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作品, 包括文字, 戏剧, 甚至最容易感受的电影
里面有很多最打动观众人心的就是亲情的部分
但我只要看到这部分, 都是从初期非常无感
到后期越是理解, 越是觉得太过度, 甚至有点反胃
我理性告诉我这样在社会上, 我会给人病态感, 甚至可能生存困难
即使我工作念书或是处理复杂事务都是可以的
但我并不想被排挤
所以我对亲情释出过非常多善意, 去试着得到反馈
用模拟人格去演戏, 去看看会是什么反应
然后纪录结果
为此我甚至去看了日本很擅长描绘日常亲情的是枝裕和好几部作品
就是为了揣摩亲情是什么, 去模拟亲情下的人们感受
好看是好看, 但是我真的看得非常抽离, 都是用逻辑在看
即使里面那种被长辈骂不负责的父亲, 或是离婚父母
我感想都是'哪噜齁斗~' (原来如此)
没错我用'原来如此'形如, 是说原来会这样'在意'呀, 会有这种'反应'呀
并且他们会流露出很多对亲情在乎的情感, 只是现实条件无奈
有各种离异, 分离, 吵架, 不得已, 然后经历了各种纠结, 最后放下
基本上就是一直这个流程
原来父母会在乎儿女是这样感受
原来夫妻会在乎彼此是这样感受
原来分开与再一起会是这种感受
我从小到大的成长背景, 让我实在无法理解这些'体会'
我必须要用逻辑去驱动, 才能让我做出'该有情绪反应'
在我们家, 如果少了一个人, 就是多一张床可以睡罢了
为了融入社会, 我看了很多书, 模拟很多人格反应
角色我都是看书来着的, 我没有这方面的感情与经验, 但有很多这方面的知识
家里书柜大概有三分之一都是在探讨心理与家庭
儿子的行为模式
女儿的行为模式
父亲的行为模式
母亲的行为模式
我一直到出社会多年才学会跟大多数人做表面上的'情感交流' (深层还不行)
但是针对人的语言还有逻辑性上我则是超过一般人
所以我给人感觉是一种难以相处, 挑惕, 甚至苛求标准的人
然而我并不是, 我也并没设定这些标准, 我只是很努力在理解这些
我也交过女友, 但都有一种在看戏看电影的感觉
我是很努力, 希望在社会群居生活里不被人视为异类病态
这些对我来说很耗脑力还有体力, 可是很多人却能用情绪与直觉来反应
真的好辛苦...
有没有人也有这样感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