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那年夏天 (一个海洋大学康辅社的故事 )1

楼主: lonal (中年上班族男子)   2013-07-21 09:23:03
书名:那年夏天 1 (一个海洋大学康辅社的故事 )
笔名:卢子廷
e-mail:[email protected]
http://rucollin.pixnet.net/blog
(如果觉得好看,请在我的部落格上留个言鼓励一下,或是写信给我)
因为这个故事,是跟很多伙伴,不同学校救国团的服务员,在龙门运动
公园一起编织的,如果有一起参加
办过那个活动的伙伴,想要加上哪些话,可以跟我说,或是想要成为小说当中
的一个脚色也可以跟我说!我会帮大家加进去。
欢迎转寄,但请将注明出处,还有把上面的资料附上
夏天,对你而言是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夏天,你想到的是什么呢?
是路上偶遇发生的热恋,
或者是与一群好友一起度过一段难忘的旅行~
还是……
民国41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在“反共复国”的国策方针下,为了
做好青年人在政治思想上的工作,
于3月29日的总统青年节文告中,倡议成立一个青年组织。筹备责任由蒋经国来
承担。成立之初,其性质类似于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的下属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或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
的共青团,为带有官方色彩的政治
性组织。
救国团 标志
成立之后,随着年月递增与政治大环境改变,救国团逐渐由一政治性组织,转变
为主要办理在周末假日、寒暑假
期青(少)年国内外休闲、旅游、留游学等活动的组织。其服务对象主体是高中
职的学生。
救国团举办的活动 对于1980年代的高中生与大学生有极大的影响,在早年是非常
重要的大型联谊活动,故其中
凝聚的感情以及诞生的情歌不胜枚举。当营队名额供不应求时甚至规定成绩要为
班上前三名才能获得参加机会……………….
中横健行,营队,救国团这或许是身为现在人的我们,曾经听过的名词,确不曾体
验过的生活。
救国团 标志 3
基隆
一个常常下雨的地方,又被称为是雨都,从福和客运下车后,紧伴随而来的就是海水的味道。
一进入市区看见的是拥挤的人群、热闹的庙口、繁杂的交通,还有进港的船泊。
沿着马路慢慢的往八斗子的方向过去,就会看到一只巨大的海鸥石雕座落在滨海公路旁,这巨大的海鸥好似准备乘着
那微微吹来的海风,飞向那前方的大海。
海鸥
那就是我的母校基隆国立海洋大学的象征性建筑物,由著名的艺术家朱铭雕塑,象征飞得高、看得远、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的创校精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