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关于"写程式"的笔电这回事

楼主: deo2000 (800IM)   2015-07-25 01:03:52
每次想换笔电都会上来这个版看看,总是不时会看到一种需求叫做"写程式",
玄妙的是,很多说自己要"写程式"的买主都没说清楚自己在写哪种程式?
但底下总有一堆人能像通灵般的,给出明确型号的建议。
程式语言的种类五花八门。
就算同一种程式语言,对电脑速度的需求,也会因为应用领域不同,
可以从极低(语法入门)到极高(电脑视觉等)。
写程式不像“文书处理”或“战地风云4”等等用途,
对硬件需求可以轻易收敛到一定的范围。
因为,你可以想像,小到仓库番、大至Windows,这些软件都是写程式写出来的,
要comilper、要测试、可能还要读写档案、让IDE解析语法等等,
小到一个ASCII字符,都不可能是你用手拿雷射笔在光盘片上刻出来的。
讲讲我自己用笔电学习写程式的过程。
Acer Aspire One D255 :
最早入门C\C++用的,
只有10吋2G RAM的ATOM,完全没有超频或换CPU的管道,够弱了吧?
老师还跟我说:哪有人用这种笔电在写程式的?
但其实用来跑Visual Studio 2008 Express还ok,
而且带笔电让我每次上课都不用重新建构开发环境,
可以轻易带去找老师同学讨论(10吋就是UltraBook的重量而已)。
用这台从printf,学到封装继承多型都没问题。
后来也用这台学了VB6,在IDE拖拉大量控件稍微慢了点,但执行都还ok。
Acer Aspire 5742G :
因为亲戚小孩换Macbook Pro,所以就把这台旧的给我用,
P6300, 2G RAM, 一下子比小笔电快了不少,但是也笨重很多,几乎双倍重量。
这时候开始学写MCU,当然没问题,
因为我一位靠接案子维生的朋友拿switch 10写MCU(没OS的)就非常够了。
对了,跑XP VM测个相容性也是够用的。
一阵子后我开始学影像处理,入门的那些是够的,即便不使用最佳化过的OpenCV,
而是自己很笨的pixel by pixel处理,对一个新手来说,都很够用,
因为新手处理不了太多资料、实作不了太复杂(且有效率)的算法。
到后来为了做专题,得要跑一些诸如Viola–Jones之类的影像处理算法,
就会很吃紧,这才第一次觉得手上的笔电不够用。
一般资工或电机系学生走到这一步,也是大三、大四甚至研究所之后的事惹。
更惨的是,Acer低阶笔电的短腿,让我无法跟同学长时间讨论,这是对学习最伤的点。
(教室或其他讨论气氛好的地方不一定有插座,有也不一定够用)
另一个对学习写程式很伤的点是重量,要是很笨重你就懒得带出门,
会错失很多实作灵感&讨论的机会。
还好当时我经常重训克服这点,但每次看到UltraBook都还是会流口水。
后来到了研究所,用C\C++\C#做影像处理变成主要的工作,5742G慢到归览趴火,
就逐渐升级成8G RAM、i7-640M、SSD,
换i7-640M有明显提高影像辨识速度,
但是换了SSD才有让整体变得顺畅,用起笔电的心情整个大好。
因为平日不打电动,觉得nVIDIA独显没啥屁用多耗电而已,
但近期的Visual Studio开始会allocate nVIDIA显卡资源,就算不写CUDA也一样,
这时候终于觉得独显不是只能拿来打Game。(不愧是地表最强IDE)
TOSHIBA R30 :
最近我妹吵着要笔电,自己又在工作有收入,想说旧的给她,就顺便换台自己喜欢的。
买这台是因为到最近论文要收尾了,不太需要coding,多的是找资料写文章,
又忙得经常台北、台中、嘉义三地跑,很多时间都在客运\火车\高铁上,
轻\坚固\电力长\看字清楚(Full HD) 是这段时间的主要需求。
虽然用switch 10写MCU的那位朋友一直推荐我买switch 12,
看规格也是够用没错,可以折又可以拆的,好像很屌,
但是前面用过两台Acer一堆乱七八糟鸟问题,已经用到我信心全失惹。
加上这次要用我自己写程式赚来的钱,已经不是靠亲友资助,
不管acer做得多好,都不会再选连续两次令我失望的acer。
产学合作还遇到某代工厂离职的机构RD,
跟我说:“你这台Acer散热就是我做的,因为加班加到没人性,所以做得超鸟der”
其实R30若有i5\8G-RAM以上,就算用来工作上的coding,
也很难想出不够用的领域(如果不是经常在跑VM的话)。
我身边就有两位老软件工程师用R930,其中一位用到i7\16G-RAM经常在跑VM。
R30虽然没有CUDA的独显,但是Express54可以转接,提供一个外接PCIe显卡的机会,
万一日后需要CUDA还是可以在R30上面跑。
讲了这么多,就是想用实例告诉大家,
只有"写程式"三个字,实在无法对笔电需求给出贴切建议。
因为ATOM小笔电有可能够用、电竞款有反而可能因为重量和电力问题不利学习。
如果你是电资相关科系大一新生,没有足够的程式基础,根本不知道要写怎样的东西,
打算照系上安排按部就班学习的话,那就不必求快。
“轻”和“久”带来的充分移动性,可以提高你和他人切磋讨论的机会、
可以在你写到火气大的时候换个地点继续写,这才是对入门学习最有帮助的。
要是穷到脱裤的话买acer也没关系,身在电资科系学习修电脑也很正常。
要是念到电资科系高年级,还不知道自己该用怎样的电脑,
那该检讨计结\OS等科目是不是太混?
如果念经济\数学\化学\社科等科系的硕班,
因为多的是跑SPSS\Matlab\Labview等肥胖套装软件,
入门效能需求可能还高过一般资工系学生。
作者: www10177 (Rist)   2015-07-25 01:16:00
好文推,资工学生目前d255灌linux爽爽写C,不过应该会换MBA了XD
作者: markbex (马克杯)   2015-07-25 01:21:00
推好文
作者: LovinTaiwan (Movenpick)   2015-07-25 01:21:00
资讯相关科系就直接买Macbook吧
作者: solitude6060   2015-07-25 01:23:00
好文推,虽然我上mbpr了不过不乏要帮周遭人推荐的时候
作者: prospector (头好痛啊)   2015-07-25 01:59:00
真,刚入门其实硬件需求不高的,想当年...
作者: rudy2222 (rudy2222)   2015-07-25 02:03:00
作者: weilun1205 (miss...)   2015-07-25 02:07:00
资讯工作人推...
作者: hank821017 (我养了一只咩)   2015-07-25 02:51:00
快报废的电脑都可以拿来当server用XD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5-07-25 03:53:00
认真说 其实对于在学校使用的程式写作 或许最好的方式是由学校提供远端server 然后远端写程式当然这需要校方一定的财力和技术支援 所以大多学校办不到但是我认为这才是学校该做的事情之一
作者: plhy9 (plhy9)   2015-07-25 04:36:00
其实电机系很多也是用MATLAB啊~所以MATLAB的电脑需求主要是什么啊XD
作者: moon1139 (小月)   2015-07-25 07:27:00
为什么可以通灵给建议? 因为通常连自己需求都搞不清楚、写什么程式都不知道的人,设备需求也就在那边了基本上都是初学者,一定先从简单的例子练起,而且还要练上好一段时间,而这种时候通常挑个 i5-4200U~i5-4210M就足够了,阿真的有需求的programmer写了好几年却不知道自己需求的,我想这种的也该被淘汰一下了 = ="
作者: gbcg9725 (谢谢你9725)   2015-07-25 07:46:00
ultrabook(当时culv)2010那时候不是价格贵就是效能超差一般的低价笔电普遍续航不强..从haswell开始续航才有大幅进步...另外R30虽说有EC不过我怎么试外接显卡都是失败.."其他用途" 再考虑进去 那就不太可能会推小笔电真的所谓要推"电玩机" 其实价位也是很高的..当没有办法把需求说清楚 大家应该都是在那价位直接推一个当时主流配备.. 有需要续航多少的话通常看口袋深度
作者: MOONY135 (谈无欲)   2015-07-25 10:37:00
轻 续航 CPU还要够力 差不多就这样跑SAS MATLAB的路过 3830TG够用
作者: dhzzzj (写不完~)   2015-07-25 11:26:00
我不得不说 当年 X220 r830 3830时期 真的把轻 效能 价格做到了极致了 当年r830 r930 i5 27900 win7
作者: ayugioh2003 (小麥)   2015-07-25 11:33:00
作者: leo840908 (bigcat554)   2015-07-25 11:54:00
作者: remhom (CIS)   2015-07-25 12:25:00
又不是跑3D,笔电一定等级上,写程式都不是问题,快跟慢而已,反而需求才重要,是否跑VM,要轻还是要续航,要外接多少设备,反而才是重点吧而且会上来问的一定是初学者,真的不用买太好...
作者: jaye8697 (Jay)   2015-07-25 12:58:00
会上来问的其实对程式设计的硬件需求应该都不会很高(像楼上说的都是初学),主要都是其他用途而把需求撑上来的(最常见的就是"游戏")所以大家应该都是照这样在推机子的吧?
作者: dhzzzj (写不完~)   2015-07-25 21:13:00
我上午留言时 是指当时的价值 这样比是不公平的更不用多 R30 FHD 最低价时 是有出现在34K左右的
作者: int5566 (最爱吃屎惹<3)   2015-07-25 21:22:00
好文推推
作者: dhzzzj (写不完~)   2015-07-25 21:55:00
当时没R30这个选项阿
作者: Bencrie   2015-07-25 21:59:00
s/comilper/compile/
作者: dhzzzj (写不完~)   2015-07-25 23:43:00
R930当年没有FHD的选项我指台湾机 而且 我讲的是以当时的时间点来看 在那时的市场 X220 R830 3830 U31等机器 现在来看都是翘楚控制在1.7KG以下 用正规电压 但当时我分析时也说过缺少HD+以上的萤幕另外 X220 6cell 我用SSD后 续航力是达7小时的我讲的是3年前的选择 这三年来变化算不错的了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5-07-26 00:38:00
我自己很喜欢大萤幕 x系列虽然轻便但就是萤幕太小现在t系列也出ultra 相对来说挺符合需求可惜的是键盘回不去了....所以上次听到风声说有可能出复古板 上网征寻网友意见超期待的
作者: bibiwann0802 (阿万isgood)   2015-07-26 02:15:00
用过u36s 我觉得很棒现在的r30比起当年的x220那些 cp感觉弱了许多(还要考虑这段时间技术的成长却没有完全相对应的反映在价格及配备上
作者: dhzzzj (写不完~)   2015-07-26 13:10:00
r系列是逐渐涨价
作者: gbcg9725 (谢谢你9725)   2015-07-26 20:58:00
R30外接显卡要靠PE4L/4C/4H EXP GDC等配件但问题在pcie资源分配一直没办法成功给外接显卡可能还是要买DIY EGPU软件来设定才有办法之前试过T430s就是成功的 但R30就是不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