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身体算虚,有手脚冰冷;
怕冷也怕热,行进中容易大爆汗。
写得有点流水帐,可直接跳心得部分。
首次尝试不戴眼镜爬山。
=行程安排=
2021/01/08
考量到体力不佳,本次规划搭乘小18,
由圣人桥走到清天宫,视情况进退。
=本次使用的装备=
背负
OSPREY DURO 6 野跑背包
KLATTERMUSEN FIMMAFANG 3.0 腰包
衣物
PATAGONIA CAPILENE 3 排汗衣
UNIQLO AIRISM 网眼平口裤
PRANA STRETCH ZION STRAIGHT 长裤
外套
PATAGONIA HOUDINI 轻薄风衣
RAB ALPHA FLASH 中层外套
DECATHLON FORCLAZ TREK 500 羽绒外套
雨具
MAMMUT MASAO LIGHT 风雨衣
3F 三峰 升级版雨裙
鞋
SMARTWOOL PHD OUTDOOR LIGHT MINI 袜子
HOKA ONE ONE SPEEDGOAT 2 野跑鞋
配件
SMARTWOOL 羊毛帽
KLATTERMUSEN FULLA MULTITOP 多功能围脖
OUTDOOR RESEARCH PL 100 SENSOR 手套
SHOWA 281 防水手套
=过程=
一开始就坐错公共汽车了...
恍神坐到小15,然后以为有到擎天岗,
错过了在涓丝瀑布站下车的机会,
又绕回剑潭站,等了40分钟才搭上小18,
到达圣人桥开始爬的时候大概是9点40分了。
因为久坐身体发冷,加上雨一直下;
一开始就穿ALPHA+羽绒外套+风雨衣+雨裙,
以及羊毛帽+围脖、手套+防水手套开始走,
打算等身体热的时候再脱羽绒外套。
等身体热了之后已过天溪园生态教育中心,
没有比较有遮蔽处的地方脱衣服,
所以有点过热的走到步道处才开始脱衣;
此时风雨衣的前臂处已经因为反潮有点湿掉了,
羽绒外套可能也有点湿了,脱的过程也有滴到一些雨。
抵达风柜嘴时穿上羽绒外套,吃点东西和咖啡因稍微休息,
开始往擎天岗的方向走。
等身体热起来之后要脱羽绒外套,也是没有什么遮蔽处;
再加上有戴两层手套,穿穿、脱脱之间,身体完全冷了。
觉得还是尝试休息时先调整好衣物,之后用加速行进的方式让身体热起来。
之后开始出现残雪,此时手部开始发冷;
到了山友所说的3.8K处、5公分积雪附近,
停下来拍了这张照片,拿出登山杖使用。
https://imgur.com/XeCLUaH
停下后再开始走,手冷到感觉会冻伤,
边走边想倒在这应该就死了,
脑中出现"不要睡、醒醒阿。"之类的画面,
还好有积雪的路段并没有持续太久。
这里的雪有点像松松的思乐冰,
踩起来稍微会滑,但没有像泥巴那么滑。
在这段路上袜子湿了,但感觉影响不大。
在鸡心仑的时候,因为鼻水实在太多了停下来清理;
此时发现手套已湿,可以挤出水的那种湿
抵达冷水坑之后大休,之后开始准备爬七星山。
除了羽绒外套全穿了,但是调整衣物的时候手冻到失去知觉;
要调整帽子后面的弹力绳,跟穿手套的时候都卡超久的。
沿路冲到凉亭处,喘到不行但手还是热不起来;
在此加上羽绒外套,走了一段身体终于热了起来。
抵达东峰之前雪变滑而滑倒一次,果断决定回头到冷水坑。
回程身体开始觉得有点过热,但想说快到了就没调整衣物;
又滑倒一次。
之后走到涓丝瀑布站,又坐上了小15,塞车了一阵子之后,
抵达剑潭站,结束今天的行程。
回家整理装备的时候,获得压坏的眼镜盒跟被挤烂的香蕉。
=心得=
关于下雪的部分:
第一次在下雪爬山,比较少人踩过的积雪还满好走的,
搭配登山杖走起来算轻松。
而七星山路段的雪,因为多人踩踏后又再结冰的关系?
变得很滑,有杖也撑不住。
沿路看到满多人都有穿防滑鞋套,然后有一个上冰爪的。
之后遇到类式的情况还是得备一个。
关于下雨的部分:
外套反潮湿掉之后,湿掉的部分外层感觉拨水性就没了,
看起来都是湿湿的,不知道是不是在透湿的关系?
然后第一次用雨裙,觉得还满好用的;
主要是为了腰部调整买升级版,防风那条绳子这次拆掉没用。
这次的行程感觉手套、袜子湿掉影响不大;
核心的温度影响比较大。
关于静态转动态的部分:
目前的想法是还是休息时就先调整好衣物,
利用加速行进让身体热起来比较方便;
但需要一些使用经验才知道怎么调整比较洽当。
KLATTERMUSEN FULLA MULTITOP 多功能围脖:
比较厚,然后有透气孔;
透气孔附近的有贴膜的MARK,布料比较硬挺,
呼吸久湿掉之后不会那么贴在鼻子上,
呼吸较一般BUFF舒畅;
在这趟的过程感觉是堪用的。
SHOWA 281 防水手套:
买了LL号,搭配L号的OR手套使用;
勉强可以合体,手套开口满大的,
手自然垂下久了里面会湿;
目前想到的方法只有先戴手套再穿雨衣,
感觉有点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