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在写上一篇文章的时候
正在公司吃著自己煮好的绍兴醉鸡煮香菇汤
(我在公司有自己的流理台)
天气冷,喝热汤感觉很幸福~
(写这种文章好反差呀XDD)
看到很多书、网络文章、电视
说上一代会复制悲惨到下一代身上
我觉得我的比较像是
悲惨的人,下意识会觉得自己的小孩不配拥有幸福。
就算有,也会质疑,然后剥夺她们的幸福,
因为这样才是他们眼中的“自家人”该有的样子。
(突然觉得自己讲的好精辟= = 完全是我在这个家的缩影)
无可避免的,我妈的情形,就比较像是“她不希望我过得比她好”
= =
观察她非常久,
如果别人有开心的事情,她会很羡慕,因此感到难过(觉得无法拥有)。
但如果别人有发生不好的事情,虽然她有能力也会去帮助别人(并且说服自己是好人)
但一方面她的内心,也会比较好受。
(例如她会跟上班的阿姨碎嘴说,好险这种事不是发生在她身上= = )
比较经典的事蹟
大概是我到小五小六时,我妈还没买过内衣给我穿。
有一次我大姑姑从美国回来,
看到我放学回家,制服白衬衫里,什么都没有..
只有两点若隐若现…
她一整个惊吓到跑去跟我妈说,说这样很难看….
我妈才很没好气的带我去夜市买几件,然后边说我姑姑大惊小怪….
我长大其实不记得这件事,
但我妈为了阐述我大姑姑很离谱很容易大惊小怪(讲别的事情)
又帮我重新记忆一次= =
当下听到整个很无言….
或是我爸出国的时候,都会买免税店的香水或礼品回来
她一定要先选,如果没选到她要的,或是她觉得她拿到的不好
她就会生气。
因为我的个性比较随遇而安,如果我拿到选剩下的香水,我还是会很开心
但是我妈一看到我开心的表情,她就会以为我拿到的是比较好的
就跟我换,换完又后悔…一直重复= =(烦不烦)
不然就是我拿到日用品,例如香皂、洗面乳..我就会说 : “这也很好,比较实用”
我妈就会说 : “妳不需要用到这么好,拿出来给大家一起用。”
我当然也乐于跟大家分享,但我觉得我妈实在不必加前面那句来贬低我= =
长大后就陆续变成,
说我女生念书可以不用念太高(可是却供我妹读到大学毕业)
然后又说因为我之前有离家出走,所以再继续念我要自己负责。
(她都会先贬低我,再把事情合理化)
我也都习惯了。
另外就是,我发现
我妈很不能容忍,家里有2个女人,这件事。
或是像魔镜那样,她很爱美,不准别人比她好看,之类。
例如,国中时开始渐渐有比较女人的特征,她会开始打压。
说穿这个不好看、用什么保养品国中生不要用太好。
或是有人写信给我,她会拆开,然后跟上班的阿姨一起嘲笑(觉得我这型怎么会有人喜欢)
。
我想的跟大家一样,
觉得国中生爱漂亮就是会被长辈打压,很正常。
当然她也有过对我好的时候,因为我青少年时期痘痘很严重,她就疯狂买同一品牌的化妆
水给我擦,并且对外宣称它的疗效。
(我妈很爱炫耀疗效,是的,她有加入过兼差的直销= = )
长大后就演变成,如果我爸送我们好的东西(关于女人用品)
她就会抓狂生气吃醋,理由是,她为了这个家很辛苦,但自己却没得到。
不然就是她常常会来我跟我妹的房间,搜刮衣服、帽子、穿搭饰品
只为了要“穿去教会”
(后来我爸都骂那个教会是邪教..)
我妹比较惨,因为她买的东西都很高档,每次被搜括走,都会心情不好很久
或是我妈拿到她的“珍藏”,我妹会气到哭..
我自己比较经典的是
高中毕业典礼,学妹们集资送我的水晶项链
我死不借(她每次都说她要用借的),
最后还是被她拿走不还..(她用高中我花去她很多学费、生养我来压我)
另外一个我觉得比较偏向是搞笑
香港刚风行潮牌设计的时候,
我香港学纺织的朋友带我去她朋友的店捧场,
我买了一件连身(上面全部镶满黑色会亮的珠面、素色),
买的时候,店员告诉我这要搭内搭裤,有皮裤更好(因为它下摆其实有点短,只到屁股)
再扎个皮带就很时尚。
我妈肖想超久的,但因为我很少穿(我想说她还是有点职业道德XDD )
某天她终于开口跟我要
我想说我平常也很少在穿这种的,那天真的是纯捧场才会买,
就给她。
结果隔天下楼上厕所,看到她正在照镜子差点没昏倒...
那件衣服,她下面什么都没穿~ 只穿了短靴...
好险她比我矮,还是有遮到屁股,但还是超短!!!
而且我们出去的时候,都不准叫她妈妈。
她是说她不想被人在外面大惊小怪说她是2个小孩的妈(保养的很好,确实看不太出来)
“那不然出去要叫什么?”我说
我妈 : “叫英文名字就好,国外都这样。”
对了,忘了说我妈非常的崇洋= =
迷恋国外男影星之类…
当然我妈还是有很好的部分
例如她很爱小动物,我们家养过非常多小动物= =
我也有遗传到,好的、不好的都有。
然后圣诞节的时候,
会弄圣诞树、袜子礼物什么的
她也的确生活得很辛苦
(为了小时的经历、自尊、我爸、家庭、经济)
但我小时候的记忆,通常都是不太好的
而且影响到我,这不可否认。
(她每次都说什么不好记都记坏的= = 阿就坏的比较多咩!)
我20几岁的时候,
会大量看很多悲惨的书跟剧
例如 蓝色生死恋、齐瓦哥医生、厨房屋、来自哥本哈根的信
很多战争片、国片
一方面藉著戏剧张力来消耗自己的情绪、
另一方面借由感同身受,说服自己没有过得比别人差,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
反正就是看了一些书
自以为持续的用正能量洗脑自己,自己就会洗去小时候的悲惨记忆,自己会好。
结果是遇到挫折或失败的时候,或是只要一回家
那些小时候自卑的恐惧,就会回来吞噬自己。
所以30岁之后,我开始用正视的方式。
正视我从小经历过的问题,
加上我现在又有了家庭,
所以很努力避免自己因为经历过的家庭问题,而延伸的失败(复制悲剧)。
这在下一篇文(关于情人),会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