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人换新工作的关系需要一台笔电
所以我把我的macbook pro 2015 交接出去了
一开始还是考虑要继续充值苹果信仰的
不过想想, 希望能偶尔玩点PC game 所以转而选择windows 系统
所以我就被这败家之眼给破财了...
4K影音好读版:
https://youtu.be/3LY8c1X2aps
下面是我这台的详细规格
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官网看详细规格
萤幕 15.6", 1080P, IPS,144Hz, 3ms, Pantone验证, G-SYNC
CPU Intel i7-9750H, 6C12T
GPU NVIDIA RTX2070 8GB GDDR6
RAM DDR4 2666MHz 16GB (焊在主板上的)
=>已扩充至32GB
ROM Intel 660p M.2 NVME SSD 1TB, 另还有一空的m.2 slot可扩充
我会选择这台主要的点就是他是搭配的RTX2070并不是轻薄笔电用的Max Q版
且价位上相对的也算是合理啦
I/O 的部分很中规中局, 但是没有thunderbolt 3跟 SD读卡机觉得小可惜
左侧有
电源 RJ45网络孔, HDMI2.0, USB3.1 gen2 (10Gbps), 麦克风孔, 耳麦孔
右侧是
防盗锁孔, 两个USB3.1 gen1 (5Gbps) 一个USB-C 支援DP1.4输出和PD3.0充电
PD充电最高支援 65 W
虽然可能无法让你出门流畅玩重度的3A大作, 不过日常所需已足以
至少不用再戴着厚重的变压器出门了, 我是蛮喜欢有这个功能的
按键段落感感觉不错, 置中键盘, 对于打打文案来说确实比较舒适一些
对于没有数字键就因人而异 我是已经习惯这种类型的啦
右侧有多出一排home end 跟 pg up and down
刚开始比较容易当成shift 或 enter 键误触到 但是习惯后还满方便的
键盘上方有独立的音量调整 及麦克风静音键 与 ROG 内建的应用程式快捷键
我觉得麦克风静音键意外的实用, 最常的就是游戏到一半, 家人走进来跟你说话
手往上一按就可以关mic 比起耳机或是录音接口上的旋钮更方便快速
有点要抱怨的是LED背光在注音符号或特殊符号的部分亮度不够 在打字的时候有点吃力
我猜是因为光源都集中在按键的正中央 而且字体蚀刻的也比较细一点
小弟不才, 这台是我第一次使用 G-SYNC 跟144Hz萤幕
G-SYNC 的效果还蛮明显的 尤其是在 FPS 较低的游戏中
使用传统萤幕时画面撕裂的状况比较之下挺明显的
144Hz的部分就没什么感觉, 可能本身比较少玩竞技类的游戏所以没有这么在意
一些简单的跑分
CPU:
Cinebench R15 : 1232 与去年的8750H 差异不大
CPU-Z : 单核 463 多核 3469
Fire strike : 16971 图形分数: 19868
Fire strike Ultra : 4624 图形分数: 4525
Time spy : 7664 图形分数: 7820
利用内建的软件可手动超频到 8004分 图形分数: 8195
如果拿原价屋的显卡比较表来看的话, 这分数已经跟一些桌面级的2070相当.
个人手边游戏不多跑几款内建benchmark 看看
Farcry 5 1080P 最高特效 平均95 最低68 FPS
刺客教条 奥德赛 1080P 最高特效 平均58 最低34 FPS
虹彩六号 1080P 最高特效 平均216 FPS
结论
喜欢这台的点:
同样2070标准电压版的笔电中最轻的一台
坚固的的机身 中置键盘 不错的回馈感 文书或游戏方面使用上相当舒适
不喜欢的点 or 可惜的地方:
没有thunderbolt 3 日后扩充的选择变少了
没有读卡机 对于影像工作者较为不便
风扇全速运转有点大声
喔对了 4K的影片我就是用这台剪的
顺的我老泪纵痕...
先这样我要去打风花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