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字游 《狮子与火龙果》走路痛 读享文化

楼主: whoiam (胡爱晏)   2016-02-24 21:30:53
《狮子与火龙果》读后感、心得、评论、感想、触动by胡爱晏 2016/2/24
“一言以蔽之,狮武血”
这是一本一言难尽的书,原本看书名《狮子与火龙果》以为不是童话寓言就是武侠小说,
万万没想到是颠覆传统的三无新文体:无人类、无角色名、无对白(自言自语不算)
题目意旨就是一狮一果,试读或仿谷阿莫式简介谈个大概也可预见是狮子想吃火龙果的
生命历程。这有什么好看的呢?偏偏只有你踏上寻果之旅才能体会,一旦启程就是义无
反顾的往前。愈读愈爱不释手,愈看愈欲罢不能,愈往下就愈往内走,何止何止狮子进
化了,读者与作者何尝不是如此?一果一狮一猴一虎可堪称四大主角,彼此紧密相连。
也许这是一场另类的西游记。
也许是骆-狮-婴的三进程
(德国哲学家尼采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提出精神三变。骆驼、狮子、婴儿来譬喻人
类精神的变化。精神会由骆驼变成狮子,再由狮子变小孩。)
也许是绿野仙踪里狮子、稻草人、机器人追求勇气、善心、智慧的变体
狮有西非狮、东非狮、开普狮、东北刚果狮、德兰士瓦狮、西南非洲狮,狮子象征万兽之
王,中华文化化为避邪和守门的吉祥动物,普贤菩蕯坐骑正是狮子,民间的舞狮使狂野的
猛兽融合为民间生活一部分
但在书中,偏偏不是如此形象,甚至是可以用鲁狮(鲁蛇的狮)来形容,饥寒孤兽一只。
绝的是这头无名之狮一心想吃的不过是火龙果!为什么?是因为很火?是因为蜕化成龙
?为么是这种红色的水果?有红皮白肉、红皮紫肉、黄皮白肉种,要说他象征什么,顶
多就是火龙果的花又白又大又美,甚而和昙花有些相似,纵有令人惊艳之美,也未免叫
人感到喷饭般的不可思议吧?或许有种鱼跃龙门的进化提升期许,浴火重生的意味。
http://pilikang.pixnet.net/album/photo/308995370
这场变相的取经之旅,寻果之途,是见证万兽武道也是“狮生”的悟道。
那痕累累的狮,这本作者自许为半自传的小说,一个全身是伤,一个自称走路痛。
作者透过动物舖陈“我知道什是梦,那是我死前一直在做的事。”
为什么走路会痛,绝非单指扁平足好像第一直觉令人联想不用当兵式的。我总觉得这一生
走路都会痛,必须痛,不会好的痛,因为那痛是与生俱来的。那是渴求生命洗礼的痛,
这痛无法愈合,也永远无法真正治疗。
如果人生是病,生命是一场痛,那只有痛苦的存在才是活着的感觉吗?未必非得如此自虐
不可却是见证了“价值完成”的终极辩旅,永远没有真正达到目标的一天。没有真正结
速的进化,有不停的下一步,人生就是每一个阶段的价值完成过程,没有真正的完美。
如果有所谓的完美一点,那代表灵魂无法再继续前进下去,因为已经是最完美了,百分百
无化得可能了!那这至极顶峰的一点不是可歌颂、可礼赞的反而成为诅咒,因为成了标本
式的不动!不能动也不可以动,冻结在那一瞬间!生命就此死结!这是不可能的,每一刻
都是最完美的片刻并非老生常谈,每一个当下都是最好的时刻也非自欺欺人,这个点,
这个现在的生命,这个当下的事件,就是所谓“最好的安排”,体认到这点,读这本书才
有意义,否则如柯南办案式一心追求最后结局如何的破案抓犯只是徒劳无功。
http://pilikang.pixnet.net/album/photo/308995376
有人说过程不重要,结果才是重点。
有人说结果不重要,过程才是关键点。
然而,读小说的乐趣从非翻到最后一页,唯有享受这过程才是精采之处。整部《狮子与
火龙果》绝非仅止于关心有没有吃到火龙果,有也好,没有也好,吃到又怎样?没吃到
又怎样?重点是那寻果、取果、得果的过程,这弱狮、这伤狮、这生命之师、这自我追
寻的诗,在失与施、尸与狮间,不断的进化。人生的乐趣也是如此,永远有体验不完的
各种可能性,没有真正结束的一天并非悲哀而是灵魂无限欣喜游戏的螺旋上升之旅。那
种感觉就像是又有新进展、又有新挑战、又有新任务的喜悦感与自我突破。不是破关后
的空虚,也非至高无上的追求,神明式的无敌神话。
树→冢→谷→穴→巢→界→终 七阶若把一切的起点“自序”一阶,那整个旅程化为书
可用八度音阶(一的法则,大自然的法则,第八度音阶开启下一个新的八度音阶)来对比
。有始有终,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就是下一个起点,无限循环。
树是制高点
冢是堆高点
谷是至低点
穴是陷低点
巢是归还点
界是安全点
终是临线点
狮子怒吼,狮子负伤,狮子对抗,狮子追果,狮子证道。
“那天,牠跑输给一只花栗鼠之后,决定离开草原。”
读者随着狮子的一章一章的推进、掉落、挣扎,几乎与之同化,为其喝采、加油与不舍
,火龙果是目标,猴子是助手,虎是敌人,狮是自身的化身,到最后你会拍案叫绝的认
出启与终,果与因,敌与友,异与已终归一体。这并不仅止于打破第四面墙般的角色与
读者对话,作者与读者融合,而是镜射般的映证,正道与证道非截然二分,食肉与食果
非大相径庭,带点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恍然大悟,以布袋戏般的文字画面和卡通
化的漫话语言 http://pilikang.pixnet.net/album/photo/308995394 带给人强烈的视
觉感,化繁为简是功力,一子化万步更是高深,整部小说很鲜明的画面感要说成为电影
化的缩图也不为过。也许用动画可以声色俱佳的呈现,但只有平面化的文笔功力能细微
舖写那心路历程。这用四格漫画会嫌杂,电视节目化又嫌粗糙,连载勋漫又嫌内心戏过
多,唯有化诸小说一字一言才能精采托出,纵然成许堆叠在所难免(断风裂草,毁云破空
),仿佛武侠小说偶戏化的旁白形容比比皆是(逆天之雷、横扫万物,沙石漫天、横空巨响)
但也不忘幽上一默地纳入现代语汇、生活语言、流行语码、日常词汇、时事语词,如
“先生先生您好,不好意思!请问您身体的部分能让我进行一个吃掉的动作吗?”
http://pilikang.pixnet.net/album/photo/308995379
“孤身打拼的草原新鲜人”
“用很潮的方式把自已饿死”
“行狮走肉”
偶尔给牠轻蔑的一瞥,意思大概就是:“你说是我们相见恨晚,我说是你不够勇敢”
“花惹发(取自英文wtf谐音)!你老狮(谐音恁老师)这死猴仔(双关语)…”
作者擅用各种文笔技巧,读来生动鲜明不已。
“先生先生你不要这样你冷静一点你再样我会很不舒服你不要过来不要吃我不要不要
不要!”完全没逗点,也许国文老师会大批大改,学测作文会大大扣分,可偏偏在这
种情急的形势下,却是完美衬托猴子完全吓哭的吱吱叫骂,神态鲜活。
还会像日式卡漫状声词放大大大的字,又像假牙诗集般的趣味
粗黑放大字体
花草吼!森林吼!江河吼!沼泽吼!
峭壁吼!山麓吼!雪岩吼!极冰吼!
岩浆吼!地火吼!岸礁吼!海洋吼!
或是自嘲式的小品喜剧写法
“猎杀不行,跑得又慢,斗志低落,堪称天生娘砲的鲁蛇狮。唯一的强项,就是叫得比较
大声,但这种叫声,对于帮牠存活下去却一点用处都没有。”
或是古龙式电报体的短字成行写法
“或许生存最终在乎的是尊严,然而,尊严讲的是什么呢?
是愿望吧。
毕竟,我的一生。
这一生。
还未品尝到那红球啊。(字体变黑变粗变大)”
也有古诗般的简洁写法
“树止,沙落,风散…”
“树摇,沙扬,风起,虫鸣,鸟叫,蛙吟,鱼跃,河奔…”
或连环砲式的串珠式自问
饿了?痛了?怕了?冷了?累了?要死了?(像替读者问又像默认答案的提问)
或时下青年聊天室语汇(也许过时也许仍是进行式)
“安安几岁住哪?可以拿你来磨牙吗?”
或冷面笑匠式的令人噗嗤形容
牠有时反而怀疑,这位猴子大大好像只觉得“拿石头把其他动物砸昏头,似乎是比丢大
便还过的事哪”
或网络小说体的中英交杂
Read My Naem,“万兽之王”啊有没有!
或打油诗般的逗趣写法
狮子也帮自已取了个江湖浑名-“狮子这么屌,你妈知道吗?”
或广告语码的植入
一方是“亲力亲为的保镖”,另一方为“使命必达的送餐员”
或成语的抽换重置
说来“猴假狮威”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http://pilikang.pixnet.net/album/photo/308995397
或孙子兵法式的对策描写
如果来的猎食者兵分两路,可破之。
如果来的猎食者中途加入援军,可挡之。
如果来的猎食者采取反偷袭,可诱之。
如果来的是一头大象,可退之。
如果来的是那头传说大老虎……也早有准备以命相博的同归于尽方案。
掌中戏般招式命名大乱斗当然也不能少
“浑天一吼”“灭耳鬼啸”
港式漫画般的写法
神异的杀气奔狂张扬,舞跃,由高而低,降临
忽然,那杀气构成了雄霸的形体,而且,熟悉
乡民般的语汇
补个尾刀,岂不超爽der捡到一颗“大蛇包小狮”套餐?
戏谑式的词汇更是随处可见
老虎再一脚踹飞蟒蛇,呛一句“不发威你当我巧虎?”
令人联想周星驰电影语言的写法
“天下万兽,唯快不破!”
流行歌曲式的写法
“我的此生,再也无悔。”
忍术、魔幻、妖法系写法
“那音质仿佛化作长满犄角蝠翼与骨肉烂疮的鬼魔,向这座森林喷台出激烈侵吞的黑色
药火!”
当然也不乏心灵鸡汤式的哲学反思
“其实我早就失败了,也早就放弃了。
放弃了好多好多次。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又得到一次机会。
彷复是上一世的我,要我学会一些东西,再继续走下去。”
新诗般的写法让画面感十足
如“血祭!”重复排列数十次
血祭!血祭!血祭!血祭!血祭!血祭!血祭!
血祭!血祭!血祭!血祭!血祭!血祭!血祭!
到了后半段更用相当多的篇幅以电波系、梦境式迷幻写法不胜枚举。
整部小说可以说是国家地理频道或动物星球的武侠化,野兽派文体一语双关,既有真正的
野兽又有兽性、狂性、野性的笔法。
http://pilikang.pixnet.net/album/photo/308995385
唯有一读,方知其民乐趣
唯有与狮同游,伴虎行,追果趣,才知个中滋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