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版
http://blog.yam.com/neverwinter/article/63345077
收到这本书真的很意外,毕竟名额实在太少了,真是感谢小编的抬举啊XD
赫然发现自己对书名有种莫名的执著,虽然“迷走游戏”的不错,不过毕竟跟原文
Deadly Pink八竿子打不著,只是想想翻成“致命桃红”好像也很不对劲,会变成桃色绯
闻之类的作品。
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有打过电动,不过“玩网络游戏”通常指的是像竞技(跑跑卡丁车
、跳舞类、麻将)或者角色扮演(LOL、WOW、族繁不及备载)与射击类型(CS)的,不过会容
易上瘾与出问题的,大部分还是RPG类的。透过角色扮演的游戏,你可以跟来自世界各地
不认识的人聊天,因为不用碰面,所以这种“隐性的亲密”感就会油然而生,接下来就会
有一连串的麻烦。而“游戏”的目的就是要好玩,所以也成为许多人躲避现实的港口,这
也是我们主角葛蕾丝遇到的难题:她的姐姐躲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面不肯出来了。
虚拟实境。这是目前许多电子游戏小说的主轴,之前比较红的就是SAO刀剑神域了吧,因
为透过某种神奇的装置而可以让人身历其境,仿佛你就活在那个世界一样,然后有一天你
发现不能登出了,小道消息会指出如果你在游戏中死掉,现实中的你也会就这样挂掉了…
…这样子的情节充斥着,虽然只是作品,不过也有暗示的意味在。虽然科技的进步,玩家
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而游戏公司将会研发出更新更炫的产品,也许有一天能够像攻壳一
样漂浮在资讯海里的时代就快来临了,不过这些书已经警告过我们可能的危险与道德危机
,当我们再也分辨不出游戏与真实世界的倒影,怎样才能算是存在呢?有趣的是“迷走游
戏”用的并不是时下MMORPG类型的游戏来当作背景,而是比较类似给小孩子玩的交互式场
景。所以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内容跟以往不太一样了,这次反而比较贴近亲情与人际关系的
信任方面,算是这一类型作品中的异类,但是看着也蛮有趣的,虽然结局不是我喜欢的类
型就是了。
我个人很喜欢玩游戏,但很讨厌网络游戏,原因只在于网络游戏需要合作这点真的很麻烦
,而且故事性往往不够于满足我,也许对我来说打电动就像另一种看小说的方式吧,所以
我很喜欢像Fallout、Witcher这样的作品,不用连线一个人也能开心的玩,爽。
因为与预期的不一样,所以“迷走游戏”读起来格外的有趣,而且它里面有插图,只是看
起来很像是童书的插画,读著也觉得真的像是童书,不论是语调或者用词,感觉都是给青
少年读的东西啊。查了一下作者Vivian Vande Velde的确写的大部分都是给孩子或YA看的
作品,不过在亚马逊的评分都还不错。虽然以我肮脏的大人眼光来看故事性稍微不足,因
为后半都是在逃跑与冒险,跟前半截稍微脱离了,我想对于这个年龄层的读者还是相当有
启发性的吧,故事的主旨其实在于“危机处理”与亲情,对于幻想中的网络成瘾反而着墨
较少,除非后来艾蜜莉越来越昏沉就是此一现象的投射….
艾蜜莉是个电脑天才。她有葛蕾丝想要的一切特质,成绩好,待人和善,而且又很温柔,
这样子的她会沉潜到游戏世界“金蝶国”里不愿意出来,真的很不对劲。明眼人都可以看
的出来,她是在逃避些什么,才会躲到网络游戏里啊,只不过这似乎不是遇到困难时应有
的态度,这只告诉我们,她从来没有遇过这样的事,她不知道怎么办也无法处理,因此任
性地将自己关在某个地方,以为这样就可以了。躲起来并不会改变任何事,而且会伤害到
别人(听起来很奇怪但的确是这样),世界上总是会有关心你的人,总是会有人肯听你述说
,犯错了又如何,只是一昧的逃避并不会有答案啊,虽然挺身出来也许会受到非难,不过
如果这样子想,我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而忽略其他人的闲言闲语,就会稍微
容易些了吧。事实上艾蜜莉与葛蕾丝都是勇敢的人,一个勇敢的跳入未知的游戏世界拯救
姊姊,一个则是透过理解来尝试拯救自己;不论结果如何,作者都尝试呼吁我们,要做一
个勇于面对自己的人。
再度感谢小编给予我机会,让我在坐车到北港的时间被这本书完好的填充啦,谢谢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