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x410uq/i5-7200u/石英灰 开箱

楼主: G41271 (茶)   2017-05-29 15:48:37
好读版:https://www.ptt.cc/bbs/nb-shopping/M.1496044121.A.42C.html
壹 前言
这台是友人A要买的,A要求轻薄,加上预算考量后,首选就是这台和
acer的swift5.但这台可扩充RAM ,swift5则无法.考虑到A是做实验
室研究的,A保守起见就决定选这台啦.
是在台中电脑展入手的,已有在板上PO过报价文.买完后朋友请我验一
下机并灌些程式,我顺便拍个几张照,所以有了本篇文.
另外我去年有买过这台的前代机种 ux303ub,所以会在文中几处和 ux3
03做比较.
手机拍照,技术差,请将就。
贰 周边照
一、赠品照


▲店家赠品
向店家讨的赠品,赠品内容为:鼠标垫、小束袋、 HUB、拭镜布、17”
笔电键盘膜(我明明是买13”机身的笔电).心得:别啥赠品都说好,
用不到也只是占空间.


▲原厂赠品
店家说是原厂(就是华硕)附的赠品,内容为:清洁刷,鼠标垫,中束
带,拭镜布. Zenny好像是华硕的吉祥物,看起来很有质感的赠品.
二、开箱照
开箱文还是要有个箱子,简单拍一下:


▲箱子


▲箱子另面,锂电池警示.
三、配件照
1.


▲保固书&使用手册
2.


▲变压器
变压器重量0.24kg(用家里的秤秤的),本体体积约为8cm*7.5cm*3cm
,线长约 220cm.变压器直接做在插头旁,省去了一条电线,我个人蛮
喜欢这种设计的,虽然这样可能会卡到其他插孔,但便于携带我很喜欢
.另外插头是两孔而非三孔,不用再准备个3转2挺不错的.另一端的
充电头是L型,可旋转,更具弹性,是这几年流行的设计.美中不足的
地方是插头不能像苹果牌的一样收起,质感下降了许多,若能收起的话
会更便于携带啊.明明两代前的机种 ux303lb就可以收起的说.


▲变压器规格
输入是110V交流,1.6A;输出则是直流19V,3.42A,为65W.
3.


▲鼠标
鼠标上面印有ASUS的标志,重量0.07kg,线长约100cm .话说我觉得笔
电还是要配无线鼠标才方便,但买主不认同,他觉得会常换电池很麻烦
所以用原厂的就好.


▲鼠标规格资讯
4.


▲转接线
HDMI转VGA 线,长10cm,重0.02kg.
USB3.0转RJ45,长16cm,重0.02kg.
5.
还有一个笔电袋忘记拍照了,和 ux303附的袋子几乎一样,颜色稍有不
同而已
参 本机照
这台很多开箱文了,本篇就简单拍个几张就好.
一、A面


▲正面照
AUSU标志与其引以为傲的同心圆设计.本机体积32.3cm*22.3cm*1.9cm
(数据来自官网).用我家的秤上秤,显示为1.32kg.
二、B面


▲萤幕照
本机主要卖点之一,窄边框处理,13”机身塞进14”萤幕,屏占比号称
80% ,实际量测萤幕的大小是31.1cm*17.6cm .左右边框各宽约 0.6cm
,上方约1cm较宽是因要给摄影机空间,这无可厚非.然下方厚达2.3cm
却只放了华硕标志,看那斗大银光的ASUS啊,很漂亮吼(才怪),
我个人以为,如果可以去掉标志拉大萤幕就更好了,不过其他款窄边框
机种似乎也都是下框最宽,看来留厚框应非只为了秀Logo.


▲萤幕表现
雾面,FHD,IPS,号称72% NTSC、100% sRGB、74% Adobe RGB,全亮度
,鲜明模式,正考虑是否要贴保护贴.


▲萤幕规格,型号为N140HCE-EN1.
三、C面


▲键盘&触控板
触控板面积约为10.5cm*7.5cm,无实体左右键,这点和有些笔电不一样
.因我习惯用鼠标不太会用触控板,所以触控表现如何我就不清楚了.
右下方的 harman/kardon是音响品牌,没用贴纸而是直接印上去,好像
很厉害的样子,然我没特别测过,所以实际的声音效果有多好我也不知
XD.
另外看一下 ux303ub:


▲ ux303右下的字.由此图可八卦出华硕换掉了之前配合的音响厂商.
回来看 ux410的图,贴纸有 Intel,NV,HDMI三张.奇怪energy star
勒?
最后一点,本机没有配备指纹辨识是比较可惜的地方.


▲背光键盘
在黑暗中很是漂亮,看起来潮了不少,难怪苹果很早就把背光键盘列为
标配了.键盘亮度分三段可调,此图纪录的是最亮的那段.
键盘配置基本上和苹果牌笔电差不多.没有独立的 END键逛 PTT不太方
便,另外电源键未独立且相邻 del键,易误触而关机这点很受诟病,还
好我一开始就设定成误触也不会进行动作了.
四、D面


▲背面长这样


▲背板上的字
4月才生产的哦, MIC.


▲背面比较:与前代机种 ux303的比较
可看到 ux410防滑垫片改成圆形的,字变成白色,以及拿掉了D面上的
散热孔,新开了喇叭孔在下方.


▲ux410 散热孔:在C面D面间的侧边,与萤幕接合处,有些可能是喇
叭孔,不太确定.
五、I/O
1.左


▲左侧 I/O
左侧从萤幕端开始依次为 DC in、USB3.0、HDMI、type C (3.1)、 3.5
mm耳麦孔.
2.右


▲右侧I/O
右侧从萤幕端开始依次为USB2.0、USB2.0、SD卡槽.
另外可看到萤幕只能开到约123°,比一般机种(如我现有的L740)的135
°还小,使我稍有不太习惯.
3.


▲间距
除了Type C没接外,其他插槽都插满了.看起来间距都够不会互卡.
SD卡槽一样很浅,SD卡会外露约17mm,也就是说卡槽只有约15mm深,这点
跟 ux303ub一样.
4.和 ux303ub比:
ux410的I/O和 ux303大致相同,只是左右相反( ux303左侧是USB3.0*2、
SD槽;右侧则是充电孔、 mini DP、USB3.0、HDMI、耳麦孔),华硕为啥
新款要把左右反过来啊.真是奇怪.较明显的差别是 mini DP换成了Type
C,这Type C不知道能不能用来外接萤幕?目前我和友人的手边装置都没
有Type C的,也就是那插槽现在根本用不到很是鸡肋.
另外讨厌的是两个USB3.0换成了 2.0,明显是降级,这样 ux410就只有一
个USB3.0 type A ,要把A碟资料传到B碟时会有些不方便.正考虑要买哪
一牌的C转A来使Type C插槽有用化.
5.
用手边的随身碟和SD卡测试一下:
(随身碟是Sandisk extreme CZ80 64g ;SD卡是Sandisk extreme micro
sd 64g+转卡)


▲USB速度测试
可知SD卡槽是走USB2.0的,速度不快.但 ux303的卡槽是走usb3.0的,现
在变慢了又是降级.不过换个角度想, ux410已有SATA槽可扩充容量,就
不用计较SD槽速了.
6.
另外那条USB3.0转网络孔的线,因为本机只有一个usb3.0,所以可能会有
需要把网络线接在USB2.0孔上的情况.所以我测了一下,看看网络线接在
U2时会降低多少网速:


▲网络转接线网速测试
可看到网速并无降低,看来usb2.0孔至少能到94Mbps的速度,稍估狗了一
下,似乎要超过 100Mbps的速度时才会有差.中华电信家用网络现在也就
100Mbps的速度而已,所以接网络线时不用执著于U3孔.
肆 拆机加RAM
一、方法
这台要加 RAM就是把背板拆开就能看到 RAM槽了,拆背板方法跟前代机种
ux303几乎一样,估狗就能找到教学文.这边简单提一下就好:
1.用一字起子或其他能办到的工具把上方的两个垫片撬起拿开.
2.用十字起子转开垫片下方的螺丝.
3.用T5星形起子转开星形螺丝.
4.就可以拿起背板囉~
这种不用动到前方键盘的我觉得都算简单了.装回背板的方法就前面步骤
倒转就好.


▲T5星形螺丝起子
去年(2016)二月为了帮 ux303加 RAM在巷口X宇五金店买的,一把54元.
二、过程图


▲拆下的背板


▲机体配置图
这边先从加RAM过程中跳出来,现在把重点放在 ux410的内部配置:
可看到有SATA槽和 RAM槽各一个可供扩充,这也是本机的另一卖点.不过
要注意的是,硬盘只能插 7mm的, 9mm的太厚无法.右边特别用那一大块
浅绿色方形体黏在M2. SSD上,以利SSD散热,蛮有趣的.另外值得一提的
是这台只有单铜管单风扇.
跟 ux303ub做比较:


▲ ux303ub机体配置图
可看到 ux303ub配置了双风扇双铜管,而 ux410只配置单风扇单铜管的原
因,除了追求轻薄外,还有元件功耗降低的因素在.显卡从940m换成了功
耗低很多的940mx,cpu也从6代换成了似乎有稍省电些的7代,实际散热效
果如何可见后面的烧机测试.
现在回到加 RAM的流程:


▲DDR4 2400 8g Crucial
这是在PC家上买的,刷了1599元分六期零利率.虽然这台只能跑到2133,
但此款也没较2133的贵就买了.
装上 RAM,放回背板锁回螺丝后开机,看看有读到 RAM否?
三、结果

?1
▲12g,看来是成功了.
RAM 的话,一般使用8g足矣,但总觉得不够爽,没做预留稍不安心;16g
又觉得浮夸了些,太多 RAM没用到有些浪费预算; 12g的话有爽度不浮夸
刚刚好.这台可以变 12g又是双通道也算是优点之一XD.
喔对,ASUS推荐使用 win10,至少不会被绑架.不过自动更新很是讨厌,
常常更新占去约20%的CPU效能.要测跑分都要等更新完,很是费时.控制
台和设定找半天都没找到更新开关,最后受不了估狗,才知道 win10没这
开关,再找了一阵子才找到方法成功关掉.不过以后想更新的话又要再估
狗一次了,不管他,别为明天忧虑啊.加 RAM后再秤了一次笔电,重量变
为1.33kg,只多了约10克,几乎没差,所以不用怕加 RAM会让笔电变很重
XD.
伍 硬件规格
一、各硬件资讯


▲外箱写的规格,原来energy star的标志印在外箱.
1.CPU&RAM


▲ CPU:i5-7200U,2.5~3.1GHz
RAM:标配4g ddr4 2133 on board,另外又插了8g走双通道,共12g
2.GPU


▲GPU:Intel HD 620 & NV 940MX 2g ddr3 1122~1242MHz
3.SSD

?1
▲SSD:美光 m2. sata 256GB


▲读写速度
二、跑分
开箱文还是要有个效能跑分
1.


▲Benchmark
2.


▲Cinebench R15
单核128,多核323,OpenGL:59.64fps
3.


▲3DMark11 Performance 1280*720:显卡分数2329
4.


▲Firestrike:显卡分数1599
5.


▲Timespy:显卡分数459
三、烧机
仿照NBC,使用Prime95和Furmark小烧一下
1.单烧CPU


▲开PRIME95
处理器在温度达到约81°C后,即从3.1GHz瞬降至2.7GHz,温度也降至
74°C,这过程此图没记录到,从开启 prime95到降频不到一分钟.之
后十几分钟,CPU 都是稳在2.7GHz与 74~75°C.还有2.7GHz,表现还
算可以.
2.单烧GPU


▲开FURMARK
不是说可以 boost到1242 MHz吗?但我这边只能到1176 MHz,真奇怪
,算了不管他.显卡温度81°C,偏高(但较NBC的测试来得低);
CPU则是在 75~81°C间跳动, CPU很闲却也如此高温应是和 GPU共用
铜管的关系.
烧了有10分钟, GPU一直是在 1176MHz,没发生热降频,还算不错.
3.双烧


▲PRIME95&FURMARK
做完 GPU的测试,不关 Furmark,直接跑 Prime95, CPU温度立刻飙
高,约15秒就从81飙到了99°C,然后 CPU立时降频,温度才降回来,
降到了88°C左右.之后又烧了有十分钟,温度和频率仍没变: CPU在
2.3GHz, GPU仍是 1176MHz,两个温度都在88°C.若是先开 Prime95
烧一下 U,后开Furmark的情况,或者两个同时开的情形,那CPU就不
会到99°C,在约90°C就先降频了.应是 CPU温度上升的时间较前者慢
的原因.但稳态后的温度和与频率仍是和前者一样(88°C,2.3GHz)

4.散热能力评论


▲烧机结果
单烧 CPU:虽无法稳3.1GHz,但也还有2.7GHz.74°C也不算太高温.
单烧 GPU:不会降频,表示这台可以小玩些游戏,只是内温81°C有点
热.
双烧: GPU没降频, CPU降到2.3GHz.比起降频,温度问题严重许多
了:内温高达88°C,若长此已往对机器似乎不太好,且 CPU可能会先
烧到99°C才降频,光想就觉恐怖.看来想善待他的话,就别整天用这
台开特效打游戏或做其他需要高效能的事了.看来轻薄机又只配置单
风扇单铜管是无法压住这台全开效能时散发的热量的.
NBC上测试结果和本篇稍有不同,可能是烧机时间长短的关系,但
我实在没耐心烧那么久,简单烧个十分钟,有比没好,大家将就看看

喔对,烧机时会感到键盘温热,背板很热,试过将机器放大腿,大腿
会感到很热,说会烫伤太夸张,但的确是会热到想立刻把机器移走的

5.风扇声
虽然散热不太优,但仍有一点可夸奖,就是风扇运转的音量很小.
以我的耳朵当标准,待机时几乎无声,风扇仍是有在转,但要在环境
很安静或把耳朵贴到笔电旁时才会注意到风扇声.而烧机时风扇转速
快声音大,但没啥异音不会很逆耳扰人,环境音量一般时不会太突兀
,只有在静音环境时才显得吵.以上因我没分贝计测量定量值,所以
就简单定性描述一下,供大家参考.
陆 总结
本机优点
1.14”萤幕却只有13”机身,轻1.33kg
2.优异的萤幕表现
3.有RAM和SATA插槽可供扩充
4.风扇声音小
本机缺点
1.USB3.0 type A只有一个
2.无指纹辨识
3.变压器插头无法收起
4.萤幕只能打开到123°
柒 比较


▲各机携带性比较


▲各机规格比较
这几台是我近几年陪亲戚友人买的,我都玩过一会,刚好PO个比较图
表当作历史回顾.可大略看看近年的轻薄笔电趋势:
一、规格方面
1.CPU 变成低电压款的,较省电以用来增加续航和减少变压器负担.
2.固态硬盘也慢慢取代了传统硬盘变成了标配,虽然容量小但速度快
,还可节省空间和少去硬盘运转声困扰.
3.内存愈来愈喜欢焊死在主机板上了,减少体积以追求更轻薄.
4.独立显示卡过去和轻薄机互斥.然而现今不少厂商皆陆续推出了轻
薄独显机种,市场反应也不错,这除了归因于现今独显功耗较低外
,也可能是不少消费者抱持着有比没好的心态吧.
二、外型方面
1.笔电致力于轻薄化是当然的,只是一昧做薄散热却跟不上,会使效
能无法完全发挥,机器努力运作时会很热使用起来不太舒服.
2.变压器也轻巧化,这部分要归功于笔电的功耗减少.
3.最近的风潮是窄边框萤幕,未来不知道会不会变成标配.
三、插槽配备
1.背光键盘几乎变成标配了,看来闪亮外表能有效的吸引消费者.
2.光驱去掉了; VGA、网络孔也从笔电中去掉改附转接线,未来不
知道会不会连线都不附;另外新加入了type C.看起来都是在向苹
 果致敬,以追求更轻薄.这些改变除了type C外我都蛮喜欢的.
3.Type C看来也是标配了,我个人不喜欢,不过看来风潮无法阻挡啊
.大家要注意, mbp的Type C是 Gen 2而且是 TB3那才是厉害的,
其他的八成都只有 Gen 1,能不能当萤幕转接的插槽都是问号啊.
以上,开箱文到此,感谢收看
作者: sitdzc (无妄涣蛊牙膏族)   2017-05-29 15:57:00
推详细实验不过不知道UX410UQ对nvme SSD的支援性
作者: frozenmoon (劉備傳正式出版)   2017-05-29 15:57:00
萤幕只能打开到123°真的蛮可惜的,常担心凹坏
作者: cjtv (小当家)   2017-05-29 16:03:00
推,跟ux330蛮像的
作者: amwkscl (amwkscl)   2017-05-29 16:44:00
你最详细
作者: hermithsieh (hermit)   2017-05-29 17:03:00
Acer swift 5 cp值还是好一点,最近刚买黑色款
作者: leo840908 (bigcat554)   2017-05-29 17:48:00
推用心
作者: iliketomove (it)   2017-05-29 18:47:00
太厉害了
作者: kissa0924307 (瓦斯来一桶)   2017-05-29 19:03:00
推用心!
作者: cka   2017-05-29 19:12:00
推用心 你有考虑ux430吗
作者: nick83823 (nick83823)   2017-05-29 21:37:00
用心推
作者: uldx (加油加油 ^^)   2017-05-29 21:55:00
推好文
作者: andylin8707 (新垣是我的)   2017-05-29 22:47:00
推用心 但我觉得夜深人静的时候风扇挺大声的
作者: ax9214258 (GaNiLous)   2017-05-29 23:26:00
推推
作者: dhzzzj (写不完~)   2017-05-29 23:28:00
今天去看 ASUSPRO 真的漂亮
作者: jeff40108 (死得腥羶艳油剂是他)   2017-05-30 00:55:00
萤幕下面宽边是放背光的
作者: any4835 (emma)   2017-05-30 01:41:00
推超用心
作者: hopeangel (干...我是男的!)   2017-05-30 20:51:00
真的超用心!!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