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前辈
Kawas Hila 填充量63g 1000FP 95/5 重量221g
若搭配montbell thunder pass和底层羊毛衣
在年末的富士五湖营地是否足够保暖?
有一件Kathmandu的化纤
和UQ轻羽绒在台湾寒流来会交替穿都很够
比较之后其实是喜欢化纤>羽绒(不喜欢清理跑出来的羽毛)
但不确定化纤要买到什么等级才足够应付这个季节
目前有查到可能Montbell的サーマラップパーカ
非UL的那件看描述是说可以当冬季中层没问题
爬文之后Rab也看到有人推荐
不知Xenair Alpine Light Hoody是否符合需求
劳烦各位前辈推荐分享更好的选择
另外因为要骑机车露营有点担心保暖
也很烦恼是买Power Stretch还是羊毛底层裤?
Power Stretch穿起来很舒服,但好像没有羊毛的防臭功能?
想一并求建议,谢谢
作者:
dreamelf (走自己的路)
2025-09-06 03:21:00年始年末去过 傍晚后约0度外层穿beta lt+rime in flix还是觉得冷… 白天就还好
作者:
semicoma (后勤人力足 前进灾区吧)
2025-09-06 07:15:00我不知道富士五湖营地的情况 但因为我有在接近零度的合欢山骑过机车 我的建议权当参考 ok 首先就是挡风要做好能确保不从缝隙灌风进去(灌风=补充冷空气 挤掉暖空气)缝隙包括袖口领口防风层下摆等 比如袖口挡风就要戴防风手套把袖口塞进去 比如领口可以靠围巾 依此类推 防风做得够好 保暖层(中层)要多暖就看个人 这还真不好给建议上面讲的防风层包括腿和脚(就像手)要防风 而手和脚的保暖中层 就是靠手套内衬/袜子 底层衣裤应该可以考虑羊毛因为不好给建议 就只能你带着装备去试 羽绒保暖有个简单堪用的公式是填充量xFP值 比如你列的kawas hila可以简单想成保暖度63x1000=63000 再以此去和其他你没穿过甚至没能现场测试的羽绒服做暖度比较 要再次强调 这是堪用而不是精准的估算 版型/防灌风/填充室的缝法等都有影响 另外要注意填充量的单位 如果是查到美国资料 用的单位可能会是oz而不是g 就要再换算一下
作者:
sellgd (李先生)
2025-09-06 19:51:00FP*整件重量 算是一个指标 再除化纤FP数约略去算当然表布占重量很大一部份对了 你这件已标示填充63,表示表布和缝线拉链为158g假设其他件也应该差不多158g左右的非填充材重量你的填充材暖度63g*1000FP=PL棉600FP*105g105g再假设表布D数差不多 加回158g =260g 整件就够了但基本上我看过的化纤整件最轻都320g左右 10d+40g厚PL棉冬天五湖营地清晨会降到-5至-15度之间 感觉不够这件hila 感觉只适合台湾平地秋冬交替之间吧多带一件400G左右的PL棉60g厚度 多层次加减不过地震频繁期 跑到火环带国家的火山露营...
作者:
sellgd (李先生)
2025-09-07 13:36:00怕潮就不要买羽绒衣
感谢大家提供的经验跟建议,非常有帮助,大概心里有底要往哪个方向寻找了!感谢!
作者:
semicoma (后勤人力足 前进灾区吧)
2025-09-09 11:00:00power stretch其他像alpha direct或power grid(patagoni对了我上面概述完忘了讲具体产品 羽绒在静态又能避湿的环境真的不错 但潮的话就可能阴冷 polartec家的化纤不只power stretch其他像alpha direct或power grid(patagoni-a r1用的布料)都值得试试 r1也有裤子 防风做好的话相当暖 甚至没冷到不行风也不大的时候 外面套层登山裤不用刻意防风 就相当暖了(但这类材质单独穿 外层没布料的话 有点风就会凉) 另外 因为布料而选购国外大牌时 要注意袖长裤管长等 欧美版型用在东亚人身上往往偏长 有些品牌会针对市场调整版型 那算比较有心了 就是价格上要多承担点polartec外的化纤 p棉c棉也相当常见 并且个别还有不同保暖等级的产品线 这两款材质也很值得去试穿 也有一种产品是羽绒外套但表布用gore-tex infinium(g官方不承诺防水因为没贴防水条 但文宣暗示相当防雨水XD) 羽绒做疏水处理(rab某件) 我没穿过所以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