸣,因为华人文化“不擅直接
讨论关系”,而习惯暗指、转述、比较或以行为标准代替表达,导致婉转表面上是尊重,
实际上就是“命令”。被勒索时,我们会忿忿不平屈服再私下抱怨,但最可怕的是,有时
被勒索了我们还会觉得抱歉不好意思都是我的错,特别“在孝顺文化里”。
情绪勒索的“黑暗原力”怎么回事?简单来分是两大类,而后者并不容易分辨。
一、“不给糖,就捣蛋”:直接命令的勒索
万圣节的“不给糖,就捣蛋”严肃一点的讲,就是“不满足我,就给你好看”的情绪勒索
。直接命令的勒索,威胁简单明确,主要情绪是怒气,发作以权威者居多。
例如:“不听话我就打你。”、“不以我的意见,大家就拉倒。”、“你执意谈这个恋爱
,就断绝亲子关系。”、“你不可顶嘴,我是你母亲。”
被怒气勒索时,我们会有相同情绪激起,但即使不爽也必须屈服,只好臭脸乖乖去做,程
度比较严重的,连臭脸也不允许的,反击能量被迫吞肚,就会委屈落泪,在孩子被规训时
很常见。若“压抑怒气而哭泣”在下一瞬间又觉得丢脸/被遏止而再次压抑,就会变成“
无感-不允许情绪体验”,这是很糟糕的回馈机制,可惜我们常常在做。
二、“满足对方也不清楚的需要”:受害者姿态的迂回勒索
更诡辩的勒索,来自受害者姿态的勒索,诉诸无能而引出对方必须HOLD住你的罪恶感情绪
,让自己逃避责任。
这段“迂回心理”,勒索者放手负面情绪,无能无助,等待他人救援。放手的勒索者是无
意识的,他要什么也不清楚,让被勒索者瞎子摸象,想尽办法安抚/满足他,做不好被勒
索者还会觉得抱歉不好意思都是我的错。
这边举个情侣的例子:某女下班回家,情绪沮丧一直哭不讲话,男友问怎么了?她说她很
担心他有一天会不爱她。男友莫名奇妙,先百般安慰,不料某女提的假如越来越多:不工
作时你还爱我吗?不小心出轨时你还爱我吗?……男友稍有迟疑或澄清,她就越往负面思
考,她说:“我知道该相信你,但就是停不下来……”。男友觉得无奈、无助,不知道哪
里做错让她没安全感,她不说清楚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话题一直在情绪上绕圈。几次还
好,但常常这样就受不了。无意间,男友总算得知女友情绪来自职场上长期委屈,但详细
情况她还是说不上来。  
这个例子的某女可能有情绪障碍(述情困难),无能因应情绪又恐惧,无法辨识、消化及
表达。她的情绪迷雾与焦虑无意识转到伴侣身上,也就是她可以得到反应及控制的地方,
同时“问题责任”也转过去了,变成伴侣的问题:“到底爱不爱她?”,于是男友就要猜
及安抚,回应她想要的安全感。但这是个假议题,男友即使回答“在任何绝对的情况下,
我都爱你。”也不正确,因为这会引来另一层问题。
这个过程很长,但若某女能辨识情绪与表达,也许她只是想对男友说:“我上班以来一直
受挫折,需要你的安慰。”而已。
某女越对情绪恐惧、怕被拒绝、自我怀疑,这段需求就迂回很久,而且以无能姿态“情绪
瘫痪”,激发对方罪恶感或心疼的情绪,让对方扶她。以受害者之姿,要求对方抒解自己
情绪和重担,还指责对方不做是他的错,便是“勒索”。迂回心理的勒索,好几层言外之
意,主要情绪是无助,要惹人怜,但长久就惹人厌,被勒索的一方会疲乏,走向关系解体

亲子关系也是如此,传统父母之所以传统,因为他们不懂直面情绪压力,也无法直述对子
女的想念与需要,脾气硬一点的以生气,直接命令的勒索,姿态软一点的觉得自己无助、
多病、哀怨来日无多让子女主动补位,顺从老人家的想法。当孩子长大管不动,父母无法
威胁控制,多以无能的受害者位置,以迂回方式情绪勒索,他们的哀兵政策是:“我歹命
喔~别人的小孩都怎样我却这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叫我怎么面对列祖列
宗……”、“唉呀,老婆比较重要,我们老了不中用了……”、“没人给钱,以后生活怎
么过?”期待子女听话,以抚平他们也不甚清楚的情感需求。
如何面对情绪勒索
被勒索者怎么办?重点在于照顾自己,换个角度解读,让自己有选择。
一、照顾自己
被勒索者通常是关系里的照顾者,凡事以勒索者为中心,为了不被激起情绪,顺从久了变
成习惯,自主性也渐渐消失。因此第一要紧的是,“被勒索者要照顾自己,把生活焦点重
回自己身上。”
可以的话,尽可能减少与勒索者的接触及通讯,或者让自己消失一阵子。照顾自己,不见
得刻意要做什么,只要过著以“自己为主的生活”就可以,关心情绪及身体健康,找信任
的人说一说、找安静的地方沈淀、找喜欢的仪式放松,关注自己就可以恢复能量,再来想
一想怎么跟勒索者相处。
二、置身局外,换个角度解读
拒绝被勒索,只要让那个“威胁的局”不成立。很多人被害怕牵着走,比较难思考,他们
以为“拒绝勒索‘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但其实“拒绝勒索‘真的’会发生什么事吗?
”只要避免当局者迷,通常就有破解的方法。
试着置身局外,思考勒索者最初的情绪起点在哪?情绪通常有个引发事件,如果左思右想
实在跟自己无关,就拒绝接下这个转移或勒索。源头既然不是我们,是对方处理不了自己
所遭遇的情绪,换个角度解读,就比较不会陷于这个局,也避免陷入二选一的勒索困境。
改以勒索者的视角听故事,询问情绪背后的事件脉络,想像勒索者的情境压力与情绪转折
,同理他的不安,让问题就只是问题,而不是情绪勒索的局。
三、让自己有选择
不陷入那个局,不当拯救者,让情绪勒索无法成立,我们就会有余裕决定接下来怎么做。
怎么帮?帮多少?如何双赢?都是可以思量与决定的范围,想一想,让自己有多种选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