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吋对决 Blade 14 vs. ROG Zephyrus G14

楼主: ris6825 (淫意杀手)   2021-08-30 02:02:48
https://youtu.be/rIVlgkysGYw
好读/好看版,无广告 YouTube 评测影片 (如果有,那就是被硬塞的)
以下有完整心得内容文字,不喜影片者可参考。
----------
关于游戏笔电/电竞笔电,去年被多数外媒评为最佳产品,
普遍的共识为,华硕 ROG Zephyrus G14。
当时华硕把抢先独占的AMD Ryzen 4000、35W的HS系列,
放进G14轻巧的14吋机身,加上80W的RTX2060。
而且并非做成平价机种,不仅给消费者1080P 120Hz或是2K 60Hz萤幕、
打字非常顺手的薄膜键盘、直逼MACBOOOK PRO的四喇叭音效、金属机身,
最后加上很特别的,自己不方便看,但是专门用来炫耀给别人看的AniMe Matrix。
在14吋这个大小,可说完全没有对手。
当然它也并非毫无缺点,例如缺少视讯镜头,萤幕反应速度慢,诸如此类,
但整体瑕不掩瑜,今年新款也换上更新的Ryzen 5000系列处理器。
不过,今年雷蛇回来了,Blade14重出江湖!
我们就用这台新机,来讨论14吋电竞笔电存在的意义,
也直接从各方面来比较一下,这两台目前在市场上最好的产品。
14吋高阶效能笔电,其实几年前就出现了,雷蛇跟技嘉,甚至Alienware都有推出过,
这个尺寸大大提升了便携性,但比较迷你的机身,
通常也代表着散热空间的不足,进而导致效能的牺牲,
萤幕的尺寸也被迫要缩小,因为萤幕不可能大于机身,
此外,触控板大小、I/O数量,还有电池大小都会受到影响。
Blade 14直接使用高瓦数的Ryzen9-5900HX,我买的版本是RTX3070,
也给了2K 165Hz的萤幕,16GB RAM不可扩充非常可惜,但1TB SSD对得起这个价钱。
外观上维持了雷蛇这几年来一贯优秀的全铝合金CNC机身,
黑色金属质感非常优异,当然也依旧是一个吸油吃指纹的专家。
中间超大的雷蛇Logo只会发绿色的光,看在它只有14吋的份上,
不支援其他颜色,我们就勉强给过。
G14这边金属质感一样优秀,但是这个深灰色几乎不吃指纹,
对我这种奶油手来说,真的是大加分,
同时AniMe Matrix实在非常有创意,绝对不是只拿来放放Logo的,
而是拿来放在咖啡厅把妹用的。
但Logo的单色光,也让雷蛇的萤幕厚度能够降到仅仅只有4公厘,而G14是6.5公厘。
讲到厚度,我们先看尺寸,长32(319.7)公分、宽22公分、厚度只有1.68公分,
很难想像这是一台高阶效能笔电。
(G14为 32.4 x 22.0 x 1.79cm、重量1.6kg)
Blade14重量1.78公斤,比G14重一点,但换来超坚固的一体成形CNC机身,
其实相当划算,加上230W的电源,总共也不过2.6公斤,
你不需要是强壮的Gamer,也能轻松携带。
B面就是这块2K 165Hz的萤幕了,色域的涵盖非常地好,尤其是97%的P3,
表示只要你会校准萤幕,拿来做颜色相关的工作都没问题。
最大亮度369尼特也算够用。
ROG G14的部分,2021年版本也有用上2K 120Hz的萤幕,色域差不多,
最大亮度大约345尼特,两机的萤幕差距其实不大,
当然Blade14更新率快一点,但都是表现非常好的14吋萤幕了。
720P的视讯镜头在萤幕的上面,位置正确不用再露出你的双下巴,
架在笔电架上,角度会更好。
影片3:12处有示范收音效果,这边文字实在无法呈现,有想了解的朋友,
可以点击这行后面的影片时间戳记 https://youtu.be/rIVlgkysGYw?t=192
个人认为拿来视讯会议,基本上是没问题的。
G14这边就....完全没有画面!
希望明年改款的时候可以把视讯镜头放回来。
萤幕是可以单手打开的,转轴阻尼感中间偏硬,
质感非常地好,不愧是Windows界的Macbook Pro。
萤幕以这个薄度来说,绝对算坚固,
C面这边就是整块的CNC铝合金,就算是激烈的游戏操作,也不会感觉到键盘被压下去。
但这个材质跟A面一样,摸两下就全部都是指纹跟油,
我边拍边擦,擦了又擦他还是这个样子,我决定叫他:吃油怪兽!
再来是键盘配置,小笔电没有右侧数字键并不意外,
FN在左下,搭配上面F1~F12,可以做控制用。
键帽的大小适中,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要摆两边的喇叭,
雷蛇缩小键盘宽度的方式,是直接切掉两边最外侧的按键。
这个设定会造成左边ESC、波浪键,还有CTRL都很小一颗,
许多FPS玩家习惯用的CTRL蹲,执行上就要非常小心了。
至于右边,Backspace变得非常小,你需要花点时间习惯,
然后开机键放在Backspace的正上方,很可能造成误触,
但默认为短按不会有动作,所以还OK。
然后还有这个小到不行的方向上下键,对于我们这种打注音要选字的,
这个上下键真的是......。
键盘灯是单键RGB,而且最大亮度是会刺眼的那种亮,雷蛇灯厂真的不是叫假的,
可以用软件来控制,但是只有数字跟英文的部分会发光。
意思就是告诉你各位喜欢在晚上打字的玩家们,该睡觉了。别再打了。
实际手感行程很短,键帽的高度也很低,所以需要花一些时间来习惯每个键的位置,
按下去的回馈感也普通,让我有点想到之前苹果被嫌到不行的那个蝴蝶按键,
大概就比那个好一点这样啦。
触控板倒是维持雷蛇一贯优秀的表现,表面大小来到长11公分、宽7.5公分,
玻璃材质也非常好用,很精准,完全不打油,
以Windows笔电来说,就是不需鼠标,也完全可以用来工作的那个等级。
再来,我们看看G14的做工,C面还是雾灰色的金属材质非常耐看,
质感相对低调,跟A面一样几乎不吃油。
独立的音量控制跟软件键很方便,
尤其对于切换不同应用程式,需要调整声音落差时特别好用。
键帽大小跟间距控制得非常好,没有什么特别小的按键,
开机键独立做出来,还给你指纹辨识,
方向键虽然左右键小了点,但因为配合这个ROG特殊的旧款空白键设计,
让上下键多了点空间,实际使用上完全可以习惯。
键盘灯光只有白色,虽然注音跟符号都有发光,但出了名的亮度不足,
如果是白色款反而看不到字,关掉还比较好,这边华硕真的该跟灯厂好好学习一番。
按键手感上行程适中,键帽高度也够高,压下去回馈感明显,
你打没多久就可以马上习惯,这是我用过最好打的薄膜键盘。
但也因为这个空白键设计所以触控板真的不够大,滑两下就容易打到边边,
让人很不想用下去,所以还是带个鼠标吧!
回到Blade14,I/O部分左边有音源孔、USB3.2、Gen2的Type C、Type A还有电源孔,
右边有HDMI,USB3.2、Gen2 TypeA还有TypeC。
两边的TypeC都支援PD充电,也都可以外接萤幕,加上HDMI,
这三个头用来接萤幕都会避开Optimus,直连显卡得到最好的校能,这点非常方便喔!
这表示你只要准备一个TypeC dongle,你可以同时外接两个萤幕,
然后再接一堆周边都没问题,以小笔电来说是非常弹性化的配置。
D面的设计非常简约,上下有垫高的胶条,两个风扇的进气口,然后上面就是出风口,
出风口设计在转轴这边,对散热有什么影响,后面会测给大家看。
里面有一个61.6Whr的电池,几乎吃掉1/3的空间,实测把灯都关掉,
做YouTube影片循环播放的续航力是6小时25分,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这台笔电里面有一个M.2的插槽,这个是PCIe Gen3的,右边是WIFI 6E卡,
就这样了,没有其他可以扩充的地方,
8+8GB的双通道内存,是焊在板子上的,没办法扩充,而且没有32GB的选项。
上面就是这次主打的液态散热腔了,实际上效果真的很厉害,等等会讲。
软件上直接内建Razer Synapse,躲都不用躲,
自订这边可以针对每个按键作设定,还有防止误触的游戏模式。
灯光这边喔,灯厂针对特殊功能,就算是单区RGB,还是做好做满,
还贴心地要你设定什么时候关掉灯光来省电。
性能这边可以更改萤幕更新率,效能模式没插电的时候不能改设定,
插电状态下左边可以调整风扇转速,右边可以针对CPU跟GPU做效能设定,
当然接下来的效能测试都是直接开到最高。
效能部分就是Blade14可以高歌的强项了,先看R23真的没在跟你客气的,
温度直接飙上100度,然后给你高瓦数,还有超高的效能。
先不用慌喔,5900HX的Tjunction是105度,
然后Blade14从头到尾没超过101度,真的是卡得非常精准。
3D MARK这边,100W的RTX3070表现也是非常优异,
各种分数都跟我测过的17吋笔电有来有往。
《刺客教条:维京纪元》,游戏内效能测试结果,跟105W的RTX3080机种相差不多,
外接萤幕也有大约9%的效能增加。
《虹彩六号:围攻行动》,就算是2K,也能维持在跟萤幕更新率差不多的162FPS,
比较特别的是外接萤幕时,有非常夸张的效能进步,
而且我已经确认好几次设定都相同。
另外,在测虹彩六号的时候,发生了游戏认不到显卡的状况,
用AMD笔电的各位,记得要去灌Radeon Software,会减少这种状况的发生。
《战栗深隧:流亡》画质增强版,2K也有72FPS,非常好的结果。
其他游戏2K的表现也都很优秀,以14吋笔电来说效能真的非常强悍。
2021年式的G14则最高只有80W的RTX3060,游戏效能是整整差上一截的。
散热部分,游戏时CPU温度大约是90度,电供35W左右,
GPU则是维持在70度附近,但几乎不降频,维持95~100W的功耗全速运作,
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比较大的问题是,长时间游戏下来,左手腕倚靠的位置,
因为金属材质,烫手的感觉非常明显,而且右边甚至更烫一些,
当然通常玩游戏时,手并不会放这里,总之,整台就是热烘烘的就是了。
转轴部分吹出来的热风,也会让这附近很烫,让我有点担心长期高效能使用的耐用度。
建议不只要用散热底座,最好桌上再放个小电风扇。
雷蛇对Blade14的设定,就是不怕给你90度以上的温度,在小机身榨出最好的效能。
最后喇叭音效部分,这两条喇叭看起来很漂亮,但音效真的普普通通,没什么低音。
G14的音效就真的很不错,有多做低音喇叭就是有差。
结论:
事实上,大概就在INTEL从第八代开始挤牙膏,让CPU越来越烫,
市场也开始追求轻薄化之后,各厂都暂时放弃14吋这个市场。
直到去年7nm的AMD新架构笔电CPU出现,
感谢台积电让我们可以再看到这些又小又强的机器。
Blade14证明了,结合最新的芯片还有散热技术,
小型电竞笔电再也不用牺牲效能,或是I/O。
当然它还是得面对小机身的缺点,长时间游玩导致机身触感过热,
而且不能扩充内存,是最大的致命伤。
其实3070以上的版本,售价已经超过七万,
如果能直接给32G,我相信会能够面对更多的消费族群。
跟华硕G14比较起来要怎么挑选呢?
如果你经常要带笔电出去做报告,也很爱玩游戏,
Blade14会给你这个尺寸所能得到的最好效能,16GB内存绝对够用。
如果你的需求主要是大量打稿、影片剪辑、修图类,
ROG G14有比较好的键盘、16GB内存,
加上一个额外的插槽,让你最极限可以提升到48GB。
14吋高效能笔电的存在,当然最重要的是便携性,
跟15吋的差距已经是要换背包的程度,
同时14吋也是各厂商秀出自己能塞多少好料进小机身的舞台,
我想明年G14有机会大改款,华硕应该会全力以赴,我个人是非常期待的。
大家也喜欢14吋这个大小吗?
欢迎在影片底下留言讨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