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017 指挥中心记者会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2-10-18 07:38:59
政府单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直播连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O6N9i1f0v0
出席名单:
指挥中心 罗一钧 医疗应变组副组长
指挥中心 周志浩 疫情监测组组长
指挥中心 王必胜 指挥官
指挥中心 庄人祥 发言人
一、本日新增病例数
本土感染:28,806 例
境外移入:41 例
死亡个案:53 例
县市分布:
台北市二千八百三十六例、新北市五千五百四十例、桃园市三千三百五十九例、台中市三
千四百五十八例、台南市二千二百八十九例、高雄市三千一百七十八例、基隆市三百八十
八例、新竹县七百四十六例、新竹市五百八十九例、苗栗县六百五十八例、彰化县一千六
百二十例、南投县四百六十一例、嘉义县四百九十例、嘉义市二百七十九例、云林县六百
六十七例、屏东县九百三十三例、宜兰县五百零二例、花莲县三百七十八例、台东县一百
九十二例、澎湖县一百零八例、金门县一百一十例、连江县二十五例
*比起上周一的三万二千多例,减少了百分之十点二,这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不管怎样
还在流行的高原期,需要再进一步的观察,民众的防疫措施不能松懈。
二、本土病例分析・新增死亡个案通报
https://i.imgur.com/C2m74vA.jpg
https://i.imgur.com/FD8Q0nN.jpg
死亡个案年龄介于五十多岁至九十多岁,大多有慢性病史。
儿童重症个案:
 ・六岁男童:本身曾接种两剂疫苗、没有慢性病史,于十月一日确诊过新冠感染。十月
       十一日开始陆续出现发烧、红疹及腹痛症状,十四日至急诊就医,检查发
       现发炎指数升高,因此怀疑孩童多系统炎症征候群住院,目前病况稳定。
累计个案数达二百四十八例,其中征候群有一百六十例。
三、新增变异株确诊个案
由于本土 BA.5 个案占所有定序的百分之九十八、已经居于绝对多数的情形,因此未来将
更专注在国外演变的新兴变异株状况。
https://i.imgur.com/Tfa1APO.jpg
上周的境外移入病例中,主要检出的病毒株还是以 BA.5 为主,不过也可以看到另四种变
异株的存在:
┌─────┬──────┐
│ 变异株 │ 百分比(%) │
├─────┼──────┤
│ BA.2.75 │ 10 │
├─────┼──────┤
│ BA.2 │ 7 │
├─────┼──────┤
│ BA.4.6 │ 5 │
├─────┼──────┤
│ BF.7 │ 2 │
└─────┴──────┘
在中国、欧美等地,都可知 BF.7 有开始慢慢增加的趋势,且更具有免疫逃脱或传播力增
加的优势。而在本土个案中,余下的百分之二是 BA.2 个案。
┌────┬──────────────────────┐
│ 变异株 │ 今年累计检出病例数 │
│ ├───┬───┬──────────────┤
│ │ 本土 │ 境外 │ 境外移入国家/地区 │
│ │ │ 移入 │ │
├────┼───┼───┼──────────────┤
│ BF.7 │ 零 │ 四 │ 美国(二例)、法国(一例) │
│ │ │ │ 、荷兰(一例) │
│ │ │ │ 八月五日至十月二日入境阳性 │
├────┼───┼───┼──────────────┤
│ BQ.1.1 │ 零 │ 二 │ 德国(一例)、荷兰(一例) │
│ │ │ │ 九月廿六日至廿七日入境阳性 │
├────┼───┼───┼──────────────┤
│ XBB │ 零 │ 一 │ 香港(一例) │
│ │ │ │ 九月廿三日入境阳性 │
└────┴───┴───┴──────────────┘
*上述变异株皆为 BA.5 的次分支
*上周检出一例 BF.7 (美国境外移入),无检出 BQ.1.1 或XBB 病例。该案于十月二日在
机场唾液采检时PCR阳性,为二十多岁本国籍女性、属轻症。
*仅供参考:(总数四十例)
┌────┬───┐
│ 居住地 │ BA.5 │
├────┼───┤
│ 北部 │ 21 │
├────┼───┤
│ 中部 │ 6 │
├────┼───┤
│ 南部 │ 12 │
├────┼───┤
│ 东部 │ 1 │
└────┴───┘
对于新兴变异株的特点,要注意的方向是:
①传播力增加,令疫苗的保护效果下降
②产生的突变引致免疫脱逃
③对于所使用的单株抗体,预防效果可能下降,因此国际间正持续研发更新的产品,以应
付新兴的变异株
目前 BF.7 和 BQ.1.1 以中国、欧美等国为主,XBB 以东南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
)为主,但下个主流株还很难预测,还要持续监测消长和本土病例检出情况。不过目前新
兴变异株没有增加重症和死亡,民众不用过度恐慌,出国仍要注意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
、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离,减少在国外染疫带回台湾的风险。另外疫苗要打好打满,尤其
次世代疫苗即是针对Omicron 变异株设计,预期新型变异株都属于Omicron 分支,接种次
世代疫苗对于增强免疫、预防感染及重症都有帮助。
四、疫苗施打统计
幼儿疫苗:
昨日接种剂量:692 剂
第一剂:300 剂
第二剂:392 剂
疫苗覆蓋率:
第一剂:41.8%
第二剂:13.4%
总体:
周末接种剂量:80,340 剂
*其中莫德纳次世代疫苗总共接种 7,284 人次
疫苗涵盖率:
第一剂:93.8%
第二剂:88.0%
追加剂:73.6%
第二次追加剂:13.1%
       (六十五岁以上:40.7%)
五、本土病例趋势
https://i.imgur.com/zx0cwwL.jpg
第四十一周是三十一万二千一百三十九人,较第四十周的三十二万三千三百九十二人降了
百分之三点五,系于连续两周上升之后再度开始下降。由稍微扩大的下降幅度来看,这是
在高原期的震荡,希望病例数往下的趋势能更确立一点。
六、回应争议声明
针对国民党团在立法院会上,就对于疫苗的采购再度提出疑义事,由于作为主责单位的指
挥中心同受立院监督,因此再次提出说明如下:
①网传“高端疫苗一剂一千多元”为不实讯息
外界所传高端疫苗采购金额为不实推估,数字本身为错误,亦无所谓价差之情事,买了
多少即是多少。
②高端逾期罚款已于今年三月廿四日完成
高端疫苗采购案皆依契约规定办理:
(1)依规定计罚每日逾期违约金。
(2)另厂商逾期三十日以上仍未能履约之计罚,已于今(一一一)年三月廿四日验收
完成时,依契约规定计罚。
换句话说,已经是在六、七个月前完成的事,没有所谓“护航”的问题。
③高端已于今年七月缴交保护效益报告
◆高端疫苗于去(一一零)年通过EUA,当时并要求一年内检送国内外疫苗保护效益
报告
◆高端公司已于今年七月依限缴交国内外疫苗保护效益报告予食药署,刻正要求高端补
充相关资料,待收到补件后进行审核作业。
④疫苗采购公文“保存”及合约“保密”说明
◆保存年限:考量采购公文重大性,将公文“保存年限”最长者订为三十年、未满三十
年不得销毁,并非解密年限。其中公文应以“密件”为之,系指公文处理、传送过程
应采取之保护措施。
◆保密期限:系为疫苗采购合约内容属商业上承诺之应保密事项,与各厂商契约之应保
密期间长短不同,契约保密年限届满后便可对外公布合约内容。
卫生福利部薛瑞元部长已于今年十月六日立法院财政委员会中,向立法委员说明各疫苗
厂商同意于国会揭露各该疫苗合约之保密年限。
⑤疫苗采购审计相关说明
◆COVID-19疫苗采购系依照特别条例进行紧急采购,审计部尊重特别法的规定
◆审计部系非常专业的查核单位,上午审计长在财政委员会受到质询时也提了,旨在善
意提醒针对此类疫苗采购,现行《传染病防治法》或《采购法》无弹性做法,而疾管
署、工程会已着手规划修正。
◆采购疫苗涉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须遵守商业合约规定,卫福部已承诺合约保密期限
过后即可公开,审计部尊重卫福部。
问与答
中央社:
在十月十四日至十月十六日的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通报资料中,新增一例接种莫德纳次世
代 BA.1 双价疫苗后死亡个案,请教该个案的细节。
庄发言人:
死者为九十二岁女性,在接种疫苗后十日发生。该个案先前已接种过四剂莫德纳疫苗,九
月廿三日接种莫德纳次世代疫苗,九月廿九日至十月二日出现症状,十月三日晚上无呼吸
死亡,死因仍有待司法相验,也会协助家属进行药害救济申请。
中时:
一、针对“请高端公司提出国内外保护效益报告”一节,是否会在收到补件后,公布完整
资料?
二、台北市长候选人黄珊珊称“防疫旅馆的政策由自己提出,但被陈前部长说是‘剽窃卫
福部政务次长石崇良的作法’”,请问看法?石崇良亦回应媒体“提出的不是防疫旅
馆,而是集中检疫所”,请问是谁先提出该概念?
王指挥官:
一、收到补件之后,会再进行审议。记得期限是到十月底,交上后便会审议并提出报告。
二、这些事情我从头到尾都有参与到,而且非常深入参与,记得一月廿七日,石崇良次长
接到指挥官命令,因为当时有武汉包机要回来,要准备检疫空间,所以在一月廿九日
即征用乌来检疫所,本身也去过了林口、双连坡、阳明山。迄今还没看到其他国家有
类似做法,这是台湾的检疫模式,特色是一人一室,有卫浴、有医护处理医疗,另外
还有警察维持秩序,目前为止都是台湾特别的做法,运作也非常顺利,在各阶段发挥
很大功用。
如此想法也衍生到旅馆,不是所有人都住集中检疫所,防疫旅馆有参考集中检疫所的
指引,据我所知是各县市都有进行规划,只是大家都不太敢说出来,因为该时间点大
家对病毒还不了解,包括集中检疫所在内,都没什么人敢去提。武汉包机回来的当时
,原本要收到阳明山检疫所,但因为台北市政府提前把消息公布了,引起当地居民严
重抗议,导致没办法收过去,后来征用乌来、林口和台中西屯,该时候的时空环境不
一样。与其说发明,我觉得不是什么发明,应该说有落实执行,这说法会较好一点。
公视:
近三周的本土病例都是往下降,是否代表八月以来的 BA.5 疫情高峰期已经过了、正在下
降趋缓?如是,下降到每周多少病例时,才会考虑扩大开放入境上限?
王指挥官:
以近四周来看,已经连续上升两周之后,到本周往下降,不过才刚开始往下降,看起来还
有点波动,还没有把握说一定趋势是向下,需持续观察。此外,指挥中心已评估境外开放
对国内疫情影响冲击比较小,因此只要需求量不够,随时可以再加开。
中视:
某医师预估“十一月廿一日有望降到万例以下”,请问指挥中心是否有该方面的预估?边
境人数的放宽是否有可能落在本月底?
王指挥官:
这是很细的预测,自己是没把握指定日期与数字。一开始时可能会遇到种种因素,包括机
场人手不足、旅游价格高昂,看来量还没往上升很多,不过也要提醒才刚开放四天,可以
再好好观察一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