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2-11-28 23:44:02政府单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直播连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6xPwQMhBz0
出席名单:
指挥中心 罗一钧 医疗应变组副组长
指挥中心 周志浩 疫情监测组组长
指挥中心 王必胜 指挥官
指挥中心 庄人祥 发言人
一、本日新增病例数
本土感染:10,583 例
境外移入:76 例
死亡个案:41 例
(近来是差不多的,甚至下降了一点点)
县市分布:
台北市八百八十五例、新北市一千五百八十四例、桃园市一千二百六十九例、台中市一千
四百四十一例、台南市八百八十一例、高雄市一千二百五十二例、基隆市一百二十八例、
新竹县三百八十四例、新竹市二百五十一例、苗栗县二百八十九例、彰化县六百六十九例
、南投县一百九十八例、云林县二百五十二例、嘉义县一百六十九例、嘉义市九十八例、
屏东县三百四十八例、宜兰县一百七十一例、花莲县一百七十三例、台东县七十例、澎湖
县二十七例、金门县四十一例、连江县三例
*比起上周一,下降的幅度大概是百分之十一。相信都有注意到,近期的比例稳定介于百
分之十至二十左右,当然希望此趋势能够持续。
二、本土病例分析・新增死亡个案通报
https://i.imgur.com/MuKyMBs.jpg
https://i.imgur.com/PRqUsjr.jpg
年轻死亡个案:
・三十多岁男性:本身患有肝硬化等慢性病史,曾接种三剂疫苗。十一月廿三日出现上
腹痛、冒冷汗症状,至急诊就医时发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同时经
新冠PCR筛检阳性确诊,因此住到加护病房并开始使用瑞德西韦,
但过程中仍不幸出现呼吸衰竭和休克的现象,在十一月廿五日过世,
死因是新冠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儿童重症个案:
・三岁男童:本身没有确诊过新冠病毒感染,于十一月五日开始出现发烧、咳嗽、右颈
肿痛及腹痛症状,十一日至急诊住院,检查发现心脏有冠状动脉扩大,且
检验新冠病毒N抗体阳性,因此认定为曾经有无症状或没有被发现的新冠
感染,且因属于孩童多系统炎症征候群个案,而在诊断后给予免疫球蛋白
和类固醇药物治疗。由于病况有所好转,已在廿一日顺利出院。
・三岁女童:十月十二日曾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十一月二十日开始出现发烧、腹痛,廿
一日至急诊住院,后因持续发烧、全身皮疹、结膜炎和血压偏低症状,被
怀疑为孩童多系统炎症征候群,而在廿三日转入加护病房,给予免疫球蛋
白和类固醇药物治疗。目前病况已有稍微好转。
・七岁男童:本身患有先天性心脏、肌肉疾病,曾经接种两剂疫苗,十一月十一日开始
出现发烧、氧气浓度下降,至急诊PCR阳性确诊新冠之后,同时查到有
肺炎和呼吸窘迫的情形,故于十二日收住加护病房并开始使用瑞德西韦及
高流量氧气鼻管治疗。在十一月廿五日,因病情改善而转出加护病房、移
到一般病房继续治疗。
https://i.imgur.com/UhuffQb.jpg
累计迄今的死亡个案中,九成以上有慢性病史、三分之二没有打满三剂疫苗,另有九成以
上属于六十岁以上的较高龄个案。
三、新增变异株确诊个案
https://i.imgur.com/B3obP3d.jpg
┌────┬──────────────────────┐
│ 变异株 │ 今年累计检出病例数 │
│ ├───┬───┬──────────────┤
│ │ 本土 │ 境外 │ 境外移入国家/地区 │
│ │ │ 移入 │ │
├────┼───┼───┼──────────────┤
│ XBB │ 一 │ 十五 │ 印尼(四例)、马来西亚(三 │
│ │ │ │ 例)、泰国(三例)、新加坡 │
│ │ │ │ (三例)、印度(一例)、香 │
│ │ │ │ 港(一例) │
├────┼───┼───┼──────────────┤
│ BQ.1 │ 二 │ 九 │ 美国(二例)、加拿大(二例 │
│ │ │ │ )、德国(二例)、瑞典(一 │
│ │ │ │ 例)、荷兰(一例)、英国( │
│ │ │ │ 一例) │
├────┼───┼───┼──────────────┤
│ BF.7 │ 一 │ 四 │ 美国(二例)、法国(一例) │
│ │ │ │ 、荷兰(一例) │
└────┴───┴───┴──────────────┘
*上周检验出境外五例 XBB、二例 BQ.1
新增之新兴变异株个案均为国际关注者,尤其 BQ.1 在全球的占比已为百分之二十三,且
已成为美国的主流株;XBB 的流行则仍以邻近的东南亚国家为主,同样具有免疫逃脱的优
势。
检出趋势方面,不管是本土或境外, BA.5 仍然是主流病毒株,其中国内占百分之九十四
,同时有三例 BA.2.75,虽然已从七月开始流行,但在国内还是首次检出。该案为一起北
部家庭群聚个案,分别为一位四十多岁女性及两位十岁上下的小朋友(十多岁女生和小于
十岁的男生),均曾在六月至八月确诊,且在十一月九日至十日因为症状又被检验出新冠
阳性,经定序确认后亦认定属重复感染。
在国际上看来,BA.2.75 的占比没有增加太多、仍小于百分之十,因此更要关注的是 XBB
、BQ.1。境外移入方面, BA.5 的占比趋势正缓慢减少中,而 XBB、BA.2.75 则有百分之
二十左右, BQ.1 更攀升至百分之九,因此在国际上相互竞争的流行趋势,是对于未来疫
情发展分析时需关注的。
四、医院探病规定调整
施行说明:
十二月十日起,全国医院住院病人有条件开放探病。基本上管理措施没有改变,主要由原
本的加护病房、安宁病房等特殊单位延伸至所有单位,在遵照条件的前提下得开放。
探病注意事项:
・不具 COVID-19 相关症状
‧进入医院务必全程佩戴口罩及落实手部卫生,避免将院外的病菌带入
探病时段及人数:
‧探病时段为每日固定一时段
‧每名住院病人限每次至多二名访客为原则
有以下情形之探病时段及访客人数则不在此限:
◆病人实施手术、侵入性检查或治疗等,须由家属陪同,或依法规须家属亲自签属同意
书或文件
◆急诊、加护病房或安宁病房等特殊单位,因应病人病情说明之需要
◆病人病情恶化或病危探视
◆其他特殊原因,经评估有必要探病且经医疗机构同意
探病者条件:
‧应出具探视当日之自费家用快筛阴性证明
‧免筛检条件:
确定病例符合解除隔离条件且距发病日或采检阳性日(无症状者适用)十五天(含)
以上、三个月以下
◆自主防疫期间,勿至医院探病,但符合指定例外情形时,得经医疗机构评估同意,出
具探视当日采检之自费;家用快筛阴性证明后探病,不适用免除筛检条件。
五、疫苗施打统计
次世代疫苗:
周末接种剂量:14,340 剂
BA.1:666 剂
BA.5:13,674 剂
总体:
周末接种剂量:21,170 剂
疫苗涵盖率:
第一剂:94.0%
第二剂:88.6%
追加剂:74.2%
第二次追加剂:17.4%
(六十五岁以上:43.1%)
六、开放五至十一岁儿童接种 COVID-19 疫苗追加剤
施行日期:十二月二日起
‧莫德纳双价 BA.4/5 次世代疫苗扩及提供已完成接种莫德纳或 Pfizer-BNT 基础剂之
满六岁至十一岁儿童作为追加剂接种。
‧满五岁且未满六岁儿童,提供单价 Pfizer-BNT (儿童剂型)作为追加剂接种。
‧追加剂接种间隔为与最后一剂基础剂至少三个月(十二周、八十四天)以上。
与此同时:
就十二岁至十七岁青少年部分,目前已有十二个县市规划于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期间入校
接种;五至十一岁幼儿部分,亦正请教育局和县市卫生局一起合作规划中。
七、本土疫情趋势
https://i.imgur.com/6U4iDCA.jpg
第四十七周的确诊数是十万四千四百五十一例,比起上一周降了百分之十八点六。先前估
计是介于十万五千至十一万之间,目前看来和低标差不多。本日的数字已经降到一万出头
,初步看来也达到所设定的“社区低度流行”阶段。虽然疫情是持续趋缓,但如果已经打
疫苗很久,或是已经感染很久者,疫苗保护力将有所衰退,因此希望符合接种资格的可以
赶快施打 BA.5 次世代疫苗,增强后在未来参加活动、出国或与他人接触时,能更有保护
效果。
八、放宽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施行日期:十二月一日
调整现行防疫措施如下:
‧室外空间、室外场所,取消应全程佩戴口罩之规定。
★岁末/跨年大型室外活动之口罩规定,将视近期疫情变化,另行研拟。
‧外出于室内空间、室内场所(包括车厢、船舶、航空器等运具之内部空间),维持应
全程戴口罩,但符合例外情形者,得免戴口罩。
‧符合以下例外情形者,于室内得免戴口罩:
★从事运动、唱歌、拍摄个人/团体照时 ─┐
★自行开车,车内均为同住家人,或无同车者时 │ 左列场合得免戴口罩,如
★直播、录影、主持、报导、致词、演讲、讲课 ├ 本身有相关症状或与不特
等谈话性质工作或活动之正式拍摄或进行时 │ 定对象无法保持社交距离
★于温/冷泉、烤箱-水疗设施、三温暖、蒸气 ─┘ 时,仍应戴口罩。
室、水域活动等易使口罩潮湿之场合
★外出有飮食需求,得免戴口罩
★于指挥中心或主管机关指定之室内场所或活动,如符合指挥中心或主管机关之相关
防疫措施,得暂时脱下口罩
‧餐飮场所:取消宴席不得逐桌敬酒敬茶之规定
*指挥中心提醒,体质敏感、有慢性病或发烧、呼吸道症状的民众,于人潮较密集区,仍
建议戴口罩
本措施实施时,正好是“全面戴口罩”执行的第五百五十五天,相信口罩也戴了很久,希
望借此能让呼吸更顺畅一点。
九、取消入境人数上限
施行日期:十二月十日 零时起(航班表定抵台时间)
因为陆续接到旅行业者、航空业者的建议,同时考量国外的疫情持续趋缓,且境外移入个
案也很少,为让春节、新年假期的航班能够更顺利,将不再设立人数上限,以利航空公司
在航线上的安排,能不影响出境、入境的人潮。
十、记者会召开日调整
因应国内 COVID-19 疫情持续稳定,自即日起,若无特殊疫情变化,指挥中心将固定于每
周一、四召开记者会(主要是因为在政策调整期间,仍须宣布一些事情),不过防疫工作
将持续进行。
问与答
台视:
口罩规定“在岁末、大型活动上将看情况研拟”,意思是否表示会再公布需要佩戴的室外
场合?是否有开始考虑新冠传染病降为第四类和指挥中心降级二事?
王指挥官:
跨年活动可能要再观察疫情是否持续往下而定,主要指的是跨年晚会之类的活动。不管怎
样应该会比去年松很多,但在观察一至两个星期后,视趋势来决定。在第一阶段口罩松绑
后,未来工作(松绑方向)如下:
一:通报定义调整
参考国外作法,达高风险或中重症以上时才通报。由于牵涉到作业程序的改变,因此
将是优先讨论的。
二:观察国内外趋势后,决定是否从第五类改为第四类
世卫组织、美国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还在持续当中,因此还要再持续观察。
至于指挥中心降级或解散,条件则是“疫情流感化”和“工作常态化”,是否有达成要报
予行政院来决定。个人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在疫情已经流感化之后,便可以常态来应
对此事。
TVBS:
针对指挥中心降级开设、传染病降级为第四类,是否有预估时机点?
王指挥官:
因为要看疫情趋势,所以没有办法提前预估,国外的状况也是如此。作法都是边走边看,
松绑的同时也在看着疫情的发展状况,因此无法给予一个时间,只能说条件到了,自会往
此方向施行。
自由时报:
“室内空间”的定义为何?像是开了一个面的,或是临时搭建的帐篷、营帐之类的,是否
符合该言辞?
王指挥官:
在开始松绑的时候,必然会遇到该类问题。
罗副组长:
在去年提到室内一公尺、室外一点五公尺的社交距离规定时,即已对此回应过。目前认为
室内是有天花板、四面有隔板或阻绝物隔开容易影响气流通畅的建筑物内部空间;至于户
外搭建的帐篷营帐等空间,如果有一面敞开,则不算室内空间。
王指挥官:
定义是一定要有的,但在执行面上,进入自主防疫时,重点在于如果觉得人很多、没办法
保持社交距离(拥挤),且空气不流通,建议把口罩戴上,因为不只是防 COVID-19 ,还
有季节性流感、呼吸道传染病等。
TVBS:
传出指挥官年底将接任桃园医院院长,请问此消息是否属实?
王指挥官:
谢谢大家关心,套侯市长的金句,“把握当下好好做事”。
民视:
关于确诊者的“五加零”隔离天数,什么时候会往下再调整?
王指挥官:
这是防疫上的核心问题。改到“五加N”之后,是否可缩短当然还可以再讨论,但因为都
是确诊者,缩短后传播病毒的机会更大,因此在没有太多证据之前,可能还不会办理。查
询很多邻近国家,如韩国、日本,以及一些先进国家,大部分维持确诊者隔离的措施,且
很多是五天、七天,更少的就少见了。了解国际状况后,再做进一步的调整。
民视:
预估确诊数何时会降到万例以下?
王指挥官:
以本身的内部模型推估,看来下周会是会到低点(最近的时候),可能有数天会破一万,
可能一天、两天、三天,后面可能会回升一些。依照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疫情趋势
,都出现波动起伏,但每次回升的病例数都愈来愈少,因为感染人数愈来愈多,感染过有
免疫力,至于会维持多久还要再观察,才能作为指挥中心降级或改类别通报定义等调整的
依据。
寰宇:
美国在感恩节之后,让BQ家族变成主流变异株;而台湾将要面对跨年(大型群聚的场合
),是否可能会掀起一波疫情?以境外的趋势来看,XBB会否是下一波主流株?
王指挥官:
对于变异株一事,一直都很注意,其实不管是BQ系列、BA.2.75 或XBB,看来都是差
不多的,没有特别强势的状况。监测上以 BA.5 为主,其他变异株则较少。国外的状况,
将再持续观察。
公视:
室内排除例外规定可不戴口罩,违规没戴是否会开罚?
王指挥官:
现阶段以自主防疫为主,过去的作法都会沿用,大概不会有改变。执法上以劝导为优先,
如果是刻意或恶意的违规,当然也会查处。
警广:
针对BA.2.75 北部家庭群聚,他们是否有出国旅游史?是否可说新的变异株已经在国内有
某种程度的流行?
罗副组长:
他们都没有出国史,因此判定为社区感染。除了 BA.2.75 之外,XBB 、BQ.1 及 BF.5 在
本土都有零星检出一、两例,但都没有像 BA.5 一样,检出数持续累积并上升达一定比例
后,取代 BA.2 成为主流病毒株。在世界各国的观察上,没有一株独大的情形;在国际交
流越来越多的情况下,XBB 和 BQ.1 在境外移入都有增加,但没有看到“哪一个压过另外
一株”,国际变异株彼此消长也尚未完全确定,另外也须视感染保护力与疫苗保护力衰退
下,新兴变异株何时能影响疫情发展,因此指挥中心现在只能每周监测,无法进行太久以
后的预测。
警广:
针对中国大陆的疫情,中共卫健委本日公布三十一省总计新增三千八百二十二例有症状及
三万六千五百二十五例无症状个案。以Omicron 的特性区分,比例大概是一对十左右,是
否会觉得有隐藏或有检验量能的问题?
王指挥官:
指挥中心亦关心中国的疫情,也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度过难关。世界各国都已经验过 Omic-
ron ,一旦流行起来便是指数型的上升,在中国的统计方式可能有一些不大一样,分成有
症状、无症状来看,只要阳性即具有传染力;至于将来的发展,会再持续注意。
警广:
针对入境人数的放宽,小三通是否有可能恢复正常?会否反而变成是中国大陆的检验阻碍
较大一点?
王指挥官:
陆委会一直有在积极准备,中国大陆疫情是否会影响开放时程,也是思考重点,陆委会将
持续严密评估相对应的防疫措施,再与指挥中心商量决定。
后记:
还是再次呼吁一下,对全民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施打疫苗,这是保护自己的措施
。 BA.5 次世代疫苗是目前开发出来最先进的、效果最好的,希望民众能拨时间好好打疫
苗。配送的量也足够,希望要打的可以与地方政府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